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認識這個男孩,他偷了我的手機」今年7月的某一天,東莞厚街陳屋某手機店遭遇失竊,店主立馬將監控拍攝到的嫌犯相片發到了「一呼百應」微信群內,群主鍾鴻彬正準備了解情況,孰料另一名群友竟直接把男孩的身份證發了上來,短短7分鐘便鎖定了嫌犯。
作為陳屋社區警務室的警長,社區內小到家長裡短鄰裡糾紛,大到打架鬥毆刑事犯罪,鍾鴻彬都必須要管。在東莞,像鍾鴻彬這樣的社區警長共有534個,一身藍色警服活躍在基層社區各個角落,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藍衣大管家」。他們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卻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力推城市由「陌生人社會」向「熟人社會」轉變,成為打造平安東莞的中堅力量。
鍾鴻彬一共有4臺手機,分別管理著大大小小的37個「一呼百應」微信群,成員超過2000人,幾乎涵蓋了陳屋社區的各個行業及每一條街道。這位80後警長,2010年參警,三年後來到陳屋做起了社區民警。
2018年7月23日,陳屋工業區松山路一家手機店發生失竊事件,店主將嫌犯相片發到了這條街道的「一呼百應」微信群。5分鐘之後,群內就有人回應了,說認識偷手機的男孩子。原來,這名男孩才15歲,就租住在手機店附近,曾向一名群友借過50元錢,並以身份證作為抵押。2分鐘之後,群友又將男孩的身份證拍照發了上來,經過鍾鴻彬確認,確為同一人。
(陳屋社區警務室的警長鍾鴻彬在匯報情況)
「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鎖定嫌犯,完全得益於『一呼百應』微信群」鍾鴻彬說,現在城市社區,即便住在門對門,可能大多都不認識,典型的「陌生人社會」。但社區管理,必須要重構「熟人社會」,這正是他努力的方向,也在實際的工作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厚街陳屋社區,轄區面積1.98平方公裡,本地人口約1500人,外來人口大約1萬人。這裡既有萬達廣場等高端商務區,也有諸多城中村,屬於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較大,一度社會治安複雜。「才到陳屋做警長時,一天的案情大約三四宗;今年上半年以來,約三四天才有一單案情」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改觀,既跟東莞全市整體治安好轉有關,更離不開鍾鴻彬背後默默的努力。
(社區民警鐘鴻彬給市民發放相關材料)
「我願做一根大頭針,把轄區內的群眾都穿在一起,共同參與社會管理」鍾鴻彬說,為了做好這根「大頭針」,他深入到各個街道及各個行業,上到白領高管下到販夫走卒,都有他的朋友。在於轄區群眾的互動中,不但及時搜集社會各方面信息,還及時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和苗頭,及時扼殺治安隱患。
一方面深入群眾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另一方面還注重治安聯防點等硬體設施的建設。在陳屋社區某綜合市場,記者就見到市場的出入口有警燈、警盾、鋼叉等警用裝備,而市場保安也人手一臺對講機,跟警務室的對講機相連,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及時實現信息互通。類似這樣的治安聯防點,2平方公裡不到的陳屋,已經建起了85個,主要覆蓋在工廠、地鐵站周邊、物流市場等區域。正是如此全方位的覆蓋,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今年7月21日,陳屋轄區內某農貿市場發生偷盜案件,中午12點接警,下午三點就抓到嫌犯了。
相對於厚街陳屋,東城主山社區正由「城鄉結合部」向「繁華都市區」轉變。主山,佔地8.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722人,外來人口高達6萬,是東城人口第二、地域第三大的社區。無論是星河城還是東城萬達,甚至東莞老牌的商圈雍華庭,都屬於主山的轄區。正因如此,社會上一直有「主山安則東城安」一說。
為了實現「主山安」的重任,警長鍾東華已經耕耘了15年。2003年他到主山社區擔任警長。當時轄區內工廠林立,兩搶一盜、敲詐勒索等案件頻發,每天的報警電話就高達數十個。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主山工廠逐漸減少,隨著城市化推進,很多廠區搖身變為高檔商住區。
「由工業區向城鄉結合部的變化,社會治安也相應變化,案發的類型也在轉變」針對這些變化,鍾東華開始調整相應的思路,力主加強大家的防範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培訓工作。如今, 兩搶一盜案件大幅度減少,僅去年主山在這方面的警情就下降約86%。
(社區民警不定期核查轄區內網吧上網人員身份信息)
在鍾東華看來,社區警長不僅僅只關注社會治安基本面的防控,而是更應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為此,他積極主導了轄區內下三杞村小組的改造。下三杞有200多棟出租屋,租住人口超過一萬人,屬於典型的城中村。人員構成複雜,社會治安一直不好。鍾東華發現,下三杞村一共有4個出入口,如果將全村進行封閉式管理,並加裝視頻監控,那就形成一個典型的大社區。而要封閉式管理、聘請專職人員、添加警用裝備、視頻監控等,這一切都需要經費支持,錢從哪裡來?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鍾東華發現,以前村內存在車輛亂停亂放、雜亂無章甚至堵塞通道等問題,有時還出現車輛被砸被盜的惡性案件。而村內還有大片空地沒有得到合理利用。「能否將這些空地變成停車場,讓專人看管車輛,收取的費用一來可以增加集體收入,二來還可以解決治安崗亭建設費用及專人的工資」鍾東華說幹就幹,在與社區幹部的充分溝通後,他們向東莞市發改等部門提交了申請,並依法得到了批准。這樣的事情,在東莞尚屬首例,村民一開始看不到利益,擔心如此一來房屋不好出租,部分村民存在牴觸情緒。但過了一年之後,不但村容村貌改觀了,全村的社會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轉,近一年多來竟然保持了零發案。「治安好轉之後,村民的房屋更好出租了,租金也上漲了」
最近這段時間,劉卓佳走街串巷,正為東莞市「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忙碌。由於主山轄區警務工作任務艱巨,東城分局從今年開始特意為主山配備了二名警長,劉卓佳警長在3月到任之後,就一頭撲進了當前的中心工作。在他的力推下,主山社區已經有1萬多棟出租屋進入了標準地址庫。
(劉卓佳警長)
厚街陳屋的鐘鴻彬警長,不僅要忙「二標四實」採集工作,還不時接到兄弟部門的通知,要求配合執法。「比如工商要去查處某個商店,稅務要去查處某個企業,城管要去拆除某棟違建等等,都要求我們必須參加;有時真想自己是孫悟空,可以變出72個自己來」鍾鴻彬說,他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但現實卻是,非警務活動佔據了他們太多工作時間。這樣的困惑,不僅在東莞,全國的基層警務室幾乎都存在。
為基層社區警長減負已成為東莞市公安局頂層設計的一部分。東莞市巡警支隊副支隊長趙寅表示,自2017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改進公安派出所相關意見的文件之後,東莞社區警務開始實現專職化,並在派出所辦案機制上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社區民警不辦刑案、不辦跨區域刑案等。不過,現實卻是,基層確實存在警力不足,很多社區警長依然要辦案。
(和社區居民聊天也是社區民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社區警務室是一個大的工作平臺,公安部門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基本上都要與社區警務室掛鈎。對社區民警的減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的負面工作清單,規定清楚,哪些工作是派出所承擔,哪些下放到警務室,切實為社區民警的工作量做減法。讓社區民警更多地從具體的執法活動和具體的辦案工作脫身,從而輕裝上陣,參與到社區的服務和管理上;
同時,加強基層警力,對輔警隊伍進行規範化建設,甚至將人口協管員隊伍全部交到社區警務室,讓警長們有更多可調配的力量。
「社區警務工作,不是立竿見影的,社區警務室必須踏踏實實的去做,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治安才能逐漸平穩」趙寅告訴記者,東莞目前一共設置了534個社區警務室,由於警長都是各分局調配考核,導致標準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地方的警長就沒有辦案的任務,但又的地方又存在。為此,東莞市公安局將出臺統一的考核標準,對全市所有的社區民警進行量化考核。
文/羊城派記者 唐波
圖、視頻/羊城派記者 王俊偉
彭佛軒,男,漢族1979年12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2001年6月加入東警隊,現為東莞市公安局公共運輸治安管理分局軌道第一派出所民警,入警以來一直從事基層派出所工作,曾獲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多次。
《莞sir有答》是東莞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與東莞報業傳媒團新媒體發展中心聯合推出的原創短視頻欄目,通過市民提問與民警專業回答的形式,切實解答群眾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