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套路!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解釋新型「校園套路貸」陷阱_新華...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12月21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上線政風熱線全媒體直播節目,就市民關心的小微企業貸款、新型「校園貸」等問題回應群眾關切。

  南京市溧水區的張女士反映,今年8月,她接到一位自稱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表示,她在大學的時候,曾經有過校園貸的不良記錄。於是,張女士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操作,試圖消除不良記錄,沒想到卻讓自己陷入了「校園套路貸」的陷阱。

  按照對方要求,張女士在「美團生活費」「借唄」等多家網絡融資平臺上進行貸款,合計49000多元,隨後,她將這些錢轉給對方,對方表示會在後臺清空個人額度後提高個人徵信度。轉帳之後,對方立即中斷了聯繫,這時,張女士才意識到遭到了套路貸,並立即報警。

  張女士遇到的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她怎麼做才可以防止上當受騙?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地方金融穩定處處長史先誠表示,張女士接觸的是校園貸,前幾年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在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過程中,對校園貸進行了清理,並做了大量的宣傳,引導學生理性消費,儘量不要用校園貸或者超前消費。

  「有一些是屬於正常的網貸,個人借了錢就要還錢,有一些屬於公安機關打擊的非法網貸,或者是公安機關打擊的套路貸,涉及到詐騙而不涉及到個人的信用修復問題的,正常借的本金是需要還的。」

  同時,史先誠強調,張女士在校園裡借了校園貸,畢業後找到的修復個人信用的渠道是不正規的。個人應該到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去查詢自己的徵信報告,而不是看對方提供的可能是虛假的徵信報告。

  據了解,目前存在的三種新型校園貸詐騙套路:第一種是冒充校園貸平臺的客服人員進行詐騙;第二種是以消除校園貸上面的不良信用記錄為幌子進行詐騙;第三種是通過刷銀行流水達到一定數額後才能辦理校園貸為由進行詐騙。

  近幾年,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對非法網貸、非法放貸都進行了聯合清理,在治理過程中,對套路貸涉及犯罪的公安機關都進行了打擊,對於尚未構成犯罪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對貸款利率進行了規範。一方面對套路貸、校園貸等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違法行為已經開展常態化宣傳教育,在高校定期組織防範非法校園貸活動;另一方面,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在對貸款類的APP進行排查清理,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蔣浩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消除不良記錄卻誤入「套路貸」陷阱?監管部門回應……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劉明林 記者 谷偉)小微企業主要貸款,卻不知道網上的「無抵押」貸款是真是假;接到電話說自己大學時曾有校園貸的不良記錄,按對方要求試圖消除,卻掉入了「校園套路貸」陷阱;……12月21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查斌儀做客《政風熱線》,就相關問題回答網友提問,小微企業貸款難、個人徵信修復等熱門話題均有涉及
  •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這樣回應
    △完整視頻 12月21日上午9:00,由江蘇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迎來了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以及13個設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回應社會關切。
  • 想借貸如何避開高利貸陷阱?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做了一場直播
    近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帶隊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13個設區市的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也都同步在線,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如何安全借貸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學會甄別「持牌」貸款機構在政風熱線節目當中,局長查斌儀和13位地方金管局相關負責人員一同就融資租賃、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典當等方面的問題與觀眾進行互動交流。
  •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
    交匯點訊12月21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查斌儀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現場,全省13個設區市的地方金融監管局的相關負責人全程在線參與直播,就如何甄別貸款機構資質、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網貸風險、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等方面問題回應群眾訴求、解答疑問。
  • 套路貸」的前世今生
    因為是新生事物,沒有相應法律規範,同時這種貸款的催收收益高,催收過程中的各種下作手段、暴力流血等等頻頻發生,這些都是帶血的錢。現在幾家美股上市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早年就是靠這個起家的。具體是哪幾家就不說了。 消費分期階段的「套路貸」 消費分期模式的「套路貸」興起於2010年,主要對象是從家鄉到城市打工,有穩定收入的農民工群體。
  • 全鴻一:檢察機關打擊"套路貸"犯罪的幾點建議
    近年來,隨著「現金貸」「信用貸」「校園貸」等民間借貸形式的迅速擴張,假借民間借貸為名非法牟利的「套路貸」犯罪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有的還是嚴重的涉惡案件。對此,檢察機關應與公安機關主動對接,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嚴厲打擊「套路貸」犯罪,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新華保險濱州中支開展抵制「校園貸」宣傳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杜曉旭近日,微信公眾號「半月談」刊發文章《網貸精準圍獵 校園成了「收割場」》,對校園網貸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報導,文中報導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通過校園貸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 「網絡套路貸」被搬上螢屏 電影《迫切營救》將在重慶取景拍攝
    電影製片人冉見森介紹,這是全國首部以「校園套路貸」為主題的院線電影。電影預計10月開機,將在重慶主城和彭水九黎城取景,並預計在2021年暑期與全國觀眾見面。   電影《迫切營救》講述了一個開計程車司機的單親媽媽,在兒子20歲生日的時候,發現讀大學的兒子失蹤了,並和一宗命案有關,愛子心切的女主通過調查,發現與網絡「套路貸」的陷阱有關,最終女主獨自闖入「套路貸」公司的老巢,在警方的幫助下,破獲了這個由一群流氓組成的非法金融組織的故事。
  • 設置誘餌、巧立名目…官方揭「套路貸」五大「套路」
    設置誘餌、巧立名目…官方揭「套路貸」五大「套路」 原標題:   新華社長沙8月18日電(記者劉良恆)長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近日發布關於「套路貸」的風險提示,揭露了「套路貸」的五大「套路」,提醒群眾嚴加防範、不要上當。
  • 再說「套路貸」
    ——《紅樓夢》人行末路河南政協委員馮軍義在地方兩會上提出:「應謙抑處理『大學生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夥』案件」 。我挺贊成這個提議的,同時感慨怎麼到現在了才有委員提這個問題。不僅是馮委員說的電信詐騙類犯罪,還有涉眾金融犯罪,比如非吸、合同詐騙等。
  • 打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江蘇法院出臺全國首個工作指南
    11月12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全國率先發布《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打擊和防範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工作指南》,披露網絡「套路貸」6種常見「套路」手法,同時明確加強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審查力度,全流程狙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
  • 「套路貸」遠比舊社會「驢打滾」更可恨
    經濟開放後,隨著金融行業的興旺,民間借貸又開始活躍起來,國家對民間借貸有著專門的規定,在以前是「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2015年最新司法解釋「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另外還規定「貸款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複利」(即驢打滾)。
  • 劉霜| 套路貸案件中共犯的認定
    一、套路貸案件共犯認定的理論前提由於套路貸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犯罪,發案地區極不平衡,且大多數套路貸案件披著合法外衣,司法實務部門的辦案經驗還不夠成熟,關於套路貸的共犯認定方面還存在種種認識誤區。應當釐清套路貸案件中的模糊理念,明確共犯認定的理論前提,糾正實踐中的錯誤做法,以便更好地懲治套路貸犯罪。
  • 【宣傳片】守護花樣青春——全省首例校園「套路貸」案件破獲紀實
    【宣傳片】守護花樣青春——全省首例校園「套路貸」案件破獲紀實 2020-10-1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起民事虛假訴訟藏身「套路貸」
    2020年12月14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辦理的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發布,意味著該案在全國檢察機關司法實踐中具有指導和參考價值,意義深遠。針對這起「套路貸」案中涉及的民事訴訟,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同步啟動民事訴訟監督程序,一舉糾正50起民事虛假訴訟,並由此激起一系列社會治理有效舉措,收到良好效果。
  • 杭州警方通報打擊「套路貸」(現金貸)犯罪案件行動成果
    隨著杭州市公安機關對傳統「套路貸」黑惡犯罪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傳統「套路貸」犯罪紛紛隱身變形並向網上延伸,形成了以「現金貸」為主要類型的新型網絡「套路貸」犯罪。這類新型黑惡犯罪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 面對「套路貸」等新型犯罪 為什麼主動報警的被害人較少
    面對新形勢,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嚴打網絡「套路貸」、「裸聊」敲詐、惡意索賠、負面輿情敲詐、網絡水軍滋事、網絡暴力傳銷、網絡「軟暴力」催收等七類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       據統計,全國疑似網絡「套路貸」運營機構數量較2019年最高峰下降了86%,「裸聊」敲詐犯罪發案數自今年6月以來呈持續下降趨勢。截至目前,各地累計攔截、刪除違法有害信息300餘萬條,整改違規網站平臺1400餘家。
  • 大慶警花提醒遠離不良「校園貸」
    大慶警花提醒遠離不良「校園貸」 2020-06-08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低價「陷阱」、套路貸、違規經營 美團醫美亂象幾時休?
    低價「陷阱」、套路貸,痘博士屢遭消費者投訴  「前段時間臉上長了幾個痘痘,看到美團上痘博士15元的特價祛痘套餐,便想去體驗一下。」欣欣告訴記者,到店體驗後,痘博士店員告訴她15元的低價套餐起不到治療效果,需要花費1280元辦理3次祛痘項目。
  • 「砍頭息」不一定是「套路貸」
    在處理案件時,注意區分民間貸款(包括高利貸)的「砍頭息」和「套路貸」的「砍頭息」。從主觀上講,有必要注意行為者是否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目的。這是「套路貸」和民間貸款之間的本質區別。民間貸款的目的是獲得利息收入。借款人和貸方都對實際借入的本金和將產生的利息有清楚的了解。貸方通常希望借款人能夠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