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的騎兵騎的是什麼馬?單這一個細節我們就不得不佩服日本

2021-02-13 乾坤套

記得在電視劇《亮劍》中,丁偉送了李雲龍一份厚禮,也就是一個騎兵營。我記得當時候,說的是關東大馬,一下子就把我搞暈了。

關東怎麼會有大馬呢?

從蒙古高原到東北平原再到朝鮮半島甚至日本,馬匹的品種都非常相似。本地馬種都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身材低矮。一般都在一米二到一米四五之間,以一米四左右居多。日本的本地馬種有託加拉馬、御崎馬、木曾馬、野間馬、北海道和種馬、對州馬、與那國馬、宮古馬等,但身材無一能稱之為大馬。

這樣的馬匹種族背景,關東斷不可能有大馬。

但再翻歷史的時候,卻發現當時候在關東還真的能找到大馬,而且是世界名馬。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便在各個方面都開始向西方學習了,養馬業同樣也沒有落下。1877年,日本第一家馬匹養殖機構——三田育種場成立,標誌著繁育優良資質馬匹新時期的到來。明治維新以後,西歐新一代畜牧技術的移植,特別是英、法、美等國向日本輸入了大量類型各異的馬匹,使日本拉開了與臨近國家在馬匹上存在的差距,日本產出的馬匹在體格和能力上大為改觀,號稱"東洋大馬"。改良後的日本國產馬主要有: 阿拉伯馬、純血馬、盎格魯諾爾曼馬。

阿拉伯馬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優秀馬種,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優秀馬種幾乎都有它的血統。在耐力賽上,它有著天然的優勢,是目前世界上各種馬術耐力賽中的王者。英國純血馬是世界短距離速度賽馬中的嬌子。盎格魯諾爾曼馬是法國西南部的巴斯彼萊內省和奧特彼萊內省的阿拉伯馬和純血馬雜交的成果,是很好的良種馬。

在日軍騎兵的發展過程中,受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的影響非常之大。秋山好古曾在法國留學騎兵,所以秋山好古也極力向陸軍省推薦盎格魯諾爾曼馬。除了最初明治建軍時,邀請來的法國軍事顧問團的建議之外,秋山好古也建議日本騎兵戰馬75%採用盎格魯諾爾曼馬。

侵華戰爭中,日本陸軍配備了騎兵乘馬和一些挽馬、馱馬。挽馬、馱馬相對來說對馬匹的耐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日本本土馬和體型強壯的蒙古馬成為其首選。這些馬的挽力大,拉炮,拉輜重等都非常的突出。其作戰所用的馬匹,基本上都是盎格魯諾爾曼馬,而且還規定馬匹的標準身高為153cm,體重為體重460公斤左右,無累贅之肉。 僅從這些標準來看,日軍的騎兵是非常嚴謹的。從身高上來說,日軍的馬匹平均要高出我軍10cm左右,而且非常擅長跳躍。如今,場地障礙賽上的嬌子塞拉法蘭西馬的祖先,就是盎格魯諾爾曼馬。

騎兵在一戰的時候,已經很不受歡迎了。到了二戰的時候,已經就要退出戰爭舞臺了,但是日軍在這個細節上依然做得如此之好。再想想日本人所繪的中國地圖,居然比中國人畫的還好,可見日本是一個多麼厲害的民族。因此拋開仇恨之後,我們就不得不佩服日本。

相關焦點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1888年,日本將國內原有的六個按地域劃分的臺鎮改稱師團,番號從第一至第六,同時為警衛皇宮又成立了近衛師團,這是日本陸軍歷史上第一批師團。師團編制為二旅團、四聯隊,還有炮兵、騎兵、工兵、輜重兵,平時兵員為一萬人,戰時可超過兩萬人。甲午戰爭旅順口土城子附近日軍第一師團前衛部隊。
  • 為啥日軍一進村,就喜歡先抓母雞?這揭露了日本侵華最無奈的一面
    大家好,看多了抗日劇的朋友們一定會注意到這麼一個細節,就是日軍只要掃個蕩什麼的,就要禍害老百姓了,日軍非常喜歡進村,一進村,就對村裡的老母雞情有獨鍾,那麼為啥日軍一進村,就喜歡抓母雞?在一定程度上這揭示了日本侵華最無奈的一面,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在抗戰時期,日軍的騎兵在華北平原來去自如,用遊擊戰術襲擾後方,曾一度給抗日根據地帶來不小的麻煩。在一些熱播好劇裡,也有對這一歷史的反映。如抗戰連續劇《亮劍》,日軍騎兵戰鬥力兇悍,讓八路軍很頭疼。在好友丁偉的幫助下,八路軍獨立團長李雲龍組建了一支騎兵連,連長是69軍騎兵團老兵孫德勝。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紛紛,漂洋過海,來犯我疆,企圖三個月之內,決勝凱旋。未想,東瀛舉國,從此步入戰爭泥潭,一戰便是八年,最終卻以戰敗鼠竄而歸。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
  • 真實的謊言——侵華日軍家書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軍紛紛,漂洋過海,來犯我疆,企圖三個月之內,決勝凱旋。未想,東瀛舉國,從此步入戰爭泥潭,一戰便是八年,最終卻以戰敗鼠竄而歸。期間,日軍士兵紛紛寫家書,聊以度日排憂。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日本侵華罪行館一隅,便陳列著三千餘封侵華日軍家書。
  • 「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要麼是極度白痴,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 關於日軍侵華大屠殺,我們遺漏了什麼
    然而,日本侵略者當年在中國製造的慘案,絕不僅僅只有一個南京大屠殺。我們需要銘記和紀念的慘案也不止這一個。據權威統計,經多方甄別篩選,日軍侵華期間製造的「一次性平民傷亡800人以上的重大慘案」,至少有173個。自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間,日軍在不斷侵略中國內地的同時,伴隨的往往是血洗城鄉、殘殺平民,製造累累慘案。和南京大屠殺一樣,這些慘案在二戰後更是極少被提及。
  • 又見侵華日軍鐵證,走進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圖為位於東莞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館藏有大量當年繳獲的日軍侵華時的武器等物品,這些都是日軍侵華戰爭的鐵證!館藏的這面腥紅的太陽旗,血腥味十足·!侵華日軍的90式鋼盔,前正中印有日陸軍五角星徽記,此鋼盔又稱「惡魔的頭飾」。
  • 揭秘侵華日軍細菌戰第100部隊:把活人當作豚鼠做實驗
    新華社長春9月17日電消息,侵華日軍第100部隊(簡稱「第100部隊」),一個神秘而陌生的番號。日本侵華期間,這支以「防疫」為幌子的神秘部隊研究各類致命細菌並製造細菌武器,無數人遭到殘害,無數動物植物淪為實驗品,整個東北乃至全國都籠罩在細菌戰的巨大威脅中。
  • 二戰日軍編制揭秘:日軍旅團是什麼編制?一個聯隊能有多少人?
    在一些抗戰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日本軍隊的一些編制,像什麼旅團、師團或者聯隊這些編制,可以說日本的編制是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都是不一樣的,相信看到這些名詞的人們一般都是非常懵的,這些日本的不同的編隊到底有所多少人呢?
  • 侵華日軍軍刀認識上的幾個誤區
    然而也就是這玩意,在影視中,在網文中,甚至在某些紀念館中,卻存在著很多的錯誤。一、九一八事變時、江橋抗戰時,日軍還沒有裝備東洋刀先來看一幅劇照:這是反映馬佔山江橋抗戰的電視劇《決戰江橋》,看到那名日本軍官的戰刀沒有:東洋刀。
  • 血證:揭秘36年前中國首次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全面普查詳情
    這本文字工整的筆記,也是他當年走訪的日常記錄。 1984年春,全南京開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倖存者、目睹者普查,這也是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發生後,中國第一次展開關於這一歷史事件的詳細普查。僅楊新華所在雨花臺一區就普查出活見證人1138位,有採訪和記錄在案價值的365位。
  • 洛陽一廢品收購站翻出日軍侵華罪證!或與「731部隊」有關,全國罕見!
    經過研究,張建洛發現該品目表製作時間為日本昭和十六年(1941年),系侵華日軍使用物品。  在廢品收購站翻出日軍侵華罪證,  他捐給洛陽百年留聲博物館張衛根今年45歲,在洛龍區安樂鎮開有一家舊書店。「昭和16,是日本的年號,即公元1941年,正值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張建洛說,侵華日軍有騎兵,軍隊裡的馬匹和軍犬需要獸醫,由此可以判斷這個文件袋是侵華日軍用品,也是日軍侵華的罪證。
  • 解密:侵華日軍在中國到底陣亡了多少人?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從東三省開始,將自己的侵略行為暴露在了世界目光之下,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日,於1945年8月15日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人間魔窟」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有感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展覽,以其所承載的獨特的歷史使命,用大量日本細菌戰罪證文物、歷史檔案和口述史料,全面揭露了日本細菌戰部隊反人類、反文明和反倫理的本質,以喚起人們對戰爭和人性的反思。第一部分 侵華日軍細菌戰。
  • 侵華日軍中竟然有3萬臺灣人?
    有關資料統計:侵華日軍中先後有臺灣籍軍屬 (1937年至1945年) 126750名;軍人 (1942至1945年) 80433名;總數207083名;陣亡人數30304名(15%)。什麼是軍屬?在當時日軍觀念中,並不認為非戰鬥人員為正規軍,因此有「軍人、軍犬、軍馬、軍屬、軍夫」這樣的俗話,說明軍屬與軍夫在日軍中的地位,軍屬也就是附屬品的意思。因此二戰時期臺籍日本兵經歷了從「軍屬」、「軍夫」身份到「軍人」身份的演變。
  • 揭露日本侵華陰謀的「中村圖片」
    圖片中的中村震太郎與井杉延太郎面色凝重,表情嚴肅,站在左側頭,戴棉帽,留有鬍鬚的就是中村震太郎,右側光頭、手持禮帽的是井杉延太郎,兩人各牽一匹馬,遠處的群山與近處的茅舍,讓人不難理解兩人這是在野外工作……相信,了解日本侵華歷史的人,或者更確切地說,了解「九一八事變」史實的讀者都會對「中村震太郎」這個名字十分熟悉。
  • 又一鐵證,侵華日軍相冊中發現南京大屠殺原版照片
    2006年,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擴建施工現場,再次發現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骸。這裡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證言都是南京大屠殺的鐵證。12月8日,遼寧省本溪市的一名收藏愛好者不久前發現一本侵華日軍相冊,相冊中,一張南京大屠殺原版照片引起專家學者注意,為佐證南京大屠殺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日軍中什麼級別的士兵有資格佩戴軍刀?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有日軍指揮官才能佩戴指揮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陸軍中班長、軍曹以上的級別的都有佩刀,這種制式佩刀由兵工廠批量製造,統稱為95式士官刀,中國軍隊繳獲最多的就是這種。
  • 洪秀全死後多年,他的後代咋成了侵華日軍?
    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在最巔峰時,太平軍佔領了半個清朝的版圖。作為領袖的洪秀全一時間也是風光無限。一個多月後,天京被清軍攻佔,太平天國滅亡。不管是在哪一個朝代,造反都是誅九族的大罪。之後凡是和洪秀全有血緣關係的人都被殺了個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