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擺脫泥濘的力量
您好,我是昱子!
今天是母親節。
時不時就有母親問我,要二胎,該不該全職呢?
其實,這個問題,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千人千面,即便每個人作出同樣的選擇,可能感受也是千差萬別……
在我遇到的二胎全職媽媽中,有人過得不是很開心,很經常陷入家庭的瑣事當中,很想逃離,但由於很多原因卻難以脫身;也有人昂揚向上,我曾遇見過一位母親,她因孩子有先天的健康問題而辭職帶娃,她經歷的,是一般家庭未曾經歷的考驗,但她展現出的樂觀、勇敢、堅韌,也遠超尋常……這樣的全職媽媽,真的值得365個贊!
而今天,我就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全職二胎媽媽。
她就是旅居上海的一拖二寶媽Lucky,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在她眼中,無論全職還是在職,女人的「好運」都是自己創造的。
了解主人公:
一拖二的二寶媽Lucky,現居上海。家有幼升小的6歲姐姐、古靈精怪的3歲妹妹,英語專業八級,曾經的江蘇某所市屬公辦初中英語教師、班主任,2017年離職舉家搬遷上海,全職帶娃兩年🌹
2017年,我辭職了。
一個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4歲半,一個才一歲半,遠離了家鄉的優越生活和溫柔鄉,追隨先生來了「魔都」上海定居。
在辭職之前,我是一所初中的教師。儘管資歷不深,但卻被校長器重,成為了學校最年輕的班主任。
我熱愛這份職業。
儘管很多內行人告訴我:「教師只是一份職業,跟領著工資上班族沒什麼兩樣,不必太過認真!」
但當2009年剛走上講臺,我是新教師中的唯一一個擔任班主任的新手,為了不辜負老校長對我的信任,為了孩子們那一雙雙信任的眼神,我教室、宿舍兩點一線地幾乎每一晚都要熬夜挑燈。
當老師時,班上有個小丫頭半夜失蹤了,我跟著家長一起,找了兩個多小時,在一個類似小混混氛圍的集聚地找到了這個小丫頭,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她媽媽崩潰的哭聲……
另一次,晚上九點多,一位學生和爸爸掐起來了,我到家去協調一對恨不得掐死對方的父子,在他家,我看到孩子話都說不出,只能用吼叫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還有一次,一個學生的媽媽到網吧找曠課的孩子,媽媽體弱多病,但孩子卻死活不肯跟著她一起回去,媽媽痛哭流涕!
初中正是孩子的叛逆期,太多時刻,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處理不來,我盡力地幫助著這些家庭,有些學生經濟條件不好,我自己掏錢給他們買水果、牛奶、護手霜;有些學生付不起學校的費用,我願意墊付;還有些孩子的母親在外工作,我也願意給自己媽媽不在身邊的女孩買多件衣服。
做老師,需要不斷的付出,但卻沒有那麼多的獎勵,面對這些孩子,我只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走彎路,承受不該受到的傷害。
但沒想到,八年之後,我成為了教師隊伍的「逃學生」。
我和先生之間,並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故事。
我倆的緣份,其實是一場「閃婚」。
認識兩個月後,我倆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先生是個實在人,沒有多少儀式感和浪漫細胞,但他對家庭有著滿滿的責任感,小到吃完飯會搶著洗碗,出門會搶著扛娃背包;大到為了一家人在一起的信念,曾經5年的南京🔛常州每天高鐵倒公交地來回四五個小時奔波,在魔都辛苦地打拼,只為我們撐起這個家。
在他看來,一家人,就要在一起!
所以,2017年,當他為了到上海工作的時候,我決定辭職。
「逃學生」,不易做。
但一家人,始終要在一起啊!
初到上海這個「魔都」,我既興奮又忐忑。
原本以為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孩子們陪伴在身邊,每一天都會是踏實與幸福。
但挑戰,卻不經意地降臨!
首先,是雲裡霧裡「朦朧美」的人際關係,魔都表面熱情似火、內裡冰冷隔閡的環境,少了很多被親人、朋友愛的溫馨,內心的幸福感該用什麼來支撐?
其次,是錢。
在魔都的生活,用「圈錢」「燒錢」「搶錢」來形容,真太合適不過!
幼兒園要錢,興趣班要錢,各種活動都要錢……
當理想照進現實,熱情被一點一滴地澆滅,慢慢開始變得清醒看生活,即使分身乏術,也只能靠自己絞盡腦汁想辦法啊。
剛開始,因為沒有老人在身邊,每天,我都得帶著兩個孩子出門。
接送姐姐幼兒園、各個不同地方上興趣班,雖然離家都不算遠,但未必都是地鐵、公交車可直達!又沒找到可靠的阿姨看妹妹,怎麼辦?只能一起帶著,風裡來雨裡去!
可是,怎麼去呢?
擔心電瓶車一拖二,會危險;開車來去,又都是十分鐘路程,且堵車、停車都是問題……
後來我想到了在日本旅遊時,看過日本媽媽們很輕鬆騎著媽媽車,前面車頭安全座椅兜個小寶寶,後座安全座椅坐個大寶貝,到哪兒都方便。
於是,我就淘寶了一輛二手日本媽媽車,載著兩個孩子,奔波在魔都的大街小巷。
姐姐的學習也是一個剛開始的棘手事兒。
來到上海的時候,姐姐中班,插班到了一間私立雙語幼兒園。
第一個禮拜,姐姐聽不懂全外教課、不熟悉幼兒園生活,過得非常壓抑。
第二個禮拜,我給她試上了幾乎市面上所有的在線英語學習機構,結果不理想。
第三個禮拜,我請了一個英國倫敦來的外教,一周兩次到家。
外教和姐姐做遊戲,我再給孩子配合原版電影、歌曲、繪本,以及家中親子英語日常對話的訓練,姐姐竟從最初什麼都聽不懂,逐漸聽得懂大部分,再到現在表達自如!
孩子,真是天生的學習者!
姐姐的畫作
有一天,早上八點,我打開手機,居然收到了從前學生發來的信息。
他是我第一屆帶班初中的孩子,他報喜道:
我準備去南郵讀研了!
我可是你帶出來最棒的學生!
我開心得不得了,簡直比自己考上研究生還高興:
」太棒了!「
我迫不及待地為他的前程支招:
「研究生只是個開始,一定要給自己規劃好讀研期間的目標,好好利用這段青春好時光,平衡學習和生活甚至感情,接觸更多正能量的人事,找到自己最熱愛、最有獨立思考後的人生選擇。」
「老師還特別想說:未來真的不要急著結婚生子,尤其在還沒找到最真實的自己之前。有機會,一定要多走出去,甚至走出國門,不是為了到此一遊,更要用心、用眼去感悟世界,打開自己視野的同時,也更多了份對自己人生的思考!」
「如果有任何困難,不要怕麻煩我,記得來找惲姐哦!我一直都在!「
學生回覆:
「惲姐你也要加油啊,以及未來的兩位小美女!」
我很感慨,我真的沒有走出去看過太多的世界,所以一直很遺憾,希望不論我的孩子還是學生,都可以有機會遇見不一樣未來呢。
我勉勵學生學好英語:「英語口語一定要練出來!如果你想繼續有更多更好的主動選擇權,這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現在海歸人才很多。」
學生回答:「對於我這一代,也弄不了那麼理想的環境,這也是很現實的。所以更多的是我想先努力,為了下一代。」
是啊,為了下一代。
我不也為了下一代,在不斷地努力嗎?
在這個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我的學生默默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每一個普通父母付出的艱辛,也可想而知啊!
突然,我又想到了另一個個性十足、沒少給我惹麻煩的小夥子,他考上了南京的重點大學後,讓班長帶話給我:
「告訴惲老師,我沒給她丟臉。」
我沒和他見面,但看到另兩個來探望我的小姑娘,卻把自己感動得先哭了……
青蔥歲月,我與學生彼此陪伴,走過了彼此最美好的年華啊!
青春,終將逝去。
可我很喜歡的全球青年演講比賽中,一位非洲裔的美國小姑娘唱到的:
I’m still standing……
我還在站直了、沒趴下呢!
魔都的雜亂,有時逼得我快立地成魔;生活的委屈,也令我覺得自己在為家庭犧牲求全,但無論多難,要勉勵自己: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再多的風浪都經過了,還怕什麼呢?
當理想照進現實,熱情被一點一滴地澆滅,我慢慢清醒地生活,絞盡腦汁想辦法!
姐姐喜歡設計,我就給她搜羅了一堆機構,一個個挨個問,一句話,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姐姐喜歡音樂劇、表演,我找到了心儀已久的某個故事機構,但在大三萬的學年費用面前,我卻哭笑不得了……還有某些音樂劇夏令營、冬令營,幾天營費用都得以萬計的價格。
姐姐還喜歡唱京劇。
2018年底,因為之前學習的機構授課形式變動,姐姐被迫停課一段時間,著急得我各種想辦法,甚至找到一些大師工作室,給後臺留言,找工作人員,可結果卻是:
不對外授課,目前只在上海的頂級學校有課外班!
我不禁心灰意冷……
大魔都,但凡攤上跟孩子有關,就開始群魔亂舞,各路大神圈錢pk賽……之前那篇《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娃的一個暑假》,真是無比現實的魔都育兒寫照!
可真的無計可施嗎?
姐姐喜歡畫畫,但因為準備私立學校嚴苛的幼升小考試(我們沒有上海戶籍,只能上私立學校),也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搞興趣愛好了。
先生說:考完小學,給她好好地找個地方去學畫畫!
可我卻覺得,我現在能為孩子做的,卻是:
在目前幼升小學業壓力還可以的情況下,給她充足的自由。
當她最忠實的讀者,聽她嘰嘰喳喳講述她的每一幅繪畫和設計的自我思考。
幫她搜索各種相關展覽、音頻視頻等學習內容,輔助學習。
就算成不了什麼大師級別,但保留下了她的小確幸,也是極好的啊!
我不能改變教育的大環境,但可以小心翼翼地呵護姐姐的小確幸。
因為看過了電影《博物館奇妙夜》,我在網上搜到了法國藝術家團隊帶來的《美術館奇妙夜》演出。又因為關注到《印象莫奈》的畫展,我決定給孩子做系列的藝術啟蒙,就買了演出票,等姐姐幼升小課下課,趕場欣賞。
《美術館奇妙夜》果然不負期望!
演出中,一位小姑娘翻開了爺爺的名畫賞析書,就在這一瞬間,畫都活過來了!
書中飛出的螢火蟲,點亮了整個房間,帶著她一起乘坐月亮船,在梵谷的《星夜》中,開啟了一場魔術和名畫名曲相輔相成的美術館奇妙夜~
在康定斯基的《幾個圓圈》中,各種小球、大球從畫中跑出來落一地,小姑娘不斷地嘗試把它們送回畫中,卻總有一個粉色的小球吸在她的腦門,惹得孩子們大笑不已……
梵谷《向日葵》中的桌布,被小姑娘扯下來當做了抹布,向日葵則被她扯掉了花瓣……
莫奈的《睡蓮》前,小姑娘假裝拿著石塊打起了水漂……石子划過水面,竟然真的泛出一片片的漣漪。
突然風起,《 撐洋傘的女人》中的洋傘被吹向空中,等洋傘再回到小姑娘手中時,早已歷經風雨、破破爛爛,惹得孩子們大笑起來~
回到家,我帶著姐姐一起聽蔣勳先生介紹《西方美術史》,其實,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去感悟繪畫這件事。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真好!
而成長,真的一定要很多錢麼?
在畫中、書中,可以讓我們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啊!
遇見《勇敢傳說》中的Merida,連妹妹都想成為Merida那樣勇敢的領袖~
遇見墨西哥藝術家Frida ,居然妹妹都驚嘆於她的繪畫創意,穿上我找老裁縫專門為定製的Frida裙,無比歡喜~
從小就立志當太空人的姐姐,今天6周歲生日的許願,依然還在堅持: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in the future!
她後來還補充說:「我想當一名在太空也能畫畫的太空人!」
而遇見普林斯頓教授顏寧老師的演講,我更加希望自己有機會,像她說的:
要勇敢,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做自己!
姐姐兩歲半時,想要一個妹妹。
好幾個夜晚,爸爸忙工作不在家、我在備課或者批試卷,她就一個人趴在窗戶看窗外。
我問她:「在看什麼呢?」
她好幾次都會傷感地說:「要是有個妹妹就好了,我們可以一起玩兒~」
後來,在姐姐的期待中,妹妹出生了!
在姐姐心中,妹妹是最好的朋友。
有一天,姐姐告訴我:「幼兒園有男孩子想跟她結婚,但是她並不想結婚,因為結婚太麻煩了。妹妹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只要帶著妹妹一起變老就行了!」
有時候,兩姐妹也會鬧脾氣。
姐姐自己上樓洗漱的時候,妹妹畫畫、認字。
等到姐姐一切都好了,我再帶妹妹上樓洗漱。
妹妹洗換好睡衣,總喜歡跑姐姐房間,雖然她向姐姐保證:
我不會打擾你的~
但事實證明,絕對是一頓亂鬧!
有一次,妹妹和一個推車裡的小弟弟槓上了:
「你不要看我!我不喜歡小弟弟,我喜歡小妹妹!小弟弟是壞人,妹妹才是好人。」
我問左手牽著的姐姐:「你覺得你的妹妹是個好人不?」
姐姐很不屑地呵呵兩聲,搖著頭說:「不是!她總是發脾氣,還喜歡打我,怎麼可能是個好人?」
右手牽著的妹妹不幹了:「我就是好人!」
不是!
是!
不是!
是……
唉,天天就在這樣「是!不是!」「對!不對!」爭論不休的模式中,感受所謂的倆丫頭帶來的幸福感😂
還有一晚,姐妹倆又生氣了。
姐姐要把搗蛋的妹妹趕出自己的房間。
我趕過來,一邊接走妹妹,一邊回頭給姐姐做思想工作:
「妹妹其實也蠻辛苦的,每天等著接你放學,陪著你到處上課,我陪你做作業也顧不上她,她就只能一個人在旁邊玩……」
「每天她都在等你放學,想陪你一起玩兒,買東西也都會說要給姐姐買一個呢!「
」哪怕是你玩得特別好的朋友,放學了,也是各自要回各自的家,可是妹妹就不一樣,每天都會在家等你、陪著你……「
我說:」她現在小,還有點不懂事,所以很多時候真的都是在跟我們學!剛才你那麼很嚴肅甚至有點兇地趕她出去,她會不會跟著學呢?媽媽還是希望你們都一起開開心心地聊天、講故事啊。「
姐姐點點頭:」好的,媽媽,下次我會注意的,但妹妹鬧騰起來,我真的有點受不了!「
我說:」姐姐,你知道嗎?你鬧騰起來,我也有點受不了呢。「
」哦,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對啊,妹妹這麼小,其實她也不是故意的,你說呢?「
我和姐姐一起笑了。
我生了兩個女兒,未來她們也要成為孩子們的母親,我希望她們彼此相愛,也希望她們感到家庭的幸福。如果她們感受不到幸福,又如何再養育出幸福滿滿的自信娃娃,又怎麼可能會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呢?
有時候,我也會反省自己。
從小,我想要什麼,都必須靠自己努力爭取,並不是因為我是我,大家就會無條件地接受我、支持我!
只是因為我很努力很上進,成績不錯、各方面表現不錯,所以大家覺得我不錯。
有時候,我跟帥爸開玩笑,說我其實很羨慕他,因為是獨子,又是天生的學霸基因,所以他一直無憂無慮似地在幸福中成長。
他做爸爸這麼多年,一個孩子再到兩個孩子,無論孩子們怎樣表現,哪怕真的很無理取鬧、做不了牛娃的很普通,他都從心底接納她們,都是非常耐心地跟孩子們交流,相比之下,我卻是各種要求、暴脾氣、零容忍……
姐姐每天都要幼兒園給我帶回一堆畫畫和設計,送給媽媽;妹妹每天都笑容燦爛,咯咯咯地傻樂,那麼單純可愛。
準備幼升小,姐姐實在拼得很辛苦,有天,姐姐對外婆說:
「你看,我寫字握筆的手指都有點腫起來了……」
我好難過,一個才6歲的小丫頭,因為現實處境,不得不踏入了拔苗助長的無奈!
我問自己:
如果未來某一天,姐姐只是很普通地做了份自己興趣所在的工作,比如英文戲劇表演的老師、某個畫畫機構的老師,我會不會接受她的決定?
我們是愛孩子本人,還是只是愛孩子的表現?
也許依照世俗的眼光,我們花了這麼大代價和精力培養她,也不過是最終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想清楚這一點:
我們願意不計成本地培養她,真的只是我們自己的決定,為的不是讓她成為學霸,光宗耀祖!而是為了讓她在更多正能量的環境中,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有能力自覺、自主、快樂地享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青春年華啊!
我和一個小丫頭聊到過《都挺好》中蘇明玉。
小丫頭認為:看似結局都真的挺好的,但如果編劇往下寫第二部,尤其是蘇明玉結婚,做了媽媽後,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肯定要麼延續自己的童年遭遇,雖然她自己內心也會非常糾結矛盾,但勢必會逃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不論是育兒問題還是夫妻相處模式。
是的,真正進入婚姻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才會將本性和成長中的缺陷暴露無遺……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命運安排她們做了我的孩子!
我不能改變自己的曾經,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今後,既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為了自我調整,彌補自身成長的不足!
4月的一天,姐姐去上幼升小課,妹妹在一間教室玩,我去上衛生間。
上完廁所,我打開門,卻突然發現,妹妹笑嘻嘻地站在門外!
她看著我,喊了聲:「媽媽!」
我嚇了一跳,好驚訝:「你一個人走過來的嗎?」
她靦腆地笑著:「對!」
要知道,到衛生間的路,除了安全出口的綠色指示燈,幾乎一路黑,我都是打開手機的電筒才走進來的,而這個兩歲的小姑娘,卻自己走進來了。
我親親她的小臉,問:「你怎麼不怕呢?」
她貼著我的臉頰:「因為我要找你!」
「你想媽媽了,是不是?」
「對。」
一片漆黑中,這麼個幼小的娃娃,是如何靠著「找媽媽」的信念,摸索著走向我?
孩子真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勇敢,更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愛父母!
蔡志忠對女兒說:「不管你數學考多少,有沒有上好的大學,工作怎麼樣,不論怎樣我都接受,因為你是我的女兒。」
特別希望,我也能修行成這樣的母親。
即使全世界都不認可我的孩子們,我也有這樣的勇氣和無條件的愛,抱著她們說:
「你是我的孩子,我懂你,就夠了。」
「我看到你了,我感受到你了,我愛你。」
心理學家吉利根博士的這句話,讓我感到足夠的幸運。
擁有我的孩子,擁有我的愛人,擁有我的家庭,擁有我自己…
我,是一個幸運的媽媽啊!
我也會努力過好全職的每一天,陪著她們,迎向花開成長的每一天。
在全職的這一畝三分地裡,積極向陽地勞作,不辜負孩子們毫無保留的愛和信任,對得起帥爸把孩子們和整個家交給我的放心,同時也期待自己會遇到更多精彩的人和事,繼續書寫我更有維度的後半生!
作者:一拖二的二寶媽Lucky,現居上海。家有幼升小的6歲姐姐、古靈精怪的3歲妹妹,英語專業八級,曾經的江蘇某所市屬公辦初中英語教師、班主任,2017年離職舉家搬遷上海,全職帶娃兩年🌹
#昱子的囉嗦#
看完Lucky的文字,我笑中帶淚。做全職媽媽,本可以有很多苦水可以倒,但她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來傾訴。每一天,她會記錄下孩子們的日常與自己的心得,珍藏每一天的回憶;她也敢於剖析自己,哪怕此舉」顯得挺丟臉的「,也要追問自己:」你的上半生究竟是如何度過的?「一個精心記錄生活、用心了解自己的女人,一定是一個智慧的女人!她不一定擁有完美的童年、完美的原生家庭、完美的上半生,但她一定有能力創造更好的下半生!Lucky老師,允許我複述一遍你的學生說過的話:」惲姐你要加油啊,以及未來的兩位小美女!」
更多二胎及女性故事,今後一一道來。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投稿或聯繫,請洽昱子微信:zhuyuzi1234,煩請註明來由哦。
號主|昱子
你好,我是一位新聞人,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願成為您溫暖、有趣、有用的成長夥伴!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二孩媽媽進化論。
關注我,你可以得到:
1 努力卻不焦慮的育兒方法
2 跌跌撞撞卻勇敢前進的養育態度
3 擺脫瑣碎細節,實現媽媽的進化
你好,
我是昱子。
我相信,
當媽不是人生的結束,
而是人生的開始。
無論一個還是兩個孩子,
你都值得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