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西遊記》導讀課隨想

2020-12-19 教書匠的快樂人生

聽《西遊記》(57回至71回)導讀課,總是替上課老師著急,為什麼呢?

我們還是邊看教學流程邊點評吧。

環節一:積累成語 焦頭爛額

1.學生講解「焦頭爛額」的意思。

2.齊讀成語意思。

點評:積累成語,有必要。但積累「焦頭爛額」這一成語目的是什麼?僅僅為積累而積累?與名著閱讀有關聯性嗎?

環節二:說說孫悟空被趕走的3次具體情況

點評:整體感知部分故事情節的路徑是對的。不過,這個問題除了鍛鍊學生記憶與複述能力,還有什麼價值呢?

環節三:齊讀57回至71回的回目

1.教師糾正學生讀音錯誤。

2.學生展示故事的思維導圖。

點評:涉及基礎知識的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解決。為讀回目而讀回目,本身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我們可否從回目中概括一些共同的東西呢?畢竟閱讀最終要為寫作服務的。

學生思維導圖畫得不錯,那老師要不要從學生的思維導圖中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來呢?思維導圖必須呈現哪幾個要素呢?

就《西遊記》而言,人物、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特徵必須呈現。思維導圖,重點不在於圖,而在於導,得讓學生循著文本方向,走進文本。

環節四:學生選講故事

點評:8名學生故事都講了,而且講得基本正確。可學生對怎麼講故事?故事講什麼?僅停留在表面上。故事講得好不好,得看聽眾的反應。課堂越來越沉悶,足以說明學生講的故事不好聽。

如果不能吸引聽眾聽下去,讓學生這樣講故事還有必要嗎?所以老師的點撥很重要。遺憾的是,老師從頭到晚沒有任何點撥。

環節五:補寫取經路線圖及所遇妖怪

點評:取經路線圖,不應該在整本書讀完後繪製麼?這樣補寫下去,學生不會形成對取經路線的整體認知。因此,碎碎問等於沒有問。而且補寫所遇妖怪目的何在呢?似乎與前後教學環節並無關聯。沒有融,課堂教學又怎麼通呢?

環節六:討論真假美猴王產生的原因

點評:這是一個極好的問題,而且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引爆課堂。可惜,討論匆匆忙忙,結果肯定草草了事。

真假美猴王,是吳承恩的神來之筆。真與假,藏著某些隱喻,指向當時社會。

教者呢?幾乎一帶而過。

課堂最該出彩的地方沒有出彩,學生最該有多種感悟的地方沒有感悟。名著閱讀,是要讓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有所提升。

環節七:閱讀精彩片段,解決四個問題:

1.為什麼稱羅剎女?

2.孫悟空為什麼喊鐵扇公主為嫂嫂?

3.奪子之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4.孫悟空是一個什麼形象?

點評:精彩片段要不要讀?肯定要讀,而且要帶著問題去讀,讀出趣味來,讀出感情來,讀出自我感悟來。

教者意識到這一點了,可設計的4個問題,要麼過於簡單,要麼範圍太大,難以激活學生思維,更難以激發學生興趣。難道不是嗎?

基於上述認識,我認為這節導讀課的環節直接精減為:

環節一:講述你最喜歡的一個西遊故事。

環節二:你能提醒小夥伴們講故事有哪些注意點?

環節三:探究真假美猴王的真相。

三個問題,足以串起57回至71回的閱讀,而且可以引領學生深入探討問題。

名著導讀課到底該怎麼上呢?

一、師生真閱讀

保證時間,確定任務,安安靜靜讀書。讀書過程中,可以圈點勾畫,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

二、師生真思考

沒有閱讀時的感悟,那樣的讀只能是浮光掠影。老師的思考要有深度,閱讀過程中更應該注重縱向勾連。而學生的思考要有廣度,閱讀過程中更應該在意橫向思考。

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老師要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向文本更深處漫溯。

思考,必須真真實實發生,否則,閱讀沒有價值。

三、師生真交流

師生交流是否真實?關鍵在主問題的設計。

一堂閱讀課最多解決3個問題。問題設計要精、準,要貼合學生認知實際。

唯有如此,交流才會真實發生,思想碰撞才會生發。

以上三點,旨在喚醒學生閱讀興趣。沒有閱讀興趣,名著導讀課怎麼導,學生都不會認真去讀。

喚醒,比閱讀本身更重要。

相關焦點

  • 說西遊、話神魔,用智慧啟迪經典閱讀——赤壁市組塊教學工作站主持人、教研員江清秀主講《西遊記》整本書閱讀導讀直播課
    說西遊、話神魔,用智慧啟迪經典閱讀——赤壁市組塊教學工作站主持人、教研員江清秀主講《西遊記》整本書閱讀導讀直播課4月10日下午,赤壁市組塊教學工作站主持人、教研員江清秀老師在騰訊課堂給來自全市各小學四年級4200多名師生講授了一堂精彩的《西遊記》整本書閱讀導讀直播課。
  • 《西遊記》創意導讀:來,一起玩西遊大富翁
    吳老師按:像《西遊記》這樣的大塊頭, 如何讓七年級的學生有興趣讀下去,用怎樣的方式導讀才有效?
  • 金華11歲女孩仿寫《西遊記》,師徒四人戰「新冠」!
    近日,浦江縣浦陽第一小學11歲的女孩黃子安模仿《西遊記》的三十六回到四十回唐僧師徒四人在烏雞國的經歷,把它改編成了《新西遊記》第二千零二十回《冠魔侵江城 觀音護蒼生》,師徒四人鬥「新冠」的故事,讀者點讚:「看看還真有那個味道!」「話說唐僧師徒連馬五眾,趕赴西天。
  • 【陪你讀名著10】吳再柱:《西遊記》導讀Ⅰ
    義務教育教科書七上《語文》建議,《西遊記》這樣的古典小說,適合「精讀」與「跳讀」並用的閱讀方法。這種建議,應當是比較切合書本和讀者實際的。然而,在具體閱讀的過程中,該如何精讀,如何跳讀,尤其是後者的取捨,七年級學生大多會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惑。下面,筆者簡要地談談個人的見解,以供讀者參考。
  • 【第104期 教學實錄】名著導讀《西遊記》
    這個石猴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生答(孫悟空),同學們對機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課餘時間同學們閱讀了《西遊記》這本原著,看了電視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西遊記》!     本節課學習目標        1、學習精讀、跳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加強閱讀名著的信心;      2、從一篇文章學會讀整本書,激發閱讀興趣;      3、理解作品的現實意義。   (據老師課前調查,我們班有16位同學讀完了《西遊記》,真不簡單,這本書有八十萬字呢!
  • 碧泉讀書會 | 《西遊記》第四十一期(大結局)導讀
    號 知源費用:198元/人/期(含場地費、茶水費、純素茶點、純素午餐)提前功課:請報名參加讀書會的書友仔細閱讀原著的相關章回並思考導讀問題(見附錄),記錄心得體會,也歡迎提出需要研討的其它問題。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導讀 【原文】(九十八回上)次早,唐僧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戴了毗盧帽,手持錫杖,登堂拜辭大仙。
  • 《西遊記》名著導讀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全書共(100)回,是一部(長篇神話)小說。2.孫悟空大鬧天宮後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孫行者),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鬥戰勝佛)。3.《西遊記》中所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4.《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名著導讀《西遊記》
    名著導讀《西遊記》精讀和跳讀一、填空題1.《西遊記》,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是神話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著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玄奘遠出西域取經 的事件。現在《西遊記》是根據明代萬曆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2.《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字汝中,號射陽山人,明代人。
  • 重慶多名語文老師今天上了堂《朝花夕拾》課
    新出版的《〈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封面怎麼讓00後學生遇見豐富而有趣的魯迅,讀懂深刻而犀利的魯迅,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全市優秀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研發了《〈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今(13)日上午,在市37中舉行的重慶市「名著閱讀課程化教學研討會」上,老師們以《朝花夕拾》為例,對名著閱讀的文本解讀
  • 最瑰麗的雲——上譯隨想 劉廣寧
    最瑰麗的雲——上譯隨想 劉廣寧 之(完整篇)快回來吧!最瑰麗的雲——上譯隨想 劉廣寧 之(完整篇)在電影100年的夢幻世界裡,東方的銀幕上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那是上帝賜給影迷的伊甸園,那裡曾薈萃眾佳語言大師是完美聲音的聖地,他有50年的銀慕光彩。更是中國電影、聲音藝術裡最絕美的風景,是平凡而又神奇的彩虹。
  • 【名著導讀】中考必考名著《西遊記》38問,你記住了嗎?
    《_______》      《西遊記》2、《西遊記》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_______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_______的來歷、魏徵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_________。
  • 導讀一下——有時間可以看看《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成就最高、充滿幻想、情節離奇的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神魔小說,對於該書的主題思想,歷年來爭議也是頗大的。清代就有人評論說:「或雲勸學,或去談禪,或雲講道,皆闡明理法,文詞甚繁」(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 必考名著:《西遊記》導讀+知識點梳理
    1、《西遊記》,長篇_________小說,是__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___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_________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
  • 《傅聰先生,好想再聽你一次課……》
    前兩年就一直聽說傅聰先生身體有些不好,他在2016年再次回國講課的時候,我錯過了機會沒有見到他,非常遺憾,也預感到會遺憾終生,我想我可能再也看不見他了,果不其然,今天看到這樣不該看到的消息,心裡悲痛萬分……當時就聽朋友說他不想再回來了,因為年紀大了,每次回來總聽到身邊的好友一個個走了,甚是孤單和不快。
  • 尋找最美猴王——《西遊記》整本書閱讀指導
    閱讀時間及課時計劃:《西遊記》(人民教育出版社)共計93.6萬字,按照500字/分鐘的標準,讀完全書共需31.2小時,按每節課45分鐘計算,共需42個課時。考慮到教師導讀,學生整理、展示、分享等環節,完成整個閱讀過程宜安排8周時間。時間規劃不必過於精細,在閱讀速度基礎上得出的時間僅作為課時計劃參考。
  • 名著導讀 | 《愛彌兒》DAY4
    名著導讀 | 《愛彌兒》DAY1名著導讀 |
  • 新書推介|陳文新:《明清小說名著導讀》
    《明清小說名著導讀》(第三版),陳文新著,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水滸傳》主要產生於說話中的「小說」傳統第四節  《水滸傳》的影響第三章  《西遊記》導讀   第一節  《西遊記》故事的流變及其作者問題第二節  《西遊記》的複雜內涵第三節  《西遊記》的審美特徵第四節  《西遊記》的影響第四章  《金瓶梅》導讀   第一節  《金瓶梅》的作者與版本
  • 聽懂《西遊記》,才明白孩子的成長真正需要什麼
    *本文為鬱寧遠、楊志成老師在天使在線的少兒評書《西遊記》公益導讀課的文字乾貨節選 還記得那首歌嗎?
  • 名著導讀之《西遊記》(二):小說內容梳理~
    五、藝術特色1.神魔小說《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 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
  • 丁雁老師名著導讀之《金庸全集》(下)線上視頻課
    丁雁老師名著導讀之《金庸全集》(下)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一是不語神仙鬼怪,這與《三國》、《水滸》、《西遊記》和《封神榜》等都不同;二是反感封建王朝,就拿最大的愛國英雄郭靖來講,從未將南宋君臣放在眼裡;三是忠於愛情,且不說郭靖和黃蓉,也不說楊過和小龍女,更不說喬峰和阿朱、段譽和王雨嫣、夢郎和夢姑,就單單講那個想四美全收、皆大歡喜的張無忌,到最後不還是終於明白自己最愛的人是趙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