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留給曹丕的這些大將,為何司馬懿笑到最後,曹丕對他們怎樣?

2021-02-23 黃梁以夢

曹操是一個用人高手,在三國時期,他的用人能力是一流的,所以在他身邊聚攏的文臣武將很多,文有謀臣治臣數十位,武有五子良將、八虎騎數十人,這些人是支撐曹操創立曹魏基業的重要力量。那麼,曹操死後,他留給兒子曹丕的文臣武將還有多少人呢?曹丕又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這些人有哪些是能夠制衡司馬懿的呢?

曹操手下文臣武將大盤點:

五子良將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其他武將有:典韋、許褚、龐德、李典、文欽等數十人。一等謀臣有: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戲志才、劉曄、蔣濟、司馬懿(後期)。二等謀臣有:華歆、鍾鷂、滿寵、毛玠、賈逵、楊修、辛毗、王桀、張既、郭淮等三十幾人。其他謀臣有:袁渙、張範、陳琳、王昶等五十幾位。這其中能制衡司馬懿的不在少數,至少武將中的張遼、徐晃、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文臣中的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戲志才、劉曄等,都是可以制衡司馬懿的人。可為何最終只有司馬懿脫穎而出,成為曹魏最大的權臣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曹丕及曹叡對這支優秀人才隊伍的使用了。

曹丕上位後的形勢:

曹丕的能力照比曹操相差得應該不是一點半點,主席評價曹丕說「有些才華,但遠不如曹操,在政治上也平庸……」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曹丕的文治武功確實比不上其父曹操。他繼位之前,曾發生與弟弟曹植爭位的事,並因此在這兩兄弟身邊還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互相以對方為政敵。再加上曹丕的心胸遠不如曹操寬廣,所以他對當初支持曹植的人都不會重用。除了爭奪儲位使曹魏內部人才分化,還有一些因為其他原因,所以,到曹丕繼位時,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力量已大不如曹操時期。

曹操給曹丕留下的能獨當一面的武將:

在能制衡司馬懿的人中,武將大概有:張遼(169年-222年)、徐晃(?-227年)、夏侯惇(?-220年)、夏侯淵(?-219年)、曹仁(168-223年)、曹純(170年-210年)、曹洪(?-232年)、曹休(?-228年)、夏侯尚(?-226年)、曹真(?—231年),文臣本文不暫不作分析。武將中在220年曹操病逝前就犧牲的有:夏侯惇、夏侯淵、曹純等幾位。

被曹丕善待重用的武將:

經過上面的排除,曹丕繼位時剩下的能獨當一面的武將只剩下:張遼、徐晃、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這幾位。下面就來看看曹丕和曹叡對這幾位大將的任用情況。

東吳剋星張遼:

張遼比司馬懿大10歲,是曹丕非常重視的武將之一,曹丕繼任張遼為前將軍,駐防合肥。221年,再拜張遼為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並為張遼建造屋舍,優待其母,甚至連當年追隨張遼衝擊孫權帥旗的一些步卒都全部被封為虎賁。可見,張遼是曹丕繼位後最為重用的武將之一,可惜,到222年時,張遼便在曹丕伐吳的戰爭中病逝,享年只有53歲。可以說,張遼多年來一直都是曹魏對付東吳的名將,是孫權最為忌憚的曹魏大將,曹丕重用張遼與其當時打算對付東吳有很大關係,從這一點看,曹丕還是有一些用人眼光的。

老將徐晃:

徐晃是曹丕比較重視的武將,他繼位後封徐晃為右將軍,進封逯鄉侯,不久後又封為陽平侯。220年,徐晃在上庸打敗蜀漢守將劉封,後又與曹仁攻克了東吳鎮守襄陽的部將陳邵。222年,在伐吳戰爭中徐晃歸屬於上軍大將軍曹真統領,此戰中魏軍沒有討到什麼便宜。到226年,曹丕去世後,徐晃與司馬懿曾受命到襄陽迎戰東吳諸葛瑾,此戰徐晃立功,被增食邑二百,共計享受食邑三千一百戶。可見,徐晃也是能制衡司馬懿的一員武將,當時,司馬懿並沒有多少獨當一面的機會,可惜他活不過司馬懿,比司馬懿早犧牲了整整24年,到227年就病逝了。

曹家重臣曹仁:

曹仁比司馬懿大11歲,也是曹丕非常重視的自家大將,他拜曹仁為車騎將軍,令其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食邑達到三千五百戶。後來,曹仁屯駐於宛城,221年,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期間曹仁奉命討伐了叛將鄭甘,移屯於臨潁,遷為大司馬,總督諸軍據守烏江,後接替張遼還屯於合肥。222年曹丕伐吳時,曹仁是中路大軍的主將。不幸的是,在此戰中,曹仁吃了敗仗,敗退不久,便逝世了,享年56歲。曹仁是曹魏獨當一面的大將,他在馳騁沙場的時候,還輪不到司馬懿,可惜他也過早病逝。

曹家千裡駒曹休:

曹休是曹操族子,生年未載,應該與187年出生的曹丕差不多,但應該比司馬懿小,被曹操譽為「千裡駒」。曹休是曹丕非常重視的武將,曾任命其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負責抵禦孫權。222年,曹丕南徵時,曹休是東路大軍的主將,率領張遼、臧霸、賈逵、王凌等將從東線出兵伐吳,曹休比較幸運,是三路大軍中唯一取勝的一路。回軍後,曹休被拜為揚州牧,駐紮在東南邊境防禦東吳。226年,曹丕去世時,專門託孤於曹休、陳群、曹真、司馬懿輔政曹叡。曹叡繼位後,遷曹休為大司馬,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都督揚州。後在與東吳的交戰中,險些全軍覆沒,戰敗後曹叡雖未責備他,但他自己很慚恨。228年曹休背部癰發,不久就病逝了。曹休應該是曹家後期比較優秀的武將,可惜他也活不過司馬懿。

曹家最後的希望曹真:

曹真是曹操養子,生年也未記載,應該比曹丕還小,所以比司馬懿也要小,他是曹丕非常重視的武將。曹丕繼位後先封曹真為鎮西將軍,後又升任其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曹丕死後,曹真也是受託孤的輔政重臣之一。曹叡繼位後,進曹真為大將軍,地位僅次大司馬曹休。可見,曹休、曹真無疑是制衡司馬懿的最重要力量。曹真掌權後,曾力挫諸葛亮的北伐行動。曹休病逝後,曹真接任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231年,曹真不幸病逝,使曹家喪失了最有能力制衡司馬懿的武將。

被曹丕棄用的武將:

曹洪是曹操從弟,屬於老牌名將。曹洪是被曹丕棄用的大將之一,曹丕繼位封曹洪為驃騎將軍,都陽侯。222年曹丕南徵東吳時,並未任用曹洪。到226年時,曹丕借曹洪的門客犯法一事牽累曹洪,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要處死。後經群臣及卞太后的求情,曹洪才被免死,出獄後被免為庶人。曹丕之所以這樣對待曹洪,主要是因為曹洪早年間曾拒絕借錢給年少的曹丕,因此遭曹丕懷恨,可見曹丕心胸確實狹隘。曹叡繼位後,雖啟用曹洪為後將軍,但其銳氣早已不復當年,到232年曹洪就逝世了。

被曹丕折磨的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也是比較有才能的武將,本來與魏文帝曹丕親近友好,開始比較受曹丕重視,但在224年,曹丕因為夏侯尚寵幸愛妾而疏遠正妻曹氏之女,而派人絞殺了夏侯尚的愛妾,這令夏侯尚悲傷欲絕,曹丕知道後更加生氣,但並未懲治其本人。僅一年後,夏侯尚便病重,到226年,夏侯尚病逝。曹丕雖然對夏侯尚並未懲治,但也沒有太重用他。

另外能支撐曹家基業,制衡司馬懿的還有曹彰、于禁等將,但他們都被曹丕害死了。所以,司馬懿的冒頭真是天意,有能力制衡他的人一個接一個自動消失,為其掌權創造了好機會。恐怕曹操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培養的這些大將最後會落得這樣的結果!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
    ID:shuosanguo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曹操是留下了一筆優秀人才遺產來輔助曹丕的,這些人才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用以對付司馬懿。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協助曹丕治國,因為這些人才中就包含著司馬懿。至於在三十年之後,年近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是曹魏政局變化所導致而已。那讓我們看看,曹操在死後給曹丕留下了哪些優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為何又無法在30年後阻止司馬懿的政變行動呢?
  • 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魏失國,根源就在曹操對司馬懿的徵辟和曹丕對司馬懿的重用,為什麼明知司馬懿不願屈就於自己,曹操還是執意要招攬司馬懿?曹丕又為什麼沒能延續曹操的態度冷藏司馬懿呢?曹操徵用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司馬懿的才能在當時屬實出眾,為司馬家族的"八達"之首。曹操此時急需人才,通過徵辟的手段,可以將天下的人才都招攬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過"挾天子"吸引的擁漢的士人,為建立曹氏王朝儲備人才。
  • 曹操、曹丕、曹叡都很聰明,為何不除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經過幾十年的戰鬥,以曹操建立的曹氏政權和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還有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三分天下,最終卻讓司馬懿一家人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司馬家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很多朋友不理解,司馬懿很早就在曹營裡面做事,為何曹家三代人都不殺他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 曹丕死後給兒子留兩名大將,若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還能謀權?
    曹丕死後給兒子留兩名大將,若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還能謀權?曹丕生於187年,死於226年。他的父親是曹操。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徵戰一生,立功無數的張郃,卻成了一直擔任文官的司馬懿的副手,最終還被司馬懿逼著追擊諸葛亮時被射死,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若非司馬懿出身門閥士族,他豈能這麼輕鬆壓過張郃?其三就是對手太強悍。跟曹操、曹丕、曹叡、劉備、諸葛亮、陸遜等多位三國時期的頂級大牛都鬥過法。尤其是跟諸葛亮的鬥法,堪稱九死一生。
  • 託孤司馬懿 曹丕和曹睿做錯了嗎?
    而且曹丕和曹睿還是很信任司馬懿的,臨死前還任命其為輔政大臣,就像劉備託孤給諸葛亮一樣,這司馬懿就相當於是託孤大臣了,試問曹丕託孤司馬懿還是情有可原的,這曹睿怎麼又託孤司馬懿,而恰恰是曹睿的託孤,才讓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曹魏才最終改姓司馬了。
  •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
    司馬懿也是曹魏三朝託孤輔政大臣,早年被曹操強徵為文學椽,因盡職盡責,能力非凡被曹操器重,但司馬懿因由狼顧之相,深受曹氏的猜忌。曹操死前,曾告訴曹丕,要用司馬懿,但需要永遠防著他。曹丕在位期間,司馬懿成了他對抗曹氏宗親的工具,被沒有實權。曹丕死前又曾告訴曹睿,讓司馬懿成為權衡宗親和新政的工具,但要一直放著他。曹睿在位期間,司馬懿一直唯唯諾諾,一副忠誠奴才的樣子,可以說司馬懿也是非常害怕曹睿,這究竟是為何?
  • 司馬懿為何斷了介入曹丕和曹植奪嫡之爭的念頭,原來是曹操洩了密
    從此之後,曹操選擇接班人的天平開始慢慢向曹植傾斜,而曹丕雖然有作為長子的優勢,但是被曹植以驚世的才華超越在前,瞬間落了下風,造成了極大的挫敗感。曹丕的失勢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在他旁邊的司馬懿還是敏銳地察覺到曹丕歡笑背後的落寞,這對於司馬懿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曹丕一生中兩個皇后,她們在歷史上最後結局都是怎樣的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歷史是三國的時期魏國的第二代領導者曹丕的兩位皇后。這兩個和曹丕產生糾葛的女人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大雨就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番。曹丕是曹操的繼承人這個大家非常的熟悉,但是他的這一生有兩位皇后分別是甄宓和郭女王。可能大家對甄宓會比較熟悉一些,她是上蔡令甄逸的女兒十分的漂亮。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誰?真實答案你想不到!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是英明之主,對臣子有極強的威懾力,不過要問他們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實際上很難回答,因為司馬懿根本不怕他們中地任何一人
  • 《軍師聯盟》:曹丕為什麼拼不過司馬懿?
    1、正面:你怎樣,孩子就怎樣曹丕說:我的父親就像那泰山之巔的松柏,我出生在這樣的大樹之下,可以登高望遠,一覽眾山,是我的榮幸。曹植說:我的志向,那是學父親,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勒金石之功。還有曹彰,人稱黃須兒,帶兵南徵北戰,徵討烏桓,降服遼東鮮卑眾大將;曹衝,也是飽讀詩書,稱象不過小試牛刀……這樣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在劇中,曹操即使政務繁忙,軍事緊急,也不忘帶著孩子騎馬射箭,練得一身武藝;更注重孩子全方位發展,培養他們通曉音律、著詩寫賦。男人們,忙,自古而今,都不是你忽略孩子教育的理由。
  • 曹操,曹丕和曹睿,司馬懿最怕哪個人呢?
    三國人物中,司馬懿在曹魏隱忍一生,最後取代了曹魏,並將天下收入司馬家囊中。司馬懿侍奉過曹操,曹丕和曹睿,但是都沒有過非分之想,沒有造反過。對於曹氏三代人,曹操,曹丕和曹睿,司馬懿到底最怕哪個呢?顯然,從司馬懿的實力水平,曹氏三代人的能力,曹氏三代人的根基這三個方面來看,其實司馬懿最怕的人是曹操。1.司馬懿的實力水平公元208年,曹操任丞相,徵召了司馬懿,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
  • 曹丕為給妹妹洩憤,殺掉一小妾,哪料卻死了位大將,盤活了司馬懿
    而《三國志》也趁機湊熱鬧,對曹丕的評價是:曹丕寫詩作賦很牛,除此之外,倘若為人再大度一些,做事再公平一點,志向更遠大……那就堪稱完美了。天知道,這是在誇曹丕,還是損他呢,反正越琢磨越不是味兒。其實曹丕之所以成了這副模樣,還真怪不得別人,不信?看看曹丕做得這件事。皆知,曹操起家的班底,是藉助「曹家班」,所謂:諸曹並夏侯。故而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非常密切。
  • 曹丕去世前說出一秘密, 連曹操都能騙過, 司馬懿聽後直冒冷汗.
    尤其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徹底的失去了和另外兩大國抗衡的實力。曹操一方則是慢慢的崛起,之後曹操逝世曹丕成為了丞相,然而在同年曹丕登記成為了魏國的皇帝,在曹丕在位期間還成功的完成了北方的統一,然而讓人奇怪的是曹丕的壽命極其的短。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在曹爽放棄抵抗之後,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通過對曹爽勢力的清除,司馬懿及其後人,得以不斷把持曹魏的朝政,從而完成了西晉取代曹魏的目標。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曹操生前,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並且根本沒有機會染指曹魏的兵權。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這答案一定是曹丕。好多人覺得司馬懿和曹丕關係好,亦師亦友。這才可怕。伴君如伴虎。 曹操時代身邊文臣武將眾多,曹老闆也壓根不信任這些世族。曹操萬年連荀彧都不信任。司馬懿壓根就沒放眼裡。這就好比上班,董事會開會,你都沒資格參加。
  • 曹丕臨終前,留了幾個人防備司馬懿,他們為何沒有阻止司馬奪權?
    黃初七年,僅在位七年的魏文帝曹丕逝世於洛陽,年僅四十歲。在臨死之際,曹丕緊急召曹真、陳群,以及司馬懿等三人前來受領遺詔。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曹丕是打算讓這三人作為輔政大臣來輔佐曹叡的。而就在這時,徵東大將軍曹休來到曹丕的寢宮前問安。而曹丕得知是曹休後,才臨時把三人變為四人。
  • 曹操很欣賞曹植,為何卻傳位於曹丕?曹植比曹丕差在哪裡?
    在剩下的兒子裡面,曹丕和曹植最優秀,在選誰接班的問題上,曹操猶豫不決,大臣們也分為兩派,一派支持曹丕,一派擁護曹植,雙方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曾停息。最終,曹老闆在臨死前做出決定,把王位傳位於曹丕,曹植在爭鬥繼承權的戰鬥中失敗了。客觀來說,曹操非常欣賞曹植,認為曹植的才華更勝一籌,文章寫得出神入化,但他為何卻把王位傳給曹丕,而非曹植?曹植比曹丕究竟差在哪裡?
  •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怕曹丕,為何單單懼怕曹睿?原因再明了不過
    在曹丕做帝王的時期,司馬懿只想要在所有的大臣中嶄露頭角,他那時候無心也無力去反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