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霸王別姬》要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了。作為中國當代電影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此次被美國主流音樂界相中,將有助於中國當代優秀文化向全世界傳播。
作曲家傑森·羅伯特·布朗(Jason Robert Brown)近日公布了《霸王別姬》音樂劇開始面向全球公開選角的通知,而整個幕後主創陣容也堪稱豪華。
布朗本人將擔任詞曲作者,而他無疑是當代全球最重要的音樂劇創作者之一,曾三次獲得美國音樂劇最高獎——託尼獎。
編劇則是同樣大名鼎鼎的華裔美國人肯尼斯·林(Kenneth Lin),他也是前幾年大熱的美劇《紙牌屋》的編劇。林出生於一個華人家庭,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顯然並不陌生,這也有助於他更好地去構建《霸王別姬》的敘事體系。
著名華裔編劇肯尼斯·林(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次音樂劇《霸王別姬》公開招募的角色都是電影裡的重要人物,包括:程蝶衣、段小樓、菊仙和關師傅,並且將全部啟用亞裔演員。
至於美國創作者能否還原中國的京劇文化,其實並非這部音樂劇的重點。可以想像,音樂劇版的《霸王別姬》,也將沿用百老匯音樂劇的基本風格。
事實上,任何一種民族文化,要想真正進入世界舞臺,被更多觀眾理解和喜愛,都必須進行藝術語言的轉換。這不僅適用於非西方文化,就算是歐洲各國的民間文化,同樣如此。
音樂劇作曲家傑森·羅伯特·布朗(圖片來源於網絡)
《霸王別姬》的英文片名是Farewell My Concubine,如果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再見,我的愛妾」。在中英文轉換中,這種語義美感的喪失,是不可避免的。這同樣適用於英文翻譯成中文。
但音樂終究有超越文化的力量,《霸王別姬》音樂劇的誕生,也許會讓北美乃至全球觀眾,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當代中國的優秀文化。要知道,中國當代IP(而非古代文化元素)能夠真正走向全世界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然而,在如何改編中國文化題材上,美國的創作者們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比如前段時間上映的《花木蘭》。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儘管擁有強大的主創陣容,但真正決定這部音樂劇成敗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無疑是選角,尤其是程蝶衣這一核心角色。
電影《霸王別姬》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藝術成就,離不開哥哥張國榮那人戲難分、絕代風華的表演。在音樂劇的舞臺上,如何去表現程蝶衣的獨特性情,的確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
「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此境非你莫屬,此貌非你莫有。」很多觀眾也許會感到疑惑:要如何在百老匯的舞臺上,去表現這種如夢似幻的氣質?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美國人創作的《霸王別姬》,肯定有自己的藝術特徵,不可能去套用電影裡的美學風格。張國榮的程蝶衣是無法複製的,而音樂劇版的程蝶衣,不可能完全模仿哥哥的神色。
有網友表示,希望讓鄭雲龍飾演程蝶衣,阿雲嘎飾演段小樓。如果這部音樂劇是由中國製作方出品,那麼綜合當下的人氣、實力等因素,他們兩人可能是這兩個角色的不二人選。
可以預見的是,這部由美國人創作的《霸王別姬》,將會引發中國觀眾的極大期待,未來這部劇到中國巡演時,應該會收穫不錯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