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託邦】
根據網絡百科的定義,「烏託邦」,也稱「理想鄉(理想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託馬斯·摩爾的《烏託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託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
【反烏託邦】
「反烏託邦」是烏託邦的反義語,希臘語字面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與理想社會相反,是一種極端惡劣的社會最終形態。
IBM 認為,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一個集混合雲的敏捷性和企業級AI的智能為一體的技術架構;是一個以紅帽 OpenShift 為底座,可以整合 IBM 和生態系統全方位技術和行業能力的技術架構;是一個讓企業「上雲用數智」的轉型變得更快、更簡單、更安全的架構——開放式混合雲架構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邁向「烏託邦式理想未來」的必由之路。與此相反,本文裡提到的「像是科學怪人用碎片和部件堆砌起來的龐然怪物」是一個複雜難管、漏洞百出的架構,是一個「反烏託邦式」的架構。
以下分享自 IBM 的行家觀點博客文章:
英文原文:
https://ibm.biz/Bdq6EC
雲上銀行,混合雲是「烏託邦式的理想未來」
IBM Howard Boville 認為,雲上銀行現在關注的是價值與戰略,而非成本
作者:John Kultgen 和 Douglas K.Paris White
問
我們看到銀行,以及大多數想要創新的企業,都在全力轉向雲。這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
Howard Boville
因為背後出現了一個大轉變。就雲而言,過去的情況是:「看成本,雲可以降低成本。」這是成本為先的角度。
現在,我們正轉向圍繞業務流程、以價值為導向的方式來發揮雲的價值。例如如何去改進一個已經僵化、過時和失效的業務流程?每個業務流程都會經歷這個過程。
你可以重新設計人力要素,但這就給開發人員帶來了壓力,因為你還沒有應對另外三個要素:應用、數據和數字供應鏈。因此,在 IBM,我們幾乎是在反向進行數位化轉型,也就是從後臺向前端推進,我們的轉型以創造更高的客戶價值為聚焦點,是從 IT 後臺向業務線推進的。
問
你們的雲是否合規並具有競爭力?能否舉例說明?
Howard Boville
在 IBM 的金融服務雲(IBM Cloud for Financial Services)上,我們有一整套針對這一特定行業的管控,可以解決銀行所面臨的非常細緻入微的監管問題。
其中包括銀行的供應商風險管理,以及銀行必須遵守的全球多達75個甚至更多的監管機構提出的所有管控要求。這涉及到銀行處理數據和數據隱私的方式,還與世界各地頻繁變化的數據主權有關。當然還涉及到銀行如何參考雲安全聯盟和所有參與其中的機構提出的管控要求來進行網絡管控。
對於所有這些要求我們都做好了內置處理。正如我曾對我美國銀行的團隊所說的,我們有一個崇高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構建這種能力來降低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如果沒有管控,對於銀行以及所有為銀行提供服務的SaaS供應商而言,他們的供應鏈就會非常脆弱,遲早會出問題。
過去幾年發生過的最重大的金融數據洩露事件,讓我們親眼見證了此類風險的危害——一家銀行在自己全棧平臺上設計構建了自己的管控措施,然而又不具備整個金融行業的友好性,最終導致這家銀行被罰款數百萬美元,更為嚴重的是,銀行的客戶忠誠度和信任度也遭受重創。
問
那麼說來,儘管雲上銀行有眾多好處,可是風險還是相當高的,對嗎?
Howard Boville
這其實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烏託邦和反烏託邦。如果一家企業採用了錯誤的方法,結果將會像是科學怪人用碎片和部件堆砌起來的龐然怪物。這個怪物會造成更多的網絡漏洞,更多的網絡問題,更多的宕機——不是因為這些平臺本身不安全,而是因為它們太複雜、太開放,以至於無法基於這個龐然怪物來進行下一步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一個有管控的架構。
與此同時,在這個龐然怪物之下,客戶當初選擇雲的重要原因——成本,也會逐步失控,因為客戶被嚴嚴實實地鎖定在這些複雜的單雲環境中,無法輕易擺脫。
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您如此堅定地相信混合雲?
Howard Boville
是的,混合雲,絕對沒錯。烏託邦式的未來是開放式的混合雲架構,這正是我們利用紅帽 (Red Hat) OpenShift 和 Kubernetes 正在做的事情。
這是為了滿足客戶自由選擇的需要,無論他們選擇哪種 IT 基礎設施,選擇在哪些不同的地方進行計算;不管是在公有雲,還是在私有雲,或是在本地,甚至是在邊緣——都沒有關係。混合雲可以將一切融合編織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客戶發現,選擇混合雲的方法與選擇單一雲的方法相比,能夠讓他們獲得2.5倍的商業價值。
問
那麼,混合雲只關乎 IT 嗎?
Howard Boville
恰恰相反,混合雲關乎所有一切,不僅僅是 IT 的問題。
混合雲也是我們行業專長的用武之地。不僅僅是銀行業,我們還致力於電信、保險等其他行業,並為每一個行業量身定製他們的管控層。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管控層的內置,才使得客戶可以充分實現雲的價值。
企業可以變得更為敏捷;可以通過虛擬化降低單位成本;可以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可以以非常安全的方式增強企業獲取數據、組織並分析數據的能力——所有這些都與物理位置無關。企業只有在正確的行業經驗的指導下,遷移到正確的開放和安全的架構之上,才能做到這些。
我們已經將所有這些資產和能力構建在我們的雲上——這正是我們帶領客戶走上烏託邦的雲轉型之路的方法。混合雲不是通往未來的中間站,它本身就是未來。
了解IBM更多技術實力,請訪問IBM混合雲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