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月子餐講究所謂的「清——調——補」三個階段,根據身體的變化適時進行月子餐的調整,才能讓營養更好地被吸收,也有助於媽媽的身體康復。那麼在產後的第二周,媽媽們月子餐吃什麼更合適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01產婦產後月子餐吃什麼合適?
1.以調為主調,調理氣血。
產後第2周媽媽們可多吃補血食物並補充維生素。
進入月子的第2周,新媽媽的傷口基本上癒合了。經過上一周的精心調理,胃口應該明顯好轉。這時可以開始儘量多食補血食物,調理氣血。
以收縮盆腔及子宮為主,增強骨質和腰腎的功能,預防腰酸、腿疼、耳鳴、掉頭髮等產後症狀。可以食用麻油腰花、時蔬、黃豆薏仁飯等,滋養肝腎,美容養顏。每天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於緩解尾椎骨等骨疼。
2.多吃補血食物並補充維生素
黑木耳、黃花菜、蘋果、梨、香蕉能減輕便秘症狀又富含鐵質,是完美的維生素補劑和補血劑。
3.適當進食蔬菜水果
新媽媽的每日飲食中,蔬菜水果一定不能缺席。多吃油菜、白菜、捲心菜、白蘿蔔、蘋果、香蕉等蔬菜水果,有助於補充維生素,適當進食蔬菜水果還有助於改善乳汁質量,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4.飲食葷素搭配
蔬菜瓜果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肉食類可提供較多的熱量,搭配起來可保證營養的全面。這一期間也可以吃些杜仲,強筋骨,補肝腎,防止產後腰痛。
5.避免營養過剩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但要正常活動,而且吃得也不能太精細。因為食物做得太精細可能造成營養丟失,也容易導致產婦便秘。
因此在保證一定量糧食的基礎上,要粗細糧結合吃,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因為粗糧中的粗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而蔬菜中的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不僅有利消化,還可以防止便秘。
合理的坐月子飲食還應該避免營養過剩。有些新媽媽受舊習俗的影響,每天吃母雞或十幾個雞蛋,這無疑會導致營養過剩,過量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且會造成便秘和肥胖,實在是得不償失。
02催乳催奶的相關問題解答:
1.不要急著催奶
在分娩後的3~4天內,新媽媽不要急於進食燉湯類。此時排乳不十分暢通,過早喝湯會使乳汁大量分泌,乳房脹痛。甚至容易乳腺堵塞,引起乳腺管發炎、結塊,那時即便奶水很多,也不能再給嬰兒吃了。
2.正確認識泌乳這件事
乳汁分泌包括泌乳和排乳2個環節,分別受催乳素和催產素調控。乳母的情緒、心理及精神狀態可直接興奮或抑制大腦皮質來刺激或抑制催乳素及催產素的釋放,從而影響乳汁分泌。
因此,應關注產婦心理變化,及時消除不良情緒,幫助乳母樹立信心,保持愉悅心情,以確保母乳餵養的成功。此外,食物宜採用煮或煨的烹調方法,鼓勵乳母多飲湯水,以增加乳汁分泌量。
3.什麼時候喝「催乳湯」比較合適?
民間常在分娩後的第3天開始給產婦喝鯉魚湯、豬蹄湯之類的說法。這大概是因為在分娩3~4天左右,排乳基本暢通了,此時,新媽媽的身體和消化能力慢慢恢復,寶寶飯量增大,就可以喝湯了。
並且,這時補充一些滋補類的湯湯水水,既能為初乳過後分泌大量乳汁做好準備,又可使新媽媽根據下乳情況,隨時進行控制進湯量,乳汁少可多喝,乳汁多可少喝。
新媽媽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個參考條件,若是身體健壯、營養好、初乳分泌量較多的新媽媽,可適當推遲喝湯時間,喝的量也可相對減少,以免乳房過度充盈淤積而不適。如新媽媽各方面情況都比較差,就早吃些,吃的量也多些,但也要根據「耐受力」而定,以免增加胃腸的負擔而出現消化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友情提示:
心情好,肝氣條暢有助於新媽媽增加奶水。
除了傳統的食療催奶法外,新媽媽適當地調節精神狀態也可以讓奶水增加。新媽媽心情好,肝氣條暢,氣血恢復就會相對快一些,奶水少的媽媽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母乳餵養,效果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