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直播行業迎來了不平凡的一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播」已經成為商貿流通企業的標配,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受到衝擊,線下店鋪經營受阻,商家紛紛試水直播,緊接著,導購直播、旅遊直播、助農直播等多樣化的網絡直播紛紛湧現,仿佛萬物皆可直播。
日前,在一場「2020→2021 直播行業的總結與趨勢預判」的線上論壇上,直播行業高級分析師劉傑豪、KK商學院院長方光芳、嵐風文化創始人蘇通、直播行業媒體《今日網紅》主編柳翠霞、直播大數據公司小葫蘆市場部負責人李煜等直播行業專家、直播平臺從業者,就2020直播帶貨為何頻繁翻車、2021直播電商如何進階等話題展開探討。
復盤今年的商業風口,「直播電商」一定是繞不開的話題。直播電商今年興起於疫情「宅經濟」,成為企業尋求銷售增量的救命稻草,熱度一路飆升。然而在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的如日中天的情況下,也暴露出了發展短板,如流量造假、銷售假貨、大數據殺熟等等。
蘇通認為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主要原因是行業發展車速過快,各個短視頻的電商部門管理人員不過區區百人,卻需要管理一個數百億的成交體量,本身而言就是很有難度的。仍不夠健全的短視頻直播帶貨體系,讓嚮往走捷徑的投機主義者有漏洞可鑽。未來電商平臺要多愛惜自己的羽毛,為精品主播、用心的主播引流,與強信用背書的地方政府、大型直播基地合作,與其他行業強手聯手打造優質的供應鏈、直播流量場、KOL主播。
柳翠霞表示,直播帶貨頻翻車背後原因是行業信息和資源的不對等,商家、消費者、新入局的主播對直播帶貨的規則、邏輯以及玩法都處於懵懂狀態,進入這個市場肯定是要交學費的。直播賣貨本質上還是電商商業行為,行業怎麼在人貨場三方面都做好一個監督跟資源分配,是未來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在方光芳看來,直播帶貨好比是一輛車,翻車的原因無非是車速太快或者車子本身零部件不過關。方光芳認為,早期敏銳地找到流量窪地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電商行業做多大、走多遠的核心關鍵是要打造優質的供應鏈。供應鏈未來一定會走向深度化、品牌化,從源頭的選品到中間的物流到最後的售後等一條龍服務,保證商家的服務質量以及商品的產品質量。因此電商行業必須擁有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才能留住消費者,從而產生更多復購,商業模式才能越轉力量越大。
直播帶貨頻繁車背後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直播電商行業未來成長過程中必須打破的天花板。方光芳現場以「K橙布公」為實際案例進行剖析,「K橙布公」是米絡星集團推出的首款核心電商產品,旗下文娛直播平臺KK直播和社交電商平臺星夢小店,共同助力贛南臍橙銷售。KK商學院所在的星夢小店直接派一個團隊到贛南瑞金常駐層層把關,有初審、覆審、終審,一道一道把控臍橙品質,同時還要保證物流速度以及服務,比如說發往東北的產品一定要做好保溫處理。
方光芳表示,KK直播X星夢小店現在打造的文娛X電商新生態,其實就是想要把電商和產品品質、品牌相融合,進而把KK直播全國各地的公會升級成為地方性的、能夠承接流量和政府項目的一個電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