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背影」和「橘子」,關於朱自清,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2021-03-01 咪咕閱讀

「文字的藝術,材料便是『人生』。」朱自清在《文學的美》中如是寫道。

他留下《荷塘月色》的侘寂之美,也留下《背影》的雋永親情。簡潔白描,三感相通的妙韻,為彼時的中文書寫帶來清新之風。

在文字的光影間隙中,我們得以了解:《背影》之外的朱自清,同樣生動。


朱自清先生(1898—1948)

 作為兒子的朱自清 

 除了「背影」,還有「豆腐」

1927年朱自清父親朱鴻鈞與兒孫攝於揚州

除了耳熟能詳的《背影》,在《冬天》一篇中,朱自清也描寫了父親。

與《背影》中橘子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冬天》裡的豆腐。「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天冷愛吃白煮豆腐,「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

但圍坐的「洋爐子」太高了,只能由父親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熱氣裡夾起豆腐來,放到他們的醬油碟裡。


「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顯然,這是段充滿暖色的回憶。

 作為教書匠的朱自清 

 對陶淵明情有獨鍾 

《十四家詩鈔》

朱自清在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開設的課程有十餘種,以古代文學為主,包括歷代詩選、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等。

專題課中「陶淵明詩」開過兩次,分別是1933年和1935年;1934年第一學期的「歷代詩選」中,陶淵明的代表作數量極多。

當年的講義《十四家詩鈔》,錄選了陶淵明十五首詩:《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選八首、《擬古九首》選一首、《讀山海經十三首》選一首作。

 作為朋友的朱自清 

 他的朋友圈涵蓋近現代中國文學 

1940年,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

左起: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朱自清與聞一多是摯友,號稱清華園「雙子星座」。朱自清的日記中1932年9月開始出現聞一多的名字,累計多達150次以上。

陳寅恪亦是朱自清推崇的友人。雖不在同一學系,又有十歲的年齡差,在日記中也出現了約40次。

1924年,朱自清、俞平伯、葉聖陶等人組織了一個不定期的文藝刊物《我們》。第一期封面請來的是豐子愷,畫作了《夏》。

 作為翻譯者的朱自清 

 兩個鮮為人知的筆名 

朱自清的詩歌翻譯最早可追溯到在揚州教書期間,斷斷續續一直延續到逝世前一年。

1921年的《時事新報》《學燈》副刊,刊出一篇名為《偷睡的》的譯詩。作者是印度詩人泰戈爾。譯者署名「柏香」,就是朱自清的筆名之一

1931年的《清華周刊》三十五卷三期上,一首名為《牧羊兒戀歌》譯詩刊出。譯者「暉」,是朱自清的另一個筆名。

朱自清的詩歌翻譯白話佔多數,也有文言的五言、七言、雜言的嘗試,既有中國古典風範又有現代風貌。

 作為清華圖書館館長的朱自清 

 戰火中搶救出500餘箱中西文善本書籍 

1946年5月3日,西南聯大結束時中文系全體師生合影於教室前。二排坐者左起:浦江清、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唐蘭、遊國恩、羅庸、許維遹、餘冠英、王力、沈從文

在朱自清代行圖書館代館長之責時,曾留下一張珍貴的購書清單,此外他還向清華大學圖書館捐贈了不少他的「籤名本」。

據《清華大學史料選編》中的《圖書館工作報告》中記載: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宛平盧溝事件,竟為燎原星火……館人乃將本館及各系預裝之圖書儀器五十餘箱,及館中目錄文件卡片等,不顧敵軍嚴密檢查,運存城中某處……幸而年前運出所有中西文善本,全部地誌,及各系需用書籍等四百餘箱,運存漢口,連同運出者,共約五百箱。」

在朱自清的主持下,師生們將教研工作所急需的圖書、儀器裝上火車秘密南運。後來,這些珍貴的圖書成為了西南聯大學生們的學習用書,也是師生們學習用書的唯一來源。

相關焦點

  • 最近,朱自清的「橘子」火了
    說起朱自清諸位看官可能都耳熟能詳這「橘子」嘛,自然就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中,他父親買給他的橘子。
  • 北外教授屢次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醜陋的世界觀都是鏡面的!
    前幾年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篇關於勸人多讀書的文章,裡面講了一個段子,其中引用了中學語文課本上的經典散文《背影》中的一句話:「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當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不讀書,當別人拿這句話跟你開玩笑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別人是在佔你的便宜,而且你毫無察覺。
  • 偽裝學渣:能寫出《背影》的人,不一定是朱自清,還可能是賀朝
    對於很多人而言,在沒有看過《偽裝學渣》這部純愛小說之前,只要一聽到《背影》這篇文章,肯定第一印象便是朱自清先生所寫作的那篇描述父子感情的《背影》,當然也不會有第二印象了。朱自清先生所寫作的這篇《背影》無論是文學性還是真實性都是令人佩服的,想必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學習過這一篇課文,尤其是當中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十分費力地跨欄杆這一幕,說實話感動了無數學子。這也是為什麼這篇課文能夠成為經典的原因。
  • 朱自清《背影》:讀懂了父愛,你就讀懂了人生
    其實,好的家教便是父母的陪伴,因為每當回憶起童年,哪怕簡單的快樂,都與親情有關。1917年,19歲的朱自華考上了北京大學預科,而在前一年,他遵從父母之命娶了當地名醫的女兒武鍾謙為妻,但接著沒多久,父親朱鴻鈞便丟了差事,家道中落。為了自勉,他便取了《楚辭·卜居》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中的「自清」二字,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朱自清」。
  • 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曾泰元 文並攝  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傳誦數十年,我初中那時讀來就覺得情感真摯,文筆雋永,描述胖子朱爸爸在南京浦口火車站的那段尤其鮮活
  • 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課本刪除,為何?理由讓人難以接受
    在現代散文中,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絕對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父愛描寫得細膩溫暖,感動了不少人,所以這篇文章也成為了語文課本中的必學文章。但卻有教授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從課本刪除,為何?說出來的理由讓人難以接受。《背影》1925年,那還是一個社會動蕩的年代,但即便如此,也不影響這世間溫暖的愛的表達。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可笑!
    前段時間有個「梗」,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在這裡不要動,我去給你買幾個橘子」你可不要答應,因為對方是在佔你的便宜呢。這句話只要讀過初中的人都知道,出自於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父親在火車站送別她的時候跟他說的。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梗」,就是因為這句話大家都熟悉,如果那時候語文不太好的話,連個段子都可能聽不懂。
  • 朱自清:背影(父親節必讀經典)
    多年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短短1500字,卻將朱先生的父親形象刻畫的鮮活而真實併入木三分。自從幼年習此文,終是久久難忘。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會被移除課本嗎
    受到這類待遇的,還有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朱自清是一位可以和魯迅、老舍、茅盾、郭沫若、曹禺、巴金等大家並駕齊驅的頂級作家,但是相對於魯迅,有十多篇文章被選入教科書,朱自清選入課本中的文章很少,只有《背影》、《荷塘月色》等屈指可數的幾篇而已,但還引起了爭議。《背影》是我們初中學過的一篇經典課文。
  • 朱自清《背影》課文朗讀
    《背影》【作者】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 重讀朱自清《背影》:字行間的四次落淚,悲愴與思念,領悟的啟示
    朱自清提起筆來就寫下了這一篇《背影》。《背影》裡,描寫父親在車站幫朱自清買橘子是發生在他祖母奔喪之後回到北京上學,此時父親也要到南京謀事。即使因為祖母的關係對父親有諸多怨言,但看到父親蹣跚著買橘子的情形也不禁淚流滿面。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如果不去遍歷這個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託,但我們一旦遍歷了這個世界,就會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最初的美好。當我們開始尋求,其實我們已經失去,可笑的是,如果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就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多麼的可貴!
  • 朱自清的父親為什麼會在月臺給他買橘子,原來背後發生了這種事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比如我們教材中提及的《匆匆》、《荷塘月色》、《春》以及最近很火的《背影》。《背影》一文寫於1925年,朱自清以極其簡樸的語言來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尤其是裡面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為朱自清買橘子的情景,更是令人感動。但,橘子雖感人,橘子背後的故事更加令人深思。朱自清的父親名叫朱鴻鈞,字小坡,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清朝時期,因此他的封建思想十分濃厚,「父為子剛綱」的思想也貫穿著他的家庭教育中。
  • 央視著名主持人 康輝 朗誦 朱自清《背影》
    回家變賣典質4,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5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6。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7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8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
  • 一篇《背影》,我們都被朱自清騙了
    1917年,父子倆到達南京浦口火車站後,朱自清在車廂放好了行李,這個時候父親突然看到對面的月臺上有小商販在賣橘子,於是朱自清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留下一個背影。八年後,朱自清寫出《背影》: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遠比散文內容本身曲折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語文教材裡的優秀範文之一,最早刊登在1925年11月22日《文學周報》上,是在50年代被撒出課本,1982年重新進入中學語文課本後,曾經引起諸多爭議,2003年還被某地方版本從語文教材裡刪除。1300多字的《背影》,文字優美,情節真實感人,尤其是描寫父親送「我」去火車站,叮囑茶房照應「我」,給「我」買橘子等細節,感動一代又一代學生。
  • 朱自清《背影》手繪配圖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東海,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寫作背景:《背影》寫於1925年10月,是一篇回憶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寫的是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從北京至徐州,和父親一道回鄉奔喪,喪事辦完後,父親去南京謀事,作者返回北京上學,父子在浦口車站送別的情景。寫作特點:一 構思巧妙新穎,布局凝練精美。二 白描手法的運用,簡潔有力,很好地展示了父親複雜的內心世界。
  • 朱自清《背影》騙了你多久?他和父親不和多年,背後有個辛酸故事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 清明,為了紀念父親,我又讀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
    因為15年的春節時,已經帶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東北老家過年,但實際上,也知道父親的時間不多了,回去,讓自己和他還未懂事的孫子,和他做個道別!父親出生於1940年。以現在的醫學,75歲,不算長壽。父親的頑疾是「股骨頭壞死」。實際上,過世的時候,父親在輪椅上,度過的時間,已經有5,6年之久。所以,那段時間,看著父親的腿,越來越細。坐在輪椅上的身材,也慢慢地佝僂起來。
  • 朱自清:《背影》,感動無數人的初中課文
    編者按:《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