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機在很多人的眼裡,是輕鬆而且日進鬥金的職業,每天自由隨便,多拉多賺,不受時間限制,自己給自己當老闆,不受別人約束,看似簡單容易,所以有很多人跟風似的、稀裡糊塗的蜂擁而入。可是滴滴司機的苦,恐怕只有內行人自己最清楚。只有跳進來以後才能真切的感受到殘酷。
致使司機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主要原因在於:滴滴公司對司機苛刻的管控和不斷增加訂單抽成,使司機的利潤所剩無幾,生存越來越艱難。
按理說,滴滴司機在給公司打工,公司利潤來源於司機,我們屬於利益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利共榮關係。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是:母子關係。我們依賴平臺,平臺給我們提供大環境,我們在平臺的庇護下健康成長,就應該像一家人一樣,母親養育孩子,孩子成人後,掙錢養家。只有各個家庭成員們相互作用,和諧相處,努力奮鬥,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個家才能富貴顯榮。這樣的滴滴就會枝繁葉茂,越做越強大。
可是今天的滴滴公司逐漸走向了司機的對立面兒。總是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藐視司機的作用,一再討好乘客的同時,對司機以上制下,各種嚴刑拷打,司機只有每天拼命服務的義務,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司機付出與回報嚴重失衡;公司對滴滴司機一謂索取,吃相難看,對司機利潤的蠶食變本加厲,讓人心寒,對司機的打壓方式簡單粗暴,貪婪的、儘可能的榨取司機的血汗錢,吸食司機的血液後,還要拿走僅剩的帶有血絲的油料殘渣,司機已經感受不到滴滴公司的任何溫暖,公司更像司機的「後媽」,是家主,但一切為了自己的利益,從不估計孩子感受,孩子只是她的掙錢工具,而且只要「後媽」不高興對我們非打即罰,沒有任何情面可言。主要表現在:
一、殘酷的家規,讓司機身、心受到摧殘。
滴滴的規矩從始至終都是給司機制定的,用制裁司機來保護乘客所有利益,用犧牲司機利益討好乘客,已達到自己圈粉的目的。而「後媽」的戒尺時刻為司機準備著。乘客有理、無理的投訴,統統歸結於司機的錯,扣分、罰款、停止服務,「後媽」絕不手軟。
中期要求提升司機服務質量,上車有問候,下車有送聲;給乘客拎包提物,接駕樓下,等乘客不取消,不加價。車內不能有異味,做到一塵不染,下車不能要好評等等。一方面要求司機提升服務分,一方面控制司機上分,司機太難了。
隨後又實行了服務分新政:服務分=今日分數-過期分的服務分規則,只要今天乘客給的好評,沒有過期好評分高,就扣掉相應服務分。就算今天你服務很好,但乘客心情不美麗,沒有收到過五星好評,就意味著明天服務分必掉。為了服務分,每個司機都身心疲憊,受盡了「後媽」折磨。
後期的車主口碑值上線,更是「後媽」對司機痛下殺手的最好武器。「後媽」手持利刃逼著司機們早、中、晚高峰時期出車,不出車出行分下降,服務分就降低,對於司機服務分就是命兒。司機們就像小乞丐一樣,被「後媽」一窩蜂似的趕上街乞討。
這無疑就是讓司機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去碰壁。全國高峰堵車情況不用我說,在加上大量滴滴司機湧上街頭,畫面壯觀而平靜,可以說是一動不動。結果單量沒提升,跑單時間都浪費在堵車上了。司機每天真的是被「後媽」收拾的服服帖帖,一點脾氣沒有。
二、抽筋剝骨的索取,讓司機痛不欲生。滴滴公司不斷增加訂單抽成,已經到了現在的30%,司機除去油錢、磨損、保險、餐飲等等費用,所剩的利潤還不到40%,司機的利潤已經捉襟見肘。「後媽」狠心的舉動,直接使得司機飯碗裡的食物所剩無幾,讓大家吃頓飽飯是難上加難,以租代購的滴滴師傅,直接被打碎了要飯碗,繼續堅持吃不飽,不堅持車貸沒法還。「後媽」讓司機們痛不欲生,真切的嘗到了抽筋剝骨的痛。
現在司機利潤下降,壓力劇增,只能增加出車時間,來彌補收入下降的空缺,司機們每天披星戴月地徘徊在街邊,沒黑沒白的遊走在城市的各個場所外,累得灰頭土臉,毛髮打卷,飯不捨得吃,水顧不上喝,就是圍著城市轉,不如乞丐隨便,也沒有乞丐有尊嚴,最起碼乞丐要到的錢自己說了算,可司機掙的錢,「後媽」伸手就拿一半。誰還有現在的我們可憐。
有多少滴滴司機哭喊著要平臺改變,可是平臺就是視而不見。司機已經卑微到了極限,還想要我們司機怎麼辦?我們需要平臺理解和支持,我們努力服務只想能夠養家餬口,我們沒有更高要求,但我們這麼簡單的願望,平臺已經讓我們無法實現。
降低抽成是所有滴滴司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