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公安部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一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團夥175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萬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2萬起,查扣涉案資產299.5億元。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張明表示,犯罪分子藉助信息網絡,通過編造虛假信息,敲詐、誹謗、恐嚇、暴利放貸、虛增債務等手段實現非法牟利。此類犯罪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危害後果十分嚴重。
據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具有犯罪主體年輕化、組織結構鬆散化、作案分工精細化、犯罪手段「軟暴力」化等特點。
公安部掃黑辦主任、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犯罪分子年齡層次集中在85後至00後,犯罪成員之間短時間內通過信息網絡或虛擬身份相互糾集就可以形成一定規模的犯罪團夥,不同環節由不同人員或專業團夥實施,足不出戶就可以侵害遠在千裡之外的被害人,其危害後果甚至超過了傳統黑惡勢力犯罪。」
面對新形勢,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嚴打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等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
公安部掃黑辦主任、刑事偵查局局長劉忠義表示,公安部注意加強與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及第三方網際網路企業緊密合作,建立協作機制,搭建全國涉嫌「套路貸」違法犯罪監測預警平臺、「裸聊」敲詐案件串並系統,深化大數據應用,實時監測犯罪趨勢;在公安機關內部搭建跨區域協作平臺,統籌全國公安機關跨省偵查、異地取證,實現一體化辦案。
據統計,全國疑似網絡「套路貸」運營機構數量較2019年最高峰下降了86%,「裸聊」敲詐犯罪發案數自今年6月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截至目前,各地累計攔截、刪除違法有害信息300餘萬條,整改違規網站平臺1400餘家。
另外,據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負面輿情敲詐等新型犯罪,主動報警的被害人比較少,不配合調查取證的情況較多。
據介紹,網絡「套路貸」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不了解犯罪團夥的「套路」,認為自己借了錢並沒有如期歸還,是有過錯的一方,即使被收取高額費用、違規討債,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的被害人因被「軟暴力」催收,產生抗拒心理,即使公安機關明確告知放貸方是「套路貸」犯罪團夥,仍不願意配合;有的被害人因無法償還虛高債務,更換所有聯繫方式遠走他鄉。
「裸聊」敲詐、負面輿情敲詐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犯罪團夥掌握其隱私、敏感信息,害怕被曝光造成不良影響;有的被害人認為自己已經「交錢」了事,即使公安機關已經打掉犯罪團夥,也不願意出面作證。
公安部掃黑辦副主任、刑事偵查局副局長童碧山表示,惡意索賠案件中,有的被害人因敲詐金額小,重視程度不夠,花時間配合公安機關取證,不如花錢息事寧人;有的被害人法律意識淡薄,證據保存意識不夠,導致聊天證據、相關數據丟失,無法提供有效證據;有的被害人在經營網店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過錯,認為公安機關找上門不僅僅是調查取證,擔心會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