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攤領證、社區來「管家」?長沙這個街道基層治理又出新花樣!

2020-12-28 紅網

紅網時刻長沙11月30日訊(記者 蔣雨岑 通訊員 周靚)「梁書記,我寫了個社區健康生活五建議,你看能不能在小區張貼一下。」長沙市長沙縣湘龍街道湘貿社區88歲的老黨員王明道拿著一張手寫的建議書敲開了社區書記梁豔林辦公室的門。「後疫情時代,大家要多學一學怎麼健康生活。」

從疫情防護、樓頂種菜到垃圾分類,這已經是王明道第數不清多少次帶著他的工作筆記來為社區出謀劃策了,身為社區「紅色管家」的他早已是大家的老熟人。

自從今年開始落實黨員135聯戶工作模式後,湘龍街道把黨員帶頭示範作用融入「五零社區」建設實踐,紛紛開始走家入戶訪民情、找短板、解難題、辦實事……

在湘龍街道,像王明道這樣在「五零」社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黨員還有很多。一場街道社區書記帶頭、黨員示範、社會參與,圍繞「五零」社區建設地基層治理行動,在湘龍街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88歲的老黨員王明道在改倡議書。

疏堵結合

夜市「正規軍」全軍出擊

近年來「夜經濟」風頭正盛,當夜幕降臨,霓虹燈亮起流光溢彩時,各街道開始「活」了起來。

早在唐朝就有詩曰:「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清明上河圖》中更是繪有各種酒肆、小吃店、南北雜貨、胭脂水粉……數不勝數。古往今來的人們都在夜色給予得歡樂中釋放疲憊,這是都市精英們在辛勞之後地狂歡。

然而幾年前的湘龍街道瀟湘路社區城西夜市,這些都市精英們的狂歡聖地卻滿是垃圾、遍地油汙,大家艱難地在亂擺亂放的攤位之中穿行,這場解壓盛宴儼然已不再輕鬆。

情形越發嚴峻,不得已採取得高壓執法卻導致小區矛盾越發激化,居民們的投訴率一天比一天高。

時任瀟湘路社區書記的孫建松組織居民代表召開緊急商討會後,決定採用「疏堵結合」的辦法,對夜市進行「合理選址、科學分區、專人管理」,引導夜市經營者「攤位定點、租攤付費、持證上崗、按章經營」。

從2016年8月起,湘龍社區在非主幹道麥子坡路兩側,分為水果、雜貨、夜宵等區域共設置了146個規範的夜市攤位,並在晚上對道路進行臨時封閉。

11月29日晚九點,冬夜的城西小區夜市中,146個攤位燈火通明、熙熙攘攘。劉應昌夫妻倆「淘汰」了賣水果的三輪車,在城西夜市入口支起16平米的水果攤,工作時間更固定,一天收入就有兩三百元,相比過去翻了倍。

冬夜裡的146個攤位燈火通明、熙熙攘攘。

「這下好了,『持證上崗』後,我們也是『正規軍』了,不用再東躲西藏,大家可以放心地來買我家食品。」劉麗偉向社區申請了《食品攤販登記證》,在進行體檢後辦理健康證,並繳納10元一天的衛生費後即可在18點至24點進行定點經營。作為湘龍街道首位《食品攤販登記證》持有人,她由衷地為大家再也不用為了搶到一個夜宵攤點爭得面紅耳赤而感到高興。

目前,城西安置區夜市疏導點146個攤販點均已申領了《食品攤販登記證》,經營者都辦理了健康證。

「以前我可不敢給他吃這些小攤子上的東西,現在聽說都有證了買起來也就放心多了。」正在攤位前給小孫子買炸串的李奶奶逐漸放下了對夜市路邊攤的成見。

為共同營造和諧、溫暖的社區氛圍,湘龍街道還會對社區低保戶、殘障人士以及少數民族經營者免費提供攤位,讓他們在獲得收入的同時更快地融入到社區中來。

孫建松表示,目前全縣正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將進一步挖掘居民消費潛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希望瀟湘路社區對夜市的規範能為長沙縣城區夜市的建設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黨建+五零

「紅色管家」全方位服務萬家

「4s書記又來了。」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書記直接到小區來解決問題了。」

自六月開始實施社區書記下小區、市場版塊現場辦公開放日以來,在擁有50家4S店的湘貿社區,每月總能看見這位被社區百姓親切稱呼為「4S書記」的社區書記梁豔林身邊圍繞著一群亟待解決問題的居民。

「我反映一下門禁電話的問題。」「我說下業主交水費限額度的問題。」「我覺得一樓不能停車,要給業主活動場所騰地。」在樓道的特殊「辦公室」裡,大家爭相訴說著自己的訴求和建議。

5月的一場現場辦公會,最終接收到12條訴求,梁豔林現場解決了4條,後面陸續解決5條,剩餘關於小區綠化缺失、人車分流、全封閉管理3條為開發商歷史遺留問題需時間消化和逐步解決,也將持續保持跟進,並給予反饋。

在眾多訴求得背後暗藏的是永和佳苑物業和居民之間日益增加的矛盾,由於開發商前期欠帳,湘貿社區的長永佳苑安防系統維護資金不到位,導致居民出行沒有保障,業主不願意交物業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已然瀕臨爆發臨界點。

「咱們要讓利於民,不能與民爭利,服務提升上來,物業費收繳自然順利進入良性循環。」梁書記的話既溫和又有分量,她找到開發商進行談判,最終開發商同意拿出40多萬 ,不僅完善了電梯和消控室維保,還安裝了門禁系統,建立了微型消防站。這場從14年入住開始就打響的物業和居民之間的拉鋸戰終於落下帷幕。

聽居民意見,為居民辦實事,湘貿社區此舉受到轄區居民一致好評。

湘貿社區書記梁豔林為企業解決問題現場。

「員工食堂的廚餘垃圾如何處理?」「停車難的問題如何解決?」「4S店門前道路可否設置減速帶?」湘貿社區的特殊「現場辦公會」不僅解決居民訴求,企業的需求一樣不能忽視。

「大家有事可以來問問,有牢騷可以來發發,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解決。」社區黨支部書記梁豔林反覆說。

面向轄區企業,湘貿社區推出「紅色管家」服務,通過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和機制不斷充實管家服務團隊,優化管家服務方式,拓寬管家服務陣地,形成「有事找管家、人人皆管家」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用我們公司食堂吧,我安排師傅。」疫情期間長沙高速收費站設置卡口時,原有食堂太小、又沒有餐飲門店開門,幾十號人吃飯成了難題,聽聞此事的湘貿社區兩新黨組織書記鄭勇果斷髮揮帶頭作用,毫不猶豫地將自家公司食堂提供出來,並且在公司還未復工之時,既出錢又出力地為市場其他企業統籌、分發物資。

湘貿社區兩新黨組織書記鄭勇分發防疫物資。

和鄭勇一樣,轄區黨員也主動參與到紅色管家服務、基層治理當中來,及時解決居民、企業訴求,實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和諧氛圍。

今年以來湘龍街道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通過「黨建+五零」社區建設為抓手,各社區紛紛創新「智慧黨建」健全「智慧三網」治理體系、黨建「四個引領」等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做到居民小事不出門,大事有回應,提升了轄區內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對於推進我國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青島市在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方面統籌謀劃、銳意創新、典型引領,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打造了一批「青島品牌」和「青島樣板」,不斷開創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力。
  • 黨建引領促和諧 錦江區東湖街道翡翠城社區「紅色管家」項目成功落地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0日訊 11月20日,成都市錦江區東湖街道首個「紅色物業」項目建成儀式在翡翠城社區舉行,這是街道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融入社區發展治理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  東湖街道黨工委因地制宜,協調各方關係,整合資源,聯動社區物業共創紅色物業場景營造項目,共建和諧社區,全面激活了社區居民的服務力量,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建成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企業三方為基礎,開放合作、合力共管的「黨建+物業+業委會」治理新模式,形成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機構三方聯動的治理和服務體系,推動物業服務全面融入社會發展治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發展體系
  • 南通光明社區:鄰裡管家自治園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智能門禁安裝後,社區「鄰裡管家」對小區規範停車設施維護進行監管中國江蘇網1月13日「自從裝了智能門禁,來小區裡發傳單的外來人員不見了,樓道裡的小廣告、亂張貼也少多了。」日前,南通市崇川區紫竹苑小區的居民吳阿姨高興地說道。
  • ...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暨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成果交流會在下城...
    毛溪浩部長的講話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力共建美好家園,把社區組織打造成居民離不開的組織」主題展開。他首先從五個方面對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試點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基層基礎更加夯實。   ★聯繫服務更加精準。   ★多方共治更加融洽。   ★改革創新更加有力。   ★條塊協同更加緊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雙橋街道:一張黨建地圖畫出社區治理新...
    昨天,記者來到揚州市雙橋街道,只見雙橋街道網格化治理區域圖躍然「屏」上。轄區內37個專屬網格黨支部亮起37枚金色黨徽圖案,每個網格內密密麻麻的紅色圓點閃爍其中,這是轄區駐地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紅色聯盟」……紅色服務遍布網格,紅色力量凝聚民心,絢麗的「黨建紅」增添基層治理「幸福底色」。
  • 水清溝街道「紅色管家」交上滿意答卷
    近年來,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形式,充分調動和發揮轄區內資源和力量,構建社區黨委+社區居委+物業+業委會+共建單位「五位一體」黨建工作模式,多方統籌聯建、互促共建,以黨建引領破解物業管理的難題,創新打造「紅色管家」服務平臺項目,於2019年1月在清水灣花園小區展開試點,並陸續在3個社區5家物業服務小區試點推開。人民網等多家媒體予以報導。
  • 續力「源治理「 發力「精治理「 泰山區岱廟街道打造基層「源
    泰安市泰山區岱廟街道地處泰安老城區,轄區駐地單位多、商場市場多、破產企業多,老舊小區多、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基層治理管不到家、管不到位已成為基層社區治理的較大問題。以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為例,岱廟街道的「源」治理工作經得住考驗。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街道依託「源治理」,迅速建立起緊急響應機制,集結起龐大的抗疫力量;「源治理」內涵得到進一步拓展,從擴大組織覆蓋、健全下沉機制、創新服務模式等方面,實現責任有人擔、動力能持久、信息解民憂,以城市社區精細治理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 天長市廣陵街道:「三治並舉」構建新時代基層治理新格局
    曙光社區依託城鄉協商機制,協調解決城郊自來水設施安裝到戶、天天玩公司居民小區毀綠種菜難剷除等難題;沃公社區發揮民情網格員作用,解決樓道夜燈安裝、玻璃破損及小區汙水管道清淤等問題;土城社區利用「黨群協商議事會」平臺,及時成立老舊小區業委會,為改造後的老舊無物業小區成功引入規範化「紅色物業」…… 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首要目標
  • 山東省日照市:「國企+紅色物業」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今年,73歲的匡姣遠如願以償盼來了物業「管家」,日常生活服務不僅方便了很多,還可以踴躍參與到小區各種傳統節假日舉辦的文娛活動,居民體驗感今非昔比。  「無物業」「無管理」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痛點。從1995年建成以來,日照市秦樓街道濟南路教師生活區沒有配置物業,所有的大情小事幾乎得靠業主自己跑,公共衛生、鄰裡糾紛這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便只能長期擱置。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推動基層治理向一體化、協同化轉變。「1套體系」: 打造政務公開街道樣本街道服務管理創新著力點在基層,但改革重心卻在上層制度建設,大武口區圍繞街道政務公開在區級層面制定了公開、透明、可操作的政務公開指南,推動基層治理向規範化、標準化轉變。
  • ...生活安心省心舒心 ——張灣區唱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最美和聲」
    張灣區打破條塊分割組織壁壘,全面貫通「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動力主軸,成立4個街道黨工委,組建34個社區黨委,吸納84個駐區單位、200多名黨組織負責人進入社區大黨委兼職。每季度一次「大黨委」聯席會議,每月一次「三方聯動」會議,每周一次居民議事會議,實現大事共議、要事共決、難事共解、實事共辦,城市基層治理和社區建設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 自貢大安區「紅色領航」打造基層治理升級版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堅持黨建引領,以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為突破口,實施「紅色領航」行動,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共建共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紅色堡壘」強基礎。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
  •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黨建引領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
    人民網青島7月27日電 2020年以來,遼源路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街道把黨建引領貫穿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和各方面,打通「神經末梢」,創新治理路徑,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顯著提升。
  • 天心區開展小區基層黨建工作 引領基層治理
    星辰在線1月8日訊 (通訊員 陳婷) 小區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場所,也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石和神經末梢,寄託著人們對幸福家園的美好嚮往。近年來,天心區文源街道梅嶺社區全力做好小區基層黨建工作,打造黨建引領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條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 楓林街道開展「建設人民城市、共商社區治理」基層協商活動
    11月25日下午,以「建設人民城市、共商社區治理」為主題的區政協楓林聯絡組基層協商活動在東安四村舉行。區政協副主席周秀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沈佩青及楓林聯絡組委員共計20餘人參加會議。東四居委書記以「攻堅守初心,春楓十裡情」為主題,向代表介紹居務會制度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隨後,政協委員們參觀居民區社區治理的現場及成果。接著沈書記向委員們介紹了楓林街道在黨建引領下通過居務會平臺融合多方力量參與解決社區事務的成效,他表示要繼續鞏固深化服務型居委會建設,總結提煉居務會推行成果,力爭形成可以進一步複製推廣的基層治理經驗,繼續提升「健康楓林」品牌。
  • 羅湖區在漁邨社區先行探索「新時代新漁村」走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2019年以來,羅湖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按照「標準+質量+示範」思路,在漁民村所在的漁邨社區開展先行試點,探索超大型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助力漁邨社區從「物質小康」到「精神小康」華麗轉身,為「灣區樞紐、萬象羅湖」城區發展新實踐積累更多基層經驗。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小巷有了專屬全能「管家」
    「馬大籙巷18號居民家中疑似燃氣洩漏,請管家立即上門查看情況。」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巷管家」鮑義法收到來自金閶街道調動指揮中心的指令後,立刻前往馬大籙巷18號居民家中,經仔細檢查排除險情。同時,「巷管家」葛曉華在王天井巷發現一輛違章停車佔據消防通道,迅速匯報街道調動指揮中心尋求交警支援處理。這是姑蘇區金閶街道「巷管家」的工作日常。
  • 福州象園街道連輝社區: 「三社聯動」匯聚治理合力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指示,大力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的重要理念,以近鄰黨建為引領,推動居民與居民之間近鄰互助、居民與組織之間近鄰守護、組織與組織之間近鄰共建,不斷提升社區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今日晉安」推出「近鄰黨建」專欄
  • 南通板橋社區:推進網格化黨建,提升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緊緊圍繞「黨建+基層治理」主題主線,通過加強支部與網格融合,築牢區域黨建共建體系,搭建「四梁八柱」基層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力。網格員入戶宣傳「民法典」突出規範化,明確建設路徑。
  • 青島出臺18項措施促進基層治理與物業管理雙提升
    社區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其治理服務水平直接關係到居民的幸福感,而物業服務領域引發的社會管理問題也備受關注。為強化黨對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行業發展水平和城市基層治理水平「雙提升」,近日,市委組織部聯合市民政局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出臺《關於加強物業服務行業黨建工作引領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8條務實舉措,以黨建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與物業服務管理融合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