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物(duo wu):以「自由尺度」享受購物樂趣並重新審視生活意義的生活者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盛輝) 12月22日,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聯合發布了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度(duo)物(wu)」:以「自由尺度」享受購物樂趣並重新審視生活意義的生活者,基於生活者生活方式、購物行為的變化趨勢,提出了「生活即購物」、「賣場媒介一體化」、「現實生活實用價值」營銷對策,助力品牌方在不斷變化的購物環境中,與「度物」生活者建立信賴關係。
圖: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發布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度物」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中國是全球範圍內率先進入「後疫情期」的國家,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生活者的消費意欲依然維持在高水平狀態,且今年各電商大促成交金額再創歷史新高,由此可見,中國生活者依然擁有高漲的購物熱忱。另一方面,針對「購物的樂趣比以前增加了」的調研結果中,中國生活者的肯定回答佔比為40%,明顯高於美國(27%)、日本(10%)兩國。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認為,即便是在「後疫情期」,對於生活者而言,這種「購物熱忱」仍保持著延續的狀態。
生活者在購物熱忱持續高漲的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生活內容,尤其是在健康、儲蓄、消費等方面,他們更關注自身價值觀,認為購物不再只是「單純的購買行為」,而是「讓生活變得更豐富的原動力」。他們開始追求高品質商品的同時,節約意識也在同步提升,並開始反思自己的「衝動消費」行為,重新審視所購買的商品是否是自己真正所需。生活者會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更加張弛有度的消費,逐漸萌生出「自由購物尺度」的意識。
圖: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研究員 餘科
圖: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研究員 張博睿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將「持有購物熱忱」並運用「自由購物尺度」進行購物的消費心理及購物行為命名為「度物」。「度物」——以「自由尺度」享受購物樂趣並重新審視生活意義的生活者。
「度物」一詞意在指,對生活者的購物特徵進行捕捉時,以年齡、地域、經濟水平為代表的這些外在尺度,正在向選擇商品時的耗時長短、花費對象的選擇、支付時實惠感的感知等為代表的內在尺度的轉變。這種轉變即便是在同一生活者的購物行為中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且可變性的標準。為此,生活者的購物行為也變得更為複雜,更難以揣測。
過去,品牌方一味追求速度、價格競爭,加之電商、數位化加速滲透帶來的購物「便捷性」,導致生活者雖體會到購物的實惠與便利,但購物的樂趣卻暗藏著遞減的危機。購物環境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巨變。新的購物環境下,在提供「實惠性、便捷性」的基礎上,與生活者建立信任關係,構築品牌與「度物」生活者之間新的情感紐帶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圍繞「度物」生活者購物行為與購物環境的變化,提出了品牌營銷對策
變化一:「購物的場景、購物的時間」拓展到整個生活和購物過程中,「度物」生活者購物情景尺度發生變化。
品牌營銷對策:【生活即購物】,品牌將對購買行為的激發和觸達分散到生活和購買過程的方方面面,從而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與「度物」生活者建立信賴關係。
變化二:「賣場」對「度物」生活者來說,既是「購買場所」又是「信息媒介」,「度物」生活者購物信息來源尺度發生變化。
品牌營銷對策:【賣場媒介一體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品牌將賣場不僅按照「購物場所」來打造,更要融入品牌、商品的信息宣傳。
變化三:比起品牌所提供的「附加價值」,「度物」生活者更追求「現實生活實用價值」,「度物」生活者購物信息內容尺度發生變化。
品牌營銷對策:【現實生活實用價值】,比起美好光鮮的附加價值,需為「度物」生活者提供他們認為「真實、有用、親切」的價值。
圖:針對「度物」生活者購物行為、環境變化的營銷對策
生活者的購物意識、購物行為與購物環境均向複雜化、多樣化趨勢發展。面對持有「度物」態度的生活者及多變的購物環境,單一化的數據已無法對其全面解讀和呈現。未來需依靠整合更多數據與研究方法來洞察生活者、市場營銷方向。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在發揮自己獨有的「生活者」內心價值挖掘方法及調研手法的同時,也期待同中國傳媒大學專業研究團隊、大數據公司、電商平臺共同對數據調研、輿情梳理、消費洞察進行深入挖掘,了解生活者內心、行為的變化趨勢,助力品牌方探尋未來市場營銷新方向。
2012年,博報堂生活綜研成立於上海,以生活者「動」察研究為主題,以對生活者整體生活環境的理解為出發點,逐年洞察、解讀、定義生活者的本質欲求,並據此作出新生活方式的提案。「度物」是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第八個大型研究成果,通過對中國生活者變化趨勢的捕捉,為企業、品牌提供迎合中國生活者變化趨勢的策略,並描繪對生活未來的構思,協助中國市場營銷工作的推進發展。
【數據集】
參考數據1. 4月以後,生活者的購物意欲出現V型反彈,至今保持在高水平狀態
根據生活綜研(上海)每月實施的《消費晴雨表調查》數據顯示,消費意欲雖在2月新冠肺炎爆發期時出現大幅下降,但很快就恢復至以往水平並持續高水平狀態增長。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消費晴雨表調查》)
參考數據2. 中國生活者擁有「持續高漲的購物熱忱」
「購物的樂趣比以前增加了」的回答中,中國生活者的肯定回答佔比為40%,美國27%,日本10%,中國明顯高於日美兩國。可以看出,生活者對購物的積極態度,這種「購物熱忱」還在不斷高漲。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購物生活調查2020》)
參考數據3. 中國生活者「自由購物尺度」
相比以前「變得即使花大價錢也要買好的商品/服務(70%)」「追求真正優質的商品/服務」趨向活躍的同時,也不難看出「節約意識提升(83%)」的意識變化。從疫情期間開始,萌生出「相比周圍人的評價更注重是否真正適合自己(66%)」以及「運用自由尺度進行購物」的意識。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消費晴雨表調查》2020年11月)
【其他參考數據】
◆旺盛的消費意欲中並存謹慎消費意識的「度物」生活者
運用自由購物尺度享受購物樂趣的「度物」生活者,已經從過去「爆買」般的大量採購中轉變,在旺盛的購物意欲驅動的同時,開始審視購物對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和其意義所在的意識也在上升。另外,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生活者的購物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對此,生活者也開始對因廣告、促銷信息的影響而導致的衝動購買的防備意識也在不斷提高。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消費晴雨表調查》2020年11月)
◆「想要花費」及「想要節約」的消費品類中呈現張弛有度的選擇標準
未來一年內想購買商品的類別
· 「想要花費」>「想要節約」
「生鮮食品」「醫療/保健品」「廚房用品」「衛浴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排名靠前的同時,「時尚用品」「化妝品/護膚品/香水」等讓生活增色的品類也位居前列。
· 「想要節約」>「想要花費」
表現為「娛樂」「旅行」「日用小商品/玩具」「家具/室內裝飾」等非生活必需品。可以看出,曾經被理解為「享受爆買行為」的中國生活者,在花錢方式上也表現出了張弛有度的轉變。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 《購物生活調查2020》)
【參考資料】
■《購物生活調查2020》 調查概要
調查國家:
?中國: 一線至四線城市 共3,000樣本
?日本: 關東、關西、東海地區 共1,000樣本
?美國: 紐約、洛杉磯、芝加哥 共1,000樣本
三國共計5,000樣本
調查對象:擁有智慧型手機20~59歲男女
※中國:家庭月收6,000元~29,999元 (註:「一線城市」家庭月收為8,000元~49,999元)
※日本、美國未設收入條件
調查手法:網絡調查
調查時間:2020年11月
調查機構:明路市場調查
■《消費晴雨表調查》 調查概要
調查手法:網絡調查
調查対象:擁有智慧型手機中國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20~69歲男女 1,600名
家庭月收7,000元~29,999元 ※注「60~69歲」家庭月收4,000元~9,999元
調查機構:問卷網
■博報堂生活綜研 (上海)
Hakuhodo Institute of Life and Living Shanghai
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是株式會社博報堂的全資子公司,2012年成立於上海。作為博報堂中華地區的智囊機構組織,公司基本定位是:通過有效運用日本方面積累的各項生活者研究成果,在支援各界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同時,做出面向中國的洞察和提案,為中國生活者的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的主要業務如下所示:
?旨在洞察生活者本質欲求並做出新生活方式提案的「生活者動察」
?為支援各界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而實施的「新手法開發」
?志在為生活者或市場的解讀工作提供新觀點的「新視點提案」
上述業務成果均可通過博報堂旗下各分支機構提供給廣大客戶。此外,部分研究成果還將通過發布會、公司官方網站及出版物等渠道對外公開發表。
「生活者動察」是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攜手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開展的大型研究項目,原則上每年舉辦一次,主要研究分析中國生活者的行為及心態變化,並據此做出年度關鍵詞提案。本次的「度物」是繼2013 年的「創漩」、2014年的「信蜂」、2015年的「出格消費」、2016年的「銜能」、2017 年的「餘樂」、2018年的「數自力」和2019年「熱活族」以來的第八個大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