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江蘇法院出臺全國首個工作指南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交匯點訊 低利息、無需抵押、無擔保貸款……網際網路上,打著這些旗號的網貸廣告隨處可見,一旦你不假思索邁出「借款」這一步,從此就可能被「砍頭息」「軟暴力」等一連串套路「套」住。

與傳統「套路貸」相比,網絡「套路貸」作案手法更複雜、影響範圍更廣、社會危害性更大。11月1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全國率先發布《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打擊和防範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工作指南》,披露網絡「套路貸」6種常見「套路」手法,同時明確加強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審查力度,全流程狙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

起底網絡「套路貸」

網絡「套路貸」,是指行為人利用網絡金融信息中介(P2P平臺),或以網站、APP、微信等信息網絡為違法犯罪工具,通過虛構法律關係、虛增債務數額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並採用暴力、「軟暴力」威脅或者通過虛假訴訟等各種方式非法討債,以達到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

江蘇高院掃黑辦「套路貸」虛假訴訟專項治理工作組組長、民五庭副庭長王蘊說,網絡「套路貸」藉助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手段,具有傳播快、範圍廣、跨區域等特點,受害人數眾多,違法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很少發生面對面接觸,侵害方式主要表現為對受害人實施簡訊轟炸、P圖等精神控制和非法侵害,對被害人形成心理強制。

近期查辦的泰州「1217」網絡「套路貸」就是一起典型案例。

泰州姜堰區的李某在「極速錢包」等網貸平臺借款1000多元,不想兩個月後就「滾」至1.5萬餘元,因為沒有及時償還,李某的堂姐及其家人多次接到威脅、侮辱、PS的淫穢裸照等信息,威逼李某還款。去年底,走投無路的李某選擇報警,由此牽出一個累計放貸金額高達170億餘元,非法牟利23億餘元,受害人多達167萬餘人的特大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

經查,以虞某云為首的犯罪集團通過虛構「極速錢包」「小白來花」「極速現金俠」等網絡貸款平臺身份,在網絡上非法經營高利貸業務,騙取被害人籤訂與實際借款金額不符的借款協議,以管理費、風險準備金等名義和以從本金中預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謀取非法利益。在被害人不能償還時,犯罪團夥指使、僱傭他人按照逾期時間長短,逐級採用打電話、發簡訊、電話轟炸發送侮辱話語、淫穢的PS照片等手段,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進行騷擾、威脅、恐嚇,迫使被害人繳納虛增高額「砍頭息」「逾期費」,對被害人及其親屬、朋友的生活、心理造成嚴重影響,甚至迫使被害人自殺。

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包括虞某雲等核心成員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00多人。

網絡「套路貸」常見「套路」

(1)籤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製造民間借貸假象。網絡「套路貸」平臺通常以「科技公司」「信息公司」「投資公司」「諮詢公司」等名義註冊經營,發放貸款時以平臺或關聯公司收取居間費、諮詢費、信息費、介紹費等為由進行「砍頭息」操作,實際交付的金額往往遠低於「借款協議」約定的借款金額;

(2)進行欺詐性宣傳。突破有關不得進行線下宣傳、不得進行虛假性片面性宣傳的監管規定,同時在線上和線下對社會公眾進行欺詐性宣傳,通過虛構資金用途、高額利息為誘餌吸引集資參與人,以發放低息、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為誘餌吸引借款人;

(3)非法獲取借款人個人相關信息。以借款必須提供相應的個人相關信息作為信用評價依據為由,誘騙或迫使借款人提供工作單位、住所地址、電話通訊錄等個人信息,甚至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網絡技術竊取有關信息,為進一步實施威脅、恐嚇、逼迫等違法犯罪行為作準備;

(4)惡意製造違約。限制借款人提前還款或對提前還款收取高額違約金,或在借款人到期還款時蓄意製造平臺系統故障,讓借款人無法進行正常操作及時歸還借款;

(5)惡意壘高「債務」數額。在借款人逾期還款後,通過提額、導流等方式,讓借款人與其或其關聯主體籤訂金額更大的「借貸協議」,通過「滾雪球」的方式增加借款人「粘性」,不斷壘高債務金額,最終讓債務人債臺高築;

(6)通過各種方式非法討債。利用非法獲取的借款人個人相關信息,通過暴力或者「軟暴力」方式向借款人或借款人的特定關係人催討。甚至將有關催討業務外包,僱傭專業的涉黑性質的討債公司進行債務催討。

立審執全流程狙擊網絡「套路貸」

3年多來,江蘇全省法院受理涉網貸案件1萬多件,有4萬餘件涉P2P網絡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向全省各級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與普通民間借貸案件相比,網貸案件審理難度大大升級。江蘇高院掃黑辦主任、刑一庭庭長劉亞軍說,網貸案件法律關係更複雜,網絡借貸案件涉及主體眾多,電子證據採信難,網絡借貸事實認定難,原被告身份信息、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理資格真實有效性確認難,涉嫌「套路貸」虛假訴訟概率高,還可能存在非法集資、非法放貸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但在法律層面,目前尚無專門針對網絡借貸案件的審理規範,對這類案件的處理經常面臨無法可依的局面。」

《工作指南》明確,凡涉及非法金融活動,尤其是涉嫌「套路貸」、非法集資犯罪、非法經營犯罪的網絡借貸糾紛,裁定不予受理;進入審理環節的,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判決書、調解書已經生效的,依法提起再審,予以糾正。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等各個環節的審查工作,《工作指南》均作了詳細規定。

1、立案環節

重點加強對原告、被告主體適格性、約定管轄的合法有效性及批量訴訟等四個方面的審查,嚴把網絡借貸案件立案關口。其中明確,P2P平臺或其以法定代表人、員工名義或債權受讓人身份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

2、審理環節

對網貸平臺是否合規、是否涉嫌「套路貸」虛假訴訟、是否違規發放貸款、是否存在非法發放高利貸、是否存在規避法定利率最高限額等7個方面內容,進行重點審查。尤其要重點審查是否存在「裸貸」「校園貸」「714高炮」(期限為7天或者14天的高利息網絡貸款,其中90%以7天期為主,利息年化率超1500%,因而被稱為「高炮」)等非法行為。

3、證據審查

網絡借貸案件中,大量證據是在網上生成,屬於電子證據的範疇,對這些電子證據認定、採信是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的一個難點。《工作指南》明確網貸平臺負有提供由其保存的電子證據的義務,並對電子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負有舉證證明責任。原告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訴訟主張的,應駁回其訴訟請求。

4、執行環節

對《工作指南》下發前已經審結尚未執結的網絡借貸案件,中止執行;已經執結但案款尚未發放的案件,暫停發放;將執行依據移送有關審判業務部門審查甄別。

對網絡平臺主張超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24%部分利息的,江蘇法院一律不予支持;且網絡平臺收取的利息總額不得超過本金金額。對實際年利率超過36%,符合非法經營罪構成要件的,裁定駁回起訴,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此外,江蘇法院也將加強與金融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工作指南》指出,要加強與網絡平臺所在地金融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及時向金融監管部門移送有關案件線索材料,必要時提出司法建議,形成齊抓共管的制度合力。

交匯點記者 顧敏

來源:新華報業網

相關焦點

  • 50起民事虛假訴訟藏身「套路貸」
    2020年12月14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辦理的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發布,意味著該案在全國檢察機關司法實踐中具有指導和參考價值,意義深遠。此前,被告人李衛俊因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虛假訴訟罪、尋釁滋事罪被法院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28萬元。針對這起「套路貸」案中涉及的民事訴訟,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同步啟動民事訴訟監督程序,一舉糾正50起民事虛假訴訟,並由此激起一系列社會治理有效舉措,收到良好效果。
  • ...說法】設套起訴、欺騙法院……「套路貸」牽出50起民事虛假訴訟
    2020年12月14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辦理的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發布,意味著該案在全國檢察機關司法實踐中具有指導和參考價值,意義深遠。此前,被告人李衛俊因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虛假訴訟罪、尋釁滋事罪被法院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28萬元。針對這起「套路貸」案中涉及的民事訴訟,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同步啟動民事訴訟監督程序,一舉糾正50起民事虛假訴訟,並由此激起一系列社會治理有效舉措,收到良好效果。
  • ...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 再說「套路貸」
    再進一步,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就算一審法官不了解建築行業,也不了解小區便利店,總聽說過家庭裝修吧。家庭裝修同樣是先籤訂個合同,但隨著裝修的進度而產生各種增項或減項,最終以結算單為準。打擊套路貸,是為了社會的穩定。但如果將「先貨後款」理解為居心叵測的誘騙,將製作結算單視為惡意掩飾合同,這就顛覆了各行各業的最基本的市場安全。
  • 受害人47萬餘,數人被逼自殺……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組織...
    這起全國首例純線上「套路貸」涉黑案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又被稱為「2.12」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2018年3月,王某燾與他人共謀,採取非法網絡「套路貸」的手段騙取錢財,牟取暴利。由吳某飈等人提供資金,王某燾負責公司全面管理。
  • 全鴻一:檢察機關打擊"套路貸"犯罪的幾點建議
    2、犯罪嫌疑人實施「套路貸」犯罪時,既採用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手段,又採用了暴力、威脅、虛假訴訟等手段,其行為可能涉嫌詐騙、搶劫、敲詐勒索、非法拘禁、虛假訴訟等犯罪。  如,今年我院辦理的一起典型的「套路貸」案件。
  • 打擊不誠信訴訟鄭州出招:民間借貸案件當事人須到庭、建立「職業...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12月28日,鄭州市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打擊不誠信訴訟相關情況。大河網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鄭州市兩級法院針對不誠信訴訟行為共做出司法罰款決定89起,處罰對象涵蓋原告、被告、再審案件被申請人、執行案件被執行人、案外人等,其中既有自然人,也有銀行等專業機構。
  • 杭州警方通報打擊「套路貸」(現金貸)犯罪案件行動成果
    隨著杭州市公安機關對傳統「套路貸」黑惡犯罪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傳統「套路貸」犯罪紛紛隱身變形並向網上延伸,形成了以「現金貸」為主要類型的新型網絡「套路貸」犯罪。)、軟暴力方式催討等設置「套路」形成大量虛假債權債務關係。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 史上最重虛假訴訟處罰案件在最高法院二巡宣判
    全國人大代表楊震、李宗勝,全國政協委員張百良,吉林大學蔡立東教授、清華大學王亞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盧建平教授、遼寧大學閆海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和部分高校法學院學生近百人旁聽庭審。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該95名「購房者」的執行異議之訴案件中,在進一步核實「購房人」身份時,發現部分案件涉嫌虛假訴訟問題。同時,第二巡迴法庭在審理有關上訴案件中也發現部分案件「購房者」身份和購房合同及有關票據的真實性存疑,涉嫌虛假訴訟。
  • 「套路貸」、黑中介、村霸,北京法院發布5起掃黑除惡典型案例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9月1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5起掃黑除惡典型案例,涉及「套路貸」、黑中介、村霸等令人深惡痛絕的涉黑涉惡團夥。,惡意製造違約事項,利用公證書將被害人房產擅自過戶至該組織控制之下,後採用暴力、威脅及其他「軟暴力」手段非法侵佔被害人房產,通過向第三人出售、抵押或採用虛假訴訟等方式,將騙取的房屋處置變現,造成數十名被害人經濟損失1.7億餘元。
  • 全國公安機關打掉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團夥1759個
    明確嚴打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  針對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的犯罪主體年輕化、組織結構鬆散化、作案分工精細化、犯罪手段「軟暴力」化等特點,公安部及時開闢全新戰場,明確打擊方向,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嚴打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等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
  • 「套路貸」涉案8.7億元 首犯被判無期徒刑
    省高院對張遠鋒等11人涉惡案作出終審裁定 新快報訊 見習記者黃嘉豐 通訊員粵法宣報導 12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遠鋒等11人「套路貸」涉惡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掃黑辦對第六批38起涉黑涉惡案件進行掛牌督辦,該「套路貸」案在列。
  • 掃黑除惡明確惡勢力認定標準 「套路貸」針對四類人群從重處罰
    掃黑除惡明確「惡勢力」「軟暴力」標準四部門印發關於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等意見 「套路貸」針對老人和學生等四類人群從重處罰4月9日,省高院在長沙火車站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普法宣傳活動。重點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打擊範圍和舉報電話等內容進行了宣傳和講解。
  • 虛假訴訟、偽造證據、虛假陳述……這8名失信行為人上了「黑名單」!
    嚴把源頭審核 · 在立案大廳擺放虛假訴訟宣傳海報、宣傳手冊,讓每一位來辦事的群眾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法院打擊虛假訴訟的決心和力度。同時,在立案受理階段,對當事人提交的立案材料審核把關,並提醒其虛假訴訟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
  • 張平壽:「套路貸」詐騙「錯誤認識」的實踐偏離及其矯正 | 經濟刑法
    例如,在被告人周某詐騙案中,法院認為,被害人實際向周某借款3.5萬元,周某假冒他人身份,以「行規」、「保證金」、「利息」等名義虛增借貸金額,誘使被害人出具金額虛高的收條,製造資金走向流水虛假給付15萬元事實,形成虛假債權債務關係,並藉助訴訟手段欲實現其非法佔有的目的,其行為與民間借貸有本質區別,符合「套路貸」犯罪的法律特徵,應當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 中整協與即科集團聯合倡導:打擊醫美套路貸 助力行業規範化
    作為國內領先的場景金融科技平臺,即科集團在堅持合規開展醫美消費分期業務的同時,始終通過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努力「兼濟」整個醫美行業,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以下簡稱「中整協」)聯合倡導,打擊「工作貸」(也叫「高薪貸」)、 「學生貸」等醫美套路貸 ,以科技助力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 掃黑除惡 惡勢力、套路貸、軟暴力……這些犯罪認定標準明確了!
    全國掃黑辦近日在京首次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惡勢力違法犯罪認定依法打擊「套路貸」處置黑惡勢力犯罪涉案財產等方面作出進一步明確、細化為依法嚴懲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確保罪刑法定原則《關於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 廣州打掉涉黑組織30個、惡勢力犯罪集團88個
    其中,廣州法院辦理的「村霸」劉永添等54人涉黑案入選全國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陳仲華等18人涉黑案入選全國掃黑辦《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法律政策文件適用指導案例》。為提升辦案效率,優化審判流程,廣州市法院對涉黑涉惡案件的辦理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及時出臺《廣州法院辦理重大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惡勢力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指引(試行)》,圍繞審判環節中30個重要節點,明確了56項操作規範,有效推進兩級法院審判程序規範、標準統一。
  • ...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情況(附十大案例)
    公安部緊緊圍繞打擊整治目標任務,建立多警種聯合辦案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形成打擊合力。從全國各地抽調精幹力量,成立工作專班,靠前指揮,於今年7月部署江蘇、浙江、廣東等9地公安機關對39起「裸聊」敲詐系列案件開展落地核查,抓獲犯罪嫌疑人138名;於今年11月部署全國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打掉犯罪團夥13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12名,查扣涉案資產3.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