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騙了你多久?他和父親不和多年,背後有個辛酸故事

2020-12-24 有畫說藝術

朱自清描寫父愛的散文,《背影》,感動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曾經有過矛盾和誤會,父子之間,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過任何交流,在感人文字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有另外一個辛酸故事。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在文章一開篇,朱自清就寫道:「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

朱自清

那麼,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其實藏著許多的細節,比如說,他的祖母是因為什麼原因去世的?父親的差事,又是因為什麼原因交卸的?

這兩件事,有沒有什麼關聯呢?這些朱自清都沒有詳寫,選擇了一筆帶過。

如果在探究這兩件事情背後的緣故之後,我們會發現這篇《背影》,也可以看作是一封和解信,用於修復作者和父親之間的關係。

朱自清畫像

為什麼說《背影》其實是一封和解信呢? 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父子兩的關係,其實是很糟糕的。

朱父名為朱鴻鈞,1917年的時候,朱鴻鈞是在徐州做官,當時的官場有個不好的習氣,就是都喜歡娶小妾,大家都娶你不娶就融入不了其中,所以朱父也不能免俗,在徐州也娶了個姨太太。

不過呢,這並不是朱父第一次納妾,他在揚州老家也早已有一個姨太太,姓潘,而這個姓潘的姨太太呢,是出了名的河東獅吼,不滿朱鴻鈞再娶,直接跑到了徐州朱鴻鈞上班的衙門,一哭二鬧三上吊,各種鬧。

朱自清yi'jia

這一鬧不打緊,卻讓朱鴻鈞很快就上了當地的頭版,這影響一大,上頭很生氣,結果直接把朱鴻鈞的官職給鬧沒了。

朱自清說他的差事交卸了,說得比較委婉,實際上他是因為納妾一事被開除了公職。

那麼朱自清的祖母,好不容易培養出了一個吃皇糧的兒子,結果因為這個事情丟了誤殺,被活活給氣死了。朱自清當時19歲,血氣方剛,覺得這一切,都是父親的錯,所以特別怨恨自己的父親,此後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就慢慢變得冷漠和陌生。

繪畫《背影》

在《背影》裡面,當朱父見到兒子以後,他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指的就是這件事情。

那麼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朱鴻鈞並沒有及時地修復和兒子的關係,反而和朱自清、還有朱自清的妻子,也就是和兒子還有兒媳之間,又發生了種種矛盾衝突,最後把朱自清逼得辭職,拖家帶口去了外地,從此父子兩的關係也就更加糟糕。

所以這個《背影》裡面第一句就是,『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說明他們父子之間多年不相見,這句話透露的信息就是他們至少是有兩年時間沒有任何聯繫。

朱自清與妻子

所以,很多人在不明白其中緣由之前讀到《背影》,會覺得真是父子情深感人不已,而文章父子情深的背後,其實是他和父親不和多年的辛酸故事,不知道騙了你多久呢?

好在血濃於水,父子之間哪怕有再大的隔閡,終歸也還是父子,最後朱鴻鈞寫了一封信給兒子,他在信中說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恐怕要快離開人世了。

繪畫朱自清

朱自清讀了之後非常心痛,又想到了父親在車站送別的溫馨一幕,最終選擇了原諒父親,並提筆寫下了這篇散文寄給了父親。

父子倆也因為這篇散文而冰釋前嫌。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說是能感動每一個人的一篇經典散文,很多人每讀一次都忍不住想哭,樸素的文字裡面,蘊藏著最細膩而真摯的父愛。

相關焦點

  • 朱自清的《背影》,背後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遠比散文內容本身曲折
    但是在《背影》的後面,掩藏著朱自清和他的父親朱鴻鈞交惡的辛酸往事。一、最初的父愛和期望朱自清出生前,兩個哥哥先後夭折,朱鴻鈞把父愛和期望傾注在朱自清身上,白天送他去新式學堂上學,晚上去夜塾繼續讀文言文。每天放學回家,朱鴻鈞都要檢查朱自清的作文。文章寫得好,朱鴻鈞會拿起桌上的豆腐乾、花生米獎勵兒子;寫得不好,會責備兒子,甚至把文章投進火爐燒掉。
  • 朱自清和父親常年不和,但父親在看完他的《背影》後,卻含笑而逝
    《背影》中所描述的場景是發生在1917年,父親送朱自清去北京讀書,途中匆匆忙忙,父子兩人在此後的時間裡,再沒有聯繫。一直到1925年,在清華大學教書的朱自清,從多年沒有聯繫的父親那裡收到了一封信,大概是說他什麼都好,只有胳膊有點痛,連筆也拿不動,估計不久就要離開。
  • 朱自清與父親:要不是因為《背影》,我們到死都不會諒解對方
    父子之間的關係在傳統的中國人心裡是個謎,如山般的父愛很多人卻難以感受到,朱自清的《背影》讓我們看到了傳統父親身上的那種愛,無論任何時候父子之間的感情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然而父子之間的感情會一直像書裡的那樣嗎?在現實生活中,有爭吵有冷戰,朱自清和他的父親也是如此。
  • 一篇《背影》,我們都被朱自清騙了
    他給自己的孩子起名朱自華,取意於蘇東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由於朱小坡懷疑新式學校的教學方法,6歲的朱自華被送到了私塾,在私塾裡他學的是經集古文和詩詞歌賦。幼時的朱自華是在父親的目光中度過。每天晚飯後,父親總要檢查兒子的作業,有時因為不滿意,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業燒掉。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成長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當你還小的時候,你覺得父母總是很忙,因為他們總是離開,到了長大以後,你才發現,原來那個註定要離開的人竟然是自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開頭,這篇文章曾經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它是無數學生心中關於父愛最初的印象——溫情的心酸。
  • 朱自清的父親為什麼會在月臺給他買橘子,原來背後發生了這種事
    朱自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作品。比如我們教材中提及的《匆匆》、《荷塘月色》、《春》以及最近很火的《背影》。《背影》一文寫於1925年,朱自清以極其簡樸的語言來表達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尤其是裡面父親肥胖的身材翻過月臺為朱自清買橘子的情景,更是令人感動。但,橘子雖感人,橘子背後的故事更加令人深思。朱自清的父親名叫朱鴻鈞,字小坡,他的前半生基本都在清朝時期,因此他的封建思想十分濃厚,「父為子剛綱」的思想也貫穿著他的家庭教育中。
  • 朱自清《背影》:讀懂了父愛,你就讀懂了人生
    等長大後,在他那篇散文《冬天》裡,有過這樣一段回憶: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
  • 朱自清:背影(父親節必讀經典)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對於中國人而言,爸爸大概常是不苟言笑的做派——刻意維護一個權威正統的父親形象,久而久之反而荒廢了對親情的表達。父親節到了,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個並不太久遠的故事。多年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深深的父子之情。【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短短1500字,卻將朱先生的父親形象刻畫的鮮活而真實併入木三分。自從幼年習此文,終是久久難忘。
  • 清明,為了紀念父親,我又讀了一遍朱自清的《背影》
    因為15年的春節時,已經帶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東北老家過年,但實際上,也知道父親的時間不多了,回去,讓自己和他還未懂事的孫子,和他做個道別!父親出生於1940年。以現在的醫學,75歲,不算長壽。父親的頑疾是「股骨頭壞死」。實際上,過世的時候,父親在輪椅上,度過的時間,已經有5,6年之久。所以,那段時間,看著父親的腿,越來越細。坐在輪椅上的身材,也慢慢地佝僂起來。
  • 朱自清與父親衝突與和解:妻子的笑為何成為父子斷絕關係的導火索
    1925年11月22日,民國著名刊物《文學周報》上刊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隨即,這篇敘述父愛的文章引發強烈反響並在此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這篇散文還是中學課本中的必學課文。《背影》中的父愛感動了無數人,卻鮮少有人知道,朱自清這篇文章背後的辛酸故事。
  • 朱自清與父親的恩怨情仇,名家也有難為之痛,父母難為
    上學時,讀過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文中字詞中能感受到兒子對父親深沉的愛,眼前驀然出現一個不苟言笑的父親低調的愛著兒子的畫面,不得不感嘆朱先生筆力的深厚。然而,後來了解更多關於他與父親的故事之後,才發現原來那時也就是他寫《背影》的那段時間,他和父親已經鬧到了互相不說話的地步。
  • 朱自清|背影
    背 影文|朱自清 • 圖|網絡 • 編輯|烈馬青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
  • 除了「背影」和「橘子」,關於朱自清,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朱自清在《文學的美》中如是寫道。他留下《荷塘月色》的侘寂之美,也留下《背影》的雋永親情。簡潔白描,三感相通的妙韻,為彼時的中文書寫帶來清新之風。在文字的光影間隙中,我們得以了解:《背影》之外的朱自清,同樣生動。
  • 朱自清《背影》的人文內涵: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它自問世以來已歷經八十五個春秋,歷來研究者、解讀者眾多。關注最多的,自然是父愛的偉大,是處於種種生活窘境中的父親對孩子那種平和而堅決的愛。這種解讀顯然沒有跑題,但它或者忘記了《背影》其實寫的是一場離別,或者把離別僅僅視為父子情深的背景而已。對於離別的忽視,讓《背影》中的情感顯得膚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這篇佳作的人文蘊涵。
  • 重讀朱自清《背影》:字行間的四次落淚,悲愴與思念,領悟的啟示
    文丨大腳只記得第一次讀朱自清《背影》是在很小的時候,具體是幾年級也已經忘記。在老師的幫助之下,囫圇吞棗地理解《背影》背後的文字含義。那個時候無論是所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能力,對《背影》的理解都極其片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時隔20多年之後,再一次重新閱讀朱自清的《背影》,結合自身的經歷之後得出了又一番不同的感受。
  • 【海波專欄】教「我」如何不想「他」——《背影》教學設計
    教「我」如何不想「他」      ——《背影》教學設計文/陳海波第一部分  誦讀《匆匆》,走近朱自清(一)誦讀《匆匆》,導入新課。投影PPT: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 開考5分鐘父親取回準考證後大哭:朱自清的背影真正含義
    開考5分鐘父親取回準考證後大哭:朱自清的背影真正含義常人話,父愛如山,父愛如山 母愛如水 母愛柔和如水,父愛深沉穩重如山.母愛因為顯露常被人所稱頌,而父愛則像海底深潭好似被人淡忘.今天7月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在河南鄭州回民中學考點有位考生,因為出門時間太急,又是遇到高考心情可能有點緊張,忘了帶準考證和身份證。這個時候距離開考僅僅剩下半個小時了,考生家距離考點有點遠,如果考生自己回家取回證件時間上是肯定來不及的,考生的父親顯得非常焦急,為了穩定考生情緒,交警鐵騎隊員帶考生父親回家尋找證件。
  • 提到《背影》,學霸:朱自清,書友:不不不,還有另一個故事
    謝俞和賀朝之前在打團架時遇到過一次,高二分班則直接成了同桌,兩個學霸級別的人物因為不同的原因「在線偽裝」,為了爭奪倒一的寶座拼命控分,好生努力。大學提到《背影》,學霸:朱自清,書友:不不不,還有另一個故事提到《背影》一定有很多人會想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吧,文中描寫細緻,飽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 父親的背影:深沉厚重
    父親一反常態,一路上話不多像是有不少心事,不知道他此刻心中在想些什麼「千裡嘉陵一日還有什麼用,在廣州站住了腳你便不得回來了,記不得你父親了。」我哭笑道「怎麼可能忘了你老人家,你又多心了。」父親慈祥的看著我吃飯的樣子,長嘆一氣「但願吧!」感受著父親他老人家的苦楚,這飯我吃的竟有些哽咽,心事重重了起來。
  • 北外教授屢次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醜陋的世界觀都是鏡面的!
    當然,除了意外走紅的暗指「我是你父親」的橘子梗之外,朱自清的《背影》一文通過在車站離別時及其普通的生活細節,來表達父愛的深刻厚重和自己對父親的真摯感動。讓一個看似尋常的細微舉動,承載起了作者濃鬱的情感。生動的表達出了父子之間難以言明的感情並讓讀者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