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後有幾人鎮得住司馬懿?除了曹丕和曹叡,至少還有五個人

2021-02-13 溫柔說歷史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攫取了曹魏大權,自此曹魏幾代人的努力最終都為司馬懿做了嫁衣,可是曹魏勵精圖治數十年,在曹操死後難道就無人可以制衡司馬懿了嗎?其實並非如此,除了曹丕和曹叡之外,至少還有五個人能鎮得住司馬懿,可惜卻無一人比他活得久,這才使得司馬懿最終一擊得手。

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

很顯然,曹魏第一和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曹丕和曹叡父子無疑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丕和曹叡在位時司馬懿不敢有二心,那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魏的重臣,同時也是曹魏的忠臣。

雖然如此,司馬懿之所以能坐大,曹丕和曹叡要擔上不小的責任,曹操臨終前囑咐過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但是顯然曹丕沒聽進去,原本司馬懿在軍中毫無根基,正是從曹丕時期開始司馬懿慢慢執掌兵權,以至於曹叡去世後軍中遍布司馬懿親信。

大司馬曹休、曹真和徵南大將軍、荊州牧夏侯尚

自曹操時期開始,曹魏的兵權都是牢牢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之手,曹操時期是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等人,曹丕和曹叡前期則是曹休、曹真和夏侯尚等人。

曹休、曹真和夏侯尚是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執掌兵權的關鍵人物,其中曹休是揚州牧和大司馬,曹真先為中軍大將軍,後在曹休死後接任大司馬;夏侯尚是夏侯淵侄子出任荊州牧和徵南大將軍,也就是說曹魏東線、西線、南線三大重兵集團都牢牢掌控在宗室之手。

大司馬是曹魏軍方最高統帥,曹丕時期司馬懿雖然接觸兵權,但是權柄有限,一直到夏侯尚在226年意外去世後,曹叡手中無人可用才把南線兵權交到司馬懿手中,但是東線和西線仍在曹休和曹真手中,不過隨著228年和231年曹休、曹真的先後去世,曹魏後繼無人,加上諸葛亮北伐咄咄逼人的態勢,曹魏宗室已經無人可以真正和司馬懿抗衡。

除了曹丕和曹叡以及曹魏宗室之外,外姓重臣也有兩人可與司馬懿抗衡,這兩人就是陳群和滿寵,之所以這麼說,有幾個原因:第一,兩人的資歷都遠比司馬懿更深,陳群在198年效力於曹操,滿寵更早他在192年曹操入主兗州後就被曹操徵召為從事,而司馬懿在208年才出仕,而且陳群和滿寵成名也早過司馬懿。

第二,曹丕駕崩前以曹休、曹真、陳群和司馬懿四人為託孤大臣,其中陳群是鎮軍大將軍,司馬懿是撫軍大將軍,兩人地位差不多,曹叡時期司馬懿雖然在軍中權柄日重,但是陳群也不遑多讓,出任司空、錄尚書事,在軍中陳群不如司馬懿,但是在朝政大事上,司馬懿的權柄卻未必有陳群重。

第三,司馬懿雖然在南線和西線軍中根基很深,但是他的勢力從來沒有進入到東線,原因就在於執掌東線兵權之人他根本無法抗衡,先有曹休,曹休之後就是出任徵東將軍和太尉的滿寵,滿寵在東線和東吳的作戰中卓有成效,深受曹叡的倚重。

可惜的是這七個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人沒有一人熬得過司馬懿:曹丕在位七年死於226年,年僅40歲,曹叡在位十四年死於237年,年僅36歲;夏侯尚死於226年,時年40歲左右,曹休死於228年,曹真死於231年。

陳群死於237年,滿寵死於242年,司馬懿則活了73歲,生生熬死了這七個可以鎮得住他的人,這才使得他在曹魏宗室後繼無人、朝中重臣無人可以與之抗衡的情形下輕易的攫取了曹魏大權;試想一下,如果這七人有兩三個人能有司馬懿這麼長壽,司馬懿哪有機會這麼輕易得手,只能說是時也命也!

相關焦點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一則,之前荀彧是門閥士族的帶頭大哥,給過曹操一個教訓,逼得曹操殺了荀彧,這自然就讓曹操更加忌憚門閥士族力量。二則是,曹操提拔起來的後備人才中,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是劉曄,一個是司馬懿!其中司馬懿儼然有了新一屆門閥士族帶頭大哥的模樣。此刻,就算曹操想殺司馬懿,也要猶豫不決,因為荀彧和楊修之死,餘波依在。這一切就註定了曹操不敢,也不能再對門閥士族開殺戒了,故而只能拎出司馬懿,這位門閥士族的佼佼者說事,告誡曹丕——咱老曹家跟門閥士族之間一直不對眼,既要用他們,更要防範他們,反咬咱一口!
  • 司馬懿絕頂聰明,為什麼曹叡死後才謀權篡位?難不成他害怕曹叡?
    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結果,那麼作為晉朝奠基者司馬懿聰明絕頂,為什麼要在曹叡死後才有小動作?開始謀權篡位的大計呢?難道司馬懿害怕曹叡嗎? 曹操死後,勸誡自己的兒子曹丕要小心司馬懿。但是曹丕根本就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耳邊,做了皇帝之後,直接重用司馬懿。
  • 司馬懿73歲,曹丕、曹叡父子加起來才活了76歲,只因奢侈荒淫!
    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自身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家都熟知,是他的壽命——73歲。人活七十古來稀,何況在三國這種亂世,曹操就不說了,和司馬懿不是一輩人。但其實曹丕比司馬懿還小8歲,他和兒子曹叡兩人加起來才活了76歲,也無怪乎江山都成了司馬家的。
  • 曹操留給曹丕的這些大將,為何司馬懿笑到最後,曹丕對他們怎樣?
    那麼,曹操死後,他留給兒子曹丕的文臣武將還有多少人呢?曹丕又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這些人有哪些是能夠制衡司馬懿的呢?曹操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五子良將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其他武將有:典韋、許褚、龐德、李典、文欽等數十人。
  • 曹叡到底有多厲害?狠狠的壓制住司馬懿,半點不敢妄動
    曹操在世之時,司馬懿就開始輔佐曹丕了,但是相對於曹叡來說,他的父親曹丕對司馬懿那是非常的敬重,然而這種敬重其實是不被曹操所希望的,曹操非常的能人,他在世的時候就曾提醒曹丕要處處提防司馬懿。帝王之位可是由於曹丕的帝王之位有司馬懿司馬家族的很大功勞,所以曹丕和司馬懿的關係甚好,而且司馬懿對曹丕也是夾著尾巴做臣子,這就讓處在帝王之位的曹丕感到很安全。
  • 曹操、曹丕、曹叡都很聰明,為何不除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經過幾十年的戰鬥,以曹操建立的曹氏政權和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還有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三分天下,最終卻讓司馬懿一家人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司馬家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很多朋友不理解,司馬懿很早就在曹營裡面做事,為何曹家三代人都不殺他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 魏明帝曹叡究竟是不是曹丕的親生兒子?
    曹叡是魏文帝曹丕和文昭皇后甄氏的兒子,在曹丕死後,繼承皇位,諡號明帝。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誰?真實答案你想不到!
    曹操時代曹操時代,人才輩出,荀彧、郭嘉、程昱等人,都是天縱之才,智謀才能遠超眾人。當時的司馬懿作為小輩,還只能是仰望這些前輩,看著這些前輩指點江山。司馬懿出生於公元179年,曹操出生於公元155年,所以說實際上司馬懿比曹操小了整整24歲,算是曹操的小輩,倒是和曹丕同輩。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曹操生前,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並且根本沒有機會染指曹魏的兵權。不過,在曹操之後,曹丕、曹叡這兩位皇帝連續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導致司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為曹操武將之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
  • 三國時期,有幾人能鎮住司馬懿?僅有這六位
    司馬懿是曹操手底下重要謀士之一,為曹操貢獻了很多計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曹操也是非常信任他。但在曹操死後,司馬懿獨攬大權,再到後面更是讓司馬家族直接奪權,建立了西晉王朝。由此可見,在曹操死後,司馬懿是有多麼放飛自我。作為一個手擁大權的謀臣,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無可撼動。
  • 曹丕四友:力助曹丕擊敗曹植,除了司馬懿你還知道哪一個?
    在曹操二十五個子嗣之中,先後出現於曹操視野裡的儲嗣候選人有四位:曹昂、曹衝、曹丕、曹植。不過,因為曹昂戰死,曹衝又英年早逝,所以,曹丕和曹植成為曹操視野裡的兩個儲嗣候選人。其中,就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來說,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協助曹丕登上魏國太子之位,乃至最終為帝,所以他們被稱之為「曹丕四友」或者「曹魏四友」。等到曹丕即位後,自然也對這四個人委以重任。司馬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
  • 如果曹叡不早死,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曹叡一個被人們低估的皇帝
    曹叡是曹丕的長子,繼承甄姬的美貌,是個帥哥也是個才子,性格剛毅,判斷力強,能包容忠臣諫言。後世多認為他平庸無奇。就文治或武功而言,他雖較祖父曹操、父親曹丕、叔叔曹植遜色,卻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他攬大權於己手,尊儒重教,優禮大臣,徵聘賢士,虛心納諫,抵禦蜀、吳,平定公孫氏,將遼東納入曹魏版圖,堪稱有為之君。
  • 甄宓獨得曹丕和曹植的珍愛,為何結局以發覆面?為了給曹叡鋪路嗎
    曹丕作為篡位得來天下的皇帝,最討厭的,那就是有人挑戰他的權威。他看了這首詩以後,哪裡還能放過甄宓?所以就將她給賜死了。為了防止甄宓有怨氣,曹丕將甄宓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死法相當可憐。甄宓跟曹操、曹丕父子的關係還真不一般。甄宓原來號稱河北第一美女,所以曹操和曹丕都有所耳聞。
  • 在魏國德高望重的司馬懿,為何要等到曹叡死後,才發動政變
    原因有以下幾點:曹叡能力很強。在曹操未死之前,覺得司馬懿的能力很強,但城府特別深,如果把控不住有可能就會反叛。但曹操這個人雖然多疑,但也能利用人才。所以他就給司馬懿很多的機會,讓司馬懿參與很多的決策,但是他不允許司馬懿染指兵權,只能當個文臣。司馬懿也知道曹操在懷疑他所以一直在忍。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曹丕留下的四大託孤大臣分別是誰?曹叡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另外兩個輔政大臣——陳群和司馬懿,則是最忠誠於曹丕的羽翼。在曹操在世的時候,曹丕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就是自己的弟弟曹植。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間態度模糊,很多人都支持曹植與曹丕抗爭。雙方的背後都有非常多的人物。在曹丕的羽翼當中,有四個比較重要的人物,被稱為"文帝四友",分別是陳群、司馬懿、朱鑠、吳質。非常堅定地站在曹丕一方。
  • 鷹顧狼視的狠角色司馬懿,為何如此懼怕毛頭小子曹叡?
    《晉書》記載,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這傢伙面相不善,以後一定會幹預你的家事,所以你得提防這點兒。但曹丕與司馬懿關係非常鐵,並沒有聽曹操的話,司馬懿在曹丕當政時期受到重用,這也是司馬懿崛起的第一步,曹丕去世時,司馬懿被定為輔政大臣之一。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
    有很多三國迷會說:如果曹操再多活十年,司馬家可能根本沒有機會篡曹。也有人說:司馬懿作為一個隱患,曹操去世之前沒能清除也是他的一大失策。曹操是留下了一筆優秀人才遺產來輔助曹丕的,這些人才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用以對付司馬懿。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協助曹丕治國,因為這些人才中就包含著司馬懿。至於在三十年之後,年近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是曹魏政局變化所導致而已。那讓我們看看,曹操在死後給曹丕留下了哪些優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為何又無法在30年後阻止司馬懿的政變行動呢?
  • 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魏失國,根源就在曹操對司馬懿的徵辟和曹丕對司馬懿的重用,為什麼明知司馬懿不願屈就於自己,曹操還是執意要招攬司馬懿?曹丕又為什麼沒能延續曹操的態度冷藏司馬懿呢?曹操徵用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司馬懿的才能在當時屬實出眾,為司馬家族的"八達"之首。曹操此時急需人才,通過徵辟的手段,可以將天下的人才都招攬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過"挾天子"吸引的擁漢的士人,為建立曹氏王朝儲備人才。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這答案一定是曹丕。好多人覺得司馬懿和曹丕關係好,亦師亦友。這才可怕。伴君如伴虎。 曹操時代身邊文臣武將眾多,曹老闆也壓根不信任這些世族。曹操萬年連荀彧都不信任。司馬懿壓根就沒放眼裡。這就好比上班,董事會開會,你都沒資格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