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長沙11月30日訊(記者 蔣雨岑 通訊員 周靚)「梁書記,我寫了個社區健康生活五建議,你看能不能在小區張貼一下。」長沙市長沙縣湘龍街道湘貿社區88歲的老黨員王明道拿著一張手寫的建議書敲開了社區書記梁豔林辦公室的門。「後疫情時代,大家要多學一學怎麼健康生活。」
從疫情防護、樓頂種菜到垃圾分類,這已經是王明道第數不清多少次帶著他的工作筆記來為社區出謀劃策了,身為社區「紅色管家」的他早已是大家的老熟人。
自從今年開始落實黨員135聯戶工作模式後,湘龍街道把黨員帶頭示範作用融入「五零社區」建設實踐,紛紛開始走家入戶訪民情、找短板、解難題、辦實事……
在湘龍街道,像王明道這樣在「五零」社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黨員還有很多。一場街道社區書記帶頭、黨員示範、社會參與,圍繞「五零」社區建設地基層治理行動,在湘龍街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88歲的老黨員王明道在改倡議書。
疏堵結合
夜市「正規軍」全軍出擊
近年來「夜經濟」風頭正盛,當夜幕降臨,霓虹燈亮起流光溢彩時,各街道開始「活」了起來。
早在唐朝就有詩曰:「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清明上河圖》中更是繪有各種酒肆、小吃店、南北雜貨、胭脂水粉……數不勝數。古往今來的人們都在夜色給予得歡樂中釋放疲憊,這是都市精英們在辛勞之後地狂歡。
然而幾年前的湘龍街道瀟湘路社區城西夜市,這些都市精英們的狂歡聖地卻滿是垃圾、遍地油汙,大家艱難地在亂擺亂放的攤位之中穿行,這場解壓盛宴儼然已不再輕鬆。
情形越發嚴峻,不得已採取得高壓執法卻導致小區矛盾越發激化,居民們的投訴率一天比一天高。
時任瀟湘路社區書記的孫建松組織居民代表召開緊急商討會後,決定採用「疏堵結合」的辦法,對夜市進行「合理選址、科學分區、專人管理」,引導夜市經營者「攤位定點、租攤付費、持證上崗、按章經營」。
從2016年8月起,湘龍社區在非主幹道麥子坡路兩側,分為水果、雜貨、夜宵等區域共設置了146個規範的夜市攤位,並在晚上對道路進行臨時封閉。
11月29日晚九點,冬夜的城西小區夜市中,146個攤位燈火通明、熙熙攘攘。劉應昌夫妻倆「淘汰」了賣水果的三輪車,在城西夜市入口支起16平米的水果攤,工作時間更固定,一天收入就有兩三百元,相比過去翻了倍。
冬夜裡的146個攤位燈火通明、熙熙攘攘。
「這下好了,『持證上崗』後,我們也是『正規軍』了,不用再東躲西藏,大家可以放心地來買我家食品。」劉麗偉向社區申請了《食品攤販登記證》,在進行體檢後辦理健康證,並繳納10元一天的衛生費後即可在18點至24點進行定點經營。作為湘龍街道首位《食品攤販登記證》持有人,她由衷地為大家再也不用為了搶到一個夜宵攤點爭得面紅耳赤而感到高興。
目前,城西安置區夜市疏導點146個攤販點均已申領了《食品攤販登記證》,經營者都辦理了健康證。
「以前我可不敢給他吃這些小攤子上的東西,現在聽說都有證了買起來也就放心多了。」正在攤位前給小孫子買炸串的李奶奶逐漸放下了對夜市路邊攤的成見。
為共同營造和諧、溫暖的社區氛圍,湘龍街道還會對社區低保戶、殘障人士以及少數民族經營者免費提供攤位,讓他們在獲得收入的同時更快地融入到社區中來。
孫建松表示,目前全縣正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將進一步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希望瀟湘路社區對夜市的規範能為長沙縣城區夜市的建設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黨建+五零
「紅色管家」全方位服務萬家
「4s書記又來了。」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書記直接到小區來解決問題了。」
自六月開始實施社區書記下小區、市場版塊現場辦公開放日以來,在擁有50家4S店的湘貿社區,每月總能看見這位被社區百姓親切稱呼為「4S書記」的社區書記梁豔林身邊圍繞著一群亟待解決問題的居民。
「我反映一下門禁電話的問題。」「我說下業主交水費限額度的問題。」「我覺得一樓不能停車,要給業主活動場所騰地。」在樓道的特殊「辦公室」裡,大家爭相訴說著自己的訴求和建議。
5月的一場現場辦公會,最終接收到12條訴求,梁豔林現場解決了4條,後面陸續解決5條,剩餘關於小區綠化缺失、人車分流、全封閉管理3條為開發商歷史遺留問題需時間消化和逐步解決,也將持續保持跟進,並給予反饋。
在眾多訴求得背後暗藏的是永和佳苑物業和居民之間日益增加的矛盾,由於開發商前期欠帳,湘貿社區的長永佳苑安防系統維護資金不到位,導致居民出行沒有保障,業主不願意交物業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已然瀕臨爆發臨界點。
「咱們要讓利於民,不能與民爭利,服務提升上來,物業費收繳自然順利進入良性循環。」梁書記的話既溫和又有分量,她找到開發商進行談判,最終開發商同意拿出40多萬 ,不僅完善了電梯和消控室維保,還安裝了門禁系統,建立了微型消防站。這場從14年入住開始就打響的物業和居民之間的拉鋸戰終於落下帷幕。
聽居民意見,為居民辦實事,湘貿社區此舉受到轄區居民一致好評。
湘貿社區書記梁豔林為企業解決問題現場。
「員工食堂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停車難的問題如何解決?」「4S店門前道路可否設置減速帶?」湘貿社區的特殊「現場辦公會」不僅解決居民訴求,企業的需求一樣不能忽視。
「大家有事可以來問問,有牢騷可以來發發,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解決。」社區黨支部書記梁豔林反覆說。
面向轄區企業,湘貿社區推出「紅色管家」服務,通過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機制不斷充實管家服務團隊,優化管家服務方式,拓寬管家服務陣地,形成「有事找管家、人人皆管家」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用我們公司食堂吧,我安排師傅。」疫情期間長沙高速收費站設置卡口時,原有食堂太小、又沒有餐飲門店開門,幾十號人吃飯成了難題,聽聞此事的湘貿社區兩新黨組織書記鄭勇果斷髮揮帶頭作用,毫不猶豫地將自家公司食堂提供出來,並且在公司還未復工之時,既出錢又出力地為市場其他企業統籌、分發物資。
湘貿社區兩新黨組織書記鄭勇分發防疫物資。
和鄭勇一樣,轄區黨員也主動參與到紅色管家服務、基層治理當中來,及時解決居民、企業訴求,實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和諧氛圍。
今年以來湘龍街道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通過「黨建+五零」社區建設為抓手,各社區紛紛創新「智慧黨建」健全「智慧三網」治理體系、黨建「四個引領」等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做到居民小事不出門,大事有回應,提升了轄區內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