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區的「小區管家」,專治疑難雜症!

2020-11-20 騰訊網

「顏色很好看,走在上面心情舒暢!」看到煥然一新的小區步道,安亭鎮澳麗映象嘉園居民邱志勇高興地說。記者在現場看到,鄰近小區出入口的兩側,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通道已經鋪上了嶄新的紅色透水地坪,乾淨整潔。

改造後

據了解,澳麗映象嘉園建成至今近10年,硬體設施陳舊帶來的問題日益突顯。位於小區北門出入口的兩側過道由於地勢低洼,下大雨就積水,居民只能選擇從路沿上通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今年5月,新源社區推出了安居樂源「37℃小區管家」項目,管家團隊由小區管家、社區居民、物業人員、業委會委員、共建單位人員等共同組成。成立後,「解決過道排水難」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改造前

前期,業委會、物業、居委會三方合作,同時邀請自治團隊的骨幹居民出謀劃策。

管家自治團隊現場巡查,統計坑凹、積水點的位置和數量。管家自治團隊借鑑「海綿城市」理念,商討改造方案,確定步道的顏色、樣式、材質等細節,並決定在每個通道增加排水口,從根本上解決排水難問題。

路面鋪設結束當天,小區管家、樓組管家、志願者聚集在一起,拿著噴槍、畫筆,完成了小區LOGO、文明出行標語的彩繪。如今兩側的過道,儼然已成為社區獨具魅力的新景觀。

「此次改造既裝點了小區門面、改善了功能,也拉近了鄰裡關係,是我們居民凝聚力的體現。」新源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劉志燕介紹,新源社區於2016年啟動「安居樂源三道門」自治項目,構築社區安全防線。2017-2018年從「安」轉向「居」,延伸打造了「王阿姨信箱」「行走的教科書」「文明養寵」等品牌,提升社區居住環境。2019年,社區又推出了安居樂源「37℃小區管家」項目,致力於打造有溫度的友善空間,激發居民的自治潛能。

社區裡來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37℃小區管家」的帶動下,共同打造特色樓道,不僅使小區公共空間的安全度、舒適度、滿意度得到提升,也增加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提升了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此外,針對小區寵物擾民、沿街商鋪油汙等問題,小區管家團隊通過前期走訪、召開自治協商會議,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接下來,新源社區還將完成社區廣場步道景觀石安全改造、社區攀巖景觀牆和科普園等建設項目。

通訊員:韓小弟

編輯:王安琪、楊玉潔

相關焦點

  • 南通光明社區:鄰裡管家自治園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智能門禁安裝後,社區「鄰裡管家」對小區規範停車設施維護進行監管中國江蘇網1月13日「自從裝了智能門禁,來小區裡發傳單的外來人員不見了,樓道裡的小廣告、亂張貼也少多了。」日前,南通市崇川區紫竹苑小區的居民吳阿姨高興地說道。
  • 「小邵工作室」專治新居民「疑難雜症」
    「三鄉三情」解糾紛 「以新調新」促和諧 「小邵工作室」專治新居民「疑難雜症」 發布日期:2019-07-23 08:53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桐鄉新聞
  • 老小區請來「小區管家」,要和髒亂差說再見
    今天(3月27日),下城區長慶街道邁出了探索的新路子,在柳營和吳牙兩個社區率先推出「小區管家」試點項目,下午舉行了籤約儀式。什麼是「小區管家」呢?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由社區統籌公共服務資源,統一服務標準,通過公開招投標,由專業服務企業為老舊小區提供保潔等綜合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 徐涇鎮尚泰路社區:用心培育自治共治的「社區管家」
    今年以來,尚泰路社區圍繞建設「美麗社區、美麗小區、美麗樓道」,落實有效舉措引導社區居民主動融入疫情防控工作;與此同時,在「垃圾分類、三大整治、創全」等具體工作中,也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力量和智慧,努力營造人人都是「社區管家」的氛圍,一起用心用力建設自己的家園。
  • 夜宵攤領證、社區來「管家」?長沙這個街道基層治理又出新花樣!
    紅網時刻長沙11月30日訊(記者 蔣雨岑 通訊員 周靚)「梁書記,我寫了個社區健康生活五建議,你看能不能在小區張貼一下。」長沙市長沙縣湘龍街道湘貿社區88歲的老黨員王明道拿著一張手寫的建議書敲開了社區書記梁豔林辦公室的門。「後疫情時代,大家要多學一學怎麼健康生活。」
  • 北京南路社區30多個孩子當起「小管家」,參與社區管理有模有樣
    一聽這個消息,近百個孩子報了名,可要想當小管家,那可不容易。「不過,招募是不定期的進行的,只要有意願的孩子都可自願報名。現在,小管家已有三十多位,最小的8歲,最大的才12歲。」工作人員說。自從有了小管家,社區的服務中心就熱鬧起來。每到下午放學後,這裡就成了他們的議事廳。
  • 【三創四建】裕華區潤園社區建「紅管家」微信群 更方便服務居民
    ……自從裕華區建華南街道潤園社區建立「紅管家」微信群,小區業主遇到難事急事都會在這個微信群裡說一說。看到業主留言,當天坐班的「紅管家」會登記在冊,逐項幫忙解決,解決好了也都會第一時間在微信群回復。這個「紅管家」就是潤園社區打造的紅色社區社會組織,前不久榮獲「石家莊金牌紅色社區社會組織」榮譽稱號。
  • 「亂」到「淨」完美蛻變 鄭州老舊小區有了「金牌管家」
    11月27日,看著小區的點滴變化,家住鄭州市豐慶路街道公交二公司家屬院的老黨員魏遂柱看在眼裡、樂在心裡。環境髒亂差、設備陳舊老化、亂堆亂放嚴重等,是水晶城社區公交二公司家屬院居民曾經的煩惱。現在,小區主路寬闊潔淨、花草樹木修剪一新、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小區的大變樣,得益於豐慶路街道辦事處為小區找到了「金牌管家」。
  • 【記者體驗】小小網格員 社區居民「大管家」
    「大管家」□新天水記者 黃虹 安蓉 見習記者 趙超尤其是在老舊「三無」小區,他們儼然就像是這裡的「大管家」。12月15日,記者跟隨秦州區西關街道環西社區的網格員們,體驗了網格員的一天。社區的民情氣象站就顯示出一條信息:食品廠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存在亂收水費和垃圾處置費的問題。
  • 中國國內首個社區生活人工智慧機器人「小愛管家」將誕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愛接力與Roobo人工智慧戰略合作籤約儀式28日在北京舉行,兩公司攜手將推出中國國內首個社區生活人工智慧機器人——小愛管家。 周音 攝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周音)鑫苑集團旗下北京愛接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接力」)28日在北京宣布,該公司攜手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oobo」)將推出中國國內首個社區生活人工智慧機器人——小愛管家。
  • 合肥這個小區居民真幸福,小區裡就有居民活動中心
    12月16日下午,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當塗路社區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揭牌,這是瑤海區打造的首批小區居民活動中心之一。市民政局副局長楊鹹春,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金飛燕,副區長鍾仁勤,區政協副主席李焰紅參加揭牌儀式。
  • 這樣的社區「管家」真讓人羨慕
    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功夫》裡面的包租婆手裡拿著一串鑰匙,出租,收租場景特別霸氣最近幫女郎就發現長沙開福區建湘新村社區有一位阿姨手裡也掌握著很多把鑰匙這難道是現實版的包租婆嗎陳阿姨表示這些鑰匙都是社區居民委託寄放在她那裡的鑰匙前前後後大概有四五十戶其中放得最久的有六七年了陳阿姨的真誠和熱心得到了居民們的信任
  • 勞動者之歌|社區民警田保鋒:「我到社區的這兩年,見證問題小區到...
    成都市新都區錦水苑社區只用了兩年。而這兩年,也是民警田保鋒來到臨江派出所,適應社區民警、社區副書記新身份的兩年。修建於2002年的錦水苑小區,是新都區修建最早,規模最大的農民集中安置小區,也被稱為「新都萬人小區」。
  • 尋找停車場空車位、報名社區裡的烘焙班、線上小區議事……這個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泉 柳景春 潘春煒學烘焙、學插花、學手工……社區裡不定期地在做這些活動,或許有你感興趣的,但不知道從何或許這些信息;小區裡設置的垃圾集置點位置合不合理,我想說幾句,你也想說幾句,上哪兒去說;
  • 黨建引領促和諧 錦江區東湖街道翡翠城社區「紅色管家」項目成功落地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0日訊 11月20日,成都市錦江區東湖街道首個「紅色物業」項目建成儀式在翡翠城社區舉行,這是街道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社區發展治理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  東湖街道黨工委因地制宜,協調各方關係,整合資源,聯動社區物業共創紅色物業場景營造項目,共建和諧社區,全面激活了社區居民的服務力量,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建成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三方為基礎,開放合作、合力共管的「黨建+物業+業委會」治理新模式,形成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機構三方聯動的治理和服務體系,推動物業服務全面融入社會發展治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發展體系
  • 這個小區的日子越來越美!
    中秋國慶假期前夕,伴著微微秋風,在「雙節」來臨前夕,一場以「國圓家園,中秋團圓」為主題的中秋國慶晚會,在常州世茂香檳湖小區內拉開帷幕,近500多位業主齊聚一堂,共迎美好佳節。為了舉辦好這場晚會,世茂服務的工作人員們提早一個月便通過管家微信朋友圈、電話邀約和入戶拜訪的形式向小區裡的業主們徵集節目,邀請業主參與到此次晚會中來。
  • 「五一管家」打造溫暖的家
    暖暖的兒童服務之家五一山社區的「五一管家」分別為「民生管家」「人口管家」「環境管家」「安全管家」「文體管家」五大管家團隊,是社區黨支部經過對轄區人口的分析以及轄區居民需求的調查後,在「黨建總管家」的帶領下設置的。在社區大廳的一角,設置著兒童之家。
  • ...人的一天丨省勞模馬紅:心繫萬家燈火 十年如一日的社區「大管家...
    「喂,您好,您剛剛諮詢的證明,我們社區是沒辦法開具的,這個需要由你們單位開具哈。」一大早,社區辦公室的電話就開始響個不停。電話不停地撥進撥出,各類繁瑣的事項都等著一一溝通、解決而這個做事雷厲風行,將社區工作管理的井然有序的社區工作者,就是康藏路社區黨委書記馬紅。
  • 對標未來社區!看餘杭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如何「乘風破浪」
    此次綜合改造內容包括基礎設施改造(包括消防、安防、環衛、道路整修、強弱電「上改下」、雨汙分流等)、建築立面整治、景觀綠化提升、功能配套提升、加裝電梯和小區文化挖掘等方面,其中部分內容已對標未來社區建設標準,快來看看老舊小區的蛻變之旅吧。
  • 讓小區死角變身「網紅打卡地」!寶山這個社區有妙招
    綠色長廊、陽光屋、手繪牆畫……走進寶山三村,大家會驚訝地發現,這個老舊社區中有一個美麗的小花園。這個小花園在多年前還是一片荒廢的綠化帶,這巨大的變化源自社區中一支居民自治團隊。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寶山三村結合小區自治,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努力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創意特色和實際功效的社區空間微景觀,改善社區人文環境,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美麗的小花園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