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眼下天氣越來越冷,相信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開始選擇打車出行了。
放眼望去當下網際網路行業當中,不管是計程車、網約車,還是順風車,越來越多的大佬開始紛紛躋身於其中。
但也不乏還有一部分人望而卻步,我想主要原因或許是被這個領域一直以來的負面新聞所影響。
暫且不說太過久遠的事情,就近日以來,廣州東莞的滴滴網約車司機艾師傅,明明是為了乘客孩子的安危,情急之下連闖三次紅燈,結果家屬卻連一個證明都不願意給。
用句不恰當的話來形容「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呀!
如此做法不僅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計程車、網約車、順風車司機師傅不敢做好事,
更重要的是寒了人心吶!
雖然此事已經澄清事出烏龍,但對此很多滴滴司機還是吐槽,經常也在打車的途中聽到他們抱怨:
「這個(網約)車真是越來越不好幹了」
「順風車呀,就是靠運氣接單,我們太難了」
「做司機真的太難,乘客稍微不順心就給個差評」
......
試問,有哪個行業的從業者不難?
同樣是司機,為什麼滴滴、嘀嗒、哈囉等等平臺的司機總是怨聲載道?
最奇葩的是之前我遇見過這樣一個網約車司機——
「就喜歡你這樣的單子」
「怎麼呢?」
「近啊」
「啊?你們不是應該期待那種距離遠的大單子嗎」
「哪有?距離遠碰上個堵車,乘客就給差評了,那還不如跑近一點。而且現在的錢也賺得少了,每個月拋開油費,拋開平臺分掉的,我們只能到手七八千,之前都一萬多嘞」!
當時就心想知足吧!這個年頭大家都不好過,
用楊冪的一句話說:
「清醒的人都是努力活著的人」
而且我發現越是大平臺的員工越是矯情。
之前聽朋友說他打過幾次一餵順風車,
講真這個平臺我當時第一次聽說。
但是經過他給我的描述來說,這個平臺司機的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
最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在網上看見過來自一餵順風車司機的抱怨。
當然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遇到像其他網約車、順風車以及計程車司機師傅的問題,
反而據我的朋友描述,有一次和他同行的有一位男乘客,
上了車之後就開始看劇,聲音開得賊大,
以至於就算他戴著耳機,別人都能聽得見裡面的聲音。
沒過幾分鐘就聽著不對勁兒,
耳機裡面竟然傳出了不可描述的聲音。
一餵順風車司機內心OS:我太難了,我不說。
我朋友看向司機的時候,
司機師傅也尷尬地笑了笑:
「幸好我也是個男的,不過這都小場面」
結語:你們有坐過網約車或者順風車嗎?遇到過哪些比較奇葩的事情?快來和我分享分享。
(聲明:文字原創,轉載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