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無論是史書對他的定論,還是民間的口碑都不算太好。比如在民間,一提曹丕,人們就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曹植。而《三國志》也趁機湊熱鬧,對曹丕的評價是:曹丕寫詩作賦很牛,除此之外,倘若為人再大度一些,做事再公平一點,志向更遠大……那就堪稱完美了。
天知道,這是在誇曹丕,還是損他呢,反正越琢磨越不是味兒。其實曹丕之所以成了這副模樣,還真怪不得別人,不信?看看曹丕做得這件事。
皆知,曹操起家的班底,是藉助「曹家班」,所謂:諸曹並夏侯。故而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曹操死後,曹丕也秉持著這種態度。除了對曹真、曹休異常信任和重用外,對夏侯尚更是恩寵無比。
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跟曹丕關係非常鐵,娶了曹真的妹妹,當然也可算是曹丕的妹妹,德陽公主為妻。當年曹操死後,就是由他護送著曹操棺槨,回到鄴城的。至於他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曹真、曹休,也堪稱是統帥級別的人物。
比如,曹丕稱帝後,便是夏侯尚建議:上庸那個地方很關鍵,由於地勢兇險,所以劉備駐紮在哪裡的兵將不多。所以我們應趁機偷襲上庸,料劉備必不會有準備。」果然,夏侯尚和徐晃,一舉拿下了上庸,並迫使孟達投降!
夏侯尚打敗西蜀拿了上庸後,跟著就轉過頭來,對陣東吳的諸葛瑾。他再次兵出奇招,出其不意的用小船渡河,猛攻東吳大營,最終諸葛瑾大敗。也就是在這時,由於軍中瘟疫爆發,曹丕聽聞後,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刻調夏侯尚回京,千萬別染了病。
由此,夏侯尚便回到了京城。但恐怕連夏侯尚自己都想不到,正是因他回到了曹丕身邊,很快就引發出了一件,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起因竟然是夏侯尚娶了一位小妾。
對這位小妾,夏侯尚寵愛異常,幾乎達到痴迷的地步了。自然為此就冷落了正室——那位曹家的公主。她對這位小妾是異常憤恨。此事就又驚動了曹丕,哪料曹丕卻大怒:我的妹妹,豈能受這種欺負?
於是曹丕幾次規勸夏侯尚,卻不見效果。終於曹丕急眼了,為了給妹妹洩憤,便派人殺掉了夏侯尚的那位小妾。本以為小妾一死,夏侯尚就能回心轉意,重新夫妻恩愛。可曹丕錯了。
自小妾被曹丕殺掉後,夏侯尚就變了模樣,不但大病一場,還動不動就去小妾墓前追思。以至於整個人都變得神思恍惚起來。曹丕雖氣得大罵夏侯尚沒有出息。可罵完後,也期盼夏侯尚趕緊好起來,畢竟這是位難得的大將!
可惜,曹丕最終等來的消息卻是,夏侯尚因相思小妾過度,人給病死了!曹丕愕然良久,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是這則結果!因殺一小妾,損失一大將,這買賣虧大發了。曹丕雖追悔莫及,但在此刻,他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夏侯尚之死,還暗藏著一個更可怕的後果。
夏侯尚有個女兒叫夏侯徽,嫁給了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據《三國志》載,由於夏侯徽發覺到了司馬家有不臣之心,所以被司馬師給害死了。此事便是發生在夏侯尚死後的第8年。
如今的問題是,倘若夏侯尚沒死,司馬師還敢不敢,害死夏侯徽呢?絕對沒這膽子!須知過去這些豪門婚配,都講究門當戶對。夏侯尚活著,夏侯徽在司馬家就硬氣,倘若夏侯徽死了,必會深追原因。如今夏侯尚死了,那麼夏侯徽之死,也就不會有人來深追。
而對於司馬懿來言,夏侯徽這個兒媳婦,堪稱是曹丕安插在他家的一個眼線。如今,夏侯尚一死,這個眼線就成了斷線風箏,一下子就盤活了司馬懿!
所以一直都有種歷史觀點認為:司馬師害死夏侯徽,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司馬懿不再甘心稱臣!故而夏侯尚之死,雖看著很滑稽,卻是足能改變歷史走向的一個事件。
結論:曹丕只因為妹妹洩憤,而殺小妾,導致夏侯尚病死這事,實屬吃飽撐的!因為夏侯尚之死,很難說他僅僅因相思過度——曹丕都把手伸進他家,介入夫妻之間,並公然殺他小妾,足能讓夏侯尚心膽俱裂,這是不是一種恐嚇呢?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