敢問路在何方?

2021-02-25 墨瀟書苑

殷殷情意,終挽不住時光的腳步,人生天地之間晃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俯仰之間,已至歲暮。此時此刻靜心回想起這一年之中的點滴情形,失望、迷茫、困惑、徘徊,都曾經充斥著內心,仿佛如昨!這一切如今還清晰的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無法忘卻!

在這盡一年的時光裡,曾經有過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有過對生活的困惑;有過艱辛與困難的磨礪; 也有過收穫的喜悅。我想這一切無論與否,所經歷過的都將會像是一張張彌足珍貴的照片,它們將永遠封存在的我的心澗。

      逝去的日子仿佛像一支悄然流走的小溪。每當我們企足而待,回首凝望時,它卻總是淡然遠去,消逝的渺無蹤跡。然而在心靈的深處,埋匿著記憶中的片斷,有時它們相互撞擊著,在彼此的撞擊中不斷迸裂出零星的碎片,時不時的從你我腦海的記憶裡輕輕地散落。

      記憶的閘門此時豁然敞開了,時光的留聲機帶我來到了二零二一年,雖然二零二零年已經悄然遠去,但此時的我還是無法忘記。在這難忘的一年當中,有過對未來美好的嚮往與憧憬;也過生命中的成功與失敗;有過歲月的艱辛與困苦的磨礪;同時也有過對生活的未知的恐懼與無限的困惑。這一切雖然已經過去,無論是收穫與付出,我所經歷過的都會像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它們將永遠沉封在我的心澗。再回首,一幕幕又將浮現在我的眼前,像一朵朵雲彩般從心頭掠過。

       逝去的歲月總是背對著我,背影中留給我太多的遺憾,也留下了許多值得回憶的珍藏。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誘惑著我,光怪陸離的人生百態叩問著我,我時而徘徊,時而激昂,時而和大千世界碰撞。

       生活中有太多的陰霾也有滿天的彩霞,生活中有凌霄的風霜也有燦爛的豔陽。只有經歷過冬日凜冽的寒風才能迎來春天中和煦的春風,只有經歷過悽冷的風雨才能看到風雨過後絢爛的彩虹;因為生活的激流總是以未有過的幸福和美麗的誘惑著我們深入其中,所以依然要堅持。

       古今之成大業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今後的道路一切都將是未知,一切百端待舉。也許前路會是迂迴曲折、荊棘載途,但我會一如既往前行。因為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歷來多磨難。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就連傳說中的神鳥它怒而展翅不知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在風平浪靜時,它需要等待。當海動風起時,神鳥會藉助風力奮起而飛往南海。何況呼平凡之輩呢? 

       神鳥之所以能高飛幾萬裡,是因為風在它的下面,它可以憑藉風力翱翔長空,背負青天而不受阻礙,然後才能到達南海。所以「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面,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神鳥如此,平凡之輩亦如此!

 選擇、堅持、時機都是成功所必不可缺的,選擇正確的方向並堅持你所選擇的、而後「有所待」,「有所待」不是被動等待,「適百裡者,宿舂糧;適千裡者,三月聚糧」,在時機來臨前夕,要做好準備工作。

到百裡以外的地方,需要一夜的時間準備食物,到千裡以外的地方則要用三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食物。斑鳩與大鵬的不同便在於此!聚糧與否多少取決於日行百裡或千裡。取決於你最終的目的地!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積得不深是無力承載大船。現實在此岸,理想在彼岸。為了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從這一刻就開始準備吧!「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敢問今後之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

相關焦點

  • 配唱《敢問路在何方》人選的折騰
    他說《敢問路在何方》是一首充滿男人氣質的歌曲,本該由男聲演唱。而且他是按照主題歌的想法來創作的。可是寫完了歌曲,劇組的音樂編輯告訴他,主題歌他們找了王立平寫,歌名叫《百曲千折顯精誠》,比較有氣勢,擔任配唱的是吳雁澤。片頭片尾的歌曲都讓男高音唱恐怕過於陽剛。
  • 從小聽到大的《敢問路在何方》竟然用了電音?
    伴隨著《西遊記》片尾畫面中唐僧一行四人在取經路上艱難前行的身影,一首《敢問路在何方》也被大眾所熟知,從此廣為傳唱。《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在兼具民族特徵的同時,還展現出通俗和新潮的風格。在編曲上,它是民族風格濃鬱的羽調式,但是在器樂上,卻使用了電聲音樂、民樂和管弦樂相協調配合的形式。
  • 張紀中的《西遊記》「涼了」,刀郎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卻火了……
    不過,電視劇中由刀郎演唱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卻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視頻:刀郎版《敢問路在何方》(新版「西遊記」MV)該作品不僅對原曲進行了較大的改編,刀郎的唱腔也與蔣大為的演唱有著明顯的不同。
  • 未經授權改編《敢問路在何方》 譚維維發文致歉
    今年的中秋晚會上,歌手譚維維演唱了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不過她演唱的是自己改編後的版本,不僅被網友吐槽難聽,而且這次改編也沒有獲得原作者許鏡清的授權,為此譚維維今天晚上發表道歉聲明。作為全國播放次數最高的電視劇,央視版的《西遊記》是很多80後、90後的美好回憶,劇中的主題曲、插曲也是耳熟能詳,其中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也是經典之一了。
  • 譚維維侵權許鏡清,音樂傳承與創新,敢問路在何方?
    中秋節過後這幾天,熱度最高的應該數「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的改編爭議吧,實力唱將譚維維也因此身處漩渦之中,不得不出來公開致歉。 「敢問路在何方 值到這一事件越鬧越大,特意搜出了譚維維唱「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老師還說,如果沒有人生的坎坷,他斷然寫不出「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因此他第一時間站出來發出指責之聲,將矛頭直指演唱者譚維維。
  • 《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被譚維維改編翻唱 引發了熱議
    譚維維改編了歌曲《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提到的不滿,最初的《敢問路在何方》,有三個方面:第一,未經同意擅自更改;第二,沒有版權意識;第三,徐先生不接受,不喜歡。情節仍然相當糟糕。網民們不接受譚維維的道歉,因為她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
  • 中秋晚會改編版《敢問路在何方》未經授權?
    央視中秋晚會上譚維維改編翻唱《西遊記》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引發了網友熱議。因為譚維維對這首經典老歌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其魔性的風格,加上炫技版的演唱,以及華陰老腔的加持,讓這部經典的影視插曲成了整臺晚會最受爭議的部分。
  • 《敢問路在何方》亮相 中美合拍電影版《西遊記》
    15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前一天,中韓合拍片《神秘家族》、中美合拍片《敢問路在何方》同在北京亮相。前者有創作過韓國超高票房的韓國團隊參與,後者故事根植於《西遊記》這一經典,均吸引了不少媒體前往採訪。
  • 蔣大為當年一首《敢問路在何方》救活《西遊記》
    當晚,熊汝霖演唱了那首家喻戶曉的《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應該是蔣大為老師的歌裡年輕人最為熟悉的一首,當然這與那部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電視劇《西遊記》有關,當片頭的音樂響起,大屏幕上播放著《西遊記》的畫面,現場的觀眾都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  《西遊記》可以說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一到放假就有電視臺在播,《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成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的共同的記憶
  • 《敢問路在何方》英文版,果然是一曲斷人腸啊
    2001年,美國紐約評選最受華人喜愛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名列榜首。並且,於1988年該曲榮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然而,最近網絡熱傳一首英文版妖聲《敢問路在何方》,引無數網友圍觀折腰.先來聽聽秒殺無數靚女俊男,縱橫幾十載,不可褻瀆以及不可一世的86版《敢問路在何方》。
  • 「敢問路在何方」的創作過程(含歌詞賞析)!
    導語:2月12日,閻肅離世,提起閻肅,可能有很多同學不知道他,下面我給大家說一首歌你就知道了,敢問路在何方,也就是西遊記的主題曲
  • 從張暴默到蔣大為,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看盡世間百態!
    《敢問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主題歌。由許鏡清作曲,閻肅作詞,張暴默首唱,第11集後改由蔣大為演唱。這首歌曲1986年秋季被列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文藝宣傳材料。1988年獲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 中秋晚會譚維維翻唱《敢問路在何方》,遭原作者怒批:我徹夜未眠
    近日,因為參加央視中秋晚會演唱改編後的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歌手譚維維捲入了侵權風波。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晚譚維維演唱了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著實讓人們感受了不一樣的《西遊記》!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呢?
  • 改編《敢問路在何方》後,譚維維再涉侵權官司,這次篡改經典情歌
    改編《敢問路在何方》後,譚維維再涉侵權官司,這次篡改經典情歌在2019央視中秋晚會上,譚維維魔性改編了一首經典老歌,央視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曲在老百姓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它不單單是一首歌,也是西遊文化的一種體現,加上蔣大為老師渾厚聲線的演唱,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 《敢問路在何方》最初寫在煙盒上 《女兒情》是楊潔改的歌詞
    沒有人生的坎坷就寫不出《敢問路在何方》至於《敢問路在何方》,在他看來,是坎坷和痛苦給了他創作靈感和智慧。30多年前,他坐在車上,一遍遍回味《敢問路在何方》有兩句歌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突然想到母親為了養育他,一輩子要飯也要攢錢供他讀大學,一段旋律就在他的腦海中響起。等到下車他想趕緊記下來,可是身上既沒有紙,也沒有筆。他把一盒煙倒出來,拆開煙盒有了紙,看到位路過的小學生,向人家借了支筆,就在身邊的電線桿上寫了起來。許鏡清很快將這首曲的其他部分寫完,整個過程不過20多分鐘。
  • 搖滾風《敢問路在何方》:經典真能這麼改編嗎?
    觀眾都聽過《敢問路在何方》,但聽過這一曲搖滾風的另類改編,很多人感覺有點找不著北。對於這首改編作品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態。喜歡的人覺得譚維維改編時的創新演繹充滿了驚喜,是中國年輕音樂人的全新嘗試。厭惡的人覺得演繹經典作品,不能這樣為所欲為,「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這種改編不僅「辣眼睛」,更是「毀童年」。
  • 譚維維中秋晚會改編《敢問路在何方》引爭議惹眾怒,錯的究竟是誰
    今年的中秋節剛剛過去不久,每年的央視中秋晚會也是規模盛大備受矚目的,但今年的中秋晚會,譚維維演唱的《敢問路在何方》卻引來了較大爭議槽點一,有人說她唱的這版《敢問路在何方》讓人大跌眼鏡,改編的成效太不理想著實嚇人,
  • 為什麼譚維維在中秋晚會上的《敢問路在何方》惡評如潮?
    今年中秋晚會中,譚維維演唱的改編版的《敢問路在何方》惡評如潮。其實就這曲展現在中秋晚會上的音樂本身而言,還是具有一定水準的。《敢問路在何方》,它首先是《西遊記》電視劇的片尾曲,而《西遊記》是什麼劇呢?神話劇。你把它改的比較有仙氣,玄幻都沒錯,但你如果把它改得像《水滸傳》,像《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那就錯了,這是方向性的錯誤。因為味道不對了。所以那個嗩吶一出來就感覺非常地奇怪,就像是說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天地之間一壺酒,這不就是《水滸傳》嗎?這跟西遊記有什麼關係呢?
  • 86版《西遊記》感人的一集不是《敢問路在何方》
    該劇被公認為經典,其歌曲也很經典,如《敢問路在何方》、《齊天大聖》等,當然,最感人的是那首《女兒情》。這首歌應該是80後童年記憶和70s後情竇初開的歌,最重要的是86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太生動了,這一集也是唯一一部像浪漫劇的,所以《女兒情》非常適合,真的是錦上添花!
  • 譚維維擅自改編翻唱經典歌曲《敢問路在何方》,遭原作曲者怒批
    譚維維中秋晚會演出圖但這次中秋晚會上,譚維維翻唱的86版《西遊記》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原作曲家許鏡清遭到眾多網友吐槽和原作者的不滿,譚維維不得不出面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