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為給妹妹洩憤,殺掉一小妾,哪料卻死了位大將,盤活了司馬懿

2021-03-05 向前看世界 向後看歷史

曹丕,無論是史書對他的定論,還是民間的口碑都不算太好。比如在民間,一提曹丕,人們就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曹植。而《三國志》也趁機湊熱鬧,對曹丕的評價是:曹丕寫詩作賦很牛,除此之外,倘若為人再大度一些,做事再公平一點,志向更遠大……那就堪稱完美了。

天知道,這是在誇曹丕,還是損他呢,反正越琢磨越不是味兒。其實曹丕之所以成了這副模樣,還真怪不得別人,不信?看看曹丕做得這件事。

皆知,曹操起家的班底,是藉助「曹家班」,所謂:諸曹並夏侯。故而曹家和夏侯家的關係非常密切。在曹操死後,曹丕也秉持著這種態度。除了對曹真、曹休異常信任和重用外,對夏侯尚更是恩寵無比。

夏侯尚是夏侯淵的侄子,跟曹丕關係非常鐵,娶了曹真的妹妹,當然也可算是曹丕的妹妹,德陽公主為妻。當年曹操死後,就是由他護送著曹操棺槨,回到鄴城的。至於他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曹真、曹休,也堪稱是統帥級別的人物。

比如,曹丕稱帝後,便是夏侯尚建議:上庸那個地方很關鍵,由於地勢兇險,所以劉備駐紮在哪裡的兵將不多。所以我們應趁機偷襲上庸,料劉備必不會有準備。」果然,夏侯尚和徐晃,一舉拿下了上庸,並迫使孟達投降!

夏侯尚打敗西蜀拿了上庸後,跟著就轉過頭來,對陣東吳的諸葛瑾。他再次兵出奇招,出其不意的用小船渡河,猛攻東吳大營,最終諸葛瑾大敗。也就是在這時,由於軍中瘟疫爆發,曹丕聽聞後,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刻調夏侯尚回京,千萬別染了病。

由此,夏侯尚便回到了京城。但恐怕連夏侯尚自己都想不到,正是因他回到了曹丕身邊,很快就引發出了一件,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大事,起因竟然是夏侯尚娶了一位小妾。

對這位小妾,夏侯尚寵愛異常,幾乎達到痴迷的地步了。自然為此就冷落了正室——那位曹家的公主。她對這位小妾是異常憤恨。此事就又驚動了曹丕,哪料曹丕卻大怒:我的妹妹,豈能受這種欺負?

於是曹丕幾次規勸夏侯尚,卻不見效果。終於曹丕急眼了,為了給妹妹洩憤,便派人殺掉了夏侯尚的那位小妾。本以為小妾一死,夏侯尚就能回心轉意,重新夫妻恩愛。可曹丕錯了。

自小妾被曹丕殺掉後,夏侯尚就變了模樣,不但大病一場,還動不動就去小妾墓前追思。以至於整個人都變得神思恍惚起來。曹丕雖氣得大罵夏侯尚沒有出息。可罵完後,也期盼夏侯尚趕緊好起來,畢竟這是位難得的大將!

可惜,曹丕最終等來的消息卻是,夏侯尚因相思小妾過度,人給病死了!曹丕愕然良久,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是這則結果!因殺一小妾,損失一大將,這買賣虧大發了。曹丕雖追悔莫及,但在此刻,他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夏侯尚之死,還暗藏著一個更可怕的後果。

夏侯尚有個女兒叫夏侯徽,嫁給了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據《三國志》載,由於夏侯徽發覺到了司馬家有不臣之心,所以被司馬師給害死了。此事便是發生在夏侯尚死後的第8年。

如今的問題是,倘若夏侯尚沒死,司馬師還敢不敢,害死夏侯徽呢?絕對沒這膽子!須知過去這些豪門婚配,都講究門當戶對。夏侯尚活著,夏侯徽在司馬家就硬氣,倘若夏侯徽死了,必會深追原因。如今夏侯尚死了,那麼夏侯徽之死,也就不會有人來深追。

而對於司馬懿來言,夏侯徽這個兒媳婦,堪稱是曹丕安插在他家的一個眼線。如今,夏侯尚一死,這個眼線就成了斷線風箏,一下子就盤活了司馬懿!

所以一直都有種歷史觀點認為:司馬師害死夏侯徽,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意味著司馬懿不再甘心稱臣!故而夏侯尚之死,雖看著很滑稽,卻是足能改變歷史走向的一個事件。

結論:曹丕只因為妹妹洩憤,而殺小妾,導致夏侯尚病死這事,實屬吃飽撐的!因為夏侯尚之死,很難說他僅僅因相思過度——曹丕都把手伸進他家,介入夫妻之間,並公然殺他小妾,足能讓夏侯尚心膽俱裂,這是不是一種恐嚇呢?誰都清楚!

相關焦點

  • 曹操留給曹丕的這些大將,為何司馬懿笑到最後,曹丕對他們怎樣?
    到226年,曹丕去世後,徐晃與司馬懿曾受命到襄陽迎戰東吳諸葛瑾,此戰徐晃立功,被增食邑二百,共計享受食邑三千一百戶。可見,徐晃也是能制衡司馬懿的一員武將,當時,司馬懿並沒有多少獨當一面的機會,可惜他活不過司馬懿,比司馬懿早犧牲了整整24年,到227年就病逝了。曹家重臣曹仁:
  • 託孤司馬懿 曹丕和曹睿做錯了嗎?
    而且曹丕和曹睿還是很信任司馬懿的,臨死前還任命其為輔政大臣,就像劉備託孤給諸葛亮一樣,這司馬懿就相當於是託孤大臣了,試問曹丕託孤司馬懿還是情有可原的,這曹睿怎麼又託孤司馬懿,而恰恰是曹睿的託孤,才讓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曹魏才最終改姓司馬了。
  •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
    司馬懿也是曹魏三朝託孤輔政大臣,早年被曹操強徵為文學椽,因盡職盡責,能力非凡被曹操器重,但司馬懿因由狼顧之相,深受曹氏的猜忌。曹操死前,曾告訴曹丕,要用司馬懿,但需要永遠防著他。曹丕在位期間,司馬懿在曹魏並沒有什麼名望,司馬氏雖然為北方大族,但無法和曹氏抗衡,曹氏在北方苦心經營三代,也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可以說百姓對曹氏也是感恩戴德。司馬懿是臣,曹睿是君,一個沒有實權和名望的大臣,遇到明主曹睿,自然會害怕。
  • 司馬懿的柏夫人,為何是史上獨例
    前二十幾節的故事主線,一條是曹丕往司馬懿床上派女人 ,一條是曹丕、曹植爭王位,一條是九品中正制。在裡談談曹丕往司馬懿床上派女人這事。司馬懿老婆張春華,真是史上可以挖掘出來當俠女的人物。十二歲嫁給司馬懿,曹操徵招司馬懿當公務人員,司馬懿不想去,就裝腿壓斷了,癱在床上。
  • 曹丕死後給兒子留兩名大將,若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還能謀權?
    曹丕死後給兒子留兩名大將,若不是英年早逝,司馬懿還能謀權?曹丕生於187年,死於226年。他的父親是曹操。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
    ID:shuosanguo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曹操是留下了一筆優秀人才遺產來輔助曹丕的,這些人才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用以對付司馬懿。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協助曹丕治國,因為這些人才中就包含著司馬懿。至於在三十年之後,年近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是曹魏政局變化所導致而已。那讓我們看看,曹操在死後給曹丕留下了哪些優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為何又無法在30年後阻止司馬懿的政變行動呢?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1、曹真他是曹操的養子。曹真生父募兵的時候死了,所以曹操感到羞愧把他收為養子。並且由於曹真作戰勇敢,被允許加入虎豹騎。後來參加漢中戰役,並在戰鬥中有不錯的表現。曹真後來受封鎮西將軍,都督雍涼兩州的軍事。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國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都城洛陽。作為執掌曹魏大權多年的重臣,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完成了對曹爽的致命一擊。
  • 曹丕去世前說出一秘密, 連曹操都能騙過, 司馬懿聽後直冒冷汗.
    尤其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徹底的失去了和另外兩大國抗衡的實力。曹操一方則是慢慢的崛起,之後曹操逝世曹丕成為了丞相,然而在同年曹丕登記成為了魏國的皇帝,在曹丕在位期間還成功的完成了北方的統一,然而讓人奇怪的是曹丕的壽命極其的短。
  • 曹丕壓制住了司馬懿,也知道他的野心,但是為什麼一開始不殺了他呢?
    所以,曹操當年能看出種菜的劉備,後來也能看出藏得深的司馬懿。可是,為何曹家不殺了司馬,還要一直用著呢?尚構不成威脅此時的司馬懿,縱然是英雄,可是,也還遠遠沒有足以威脅曹家江山的地步。尤其是曹丕時期。資歷、威望能排在司馬懿前面的人一抓一大把。即使到了曹丕後期,早期的名將凋零以後,當時曹家宗族的曹真、曹休這些壯年人,也牢牢把握著兵權。
  • 《軍師聯盟》:曹丕為什麼拼不過司馬懿?
    那就是《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主演于和偉、吳秀波、翟天臨……等人,都是演技炸裂的。劇中于和偉老師扮演的「狼爸」曹操,更是像一部行走的育兒經。為人君父的野性和柔情在劇中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他不僅是威嚴的君王,更是孩子心中權威的父親。他的教育方式,跟他的人一樣充滿著爭議。
  • 曹丕四友:力助曹丕擊敗曹植,除了司馬懿你還知道哪一個?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除了曹丕自己謹小慎微,更離不開其身邊心腹謀士的幫助。其中,就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來說,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協助曹丕登上魏國太子之位,乃至最終為帝,所以他們被稱之為「曹丕四友」或者「曹魏四友」。等到曹丕即位後,自然也對這四個人委以重任。
  • 曹丕留下3人防止司馬懿造反,本來萬無一失,可惜都死在了他前面
    對此,在筆者看來,曹丕留下3人防止司馬懿造反,本來萬無一失,可惜這三個人都死在了他前面。一首先,黃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讓後宮淑媛、昭儀以下的都各歸其家。
  • 曹操夢三馬同食一槽,司馬懿父子三人篡曹魏
    曹操作為亂世奸雄,統一北方,識人能力自然不一般,他對司馬懿是了解的,此人有雄心、有能力,且心狠手辣,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而曹丕等人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所以曹操已有此擔憂。恰好又做了個夢,加劇了他的擔憂,這才聯繫到一塊。至於後來事實「驗證」了這個夢,既說明了曹操看得準,也與好多條件分不開的。
  • 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曹魏失國,根源就在曹操對司馬懿的徵辟和曹丕對司馬懿的重用,為什麼明知司馬懿不願屈就於自己,曹操還是執意要招攬司馬懿?曹丕又為什麼沒能延續曹操的態度冷藏司馬懿呢?曹操徵用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司馬懿的才能在當時屬實出眾,為司馬家族的"八達"之首。曹操此時急需人才,通過徵辟的手段,可以將天下的人才都招攬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過"挾天子"吸引的擁漢的士人,為建立曹氏王朝儲備人才。
  • 曹魏的十一位「太尉」:除了司馬懿,你還知道哪一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以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為三公。其中,太尉執掌天下兵馬,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所以,實際上秦朝時期並沒有人擔任太尉一職。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太尉雖然不掌握實際的兵權,但是,能夠擔任太尉一職的,往往都是資歷深厚的大臣。
  • 此人臨死前將大將留給兒子,假如他還活著的話,司馬懿怎敢造反?
    在三國期間曾經出國不少的英雄好漢如: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夏侯惇、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等。假如都想要吞併其他的兩個國家,這並不是因為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各種各樣的陣營當中有不少猛將,要是猛然進攻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梟雄半輩子也跟兩個死敵劉備、孫權明裡暗裡互相爭鬥,都想要成為最早的統治者之一。
  •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怕曹丕,卻懼怕曹睿?原因很簡單!
    這個人就是曹操陣營下第一大謀士——司馬懿。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司馬懿的能力比起諸葛亮來可謂是不相上下。司馬懿也幫助了曹操奪得了很多的勝利。為曹家日後的成功立下了自己的功勞。 作為魏國的一名老臣,而且在曹操的麾下盡心盡力,相比曹操的部下都會對這位老功臣信服,而不是會對曹丕盡心盡力。對此,作為皇帝的曹丕也是選擇任由司馬懿自己發展,畢竟曹家的江山也是靠著司馬懿才能夠打下來的。
  • 曹操死之前,為何殺掉楊修而非司馬懿,楊修真有那麼重要嗎
    對於三國相信很多人非常熟悉吧,曹操是最大的一個諸侯,但是,在曹操死之前,卻殺掉了楊修,而放任司馬懿不管,那麼曹操為什麼這樣做呢?難道楊修比司馬懿還要重要嗎?
  • 司馬懿是最大的失敗者,是漢族最大的罪人
    司馬懿如何會成為最大的失敗者呢?好,咱們簡單梳理一下,《軍師聯盟》從開篇就是司馬懿和楊修的月旦評的慷慨辯論,從以二人為主線,張揚的楊修率先輔佐曹植,司馬懿則是以退為進,曹丕給了他一個強夢想便開始加入他的戰隊,隨即雙方開始了爭奪世子的圍剿戰,加上曹操的慫恿,幾乎到了白日化的程度,司馬懿則是全力輔佐曹丕把曹植pk了下去,成功輔佐曹丕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