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開發新方法 預測鈉離子電池原子結構

2020-11-18 中國科技新聞網

據外媒報導,中國科學院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預測鈉離子電池原子結構的方法,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將大大推進鈉離子電池研究。該類電池將成為僅次於鋰離子電池的重要技術。

(圖片來源:tudelft)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優異的性能,並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等應用。然而,商業上過於依賴一種電池也有不足之處,例如生產鋰離子電池時,必須使用鈷。但是,全球鈷資源有限,而且開採條件惡劣,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德爾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Marnix Wagemaker表示:「如果將來我們都轉向電動出行,我們也需要大量的鋰。」實際上鋰儲量也是有限的。

研究人員相信鈉離子電池富有發展潛力。理論上來說,鈉離子電池的性能不如鋰離子電池,但差距並不大。Wagemaker稱:「在實驗室規模上,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只比鋰離子電池低20%到30%。對於可以經常充電的車輛來說,鈉離子電池可能成為很好的替代品。」此外,鈉離子電池也適合固定應用,例如家裡的電源牆或儲存風能和太陽能(000591,股吧)的電池公園。從原材料方面看,鈉離子電池可以避免使用鈷,提供更好、更便宜的正極。

但是,鋰離子電池只使用有限數量的原材料和材料結構,而且最佳正極配方比較明確。對於鈉離子電池來說,情況並非如此。Wagemaker稱:「基於元素的精確組合,你最終會發現正極的原子結構存在細微的差別,這會對電池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僅僅有幾個元素,結構上的可能性就這麼多,即便是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預測組合結果。因此,新材料的開發速度很慢。」

中國科學院和代爾夫特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預測理想的正極配方。在原子層面上,正極看起來很像三明治:由幾層組成,中間有離子。Wagemaker說:「起初來看,似乎離子的大小決定了原子結構。我們很快發現,這並不是唯一要素,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離子的電荷分布。」

這一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離子大小與其電荷之間的比率,即所謂的「離子勢」,已知具有預測價值。Wagemaker說:「幾十年來,地質學領域一直通過這一關係,解釋為什麼某些鐵氧化物比其他氧化物更易溶。」事實證明,這種關係在原子層面也有用。研究人員基於離子勢開發出簡單的配方。Wagemaker說:「我們可以根據這個配方,預測哪種原料選擇比例將得到哪種結構。該配方引導我們發現電極材料的各種可能性,以提供最佳性能。」

研究人員還設計新材料以測試其配方。Wagemaker說:「我們嘗試製造能量密度最高、充電速度非常快的正極,並獲得成功。就能量密度而言,我們已經達到可能的上限。」

這項研究集中在電池的正極部分。研究人員下一步將探討不同類型電池的電極和電解液等,並希望通過這項研究,加快開發下一代電池材料。

相關焦點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澳Altech Chemicals公司將開發矽基材料電池近日,澳大利亞Altech Chemicals公司表示,計劃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以進入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該公司將開發一種被特斯拉公司譽為高容量、長壽命的矽基材料電池,並聲稱這種電池有可能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團隊對名為Flying-Y的節能飛機模型進行首次試飛
    據外媒報導,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團隊於今年夏天前往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對名為Flying-Y的節能飛機的比例飛行模型進行了第一次真正的試飛。據了解,模型機寬3米,重22.5公斤。在空客團隊的幫助下,它在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試飛。試飛的目標是完成起飛、飛行測試動作和靠近以及在電池幾乎耗盡時著陸。
  • 北理工《AM》:精巧設計,大幅提升鈉離子電池性能!
    編輯推薦:本文通過對材料的微觀結構精心設計,巧妙地在二硫化鎢納米棒上複合硫化鋅以形成硫空位和異質結結構,大幅提高了材料在鈉離子電池(SIBs)中的離子擴散能力,從而在極大電流密度下也表現出較高的容量和循環穩定性。該研究為後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發提供了良好的設計思路。
  • 「藝術高校分享」荷蘭建築師的搖籃—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在古老的歐洲大地上,經歷了太多的動蕩發展,文藝復興、新藝術運動、工藝美術運動等等,誕生出了無數對建築界影響至深的大師,這些大師所創辦的歐洲建築高校,也對後世和未來建築業,做出了深遠的貢獻。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來自歐洲荷蘭的建築高校。
  • . | 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調控策略與展望
    然而,相對於大量研究的電極材料而言,當前人們對於構建穩定、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鈉離子電池界面基礎理解和調控策略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鈉離子電池界面層的基礎理解、調控策略與展望論文從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基礎視角出發,對界面相主體本身的初始形成機制、化學成分與結構、生長演變過程和離子傳輸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與介紹。首先,熱力學驅動力解釋了界面相生成的根源、作用及其與電極電解液之間的關聯性。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那麼是否有這麼一種技術,可以保證車輛安全性和的同時進一步降低生產製造成本?近期,一個來自倫敦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經過500次充放電而不損失電池容量的鈉離子電池,該團隊成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或將解決三元鋰電池的不穩定和價格高的問題。除倫敦的研發團隊外,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也對鈉離子電池展開了相關研究,攻克了阻止鈉離子流動的鈉晶體堆積問題。
  • 歐洲的麻省理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介紹-留學生專訪
    說起留學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英美澳加,但是今天探路君邀請到西西學長帶領大家一起走進荷蘭,了解一下荷蘭的留學生活,感受下荷蘭的頂級名校歐洲的麻省理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想必大家接觸荷蘭留學也比較少吧~那荷蘭留學有什麼優勢呢?
  • 第四屆新型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國際論壇-議程
    Research Organization for Nano & Life Innovation,Waseda University, Japan11:30-11:50全球鋰離子電池活性材料新近市場技術變革與未來發展動向預測
  • 電池獲新突破!容量翻了5倍,8分鐘可充滿公交車電池
    是因為固態電池還不是真正的固態電池,是在液態鋰電池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的,相對而言只是有提升,還不能算得上是突破。鈦酸鋰電池除了上面說到的中科院研發出的納米矽電池,還有一些企業也在自我研發,鈦酸鋰電池就是廣東珠海一家新能源企業自行研發的。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姚霞銀團隊NASICON結構鈉離子固體電解質研究
    Rare Metals 2018年第6期固態電池專輯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姚霞銀團隊題為NASICON-structured Na3.1Zr1.95Mg0.05Si2PO12 solid electrolyte for solid-state sodium batteries的論文。
  • 科學家打造沒有電池的復古遊戲掌機Game Boy
    科學家打造沒有電池的復古遊戲掌機Game Boy2020-09-04 17:59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自上個世紀首臺掌機出現以來,能源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 築行直播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系館
    直播作品: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系館        (BK City,TUDelft)直播時間:北京時間2月24日(本周五)晚9點直播平臺:鬥魚直播房間號:1613433這次我有穩定高速的學校WIFI和4G網絡,再卡我就...直播活動:在打賞本文的同學當中,抽取兩人寄送「正版薩伏伊別墅明信片」,想收代村offer的同學考慮攢一下人品,謝謝。(上次活動明信片剛剛寄出,請耐心等待並原諒我的拖延症,謝謝- -!)先講個小故事2008年5月13號,TUD老建築系館著火了
  • 研究人員為燃料電池開發出只有5微米厚的極薄電解質層
    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為了製造燃料電池的電解質,研究人員在俄羅斯率先提出使用磁控濺射法。利用這種方法,他們能夠獲得不超過5微米的極薄電解質層。這使得發電的溫度降低100℃成為可能。這對燃料電池的壽命有直接影響:溫度越低,電池的壽命越長。
  • 科學家開發從低解析度Hi-C數據中提取高解析度3D基因組結構的新方法
    科學家開發從低解析度Hi-C數據中提取高解析度3D基因組結構的新方法 2018-08-16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設計300Wh/kg以上電池的經驗分享|電極|鋰離子電池|電池|能量密度
    【成果簡介】最近,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明軍研究員,漢陽大學Yang-Kook Sun教授和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Husam N.使用該方法用於預測電池能量密度,可達實現300 Wh kg-1以上。同時該模型表明,電極材料的儲鋰容量只是影響最終電池能量密度的幾個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模型打破了傳統估計電池能量密度的模式,為設計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提供了一個直接的指導。
  • 鈉電池還需「穿越」一段悠長隧道
    眾所周知,鋰離子是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汽車電池中的活性成分。但考慮到鋰的成本較高,研究人員們一直在尋找另一種更為豐富的元素來替代它。隨後,一些初創公司和老牌企業將鈉離子視作活性成分以開發充電電池,鈉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上的「鄰居」。
  • 固態電池龍頭暴漲13倍!最強固態電池概念股全梳理!
    輝能科技推出固態電池「Cell is pack」技術!在12月18日上午舉行的「【海目星冠名】新應用和新電池專場」中,輝能科技營銷處長許容楨介紹了輝能固態電池的解決方案和最新產業化進展。根據該測算邏輯對2020-2030年我國固態電池出貨量進行預測,預計2020- 2030年我國固態電池出貨量高速增長,至2030年或將突破250GWh。目前,全球主流主機廠和電池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固態電池。大眾、寶馬、豐田、日產雷諾、通用等國際車企都在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布局。
  • Vol.3 代爾夫特理工學姐告訴你:TUD最注重的作品集特質是什麼?
    PART 1 作品集乾貨採訪錄 PART 2 代爾夫特校園分享 千牽學姐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互動設計 碩士 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