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光全宇宙》| 這檔網綜的表現配得上野心嗎

2021-02-09 知著網

3月14日,愛奇藝全新推出了一檔網綜——《吃光全宇宙》▼

當知著君向主編報上這檔綜藝的名字時,主編的反應是——

知著君對吃向來無欲無求,嗯……咳咳,我們還是來看一下這檔網綜吧。首先——

愛奇藝官方定位是:美食探索類戶外真人秀。聽起來集結了幾大時下最熱門的綜藝元素哎(星星眼)!節目一開始介紹了號稱「吃光天團」的常駐嘉賓組合▼

人設也都畫風正常,主持界咖姐、綜藝小王子、小花鮮肉,性格迥異的四個吃貨感覺會很有看點。接下來是節目環節和規則設置——

為所欲為……是個什麼獎勵?

第一站,「吃光天團」來到了泰國度假勝地芭提雅▼

陽光、沙灘,在這樣的美景中開啟了吃貨之旅,更有泰國特色「lady boy」助陣▼

lady boy帶來了本期的主題——

第一個環節,嘉賓與「lady boy」玩沙灘球遊戲▼

遊戲決出了當期的分組:陳瑤和王青一組,曾寶儀和劉維一組。完成遊戲同時也祭出了本期的特別嘉賓——八塊腹肌人魚線的「吃光天使」▼

啊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是這張▼

近幾年,馬東老師可謂是在綜藝界大展拳腳,如今又來到了《吃光全宇宙》,手握最終決定權,定奪四位常駐嘉賓的勝負。然而,掌握大權的馬東老師的這次泰國之旅並不輕鬆。在和陳瑤王青組一同完成任務時,不但挑戰嚴峻▼

而且身心俱焚▼

另一邊,曾寶儀和劉維又帶著遭完罪的馬東來到了泰國的「紅磨坊」——蒂芙尼劇場▼

繼續遭罪▼

同時,陳瑤和王青在尋找能打動馬東的終極大餐▼

最後,第一期就以五個人匯合,開開心心看蒂芙尼秀結束了▼

這檔網綜剛剛上線,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微博話題量也在持續飆高▼

那麼,《吃光全宇宙》究竟有著怎樣的綜藝基因呢?

火了很多年的真人秀直到今天都沒有降溫,反而開始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各種節目樣態中。作為一檔美食節目,《吃光全宇宙》也不出意料地吸納了真人秀基因。美食節目與真人秀的組合也不算是新嘗試了,早在十幾年前,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就推出了一檔後來火得一塌糊塗的美食真人秀▼

▲美食類真人秀《地獄廚房》

相較於《地獄廚房》激烈的競爭感和緊張的節奏,《吃光全宇宙》更傾向於在和諧安逸的氛圍中展開美食之旅。但仍然不難看出,《吃光全宇宙》在努力向真人秀靠攏。

亞洲綜藝似乎十分青睞遊戲元素。從最初的《奧運向前衝》等簡單的遊戲闖關,到《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大篇幅的遊戲環節,都可以看出受眾似乎對遊戲有著天然的好感。

▲《奧運向前衝》的遊戲闖關

▲《極限挑戰》中海島求生遊戲環節

《極限挑戰》相關負責人曾經表示:「遊戲環節是真人秀賦予明星的全新一面,只有這樣觀眾才可能產生黏性,看他們做遊戲也是為了看明星怎麼為人處世。」這也是明星+遊戲的魅力所在。在《吃光全宇宙》中,同樣設置了大家喜聞樂見的遊戲環節。

▲《吃光全宇宙》中的沙灘躲避球

真人秀元素和遊戲形式是節目不可否認的兩個加分項。但節目質量的好壞不能僅僅仰賴基因是否優良。作為一檔新生的網綜,《吃光全宇宙》有很多明顯的缺陷。下面我們就來給《吃光全宇宙》把把脈。

診斷一:節目定位模糊

首先,節目的名字叫《吃光全宇宙》,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強調「美食節目」的定位。

用了很大篇幅告訴觀眾▼

節目時長40分鐘,但第一期直到最後,正兒八經的「吃」也僅僅出現在陳瑤王青在火鍋店的五分鐘小段落,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旅行」。似乎與「美食節目」的定位不是很相符。彈幕更是十個人有五個表示:沒明白這是個什麼節目▼

節目想要表達的東西太過複雜,既想強調美食節目的定位,又在努力地表現當地的文化、風土人情、甚至精神層面的東西。最後就是什麼都講了,又什麼都只是蜻蜓點水,讓人對節目的主題霧裡看花,摸不到頭緒。

診斷二:廣告植入太深

說實話,在仔細了解之前,知著君以為攜程旅行業務擴展到綜藝了。因為《吃光全宇宙》中,攜程的廣告植入真的太拼了。不僅開頭要提▼

嘉賓出場要尬戲演廣告▼

就連遊戲環節都要喊攜程廣告詞▼

金主爸爸是投了多少錢?感覺整個節目都籠罩在廣告之下。還有三隻松鼠也是一再被提及,遊戲中也是藉機為芒果乾大做廣告▼

綜藝節目已經成為了廣告植入的重災區,然而廣告中間插播節目的知著君還是第一次見。不得不說,廣告植入的篇幅有點過了。一檔好的綜藝應該以節目本身為主,廣告的植入要適當,如果喧賓奪主,一味討好金主只會令觀眾看不到真正的節目內容,而產生反感。

診斷三:以「汙」為看點

打開任何一個網絡視頻平臺,都會發現當今網綜的一大亂象:不管什麼類型的節目,統統以「」為看點。不論歌手、演員、主持人,只要一出現在網綜上,就自帶「老司機」屬性。

▲《奇葩大會》中,何炅被稱為「何首汙」

▲《火星情報局》一言不合就「飆車」

▲《吐槽大會》新晉「女汙」王琳
網絡是一個更加自由、更加多元的綜藝平臺,允許綜藝節目多樣態發展。知著君認為,我們有陽春白雪就有下裡巴人,但整個網綜平臺都是下裡巴人、汙力滔滔,這恐怕不是網綜應該有的發展趨勢,反而表現出了節目內容的缺失

一檔好的節目,最終的存活依託都應該是節目的內核、充實有吸引力的內容,如果靠包裹著「爛俗」的外衣苟活,早晚要從泡沫上跌落,被市場淘汰。

▲今年1月份下線的美食類網綜《姐姐好餓》

診斷四:互動生硬,製作不精

《吃光全宇宙》上線初期還是明顯地表現出了初出茅廬的生澀。節目中嘉賓的互動略顯生硬,經常是有了上句沒下句,有時存在些許尷尬▼

可能嘉賓磨合還需要時間,但好在人設都還合理。相信這幾位常駐嘉賓隨著節目的播出,能夠逐漸形成一個團隊,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而後期製作似乎是節目的一塊硬傷,很多觀眾在彈幕中提出,節目感覺很散,像是剪掉了很多東西,有些拼湊之感

比如王青在遊戲中獲得的「獎勵」——鍋,在降落傘遊戲環節就通過完成「拍馬東屁股」拿掉了,本以為這是一個伏筆,沒想到這個完全不是獎勵的「獎勵」就再也沒出現過。環節設置本身關聯性就不大素材量又不夠,造成更明顯的漏洞——穿幫。蒂芙尼秀開始時,吃光天團坐在這▼

後面明明還有好幾排,而且還有很多觀眾,而切下一個鏡頭時,地理位置明顯不對▼

更像是在一個影院裡補拍的鏡頭。類似的拼接痕跡還有很多,這些小的疏漏造成整個節目拼湊感太過於強烈,節目製作看起來不夠精良。國內真人秀製作最「走心」的可能就是《爸爸去哪兒》了。

▲《爸爸去哪兒》龐大的攝製團隊

40多個機位,工作人員100多人,海量的前期素材決定了繁重的後期工作量,一集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平均8天剪一集。經過反覆的推敲、修改,甚至調色還單獨有一個團隊。正是由於近乎吹毛求疵的高標準製作,最終呈現給我們的才是緊湊、精彩的節目。走心,觀眾才會買帳。

雖然《吃光全宇宙》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但我們從它的名字足見它的野心。讓我們欣慰的是,傳統意義上的美食節目已經走在了創新探索的路上,《十二道鋒味》率先突出重圍,隨即網絡平臺也在展開著積極的探索,不斷在尋找著美食類節目的推進動力。在這條路上,《吃光全宇宙》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新生事物會不斷自我進化,我們期待它能夠成為美食網綜的下一個成功品牌。

相關焦點

  • 《吃光全宇宙》美食旅行好評如潮 愛奇藝示範「小而美」純網綜藝
    此外,預熱片花、微博話題、彈幕互動、泡泡社區等更是表現出驚人佳績,目前各方數據和優質口碑仍在不斷發酵和暴增。作為愛奇藝Q2推出的重磅純網綜藝,《吃光全宇宙》這檔備受期待的真人秀其實早已未播先熱,微博同名主話題#吃光全宇宙#吸引3.2億閱讀量,超43萬人在線參與話題討論,當天衝入熱門話題榜單TOP1霸屏熱搜!
  • 《吃光全宇宙》3億收官 愛奇藝用「娛樂+文化」傳遞正能量
    節目中包含的文化內核與積極樂觀的生活娛樂態度完美的詮釋了純網綜藝正能量的核心價值。根據愛奇藝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日,《吃光全宇宙》播放量突破3億,微博話題超15億閱讀量,引起千萬用戶湧入美食綜藝的觀看熱潮,在展現優質綜藝內容的同時,更展現了愛奇藝平臺對於正能量內容的輸出優勢。
  • 《吃光全宇宙》走胃也走心 , 垂直綜藝的風要刮起來了?
    用吃來解決人生問題——這是近期愛奇藝正在熱播的美食旅行真人秀《吃光全宇宙》的主題。以「逛吃」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並不新鮮,如何用「逛吃」來解決問題倒是令人好奇。走胃又走心,借美食傳達價值觀作為一檔美食探索類真人秀,《吃光全宇宙》每一期都會去往不同的地方,由曾寶儀、劉維、陳瑤、王青組成的「吃光天團」與每期飛行嘉賓「吃光天使」一起,根據當期主題來尋找各地美食。
  • 愛奇藝《吃光全宇宙》3億收官,攜程旅行花式植入成最大贏家
    《吃光全宇宙》另闢蹊徑,試圖去探尋吃這個行為背後更多的意義,探討如何用吃來解決問題。為什麼人們會說「沒有什麼是擼一頓串解決不了的」,因為吃除了能滿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也具有治癒效果。《吃光全宇宙》每一集都會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帶著問題去尋找美食,用美食來提出解決方案。
  • 《三十而已》:能力配不上野心,顧佳的腳踏實地和王曼妮的精緻窮
    《三十而已》:能力配不上野心,顧佳的腳踏實地和王曼妮的「精緻窮」對於以王漫妮和顧佳為代表的女性來說,野心和虛榮心的存在並不可恥,然而,當自己的目前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時,微妙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所以,當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沉下心來學習、歷練和沉澱。三十歲正是厚積薄發的最好的時候,正如《論語》所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其實意在告訴大家,三十歲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四十歲不被外界所迷惑,篤定自信。
  • DESIGN|《吃光全宇宙》節目包裝
    🍖🍖🍖2017別控制~一起《吃光全宇宙》這檔由愛奇藝出品、果時傳媒製作的美食探索類戶外真人秀>  全部由EEF團隊精心策劃並創作    藝術總監Fly Chen親自操刀 使用大膽的撞色和線條     將藝術和綜藝完美融合 這檔節目的主視覺設計全部由
  • 高能萌娃駕到《了不起的孩子》,這檔網綜真的很下飯!
    自從「網綜」崛起之後,各大視頻網站開始打起了「擂臺戰」。網播平臺題材沒有那麼受限制,於是各種創意新奇的綜藝如雨後春筍,搶流量搶得火熱。
  • 深度垂直網綜怎樣抵達目標人群?《飯飯男友》裡或許有答案
    從播放量上來看,在愛奇藝同月開播的綜藝節目裡,僅僅播出8集的《飯飯男友》累積播放量僅次於已更新至10集的《奇葩說第四季》和已播出15集的《吃光全宇宙》之後,顯現出了優異的單集播放成績。從播放量也能看出,深度垂直類網綜,只要準確抵達了目標受眾,也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流量回報。
  • 這檔韓綜,真看不得
    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煲仔期期按時追的就是這檔神奇的綜藝了——《帶輪子的家》>這是一檔成東鎰、金熙元、呂珍九乘坐著帶輪子的房子,將全國各地作為庭院生活的綜藝節目。節目組壕得不得了,買起食材來跟德善媽媽一樣大方。
  • 鼓鼓綜藝首秀現身《吃光全宇宙》品嘗哈爾濱「奇特料理」貢獻表情包
    這一次節目組帶著鼓鼓來到了哈爾濱,一開場伴隨著鼓鼓特別為《吃光全宇宙》節目改編的主題曲《可以唷》,鼓鼓帥氣登場,連主持人曾寶儀都感嘆:「從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感謝鼓鼓為我們改編演唱主題曲,今天又帶來這麼特別的出場!」。在節目中,一大清早鼓鼓就和主持人王青、陳瑤一起來到福利養殖基地。
  • 集體上星的網綜,與臺網博弈的新局面
    尤其是東方衛視第二季度的綜藝版面中,《我最愛的女人們》《忘不了餐廳》等傳統意義中的「網綜」強勢吸睛,據傳《這就是街舞》第二季也一直在與頭部衛視接觸,謀求上星。而此次在東方衛視播出的幾檔網臺聯動節目,上星的播出時間都是較為黃金的時段,包括周五、周六晚間檔。
  • 近100檔網綜pk傳統衛視,視頻平臺持續「搞團」?
    與此同時,音樂類、喜劇類、觀察類綜藝的網綜作品數量仍舊可觀。粗略估算的13檔「搞團」綜藝,預計將有千人左右參賽。然而,產出的「偶像」那麼多,「粉絲」還能夠用嗎?即便是「成功出道」,那麼多的「團」要怎麼進行「售後營業」?
  • 陳瑤初次主持《吃光全宇宙》聲音甜軟古靈精怪大現反差萌
    《吃光全宇宙》美食探索類戶外真人秀節目《吃光全宇宙》,自從3月14日上線以來, 一周就突破了3000萬播放量,微博主話題全榜第一,熱搜前三。這檔節目號稱明星版「舌尖上的宇宙」,由曾寶儀、王青、劉維與陳瑤四位常駐主持組成「吃光天團」,帶觀眾領略全球美食四位主持中,年齡最小的90後小花陳瑤,飾演過網劇《無心法師》裡外表天真蘿莉、實則陰鬱邪魅的百年女煞嶽綺羅,《青丘狐傳說》裡為愛犧牲的善良靈狐花月和劇版《致青春》裡敢愛敢恨的「玉面小飛龍」鄭微等角色。
  • 2020下半年,72檔待播網綜一覽
    傳媒內參導讀:2020年網絡綜藝市場正式進入下半年競爭賽道,從目前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公開的72檔綜藝片單來看,競爭仍很激烈。帶貨綜藝成網綜「新流量」喜劇和情感仍是屹立不倒的大熱品類實際上,網絡綜藝真正競賽應該從下半年算起,尤其是主流視頻網站相繼公布了綜藝新品
  • 數據觀察丨文化類網綜——知識分子的插科打諢和情懷,只是小眾的狂歡?
    這也從側面反映文化類網綜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這些文化類網綜的背後,既有知識分子的插科打諢,又包含了知識分子的情懷和思考,在「娛樂至上」的網絡簡直是一股清流。骨朵對文化類網綜進行了梳理,看看文化類網綜在當下的處境和位置。
  • 《吃光全宇宙》王青曾寶儀尋訪魯菜大師 王祖藍坦言婚姻不易
    昨晚的《吃光全宇宙》大家看了嗎?在經歷上一期結尾的海鮮暴擊之後,昨天的節目中,色香味俱全的魯菜更是讓人垂涎欲滴,比如琴瑟和鳴、黃鸝鳴春等等,是不是光聽名字就非常可口。陳瑤還找到了一種變酸為甜的神奇果子,曾寶儀則認為婚姻是酸甜苦辣鹹五味陳雜的,她能找到心儀的飯局美食嗎?跟著當貝一起來走近吃光天團的青島之旅吧!
  • 2018烹小鮮影視價值實力榜|綜藝:網綜野蠻生長,臺綜創新迭代
    因此,烹小鮮聯手艾漫數據,獲取年度全網數據,特此推出2018年度影視價值實力榜,分別從藝人、電影、劇集、綜藝四個維度進行解讀。意在復盤這一年的中國人屏幕心史,也為給這一年大家走過的路,記下一個無法忽視的路標。作者|爽子回顧2018年綜藝節目的整體表現,可謂穩重有進。
  • 是怎樣一檔神奇的美食旅行真人秀,逼得王青現場吃」粑粑」,讓曾寶儀嫌劉維「口臭」?
    要說「吃貨天團「中,對美食最有研究的,柯南君還是要把「吃貨王」的桂冠頒發給曾寶儀,還記得多年前她和自己的媽咪那檔《寶媽寶妹幸福湯》嘛?當年這節目伴隨著我可是漲了足足二十斤肉啊!得~說來說去,這冒險王還是離不開一個吃字,呼叫《吃光全宇宙》的藝人統籌,咱的嘉賓選擇標準是不是以飯量來衡量滴呀!柯南君發現,所有瘦子都愛說自己是「易胖體質」,都能活生生感覺到他們說這話時的傲嬌勁兒,別管是小鮮肉還是萌妹子,目測王青體重不到130,但人家也說自己是個「易胖的」。
  • 消費形態轉變背後 看爆款網綜時代的危機與新機
    據統計,近年新上線和運營的網綜已過百檔,其類型涉及到各個領域,但在網綜市場看似繁榮發展的背後,消費形態的轉變似乎被各大製作團隊所忽視,就今天的消費形態來看,感性消費正逐漸取代理性消費變為主流消費形態,即感受、感覺正在成為新的消費主導因素。消費形態的轉型意味著消費特徵的轉型,其表現主要為消費者對其消費對象的選擇從過去的大眾化分解為垂直化,消費理念相較從前更加主觀化、個性化。
  • 2018電視圈:網劇網綜上行 臺劇臺綜發展趨緩
    2018年,網綜《創造101》的大熱程度絲毫不亞於13年前的那屆《超級女聲》,用「全民狂歡」形容並不為過。另一檔網綜《奇葩說》也是見諸社交媒體的「常客」。兩檔「電綜」《聲臨其境》和《我就是演員》也有很高的關注度,這類節目的興起似乎也預示著觀眾收視口味的變化,在「遊戲玩耍」的風潮過後,明星們還是要拿出點真本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