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協作 共奔小康」系列報導
人物名片:
潘婭紅,浙江景寧人,2018年4月赴四川巴中市平昌縣掛職,掛職任平昌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派出前任浙江省青田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縣監察委主任。
「今年,我們平昌的青花椒銷售一片大好,不僅價格提升了20%,且搭著『一帶一路』的順風車,漂洋過海賣到了海外。」在青田援建的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創業園裡,潘婭紅細數著這一年的「收成」,看得出來,她很開心。
喜悅,源自於三年殫精竭慮所交出的一份成績單:146個貧困村,3.9萬戶13萬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5.12%下降至0.07%。看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潘婭紅自然心裡美滋滋的。
然而,剛到平昌掛職時,她心裡卻是五味雜陳。「不會吃辣,當地群眾說話也聽不太懂,一去三年的相思苦,對於新工作的陌生感,這些都是來到平昌以後必須面對的困難。」潘婭紅說,如果都去講條件,脫貧攻堅戰就沒法打了。這次就是來「打仗」的,來平昌就要為平昌做點事。
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潘婭紅從說「要得」開始學習平昌話,從學著吃辣起步融入平昌。為了能隨時出發,潘婭紅常年穿著「運動裝」,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走遍了平昌44個鄉鎮(街道)。這兩個月過去後,潘婭紅學會了吃辣,也聽得懂川普,更對平昌這個地方了如指掌。
在熟悉平昌的過程中,潘婭紅覺得這裡有花椒、茶葉等優質農特產品,缺的不是基礎條件,而是市場運作和產業帶動,如果能進行有效的培育和打造,就可以形成一條穩定的產業增收路徑。而打市場,正是青田所擅長的。
找準了問題的關鍵,潘婭紅和同事開始著手精準施策。牽頭建設平昌·青田東西部扶貧協作農品雙創產業園,讓平昌一躍成為川東北最大的青花椒交易市場、花椒食品集中加工區;推廣「借牛還牛」扶貧模式,重振當地百年的得勝牛市,讓1400餘名貧困人口迅速脫貧;引入僑商資源,讓當地農產品能夠漂洋出海,直銷歐洲的同時,也將海外商品引入平昌。這一系列舉措,終於讓平昌在今年2月順利摘掉了頭上這頂貧困縣的「帽子」。
三年來,潘婭紅把異鄉當作故鄉,將自己和平昌的脫貧攻堅事業完全融為了一體。到平昌兩年多的時間裡,潘婭紅回家的次數非常有限,錯過了女兒的中考,減少了照顧父母的時間,潘婭紅笑稱,權當借著這次機會,培養家人獨立生活的能力了。
「喝了三年的平昌水,吃了三年的平昌飯。對於家人我深懷愧疚,但作為黨員,作為一名幹部,我覺得自己無愧於組織,無愧於來川的使命和重託。」潘婭紅說。
來源:麗水日報 記者 姚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