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大管家」紮根社區 兢兢業業護一方平安

2021-02-20 東莞市公安局

「誰認識這個男孩,他偷了我的手機」今年7月的某一天,東莞厚街陳屋某手機店遭遇失竊,店主立馬將監控拍攝到的嫌犯相片發到了「一呼百應」微信群內,群主鍾鴻彬正準備了解情況,孰料另一名群友竟直接把男孩的身份證發了上來,短短7分鐘便鎖定了嫌犯。

作為陳屋社區警務室的警長,社區內小到家長裡短鄰裡糾紛,大到打架鬥毆刑事犯罪,鍾鴻彬都必須要管。在東莞,像鍾鴻彬這樣的社區警長共有534個,一身藍色警服活躍在基層社區各個角落,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藍衣大管家」。他們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卻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力推城市由「陌生人社會」向「熟人社會」轉變,成為打造平安東莞的中堅力量。

鍾鴻彬一共有4臺手機,分別管理著大大小小的37個「一呼百應」微信群,成員超過2000人,幾乎涵蓋了陳屋社區的各個行業及每一條街道。這位80後警長,2010年參警,三年後來到陳屋做起了社區民警。

2018年7月23日,陳屋工業區松山路一家手機店發生失竊事件,店主將嫌犯相片發到了這條街道的「一呼百應」微信群。5分鐘之後,群內就有人回應了,說認識偷手機的男孩子。原來,這名男孩才15歲,就租住在手機店附近,曾向一名群友借過50元錢,並以身份證作為抵押。2分鐘之後,群友又將男孩的身份證拍照發了上來,經過鍾鴻彬確認,確為同一人。

(陳屋社區警務室的警長鍾鴻彬在匯報情況)

「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鎖定嫌犯,完全得益於『一呼百應』微信群」鍾鴻彬說,現在城市社區,即便住在門對門,可能大多都不認識,典型的「陌生人社會」。但社區管理,必須要重構「熟人社會」,這正是他努力的方向,也在實際的工作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厚街陳屋社區,轄區面積1.98平方公裡,本地人口約1500人,外來人口大約1萬人。這裡既有萬達廣場等高端商務區,也有諸多城中村,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較大,一度社會治安複雜。「才到陳屋做警長時,一天的案情大約三四宗;今年上半年以來,約三四天才有一單案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改觀,既跟東莞全市整體治安好轉有關,更離不開鍾鴻彬背後默默的努力。

(社區民警鐘鴻彬給市民發放相關材料)

「我願做一根大頭針,把轄區內的群眾都穿在一起,共同參與社會管理」鍾鴻彬說,為了做好這根「大頭針」,他深入到各個街道及各個行業,上到白領高管下到販夫走卒,都有他的朋友。在於轄區群眾的互動中,不但及時搜集社會各方面信息,還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和苗頭,及時扼殺治安隱患。

一方面深入群眾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另一方面還注重治安聯防點等硬體設施的建設。在陳屋社區某綜合市場,記者就見到市場的出入口有警燈、警盾、鋼叉等警用裝備,而市場保安也人手一臺對講機,跟警務室的對講機相連,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及時實現信息互通。類似這樣的治安聯防點,2平方公裡不到的陳屋,已經建起了85個,主要覆蓋在工廠、地鐵站周邊、物流市場等區域。正是如此全方位的覆蓋,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今年7月21日,陳屋轄區內某農貿市場發生偷盜案件,中午12點接警,下午三點就抓到嫌犯了。

相對於厚街陳屋,東城主山社區正由「城鄉結合部」向「繁華都市區」轉變。主山,佔地8.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722人,外來人口高達6萬,是東城人口第二、地域第三大的社區。無論是星河城還是東城萬達,甚至東莞老牌的商圈雍華庭,都屬於主山的轄區。正因如此,社會上一直有「主山安則東城安」一說。

為了實現「主山安」的重任,警長鍾東華已經耕耘了15年。2003年他到主山社區擔任警長。當時轄區內工廠林立,兩搶一盜、敲詐勒索等案件頻發,每天的報警電話就高達數十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主山工廠逐漸減少,隨著城市化推進,很多廠區搖身變為高檔商住區。

「由工業區向城鄉結合部的變化,社會治安也相應變化,案發的類型也在轉變」針對這些變化,鍾東華開始調整相應的思路,力主加強大家的防範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如今, 兩搶一盜案件大幅度減少,僅去年主山在這方面的警情就下降約86%。

(社區民警不定期核查轄區內網吧上網人員身份信息)

在鍾東華看來,社區警長不僅僅只關注社會治安基本面的防控,而是更應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為此,他積極主導了轄區內下三杞村小組的改造。下三杞有200多棟出租屋,租住人口超過一萬人,屬於典型的城中村。人員構成複雜,社會治安一直不好。鍾東華發現,下三杞村一共有4個出入口,如果將全村進行封閉式管理,並加裝視頻監控,那就形成一個典型的大社區。而要封閉式管理、聘請專職人員、添加警用裝備、視頻監控等,這一切都需要經費支持,錢從哪裡來?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鍾東華發現,以前村內存在車輛亂停亂放、雜亂無章甚至堵塞通道等問題,有時還出現車輛被砸被盜的惡性案件。而村內還有大片空地沒有得到合理利用。「能否將這些空地變成停車場,讓專人看管車輛,收取的費用一來可以增加集體收入,二來還可以解決治安崗亭建設費用及專人的工資」鍾東華說幹就幹,在與社區幹部的充分溝通後,他們向東莞市發改等部門提交了申請,並依法得到了批准。這樣的事情,在東莞尚屬首例,村民一開始看不到利益,擔心如此一來房屋不好出租,部分村民存在牴觸情緒。但過了一年之後,不但村容村貌改觀了,全村的社會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轉,近一年多來竟然保持了零發案。「治安好轉之後,村民的房屋更好出租了,租金也上漲了」

最近這段時間,劉卓佳走街串巷,正為東莞市「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忙碌。由於主山轄區警務工作任務艱巨,東城分局從今年開始特意為主山配備了二名警長,劉卓佳警長在3月到任之後,就一頭撲進了當前的中心工作。在他的力推下,主山社區已經有1萬多棟出租屋進入了標準地址庫。

(劉卓佳警長)

厚街陳屋的鐘鴻彬警長,不僅要忙「二標四實」採集工作,還不時接到兄弟部門的通知,要求配合執法。「比如工商要去查處某個商店,稅務要去查處某個企業,城管要去拆除某棟違建等等,都要求我們必須參加;有時真想自己是孫悟空,可以變出72個自己來」鍾鴻彬說,他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但現實卻是,非警務活動佔據了他們太多工作時間。這樣的困惑,不僅在東莞,全國的基層警務室幾乎都存在。

為基層社區警長減負已成為東莞市公安局頂層設計的一部分。東莞市巡警支隊副支隊長趙寅表示,自2017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改進公安派出所相關意見的文件之後,東莞社區警務開始實現專職化,並在派出所辦案機制上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社區民警不辦刑案、不辦跨區域刑案等。不過,現實卻是,基層確實存在警力不足,很多社區警長依然要辦案。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社區警務室是一個大的工作平臺,公安部門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基本上都要與社區警務室掛鈎。對社區民警的減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的負面工作清單,規定清楚,哪些工作是派出所承擔,哪些下放到警務室,切實為社區民警的工作量做減法。讓社區民警更多地從具體的執法活動和具體的辦案工作脫身,從而輕裝上陣,參與到社區的服務和管理上;

同時,加強基層警力,對輔警隊伍進行規範化建設,甚至將人口協管員隊伍全部交到社區警務室,讓警長們有更多可調配的力量。

「社區警務工作,不是立竿見影的,社區警務室必須踏踏實實的去做,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治安才能逐漸平穩」趙寅告訴記者,東莞目前一共設置了534個社區警務室,由於警長都是各分局調配考核,導致標準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地方的警長就沒有辦案的任務,但又的地方又存在。為此,東莞市公安局將出臺統一的考核標準,對全市所有的社區民警進行量化考核。

來源:

文/羊城派記者 唐波

圖、視頻/羊城派記者 王俊偉

彭佛軒,男,漢族197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2001年6月加入東警隊,現為東莞市公安局公共運輸治安管理分局軌道第一派出所民警,入警以來一直從事基層派出所工作,曾獲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多次。

《莞sir有答》是東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與東莞報業傳媒團新媒體發展中心聯合推出的原創短視頻欄目,通過市民提問與民警專業回答的形式,切實解答群眾所關心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成委諺:紮根社區守初心,真情奉獻築和諧
    人民警察是平安柱石群眾喜愛是最高褒獎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民警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全心全力投入到打擊犯罪、服務群眾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湧現出一大批紮根基層一線、牢記初心使命、無私拼搏奉獻的優秀民警。
  • 這個社區的「小區管家」,專治疑難雜症!
    今年5月,新源社區推出了安居樂源「37℃小區管家」項目,管家團隊由小區管家、社區居民、物業人員、業委會委員、共建單位人員等共同組成。成立後,「解決過道排水難」問題被提上了日程。管家自治團隊借鑑「海綿城市」理念,商討改造方案,確定步道的顏色、樣式、材質等細節,並決定在每個通道增加排水口,從根本上解決排水難問題。 路面鋪設結束當天,小區管家、樓組管家、志願者聚集在一起,拿著噴槍、畫筆,完成了小區LOGO、文明出行標語的彩繪。如今兩側的過道,儼然已成為社區獨具魅力的新景觀。
  • 楊國水、董清清:探索未來社區「平臺+管家」服務新模式
    通過信息化系統平臺,實現了物業、商業、生活、政務等服務功能的集成,既為管家提供了信息化服務的工具,又讓居民能夠快捷地分享和使用各種信息,同時還通過大數據的優化算法提升了社區治理的效率和質量,可謂一舉數得。利用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提供的大數據,還可幫助物業服務從傳統的以「物」為管理重心向以「人」為服務重心的創新價值服務轉變。
  • 雲南公安向人民報告|守一方水土,護一方平安!
    夙夜守護,只為一方平安 淺淺星河,淡淡月光,夜靜闌珊時刻,人們都已經進入恬靜的夢鄉了,但還有人夙夜匪懈,保衛一方平安他說道:「疫情暴發,邊境一線的防控壓力肯定大,我在臨滄工作了十多年了,已經和這裡有了很深的感情,臨滄就是我的第二故鄉,臨滄人民就是我的親人,所以我必須得第一時間趕回來。」 「守一方水土,護一方安寧」或許這就是李楊一個移民管理警察的內心真實寫照吧。
  • 每日警星 | 羅柏根:紮根社區的「戰疫」警長
    每日警星 | 羅柏根:紮根社區的「戰疫」警長 2020-09-1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涇鎮尚泰路社區:用心培育自治共治的「社區管家」
    徐涇鎮尚泰路社區:用心培育自治共治的「社區管家」 2020-04-26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鵬飛:紮根會澤守護一方平安和諧
    2004年7月,我作為一名志願者來到了祖國的大西南——雲南,志願服務在烏蒙大地的會澤,而如今我已深深紮根在這片紅土地上,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回首往昔,光陰似箭,在走過的八年零九個月裡,經歷過風雨,也有過彩虹。
  • 【記者體驗】小小網格員 社區居民「大管家」
    「大管家」□新天水記者 黃虹 安蓉 見習記者 趙超在天水的各個社區,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不停的「掃街」、「刷樓」,他們的工作就是在社區裡不停地「找茬」,小到井蓋、路燈、垃圾箱,大到工地、商鋪,只要是市容環衛、安全生產、治安秩序等市民身邊的煩心事,都是他們關注的內容;
  • 把國防教育送到市民身邊,東莞舉辦2020年國防教育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
    觀看國防教育成果展、了解國防後備力量、聆聽民兵代表宣誓、閱讀《東莞日報·國防專刊》……12月13日,東莞市2020年國防教育進社區主題宣傳活動在南城文化廣場舉辦。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將內容豐富的國防教育送到市民群眾身邊,推動國防教育在我市基層廣泛、深入開展,不斷增強全民國防觀念。
  • 東莞也有小劇場了
    臺灣小劇場,承擔著當地社區文化中心的職責,讓孩子從小了解劇場,開辦工作坊,給周邊普通的上班族圓表演夢的機會。近年來,東莞積極城市轉型,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等公共文化藝術場所在莞邑大地茁壯成長。不少市民漸漸培養了看畫展、聽音樂會、泡圖書館、欣賞話劇的習慣,更有不少熱衷文化藝術領域的青年人在這片土地上播種、紮根。「 想看更多先鋒文化的演出?想與藝術家更貼近互動?
  • 貴州安龍民警詹仁安:守護一方平安
    在貴州省安龍縣公安局棲鳳派出所,有這樣一位社區民警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滿懷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守護一方平安。他就是社區民警詹仁安。47歲的詹仁安,已經從警25年,作為大坪社區的管片民警,他始終把「腳勤、手勤、嘴勤、腦勤」作為自己服務社區群眾的行為準則,把「人熟、地熟、事熟、物熟」作為履職盡責的根本目標,用心用情為民服務。
  • 東莞固德口腔七周年慶全方位升級,感恩回饋東莞市民!
    北大牙醫在東莞 東莞固德口腔 近千平方米的星級就診環境 價值超千萬的進口行業尖端醫療設備 超高品質的人性化醫療服務體系 掌握國際技術的專業權威專家團 與北大口腔一脈相承的診療技術 七年沉澱 總服務人數已達數幾十萬
  • 北京南路社區30多個孩子當起「小管家」,參與社區管理有模有樣
    創新淘氣的孩子成了社區小管家「熱愛社區、家人支持社區工作、具有文體美術方面的特長。這三個條件,至少要滿足兩個才成。」南路社區的工作人員說,去年,有著兩千多戶居民的南路社區要招募小管家了。別看「小管家」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可參與的都是社區裡的「大事兒」。垃圾分類,光碟行動,自行車怎麼擺放,樣樣不落都會成為小管家的議題。
  • 東莞「最美河長」系列候選名單出爐
    為了便於社會各界監督,2021年1月11日至1月15日在《東莞日報》等媒體上進行公示。東莞市河長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自「最美河長」評選啟動以來,鎮街(園區)河長辦積極推薦人選,民間河長和護河志願者踴躍自薦。經東莞市河長辦審定,2020年下半年有21名鎮級河長、27名村級河長、19名民間河長、26名護河志願者進入網絡投票環節,28條河湧角逐「最美河湧」。
  • [一百個先進典型]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吳可宏:為民服務無小事 紮根...
    據《今日儋州》消息    從警16載,他用心用情服務一方群眾,紮根基層,用滿腔熱情守護故土,憑著執著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責任心,在平凡崗位上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使命,展示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的公僕形象,用實際行動贏得了轄區群眾的支持,也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以及全國
  • 「警星閃耀」紮根基層的社區民警——薛典卓
    薛典卓瑤海分局花衝派出所社區民警個人簡介薛典卓,男,1984年6月參加工作,2004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中共黨員,現任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花衝派出所社區民警,二級警長。曾榮獲三等功6次,連續8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多次受到嘉獎 。
  • 南通光明社區:鄰裡管家自治園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智能門禁安裝後,社區「鄰裡管家」對小區規範停車設施維護進行監管中國江蘇網1月13日「自從裝了智能門禁,來小區裡發傳單的外來人員不見了,樓道裡的小廣告、亂張貼也少多了。」日前,南通市崇川區紫竹苑小區的居民吳阿姨高興地說道。
  • ...人的一天丨省勞模馬紅:心繫萬家燈火 十年如一日的社區「大管家...
    「喂,您好,您剛剛諮詢的證明,我們社區是沒辦法開具的,這個需要由你們單位開具哈。」一大早,社區辦公室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電話不停地撥進撥出,各類繁瑣的事項都等著一一溝通、解決而這個做事雷厲風行,將社區工作管理的井然有序的社區工作者,就是康藏路社區黨委書記馬紅。
  • 東莞最美河長①|「最美河長」系列候選名單出爐,現正公示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相關閱讀:東莞最美河長②|2020下半年候選人事跡1月10日,市河長辦通報東莞市2020年下半年及2020年度「尋找最美河長、最美護河志願者 發現最美河湧」活動系列候選名單(名單附後)。
  • 小管家,也能解決大問題
    小管家,也能解決大問題 2020-12-1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