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 除了心狠手辣,還有真正的氣度情懷

2021-03-05 菊齋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妍姿巧笑。和媚心腸。

知音識曲。善為樂方。哀弦微妙。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度宮中商。感心動耳。綺麗難忘。

離鳥夕宿。在彼中洲。延頸鼓翼。悲鳴相求。

眷然顧之。使我心愁。嗟爾昔人。何以忘憂。

——《善哉行》曹丕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有一個時代特別突出。

它有趣又風流,最神奇的在於這是一個大亂世——古中國,盛世與大一統時常,但亂世也不少。從商周到兩漢,兩漢到唐宋元明清,都是名氣極盛的統一時代——如果要說中國古史上最混亂、最無序的時代的話,魏晉南北朝當之無愧。

它混亂,朝代更迭頻繁,權力和文化長期失去重心。

它無序,每個文人幾乎都無法獨善其身,死於非命。

但是,它又充滿了神奇的魅力,有一個詞「魏晉風度」訴說了真正風流倜儻的文人們的另外一面。

這就是魏晉南北朝。

 

而在這個神奇的時代裡,最具傳奇色彩的非曹氏三父子莫屬:曹操、曹丕、曹植。

這三人中,名氣最響的是曹操和曹植。

曹丕,永遠地後於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

歷史上,大家永遠記得——

他迫害自己的弟弟,兄弟鬩牆企圖用七步成詩治罪曹植;

他貪念女色,從父親眼皮下順走三國時期傳奇的美女甄氏,曹操死後又迫不及待地接收父親的侍妾;

他也薄情寡義,野史中記載的三父子都迷戀的正妻甄氏,最後是被曹丕親自賜死,而她到死也沒有成為皇后。死後曹丕將其被發覆面,以糠塞口。

在文學上,大家只看到曹操的四言詩,曹植的詩賦,贊曹植虎父無犬子。

但是大家都忘了,曹丕也是魏晉風流重要的人物:八歲能武,十歲就隨父出徵;絕對的文學天才,他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古詩,做太子期間編撰《典論》,其中《論文》振聾發聵,第一次把「文」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他也極具「風流」,在魏晉留下了最有意思的軼事。

 

這就是曹丕寫的【燕歌行】。

 

【燕歌行】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他寫的【雜詩】也好。

【雜詩】  曹丕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輾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漢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於譙縣。曹操兒女眾多,光兒子就有25個之多,但其實,曹操先後只考慮過四個兒子:曹昂、曹衝、曹丕、曹植。

曹丕最大的幸運就在於,作為四個兒子裡面最不受曹操喜愛的,卻最終拿下了太子之位。

曹昂是曹操的長子,由當時的正室丁夫人撫養長大,地位自然不用多說,不幸的是曹昂戰死於建安二年,時年應也不過20來歲。曹昂死後,曹操並未考慮過曹丕,而是少有「神通」稱號的曹衝。《三國志》裡留有著名的「曹衝稱象」的故事,可見一斑。這樣一個小孩,從小就展示了過人的智慧,自然成了曹操的心頭之愛,曹操幾次向群臣誇耀,頗有讓其繼嗣之意。面對曹衝,曹操已然不是以一位冷靜的統治者,而是以慈愛的、驕傲的父親形象出現,而可惜的是,曹衝年少夭折,年僅13歲。

曹丕本人是相當清楚,他的皇位究竟是何等幸運。史書記載,他曾對大臣們說過:「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這裡的「家兄」指曹昂,「倉舒」便是曹衝。

如果說曹丕能夠順利「衝出重圍」,前期靠運氣,那麼後期在與最出名的同母弟曹植的奪嫡大戰中,他確實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就算沒有了長子和最喜愛的兒子,曹丕依然面臨著最大的勁敵:曹植。曹植有橫溢的才華和耀眼的風採——鍾嶸《詩品》裡,曹植可是排行上品,要知道曹操只排在了下品,曹植的成就文學史上有目共睹。

然而,曹丕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特別是詩歌方面,其實也毫不遜色。

 

【短歌行】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靈倐忽。棄我遐遷。靡瞻靡恃。泣涕連連。呦呦遊鹿。銜草鳴麑。翩翩飛鳥。挾子巢棲。我獨孤煢。懷此百離。憂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髮。生一何早。長吟永嘆。懷我聖考。曰仁者壽。胡不是保。

 

在奪嫡大戰中,或許是因為擁護曹丕的謀士大臣幾近神人(司馬懿、吳質、賈詡等),或許是因為曹操幾經思量、回心轉意,也或許是因為曹植性格狂狷遭人陷害,最終曹植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為曹操所不悅,建安二十二年,立曹丕為魏王世子。

 

曹丕生平可考資料見於《三國志》、《後漢書》、《典論·自敘》、《魏書》、《世說新語》、《資治通鑑》等史書,我們看到的是曹丕是一個非常複雜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冷酷、多疑、薄情,另一方面他也內心恢宏、充滿理想、文武兼備。

 《後漢書》中專門有一《獨行傳》,記載了漢代「操行俱絕」的獨行之士。到了三國時期,人的個性更加凸顯。曹操為魏王,後被尊為武帝,在歷任帝王中,他的個性就已經相當鮮明,如在遺令中談及衣服和伎女的處置問題;曹植更是因太有個性了,連太子都沒當上。

而曹丕一生中,最動人、最具個性的一個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  傷逝》裡。說來也有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涉及曹丕大概有十則故事,大部分都是把他作為一個荒淫無度、殘暴冷酷的令人反感的形象去描繪的,甚至有三則能明顯看出「文學虛構」成分。曹丕最大的兩個八卦,兄弟和女人,也就是出自《世說新語》。

在《世說新語  傷逝》篇裡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王仲宣,即王粲。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七哀詩》和《登樓賦》等。王粲死了,他生前喜歡學驢叫,曹丕就帶了一群人去到墓前悼念,悼念的方式就是讓大家學驢叫送別。

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作為一個帝王,居然會有如此有意思有讓人啼笑皆非的舉動。甚至,我們還能看出一點曹丕的可愛。

 

曹丕還在做太子期間,他主持編撰了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典論》。

這是一部論及政治、社會、文化等的專著,可惜的是《典論》這本書已經亡佚。但是其中《論文》和《自敘》保留了下來。

《典論  論文》被看作是第一篇嚴格意義上,精心撰寫的文學理論專著。極其幸運的是因為《論文》被後來的南朝昭明太子蕭統選入《文選》中,故幸而流傳。

《論文》全篇不過短短700多字,但是鼓舞了整整一代文人。

在曹丕之前,所謂的「文學」遠遠排在經學之後,揚雄直接說漢賦「童子雕蟲篆刻」,甚至長於此賦的曹植也說:「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而在曹丕這裡,他第一次把「文章」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饑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這是《論文》最動人也最動容的一段。他把文章與年壽、榮樂相比,此二者都有結束的時候,但文章卻可以不朽。文章創作本身可以讓人不朽,這是一條最光榮的不朽之路,因為無所依傍,故而古來人所共重。

人的肉體生命有限,所以才反襯了精神的價值。在有限的肉體生命中創作追尋無限的精神價值,這才是不朽真正的意義。曹丕作為一個位高權重者,擁有這般氣度和思想,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富個性的表現了。他的「文章不朽」實際上也就是「人的不朽」。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戰亂頻繁,瘟疫流行,朝不保夕的現實境遇激發了所有人對「個體」以及「個體意識」的關注。個體明天可能就會消失,為什麼不趁現在就展現自己獨特的存在呢?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所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確實說出了漢末以來人們的共同心態,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普通文人,必然會通過自身的個性留下痕跡。

 

《善哉行》 曹丕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悲弦激新聲。長笛吐清氣。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羇。衝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

 

曹丕是矛盾的,但是在這樣的時代裡,他自己便是自己那個最鮮明的印記。

往期 · 擷錄

文字:秦懷三

圖片來自網絡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

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

juzhai99

本篇來自投稿。歡迎投稿。

相關焦點

  • 除了曹丕和曹叡,至少還有五個人
    其實並非如此,除了曹丕和曹叡之外,至少還有五個人能鎮得住司馬懿,可惜卻無一人比他活得久,這才使得司馬懿最終一擊得手。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很顯然,曹魏第一和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曹丕和曹叡父子無疑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丕和曹叡在位時司馬懿不敢有二心,那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魏的重臣,同時也是曹魏的忠臣。
  • 《燕歌行》曹丕
    雖然這也只是《世說新語》的記載,但其實曹丕對曹彰非常忌憚,從這個史書裡頭也是可以看出來的。那麼史書裡頭明確可以看到曹丕做皇帝之後的心狠手辣。如果面對曹植、曹彰,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面對那個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美女之一——甄宓,他的心狠手辣就讓人為之齒冷。甄宓的「宓」(fú),「宓」這個字,有時候也讀 「宓」( mì)。它的讀音就和「燕歌行」的「燕」一樣,也讓人比較頭疼。
  • 曹睿的能力與曹丕比如何?
    曹叡是曹魏政權第二任皇帝,其父曹丕則是第一任。曹操雖是真正的奠基人,卻未稱帝,「魏武帝」之號是曹丕登基後追尊的。那麼,曹叡的能力與曹丕相比如何呢?這麼說吧,曹家祖孫三代,一代不如一代。據說曹叡小時候,長得俊美非凡,還有過目不忘之能,曹操很是喜歡,說「我基於爾三世矣」,意思是有了你,我曹家的基業可以繼承三代了。結果不幸言中,曹家基業果然僅延續了三代,之後就被司馬家控制了。
  • 帝王的愛情:曹丕與郭女王
    說她有「女中王」的氣度,便在閨名之外,為她取字為「女王」。郭女王的少女歲月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她的雙親和兄弟都在亂世不幸死去,她自己則由官宦人家沒落在銅鞮侯家中。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被漢獻帝晉封為魏公。當時29歲(按古代虛歲應為三十)的郭女王被曹丕看中,納為妾,甚被寵遇。郭女王才智過人,時常有計策被採納,曹丕被定為太子繼承王位,其中就有郭女王的功勞。
  • 曹丕和曹植奪嫡之爭,為何曹丕能夠勝出?
    213年,曹操受封為「魏國公」,成為真正的諸侯王,開始營建自己的封國。
  • 曹丕害死的還是周不疑害死的?
    對於曹衝的真正死因,歷來眾多紛紜,有的說因病而死,有的說被人害死,至於殺人兇手,有的說是曹丕,有的說是周不疑。 正史上的說法 正史上說得很明白: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
  • 曹丕真正擁有的心腹大臣,只有這四位,其餘都是浮雲
    曹丕真正擁有的心腹大臣,只有這四位,其餘都是浮雲縱觀曹魏歷史,曹丕無疑是繼曹操之後的又一位明君。
  • 「建安七子」其實是曹丕給弄出來的
    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並稱「三曹」。大家都知道曹操大量的詩詞比如《短歌行》、《觀滄海》,其中曹操的志向與對人生的思考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而曹植,更是由於後世謝靈運一句:「天下的才華一共有一石這麼多,曹植自己就有八鬥,我勉勉強強有一鬥,剩下的一鬥天下人共有。」而成名,成語「才高八鬥」也因此流傳於世。曹丕既然可以與他們並稱,曹丕文學才華可見一斑。
  • 曹丕《燕歌行》
    漢武帝的《秋風辭》說:「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從這裡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燕歌行》與它們思想感情上的連續性,而且還可以看到其中語言詞彙上的直接襲用。但是這些到了曹丕筆下,卻一切又都成為具有他個人獨特思想面貌,獨特藝術風格的東西了。這點我們後面再說。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 三國殺:還有這種操作,曹丕滿血翻面
    今天我們來說一種特殊的操作,就是讓曹丕在滿血時發動【放逐】,讓對面獲得不了任何收益,來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還有這種操作,曹丕滿血翻面 曹丕+蔡文姬 【放逐】:當你受到傷害後,你可以令一名其他角色翻面,然後該角色摸X張牌(X為你已損失的體力值)。
  • 《新烏龍院》:找不回的除了情懷,還有時光
    也就是那一年,我才知道,除了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千篇一律的主題,還有香港電影這樣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在那家小店,我們認識了星爺和達叔,知道了發哥和黃秋生。因為那些盜版VCD,給我們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了無數樂趣。  我一直認為,要談喜劇,星爺和達叔是永遠無法繞開的名字。
  • 三國第一美女甄宓被曹丕賜死後,為何往她嘴裡塞糠?只嘆紅顏薄命
    在嫁給魏文帝曹丕之前,曾是袁紹的次子袁熙的妻子。袁紹落敗之後,美貌的甄宓就成為了曹丕、曹操等人的囊中之物。曹操愛人妻,這是人人皆知的。故而當曹操兵臨城下時,早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將甄宓佔為己有了,卻不成想兒子曹丕先自己一步,提出了要娶甄宓為妻子。作為一個父親,曹操即便再喜歡甄宓,也不可能明面上和兒子搶老婆。於是就只能答應讓曹丕迎娶甄宓。
  • 如今Gibson除了情懷以外還有什麼競爭力?
    拖累整個公司的其他部門,比如收購的鋼琴業務還有其他音樂產業項目。簡單說就是Henry把賣吉他賺的錢用來買買買了,但買買買來的業務並不賺錢,再加上貸款帳單日快到了,美國媒體就把這事給報導了一下,於是到了中國就變成被破產了;21世紀公司掌門人Henry為了Gibson在新世紀走的更遠,要把Gibson從一個單一吉他廠打造成一個多元化樂器商再到2010年左右又勵志打造音樂生活方式公司,這一過程包括收購了Baldwin鋼琴廠、投資日本音響廠商安橋和音頻視頻廠商TEAC還有
  • 曹丕曹植誰更聰明?為什麼曹植爭不過曹丕?
    曹操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兩個兒子應該就是曹丕和曹植了,當然曹衝也是以天才著稱,但是不幸年少夭折也就沒辦法證明他的真正能力,反正曹操要選接班人肯定是在曹丕和曹植裡面選
  • 曹操很欣賞曹植,為何卻傳位於曹丕?曹植比曹丕差在哪裡?
    曹操戎馬一生,除了偶爾頭疼之外,身體素質過硬,共有二十五個兒子。長子曹昂英年早逝,況且曹昂乃庶出,即使活著,未必能繼承大統。三子曹彰勇猛善戰,立下赫赫戰功,攻城掠地身先士卒,卻有勇無謀,曹操從未考慮過讓他接班。曹衝聰明過人,三國著名神童,曹操甚愛之,曾公然當著群臣的面表示,日後打算讓曹衝接班。
  • 《萬裡長城》作者許仁龍:繪民族情懷,展大國氣度
    生活在長城內外的中國人,對長城都有一種崇高的嚮往和肅然的敬畏,這就是連綿不斷的長城情懷、家國情懷。不斷地走長城、看長城、畫長城,是許仁龍作為一個畫家的情懷。 在許仁龍的繪畫作品中,首次以長城為主題的創作是在1986年。當時擔任中央美院附中副校長的他,帶學生們到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的長城寫生,住在長城腳下的大車店裡,當時畫了許多長城的速寫,並創作了一幅《長城懷古》的國畫。
  • 除了偽情懷,電影版《愛情公寓》還有什麼?
    同時,它還在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兩項指標上,分別以38.8%和55%的成績位列當日首位——要知道,同日上映的影片還有好萊塢大片《巨齒鯊》和演技派黃渤的導演處女作、舒淇等名演員參演的《一齣好戲》。然而,這部電影的好運氣僅持續了一天,自當天下午4點豆瓣評論解封之後,2.4分的開畫成績直追史上最低分影片《逐夢演藝圈》,接近90%的用戶給出了一星的評價。
  • 大格局必有大氣度!做人,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有五種氣度,錯不了
    大格局必有大氣度!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必然會表現出卓爾不凡的氣度,與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很好的相處,不管對方有多討厭;在事業上也會獲得最終的成功,不管過程有多麼的艱難,這是很重要的一條格局思維。具體而言,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以及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有以下五種氣度,註定是人上人,錯不了。
  • 軍師聯盟郭照和曹丕怎樣在一起的 郭照結局是怎麼死的
    電視劇《軍師聯盟》中唐藝昕飾演的郭照是李晨飾演的曹丕的妻子,後來成為魏國的皇后,同時也是司馬懿妻子張春華的義妹,不僅聰慧美貌而且雍容大氣。劇中郭照和曹丕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對曹丕用情至深,對待愛情堅持自己的主見,為了和曹丕在一起甘願做妾侍,在皇宮中面對各種勾心鬥角。
  • 一個真正氣度不凡的人身上一定具備這些特點
    真正的氣度,就是能坦然承認自身的不完美,能接受真正有可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並能用謙虛和包容的眼光來看待他人,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能在不完美中不斷尋找改造的突破口,無論是順風逆流,都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以下的幾點,就是真正的氣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