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の邊緣の治癒 ——《聽我的電波吧!》

2021-02-15 破殼 BreakPod

   「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自己發光」  

Hi,歡迎打開「影漫檯燈」,我是跟你聊影視談動漫的劉芳。

今天,要說的這個動漫,應該是從各種層面上「跟我有關」(見下方標籤),但我竟然前幾天才知道!這種後知後覺真的不敢說自己是一個有影視動漫愛好的媒體創作者…

Tag 標籤預覽:

#Late Twenties (20-30歲的下半場)

影漫檯燈 Vol.005

『Wave, Listen to Me! 波よ聞いてくれ


動漫《聽我的電波吧!》故事的舞臺是在日本的北海道札幌市,女主角美奈玲是一個在咖喱店打工的25歲女青年。故事開篇就是說美奈玲被前男友騙了50萬元逃之夭夭,然後她藉酒消愁,結果喝多之後的「瘋言瘋語」被坐在隔壁的藻巖山廣播電臺(MRS)的製作人麻藤錄下(忽悠地籤下了「授權同意」),並在隔日的廣播節目中播出,引起不小的迴響,成為美奈玲踏入廣播業的契機。美奈玲在MRS獲得了一個在半夜三點播出的節目《聽我的電波吧》,節目設定成情境劇,情節是「將素人美奈玲塑造為電臺主持人」,因為節目風格非常奔放,受到廣大好評……後面的劇情據說還有一些迷之戲劇衝突(被邪教團體綁架),不過我剛開始看,所以之後有機會再說後面的故事。


直播場景被具象化為「與熊戰鬥」😂,真的是大型人間迷惑現場…語速超快的話嘮女主,都有點跟不上她在說什麼,好幾次暫停看臺詞(和彈幕)…然後下一幕就切換到美奈玲在酒吧訴苦,吐槽自己「25歲失戀💔已經別有含義了啊!」 然後隔壁大叔以迷之眼神看著她。。。

如上述有點「亂七八糟」的敘事,語速巨快的,臺詞量超大,奇異的腦洞又跟現實有某種迷之契合…我自己用一個短語形容第一集帶來的感受為 「東倒西歪的忙碌感」。



在動畫被評予高分之前,《聽我的電波吧》的漫畫才是公認的「一流作品」,而據說動畫目前只表現出了6-7成漫畫的精彩度和信息。

「如何用動漫呈現電波/聲音媒體?」


想到這個話題就很好奇,想繼續看下去。

不要被介紹裡的「熱血」、「搞笑」騙到!那只是作品的皮相,實際的內容是偏現實向的。


動漫就是誇張的畫風和手法,來增強衝擊力,用了很多「象徵性的標籤」來突出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邊緣」設定。



 邊緣地區:

北海道札幌市的藻巖山。

所謂的「邊緣地區」,地理位置上大偏、遠,經濟意義上的三四線,「下沉市場」。

說起來,雖然我沒去過日本很多地方,但剛好出去過所謂最發達的關東&關西地區(就是大城市東京大阪那些地方),以及最遠的北海道。 

東京 vs 札幌   


作為一個有點懶的路痴,第一次面對東京的電車/地鐵網的形狀(如下圖),簡直要哭…

很大、很快、很忙、很擠的東京,即使地鐵中充滿著疲憊的面孔,但都帶著精緻的妝容;我們作為遊客身處其中的時候,也小心翼翼,不怎麼說話。


而札幌作為北海道的中心城市,交通網卻非常簡單。也沒有高樓和標誌性的城市感的建築,更多的是旅遊景點和很生活化的步行街。


地鐵裡人們的穿著和表現也有明顯的差別,在北海道的交通工具中,是可以見到似乎沒有化妝的人,穿著也樸素很多,甚至有些土氣的。而車廂裡也並不是那種非常謹慎的安靜,之前竟然還有老奶奶主動搭話(大概能聽懂,但不會回應)。



邊緣人:

美奈玲,25歲,一副「社會我大姐」的霸氣,


然而是被前男友騙了錢逃走,重新成為情財兩空的「大齡單身女青年」;


吐槽一下還要被錄下來放給「全世界」聽;


在職場的艱辛的狼狽,當個咖喱店服務員面臨被炒;


車、房租無法負擔;


失業第二天一覺醒來11點的「行屍走肉」…

……真的有夠「邊緣」。


今天的標籤中有一個「Late Twenties (20-30歲的下半場)」,是美奈玲的「標籤」,也是我的「標籤」。


當我在搜尋引擎打出 「 Late Twenties」,第一條就是:


Why Your Late Twenties Is the Worst Time of Your Life,為啥你25-30歲是你人生最糟糕的人生階段?


點進去就是一個「捂臉表情包」,關鍵詞「迷茫」且「孤獨」,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

quarter-life crisis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


這個年紀,大概渴望突破,或者生活中有各種無法抵擋的轉變發生,但又有無法脫離「孩子氣」……

邊緣媒體 :

小地方的傳統廣播局  -  沒落、老舊、沒要求、「沒有緊迫感」;

與當下時代格格不入 - 被網絡平臺搶佔,即使直播也不能即時互動

(後面還要被邪教利用…)

對於這部動漫的吐槽,真實得哭笑不得

正如片頭曲……



生きて行くなら  荒波に対峙するんだけど

若是活著的話   就會面對人間艱辛


勝ち負けじゃない所で  僕達は出會う

在不論勝敗之地   我們相遇


描いては消して   繰り返す夢の痕は

儘管描繪又擦去    不斷重複夢的痕跡


灰色になって    僕の中にまだ殘る

變成灰色    仍然殘留在我心中


計畫通り    計算通りを

按照計畫    按照計算


教え込まれて一杯の頭   でも外側の世界では

教得我頭昏腦脹     但是外面的世界


キミを守ってくれはしないから

並不會保護你


今日より明日がどうとか

說著明天要比今天如何時


言ってる內に今日は去って

今天已然逝去


荒波に毎日を非日常へ流さないで

面對波瀾 不要讓每日生活走向非日常


この街に似合う喜怒哀楽を探し出す

尋找出適合這城市的喜怒哀樂


目の前に只 光る偉大な光も

綻放於眼前那偉大的光芒也


まだ その先は知らない

同樣還不知曉將來


第一集前半部分忙著「迷惑」,後半才開始傳遞信息。

主要矛盾 —— 當喝多了以後的「瘋言瘋語」 被人錄下來還在廣播中放出來,而且這種「瘋言瘋語」帶著各種標籤地吐槽:地域黑、血型黑 —— 也就是說,主角一開始就面臨「人設崩壞」的大危機。要是現在被放上網再一推,可能還能那個微博熱搜。



於是,女主直接飄逸衝進直播間,就是一頓扳回局面的操作:



第一次開麥錄音 超流暢毫無Dead Air,直接針對剛剛播出的內容作出回應:

1. 說出「標籤化」的根源是放棄思考的分類;

2. 承認自己言語上和感情上的失敗;

3. 最後也沒有放棄表達自己真實的憤怒 —— 



除了美奈玲,其實這些角色都有自己「邊緣」的一面:


執著於打造「文藝理想咖喱」但又十分「土味」的老闆;

用些小手段「偷」了錄音的製作人大叔;

認為只能乖巧溫順而無法作出突破的導播小姐姐

……


但這些「邊緣化」的每個人,不起眼,有點喪,但都有自己的特殊面貌,讓你會心一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邊緣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所以那種 「被世界拋棄的東倒西歪的忙碌感」 也是我自己常體會到的;


正如周圍人常聽到的口頭禪三連:

我是誰,我在哪兒,日常懷疑人生…

但沒關係,正如美奈玲,當她的生活也開始與其他的「邊緣人」相遇,開啟新的篇章;當她以一種「邊緣」的方式講述自己,或許散落在這個城市各個角落的其他邊緣人,也收到了這又喪又真實的聲音,然後由衷感嘆:「啊,原來不只有我這麼奇怪…」


當開麥的一刻,Live的紅色燈亮,或許是一場荒野的戰鬥,或許是一個睡前的晚安儀式。


與OP(片頭曲)完全不同風格的ED(片尾曲)《Pride》唱到:

我所追尋的光和想要守護的Pride,來源於我的信仰。And I hope I could be his.


我是很普通、有點喪、有點吵、腦洞有點大的劉芳,來聽我的電波吧,下期影漫檯燈再見!


(真的很喜歡這個片尾曲,有機會把這首歌翻唱中文)


相關焦點

  • 《聽我的電波吧》——碰杯而響的是夢碎的聲音
    不久之前,對於剛開始沉迷動漫的我來說,對於動漫的選擇,大多都是按著關於夢想、幸福以及治癒的標籤去進行追番。
  • 【聽歌學日語】【銀の龍の背に乗って】
    >快點啊,化傷痕為羅盤まだ飛とべない雛ひなたちみたいに就像仍不會飛的雛鳥那樣僕ぼくはこの非力ひりきを嘆なげいている 我感嘆自己力薄無能夢ゆめが迎むかえに來きてくれるまで 在夢想尚未到來之前震ふるえて待まってるだけだった昨日きのう昨天我還在茫然顫抖地等待明日あした 僕ぼくは龍りゅうの足元あしもとへ 明日我將前往龍的腳下
  • 【歌曲推薦】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2010年,出道近十年的中島美嘉被診斷出咽鼓管開放症,她完全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把握不準自己的音調,一大聲就容易耳鳴,後來甚至還影響到了她的發聲。她的演唱會開始走音、跑調、破音,遭受了無數的謾罵和羞辱,在隨後的一場演唱會上,中島美嘉宣布因病暫別舞臺。在那之後中島美嘉赴美求醫,卻被醫生告知無法治癒。
  • 謎の日本語:「孫の手」究竟是誰的手?
    比如常年活躍在中國屏幕上的日本演員矢野浩二(在中國演日本鬼子,回國演中國人的那位)曾經去郵局的時候跟工作人員說「我要寄手紙」,郵局工作人員肯定覺得這個人是神經病,日文中的「手紙」意思是信件,在中國則是衛生紙。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個日語詞「孫の手」,你不查字典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嘛?哈哈「孫の手」中的「孫」指的是誰呢?
  • 《知曉天空之藍的人啊》井の中の蛙 大海を知らず されど、空の青さを知る
    看電影是一個非常私人的東西,不能因為理解不一樣就人身攻擊是吧。當然分享體驗和理解我是十分歡迎的。進入正題,先說岡媽吧。有個朋友就評價岡媽說:有類似經驗的人也許會有共鳴。其實這句話套誰身上都通用,關鍵還是對電波。我對岡媽的評價非常高,兩點:人物塑造和人物細節。人物塑造的話,作為女性腳本家,岡媽的視點自然也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都能很好的挖掘出來。
  • 治癒の美食——日料篇
    治癒の美食——日料篇 「誒?可樂餅為什麼不是可樂味呢?」 帶著疑惑百度看看,原來「可樂餅」是日本料理,只是音譯過來而已,和「可樂雞翅」並不相同。所以可樂餅並不是可樂味的。
  • 毛不易追星治癒系女神——熊木杏裡,隔空合唱時の列車
    》評論區頓時變成大型圓夢現場頭號迷弟毛不易終於追星成功一時竟不知道究竟該羨慕誰京王×高尾山」CM歌曲,歌曲的旋律延續了小熊以往的清澈治癒的風格,用溫暖的歌聲唱著人生歲月的流逝,溫柔地、靜靜地唱著,給人最真實的感動。
  • キミの笑顏——廣末涼子
    廣末涼子表示:「就像最後一句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一樣,我認為這首歌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得到心靈的拯救,並成為每個人的良藥。」笑顔のキミがそばにいてボクは救われてきたんだよ微笑著的你都會陪伴著我 是你救贖了我言葉を超えたやさしさに悲しみ癒されてく那無法用言語道出的溫柔悲傷就這樣被治癒好了 】どんなに大人になったってやりきれない時もあるのさ就算變成大人般成熟也有承受不了的時候
  • 【春の歌】四季の歌
    のようなぼくの友だち喜愛春天的人啊是心地純潔的人象紫羅蘭花一樣是我的知心友人If spring is your favorite time of year,You surely have a pure heart,Pure as a violet, smelling
  • 日語二級語法「ものの」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日語二級考試語法考點之一【ものの】。ものの:1 做連體詞。①還沒有,還不到,最多不過,僅僅,用不了ものの1日とおかずに仕上げた/隔了還不到一天就做好了ものの1分もすればできますよ/僅僅再過〔用不了〕一分鐘就可以做好了ものの5分も勉強しないうちに
  • 【日本演歌】雨の中の二人|橋幸夫
    《雨の中の二人》是橋幸夫於1966年1月15日發行的第75張單曲。以本曲為題材的同名電影也於同年4月16日公演,《雨の中の二人》也成為了該電影的主題曲。橋幸夫(1943年5月3日-),日本著名演歌手。
  • 【日本演歌】赤提燈の女 |牧村三枝子
    《赤提燈の女(居酒屋女人)》這首歌曲是日本電視臺電視連續劇《大都會-闘いの日々(大都會-戰鬥的日子)PARTI》的插入歌。《大都會-闘いの日々》(PARTI)是1976年1月6日-8月3日,日本電視臺每周二21:00-21:45時段,由石原裕次郎負責製作的一部刑警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裡面主要演員除了石原裕次郎之外,還有渡哲也。牧村三枝子扮演一個在酒館演唱《居酒屋女人》的歌手。歌聲漫柔輕盈,婉轉動聽。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牧村三枝子開始迷上這兩個人,便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到了寧願獨身非此兩人不嫁的程度。
  • 演繹五種和風元素朝田詩乃,可愛元氣治癒,瞬間俘獲了我的迷妹心
    大家一起加入充滿小詩乃的極樂世界吧!!ヽ(`)ノ【雲中白鶴(雲中白鶴)】シノン【正義のスケバン少女(正義的超能力少女)】シノン【敗北を告げる栓の味(宣告失敗的塞子的味道)】シノン【お花見(賞櫻)】シノン【孤高の弦音
  • 治癒且溫柔:巨大生物插畫師もの久保
    もの久保總喜歡挑一些溫和又毛茸茸的動物來畫,比如說熊貓、兔子、狗之類的動物。在有這些動物的畫面中,氣氛總是溫和繾綣、寧靜祥和的。是否讓你通行,取決我的心情。下雨了,給頂著葉子的小狐狸遞把傘吧。奇怪的生物出現在怕麻煩的少女身邊,「總之先把它當做個毛茸茸的生物吧。」
  • 日本插畫師もの久保(MonoKubo)可愛又治癒的插畫作品
    分享一波可愛、治癒的插畫作品,來自日本插畫師もの久保(MonoKubo)。もの久保的畫作把毛茸茸的小動物巨大化之後,依然可愛得令人窒息。畫作的氛圍清新、舒適,讓人放鬆。畫師通過這些可愛的動物,以及它們所具有的柔軟毛毛質感,給那些孤單前行中感到就、疲倦的的人們,帶來精神上的無限的親近與陪伴,仿佛可以獲取到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具有超強的治癒作用。中飽和度,通過顏色的明暗變化,來表現畫面元素形象的立體感。尤其是中性色的毛毛展示,顏色過渡柔和、輕微,仿佛可以感受到蓬鬆的觸感。
  • 《聽我的電波吧》:懟天懟地的話癆當了DJ之後
    > 在看了《聽我的電波吧》(波よ聞いてくれ)大約五分鐘後,我的腦中就響了「這部番絕對會好惡非常分明」的聲音。
  • 無限大な夢のあとの 何もない世の中じゃ
    時隔十五年後又一次出了第一部的續作,說實話個人覺得真的沒以前的好,但是這仍然值得去期待,因為這是我的童年而且當我知道op還是和田光司唱之後,我的期待更為濃烈。  在我重溫第一部數碼寶貝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去跳op,清亮的嗓音,記憶猶新,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間難以忘懷。
  • 聽歌學日語(143):《花の名》
    そこからひとつを 選(えら)んだ從那些花朵之中 選擇了一朵的我僕(ぼく)だけに 歌(うた)える唄(うた)がある對我而言 有一首 只有我可以唱的歌あなただけに 聴(き)こえる唄(うた)がある有一首 只有你可以聽見的歌僕(ぼく)がここにある事(こと)は あなたのあった証拠(しょうこ)で我在這裡的事
  • 告白の夜
    自從這支曲子火了之後,我發現像很多火了的音樂一樣,不出意外的這支曲子也被聽收費了。後來我又聽了許多Ayasa的曲子,包括她拉的之前一部很火的動漫《你的名字》的主題曲《前前世世》,然後徹底掉進了她的坑。原來小提琴可以這麼高亢,柔美,悲傷,愉悅。原來音樂,可以這麼的神奇,這麼的講究。其實我不是很懂音樂,我只是單純的覺得,好聽,想一直聽。
  • 薔薇色の人生
    完整記錄了我這次追星的全過程 這不僅是在分享我的童年記憶 也在給自己做一個回顧 而今年 因為疫情的原因讓我在這個難得的五一長假裡也沒有出門 於是想著把去年這個遊記修訂一下 推個完整版出來 恰好今天是五一長假的最後一天 也是立夏 2020年的夏天就這樣到來了 我在這個初夏時節 把這「薔薇色の人生」重新整理 分享給你們 希望大家都保持初心 熱愛生活 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薔薇色の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