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職二胎媽,我成了「逃學生」

2021-02-08 二孩媽媽進化論

關注我,擺脫泥濘的力量

您好,我是昱子!

今天是母親節。

時不時就有母親問我,要二胎,該不該全職呢?

其實,這個問題,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千人千面,即便每個人作出同樣的選擇,可能感受也是千差萬別……

在我遇到的二胎全職媽媽中,有人過得不是很開心,很經常陷入家庭的瑣事當中,很想逃離,但由於很多原因卻難以脫身;也有人昂揚向上,我曾遇見過一位母親,她因孩子有先天的健康問題而辭職帶娃,她經歷的,是一般家庭未曾經歷的考驗,但她展現出的樂觀、勇敢、堅韌,也遠超尋常……這樣的全職媽媽,真的值得365個贊!

而今天,我就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全職二胎媽媽。

她就是旅居上海的一拖二寶媽Lucky,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在她眼中,無論全職還是在職,女人的「好運」都是自己創造的。

了解主人公:

一拖二的二寶媽Lucky,現居上海。家有幼升小的6歲姐姐、古靈精怪的3歲妹妹,英語專業八級,曾經的江蘇某所市屬公辦初中英語教師、班主任,2017年離職舉家搬遷上海,全職帶娃兩年🌹

2017年,我辭職了。


一個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4歲半,一個才一歲半,遠離了家鄉的優越生活和溫柔鄉,追隨先生來了「魔都」上海定居。

在辭職之前,我是一所初中的教師。儘管資歷不深,但卻被校長器重,成為了學校最年輕的班主任。

我熱愛這份職業。

儘管很多內行人告訴我:「教師只是一份職業,跟領著工資上班族沒什麼兩樣,不必太過認真!」

但當2009年剛走上講臺,我是新教師中的唯一一個擔任班主任的新手,為了不辜負老校長對我的信任,為了孩子們那一雙雙信任的眼神,我教室、宿舍兩點一線地幾乎每一晚都要熬夜挑燈。

當老師時,班上有個小丫頭半夜失蹤了,我跟著家長一起,找了兩個多小時,在一個類似小混混氛圍的集聚地找到了這個小丫頭,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她媽媽崩潰的哭聲……

另一次,晚上九點多,一位學生和爸爸掐起來了,我到家去協調一對恨不得掐死對方的父子,在他家,我看到孩子話都說不出,只能用吼叫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的媽媽到網吧找曠課的孩子,媽媽體弱多病,但孩子卻死活不肯跟著她一起回去,媽媽痛哭流涕!

初中正是孩子的叛逆期,太多時刻,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處理不來,我盡力地幫助著這些家庭,有些學生經濟條件不好,我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水果、牛奶、護手霜;有些學生付不起學校的費用,我願意墊付;還有些孩子的母親在外工作,我也願意給自己媽媽不在身邊的女孩買多件衣服。

做老師,需要不斷的付出,但卻沒有那麼多的獎勵,面對這些孩子,我只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走彎路,承受不該受到的傷害。

但沒想到,八年之後,我成為了教師隊伍的「逃學生」。

我和先生之間,並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故事。

我倆的緣份,其實是一場「閃婚」。

認識兩個月後,我倆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先生是個實在人,沒有多少儀式感和浪漫細胞,但他對家庭有著滿滿的責任感,小到吃完飯會搶著洗碗,出門會搶著扛娃背包;大到為了一家人在一起的信念,曾經5年的南京🔛常州每天高鐵倒公交地來回四五個小時奔波,在魔都辛苦地打拼,只為我們撐起這個家。

在他看來,一家人,就要在一起!

所以,2017年,當他為了到上海工作的時候,我決定辭職。

「逃學生」,不易做。

但一家人,始終要在一起啊!

初到上海這個「魔都」,我既興奮又忐忑。


原本以為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孩子們陪伴在身邊,每一天都會是踏實與幸福。


但挑戰,卻不經意地降臨!


首先,是雲裡霧裡「朦朧美」的人際關係,魔都表面熱情似火、內裡冰冷隔閡的環境,少了很多被親人、朋友愛的溫馨,內心的幸福感該用什麼來支撐?

其次,是錢。

在魔都的生活,用「圈錢」「燒錢」「搶錢」來形容,真太合適不過!

幼兒園要錢,興趣班要錢,各種活動都要錢……

當理想照進現實,熱情被一點一滴地澆滅,慢慢開始變得清醒看生活,即使分身乏術,也只能靠自己絞盡腦汁想辦法啊。

剛開始,因為沒有老人在身邊,每天,我都得帶著兩個孩子出門。

接送姐姐幼兒園、各個不同地方上興趣班,雖然離家都不算遠,但未必都是地鐵、公交車可直達!又沒找到可靠的阿姨看妹妹,怎麼辦?只能一起帶著,風裡來雨裡去!

可是,怎麼去呢?

擔心電瓶車一拖二,會危險;開車來去,又都是十分鐘路程,且堵車、停車都是問題……

後來我想到了在日本旅遊時,看過日本媽媽們很輕鬆騎著媽媽車,前面車頭安全座椅兜個小寶寶,後座安全座椅坐個大寶貝,到哪兒都方便。

於是,我就淘寶了一輛二手日本媽媽車,載著兩個孩子,奔波在魔都的大街小巷。


姐姐的學習也是一個剛開始的棘手事兒。

來到上海的時候,姐姐中班,插班到了一間私立雙語幼兒園。

第一個禮拜,姐姐聽不懂全外教課、不熟悉幼兒園生活,過得非常壓抑。

第二個禮拜,我給她試上了幾乎市面上所有的在線英語學習機構,結果不理想。

第三個禮拜,我請了一個英國倫敦來的外教,一周兩次到家。


外教和姐姐做遊戲,我再給孩子配合原版電影、歌曲、繪本,以及家中親子英語日常對話的訓練,姐姐竟從最初什麼都聽不懂,逐漸聽得懂大部分,再到現在表達自如!


孩子,真是天生的學習者!


姐姐的畫作


有一天,早上八點,我打開手機,居然收到了從前學生發來的信息。


他是我第一屆帶班初中的孩子,他報喜道:


我準備去南郵讀研了!

我可是你帶出來最棒的學生!

我開心得不得了,簡直比自己考上研究生還高興:

」太棒了!「

我迫不及待地為他的前程支招:

「研究生只是個開始,一定要給自己規劃好讀研期間的目標,好好利用這段青春好時光,平衡學習和生活甚至感情,接觸更多正能量的人事,找到自己最熱愛、最有獨立思考後的人生選擇。」

「老師還特別想說:未來真的不要急著結婚生子,尤其在還沒找到最真實的自己之前。有機會,一定要多走出去,甚至走出國門,不是為了到此一遊,更要用心、用眼去感悟世界,打開自己視野的同時,也更多了份對自己人生的思考!」

「如果有任何困難,不要怕麻煩我,記得來找惲姐哦!我一直都在!「

學生回覆:

「惲姐你也要加油啊,以及未來的兩位小美女!」

我很感慨,我真的沒有走出去看過太多的世界,所以一直很遺憾,希望不論我的孩子還是學生,都可以有機會遇見不一樣未來呢。

我勉勵學生學好英語:「英語口語一定要練出來!如果你想繼續有更多更好的主動選擇權,這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現在海歸人才很多。」

學生回答:「對於我這一代,也弄不了那麼理想的環境,這也是很現實的。所以更多的是我想先努力,為了下一代。」

是啊,為了下一代。

我不也為了下一代,在不斷地努力嗎?

在這個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我的學生默默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每一個普通父母付出的艱辛,也可想而知啊!


突然,我又想到了另一個個性十足、沒少給我惹麻煩的小夥子,他考上了南京的重點大學後,讓班長帶話給我:


「告訴惲老師,我沒給她丟臉。」

我沒和他見面,但看到另兩個來探望我的小姑娘,卻把自己感動得先哭了……

青蔥歲月,我與學生彼此陪伴,走過了彼此最美好的年華啊!


青春,終將逝去。


可我很喜歡的全球青年演講比賽中,一位非洲裔的美國小姑娘唱到的:


I’m still standing…… 


我還在站直了、沒趴下呢!

魔都的雜亂,有時逼得我快立地成魔;生活的委屈,也令我覺得自己在為家庭犧牲求全,但無論多難,要勉勵自己: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再多的風浪都經過了,還怕什麼呢?

當理想照進現實,熱情被一點一滴地澆滅,我慢慢清醒地生活,絞盡腦汁想辦法!

姐姐喜歡設計,我就給她搜羅了一堆機構,一個個挨個問,一句話,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姐姐喜歡音樂劇、表演,我找到了心儀已久的某個故事機構,但在大三萬的學年費用面前,我卻哭笑不得了……還有某些音樂劇夏令營、冬令營,幾天營費用都得以萬計的價格。

姐姐還喜歡唱京劇。

2018年底,因為之前學習的機構授課形式變動,姐姐被迫停課一段時間,著急得我各種想辦法,甚至找到一些大師工作室,給後臺留言,找工作人員,可結果卻是:

不對外授課,目前只在上海的頂級學校有課外班!

我不禁心灰意冷……

大魔都,但凡攤上跟孩子有關,就開始群魔亂舞,各路大神圈錢pk賽……之前那篇《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娃的一個暑假》,真是無比現實的魔都育兒寫照!


可真的無計可施嗎?

姐姐喜歡畫畫,但因為準備私立學校嚴苛的幼升小考試(我們沒有上海戶籍,只能上私立學校),也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搞興趣愛好了。

先生說:考完小學,給她好好地找個地方去學畫畫!

可我卻覺得,我現在能為孩子做的,卻是:

在目前幼升小學業壓力還可以的情況下,給她充足的自由。

當她最忠實的讀者,聽她嘰嘰喳喳講述她的每一幅繪畫和設計的自我思考。

幫她搜索各種相關展覽、音頻視頻等學習內容,輔助學習。

就算成不了什麼大師級別,但保留下了她的小確幸,也是極好的啊!


我不能改變教育的大環境,但可以小心翼翼地呵護姐姐的小確幸。

因為看過了電影《博物館奇妙夜》,我在網上搜到了法國藝術家團隊帶來的《美術館奇妙夜》演出。又因為關注到《印象莫奈》的畫展,我決定給孩子做系列的藝術啟蒙,就買了演出票,等姐姐幼升小課下課,趕場欣賞。


《美術館奇妙夜》果然不負期望!

演出中,一位小姑娘翻開了爺爺的名畫賞析書,就在這一瞬間,畫都活過來了!

書中飛出的螢火蟲,點亮了整個房間,帶著她一起乘坐月亮船,在梵谷的《星夜》中,開啟了一場魔術和名畫名曲相輔相成的美術館奇妙夜~


在康定斯基的《幾個圓圈》中,各種小球、大球從畫中跑出來落一地,小姑娘不斷地嘗試把它們送回畫中,卻總有一個粉色的小球吸在她的腦門,惹得孩子們大笑不已……

梵谷《向日葵》中的桌布,被小姑娘扯下來當做了抹布,向日葵則被她扯掉了花瓣……

莫奈的《睡蓮》前,小姑娘假裝拿著石塊打起了水漂……石子划過水面,竟然真的泛出一片片的漣漪。

突然風起,《 撐洋傘的女人》中的洋傘被吹向空中,等洋傘再回到小姑娘手中時,早已歷經風雨、破破爛爛,惹得孩子們大笑起來~


回到家,我帶著姐姐一起聽蔣勳先生介紹《西方美術史》,其實,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去感悟繪畫這件事。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真好!


而成長,真的一定要很多錢麼?


在畫中、書中,可以讓我們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啊!



遇見《勇敢傳說》中的Merida,連妹妹都想成為Merida那樣勇敢的領袖~


遇見墨西哥藝術家Frida ,居然妹妹都驚嘆於她的繪畫創意,穿上我找老裁縫專門為定製的Frida裙,無比歡喜~


從小就立志當太空人的姐姐,今天6周歲生日的許願,依然還在堅持: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in the future!

她後來還補充說:「我想當一名在太空也能畫畫的太空人!」


而遇見普林斯頓教授顏寧老師的演講,我更加希望自己有機會,像她說的:

要勇敢,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做自己!

姐姐兩歲半時,想要一個妹妹。

好幾個夜晚,爸爸忙工作不在家、我在備課或者批試卷,她就一個人趴在窗戶看窗外。

我問她:「在看什麼呢?」

她好幾次都會傷感地說:「要是有個妹妹就好了,我們可以一起玩兒~」

後來,在姐姐的期待中,妹妹出生了!


在姐姐心中,妹妹是最好的朋友。


有一天,姐姐告訴我:「幼兒園有男孩子想跟她結婚,但是她並不想結婚,因為結婚太麻煩了。妹妹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只要帶著妹妹一起變老就行了!」



有時候,兩姐妹也會鬧脾氣。

姐姐自己上樓洗漱的時候,妹妹畫畫、認字。

等到姐姐一切都好了,我再帶妹妹上樓洗漱。

妹妹洗換好睡衣,總喜歡跑姐姐房間,雖然她向姐姐保證:

我不會打擾你的~

但事實證明,絕對是一頓亂鬧!


有一次,妹妹和一個推車裡的小弟弟槓上了:


「你不要看我!我不喜歡小弟弟,我喜歡小妹妹!小弟弟是壞人,妹妹才是好人。」

我問左手牽著的姐姐:「你覺得你的妹妹是個好人不?」

姐姐很不屑地呵呵兩聲,搖著頭說:「不是!她總是發脾氣,還喜歡打我,怎麼可能是個好人?」

右手牽著的妹妹不幹了:「我就是好人!」

不是!

是!

不是!

是……

唉,天天就在這樣「是!不是!」「對!不對!」爭論不休的模式中,感受所謂的倆丫頭帶來的幸福感😂

還有一晚,姐妹倆又生氣了。


姐姐要把搗蛋的妹妹趕出自己的房間。

我趕過來,一邊接走妹妹,一邊回頭給姐姐做思想工作:

「妹妹其實也蠻辛苦的,每天等著接你放學,陪著你到處上課,我陪你做作業也顧不上她,她就只能一個人在旁邊玩……」

「每天她都在等你放學,想陪你一起玩兒,買東西也都會說要給姐姐買一個呢!「

」哪怕是你玩得特別好的朋友,放學了,也是各自要回各自的家,可是妹妹就不一樣,每天都會在家等你、陪著你……「


我說:」她現在小,還有點不懂事,所以很多時候真的都是在跟我們學!剛才你那麼很嚴肅甚至有點兇地趕她出去,她會不會跟著學呢?媽媽還是希望你們都一起開開心心地聊天、講故事啊。「

姐姐點點頭:」好的,媽媽,下次我會注意的,但妹妹鬧騰起來,我真的有點受不了!「

我說:」姐姐,你知道嗎?你鬧騰起來,我也有點受不了呢。「

」哦,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對啊,妹妹這麼小,其實她也不是故意的,你說呢?「

我和姐姐一起笑了。

我生了兩個女兒,未來她們也要成為孩子們的母親,我希望她們彼此相愛,也希望她們感到家庭的幸福。如果她們感受不到幸福,又如何再養育出幸福滿滿的自信娃娃,又怎麼可能會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呢?


有時候,我也會反省自己。

從小,我想要什麼,都必須靠自己努力爭取,並不是因為我是我,大家就會無條件地接受我、支持我!

只是因為我很努力很上進,成績不錯、各方面表現不錯,所以大家覺得我不錯。

有時候,我跟帥爸開玩笑,說我其實很羨慕他,因為是獨子,又是天生的學霸基因,所以他一直無憂無慮似地在幸福中成長。

他做爸爸這麼多年,一個孩子再到兩個孩子,無論孩子們怎樣表現,哪怕真的很無理取鬧、做不了牛娃的很普通,他都從心底接納她們,都是非常耐心地跟孩子們交流,相比之下,我卻是各種要求、暴脾氣、零容忍……

姐姐每天都要幼兒園給我帶回一堆畫畫和設計,送給媽媽;妹妹每天都笑容燦爛,咯咯咯地傻樂,那麼單純可愛。


準備幼升小,姐姐實在拼得很辛苦,有天,姐姐對外婆說:

「你看,我寫字握筆的手指都有點腫起來了……」


我好難過,一個才6歲的小丫頭,因為現實處境,不得不踏入了拔苗助長的無奈!



我問自己:


如果未來某一天,姐姐只是很普通地做了份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比如英文戲劇表演的老師、某個畫畫機構的老師,我會不會接受她的決定?


我們是愛孩子本人,還是只是愛孩子的表現?

也許依照世俗的眼光,我們花了這麼大代價和精力培養她,也不過是最終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想清楚這一點:

我們願意不計成本地培養她,真的只是我們自己的決定,為的不是讓她成為學霸,光宗耀祖!而是為了讓她在更多正能量的環境中,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有能力自覺、自主、快樂地享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青春年華啊!


我和一個小丫頭聊到過《都挺好》中蘇明玉。

小丫頭認為:看似結局都真的挺好的,但如果編劇往下寫第二部,尤其是蘇明玉結婚,做了媽媽後,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肯定要麼延續自己的童年遭遇,雖然她自己內心也會非常糾結矛盾,但勢必會逃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不論是育兒問題還是夫妻相處模式。

是的,真正進入婚姻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才會將本性和成長中的缺陷暴露無遺……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命運安排她們做了我的孩子!

我不能改變自己的曾經,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今後,既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為了自我調整,彌補自身成長的不足!


4月的一天,姐姐去上幼升小課,妹妹在一間教室玩,我去上衛生間。


上完廁所,我打開門,卻突然發現,妹妹笑嘻嘻地站在門外!

她看著我,喊了聲:「媽媽!」

我嚇了一跳,好驚訝:「你一個人走過來的嗎?」

她靦腆地笑著:「對!」

要知道,到衛生間的路,除了安全出口的綠色指示燈,幾乎一路黑,我都是打開手機的電筒才走進來的,而這個兩歲的小姑娘,卻自己走進來了。

我親親她的小臉,問:「你怎麼不怕呢?」

她貼著我的臉頰:「因為我要找你!」

「你想媽媽了,是不是?」

「對。」

一片漆黑中,這麼個幼小的娃娃,是如何靠著「找媽媽」的信念,摸索著走向我?


孩子真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勇敢,更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愛父母!

蔡志忠對女兒說:「不管你數學考多少,有沒有上好的大學,工作怎麼樣,不論怎樣我都接受,因為你是我的女兒。」

特別希望,我也能修行成這樣的母親。

即使全世界都不認可我的孩子們,我也有這樣的勇氣和無條件的愛,抱著她們說:

「你是我的孩子,我懂你,就夠了。」



「我看到你了,我感受到你了,我愛你。」

心理學家吉利根博士的這句話,讓我感到足夠的幸運。


擁有我的孩子,擁有我的愛人,擁有我的家庭,擁有我自己…


我,是一個幸運的媽媽啊!

我也會努力過好全職的每一天,陪著她們,迎向花開成長的每一天。

在全職的這一畝三分地裡,積極向陽地勞作,不辜負孩子們毫無保留的愛和信任,對得起帥爸把孩子們和整個家交給我的放心,同時也期待自己會遇到更多精彩的人和事,繼續書寫我更有維度的後半生!


作者:一拖二的二寶媽Lucky,現居上海。家有幼升小的6歲姐姐、古靈精怪的3歲妹妹,英語專業八級,曾經的江蘇某所市屬公辦初中英語教師、班主任,2017年離職舉家搬遷上海,全職帶娃兩年🌹

#昱子的囉嗦#

看完Lucky的文字,我笑中帶淚。做全職媽媽,本可以有很多苦水可以倒,但她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來傾訴。每一天,她會記錄下孩子們的日常與自己的心得,珍藏每一天的回憶;她也敢於剖析自己,哪怕此舉」顯得挺丟臉的「,也要追問自己:」你的上半生究竟是如何度過的?「一個精心記錄生活、用心了解自己的女人,一定是一個智慧的女人!她不一定擁有完美的童年、完美的原生家庭、完美的上半生,但她一定有能力創造更好的下半生!Lucky老師,允許我複述一遍你的學生說過的話:」惲姐你要加油啊,以及未來的兩位小美女!」

更多二胎及女性故事,今後一一道來。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投稿或聯繫,請洽昱子微信:zhuyuzi1234,煩請註明來由哦。

號主|昱子

你好,我是一位新聞人,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願成為您溫暖、有趣、有用的成長夥伴!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二孩媽媽進化論。

關注我,你可以得到:

努力卻不焦慮的育兒方法

2 跌跌撞撞卻勇敢前進的養育態度

3 擺脫瑣碎細節,實現媽媽的進化

你好,

我是昱子。

我相信,

當媽不是人生的結束,

而是人生的開始。

無論一個還是兩個孩子,

你都值得更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懷二胎要比頭胎更累?原因逃不過這幾方面,寶媽們辛苦了
    閨蜜小璽懷二胎剛過3個月,可用小璽的話說感覺這個寶寶自己已經懷了三年,現在已經開始天天盼著寶寶發動了。話雖是調侃,不過小璽的感受我卻是很理解的,畢竟作為二胎寶媽,自己也是剛從那個階段過來。要說懷孕辛苦,懷一胎的時候沒經驗,各方面更迷茫,可懷二胎的時候,雖說有了經驗,在很多方面也不那麼迷茫了,可懷二胎時的艱辛卻是遠非一胎能比的。
  • 「我花的是爸爸的錢」,流行詞「媽蟲」,折射全職媽媽身份困境
    頻發的保姆虐童事件下,哪個心大的媽敢留孩子和保姆單獨在家呢?有位朋友,笑言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全職媽媽",原來產假結束後,她把婆婆接來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回公司上班了。但是沒上幾個月班,在孩子吃輔食的問題上,就和婆婆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儘管她一再強調剛吃輔食的孩子不能加鹽,婆婆卻說:"你上班後,我給孩子做的飯也有鹽啊,他可愛吃了。"
  • 「成為全職媽媽後,我活成了別人口中的媽蟲……」
    也正是因為看了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知道了「媽蟲」這個詞。影片中,全職媽媽金智英一直很辛苦,難得一天有點閒暇,帶著孩子外出遛彎,走累了買了一杯咖啡在椅子上坐坐休息。不料卻遭到一群上班族的嘲諷:「喝著老公賺錢買的咖啡,到處閒晃,真是媽蟲。」
  • 全職媽媽的辛苦,其實不值一談,寶媽真正該思考的是另外3個問題
    前段時間,有一位女校長張校長,她拒絕了一位學生的捐款,只因為這個學生在畢業之後,就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在說到激動之處的時候,張校長甚至讓這位全職媽媽"滾出去"。再比如,之前網絡熱議的話題:當全職爸爸一年最終還是未逃得過離婚的結局。全職這件事情,原來無論是在男人身上,還是女人身上,都不輕鬆。
  • 朱丹官宣懷二胎、張歆藝談二胎哽咽,調侃"孕傻"的背後竟是這樣
    生完娃後,還沒來得及體驗身輕如燕的舒爽,腦子就宕機了,時不時發出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嘛?但就連明星辣媽這種&34;的獨特存在,也逃不過&34;的怪圈。在節目中談及二胎也一度哽咽,表示壓力太大。
  • 流行詞「媽蟲」,刺痛了多少全職媽媽的心!中年女人的出路在哪?
    「媽蟲」這個詞出自韓國,原本表示沒有把孩子管教好的年輕媽媽。後來竟然變成,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全職帶小孩的媽媽,就像家裡的寄生蟲一樣。而「媽蟲」和「媽窮」是諧音,媽媽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自然就是很窮的。看到「媽窮」這個詞我想一定刺痛了不少女人的心。
  • 為何生完二胎,多數寶媽對老大產生「厭惡」情緒?這些原因很扎心
    如今伴隨著二胎政策逐漸的開放,有很多的女性都選擇孕育生二胎,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一個現象,在生完二胎之後,很多的寶媽對於老大就會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看完原因之後,有不少人覺得真的特別扎心,因為自己也同樣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 80後不生二胎會後悔嗎?38歲寶媽為生孩子傷透腦筋,讓人心疼
    可現實卻是,80後因上有老下有小,在養老和養娃之間來回受壓和受虐,很多都不想生二胎。那麼,80後不生二胎會後悔嗎?一位38歲寶媽為生孩子傷透腦筋,讓人心疼。就算有錢、有閒生了二胎,可是要帶倆娃擔心精力不夠拋開經濟條件不說,窮有窮養富有富養,假設寶媽有錢、有閒生了二胎,但也會擔心帶倆孩子精力不夠。首先,30多帶倆娃年齡上不佔優勢。
  • 寶媽的心聲:有了這些,誰還拒絕二胎?
    「你還要二胎嗎?」這似乎已經成了很多70、80人之間的第一話題。二胎政策截止目前已經發布了四年多了,但依然會有很多人在權衡利弊。曾經只是老人們催,現在身邊的親戚朋友,甚至是同事都在問。他們在用各種理由把你拉入二胎陣營,可也許他自己依然不是二胎。最常說的就是,現在一個孩子太孤單,給孩子找個伴吧。
  • 我是一名90後的寶媽,失眠卻成了我的夢魘,所以失眠與年齡無關
    我是90後,失眠卻成了我的老毛病,高中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失眠,現在都已經是一名全職寶媽了,還失眠,所以失眠與年齡無關。前年我因為失眠嚴重受不了了去Hospital看了中醫,吃中藥調理,Doctor讓我運動,就是每天早上跑步,晚上散步,就這樣堅持了1個多月,睡眠確實改善了,然而我發現我又懷孕了,當時我大兒子也4周歲了,老公和家人也都想要我再生二胎,而我一直不敢生二胎的一個心理原因,就是因為失眠,我知道照顧孩子會讓我一個晚上都睡不好,就是我想把我的失眠調理好了,自己想要孩子了再生
  • 32歲,我做了全職媽媽
    我經歷了無數次的決定、動搖、猶豫到再決定。最後仍然心有忐忑的選擇在女兒幼兒園之前做一名能夠教她說話、陪她讀書識物、親手為她烹煮一日三餐的全職媽媽。看到她開心的翹著小腳、搖晃著腦袋大快朵頤我做的各種有色無味的食物時,恨不得一輩子呆在廚房裡為她大戰鍋碗瓢盆。
  • 南方炎熱的夏天,在家做手工活加工串珠髮夾 適合全職寶媽兼職做的...
    寶媽是個特殊群體,既要承擔照顧孩子的重任還需要去職場上打拼,所以很多寶媽很累,有些寶媽不得已辭去工作,回家當起了全職媽媽。當全職媽媽雖然好,能夠全身心的照顧到家庭,可是也少了一份收入,於是社會上對全職媽媽的看法就是與社會脫軌,其實寶媽就算在家不出去上班,只要找到合適的賺錢方法,在家也是可以賺錢的。
  • 「生完二胎,我再也不信婆婆的話了」,90後寶媽含淚表示很後悔
    自從開放二胎以來,有不少人堅決不生二胎,但也有相當多的人在各種原因的促使下選擇生下二胎。其中,被家裡的婆婆催生下二胎的不在少數。90後寶媽阿林也在婆婆這幾年的催促下生了個二胎寶寶,如今阿林自己全職帶娃、還輔導大寶功課、做家務等等,與人談起二胎,含淚表示:「生了二胎,才發現婆婆的話一點都不靠譜,再也不相信她的話了。」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在生二胎前,阿林和丈夫都很猶豫,想到自己在上海租房住,兩個人工作又不穩定,生個二胎壓力會很大。
  • 朱丹生二胎髮文,與章子怡生二胎同病相憐:這種苦當媽了才懂
    有些罪,只有當了媽才懂。有些痛,只有生了二胎,才能體會地更清晰。或許,遭這種罪,經歷這種苦,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都一樣。比如,剛剛官宣生二胎的朱丹,就分享了自己生孩子遭的罪。寶媽餵奶如此遭罪,丈夫可以為妻子做些什麼?不要以為生二胎,對於餵奶就駕輕就熟了。寶媽們的皮膚,不會因為是生二胎,就變得不再皸裂,餵奶就不再遭罪。有些丈夫把孩子,完完全全交給寶媽,讓媽媽帶孩子。
  • 二寶媽都是女漢子:照片實拍武漢全職二寶媽的一天.二胎,累並幸福著!
    14:00 抱著果凍與寶媽們聊天很多時候與寶媽們的交流更像是媽媽間的家長裡短,聊的不亦樂乎。關於生二胎了,我說下自己的觀點:第一,如果你確定雙方父母能夠一起幫忙帶兩個寶寶的,且經濟沒問題的,生兩個,根本不操心。
  • 給準備做微商的全職寶媽一點建議
    那全職寶媽如何選擇產品才能把自己的資金利用到最大化,又有什麼方法呢?我建議選擇沒有保質期的產品,比如毛巾、襪子,這類產品,即使對生活品質要求很高的人也不會對此類產品品質要求太高,即使購買的產品與自己的預期有出入,也不會輕易去退換。
  • 不是「媽蟲」,是驕傲的全職媽媽
    但所有的全職母親,並未因此得到她們應得的感謝,反而倍受欺凌和貶低。2015年,韓國出現了許多與女性相關的熱門話題,「媽蟲」這個詞也在那一年出現。「媽蟲」最初指沒有管教好孩子而打擾到別人的年輕母親,後來也用來諷刺那些看上去無所事事、靠丈夫養活的全職媽媽。
  • 首爾發布孕婦指南遭抵制:「對不起,這次我們不做媽蟲」
    雖然已經被民眾抵制刪除了,但是米媽仍然為當地的女性生存環境感到心有餘悸。2.當代「媽蟲」現狀 在韓國這種大男子主義國家,如果讓男人做家務,被傳出去了會是很丟人的事情。明明和他們喝著一樣的咖啡,只因做了全職媽媽,就要遭受對「媽蟲」的鄙視。金智英匆忙離開,咖啡灑在了手心,孩子驚醒哭鬧尿了她一身。做家務手腕受傷了,老公竟然不解地問:「衣服不是機器洗嗎?」
  • 為啥有些女人明知道沒人幫忙帶娃,還非要生二胎?真的情非得已
    文兒昨天,朋友在微信裡吐槽道:為啥有些女人明明知道沒人幫忙帶孩子,還非要生二胎?結果等娃出生以後,又開始各種賣慘,說沒人搭把手,自己過得多心酸。在我看來,這就是腦子拎不清。既然知道二胎媽媽這麼難,當初就不該盲目地去生娃。現在自己種的苦果,只能自己吃,怨不得別人。
  • 全職帶娃幾年,復出後找什麼工作合適?兩眼一抹黑的寶媽參考一下
    文|好孕姐我表姐,前幾年生了二胎,一直在家照顧兩個孩子。現在,她家老二也上幼兒園了,她就想付出找工作。但是,找什麼工作呢?在家帶娃幾年,關於找工作她真是兩眼一抹黑。的確,雖然說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工作上男女很難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