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夢三馬同食一槽,司馬懿父子三人篡曹魏

2021-02-13 草笏網

 《晉書》記載,曹操曾夢見三馬同食一槽(比喻姓馬的人蠶食曹家的基業),心裡很擔憂,就提醒太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幹預你的家事。」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馬懿,並沒有把曹操的話放在心上。後來司馬懿父子三人(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不但相繼篡奪曹魏大權,而且其孫子司馬炎滅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晉。

「槽」與「曹」同音,司馬懿當時在曹魏政權裡工作,姓氏中又含有馬字,後來真掌握了曹魏大權,但夢真的可以預言嗎?

其實在當時夢見馬在槽裡吃草,是常有的事,幾匹馬在一個槽裡吃草,在軍中更是常有的事。就好比現代一個人高考,夢見自己戴紅花、飛上天,結果真考上了,其實是這個人學得好,有自信;另一個人夢見自己考試時遲到了,進不了考場,結果真遲到了,雖然進了考場,但影響了心情,沒考上,這個夢應驗了,其實是這個人平時不大自信,做事也不夠利索,可能就丟三落四的。不過,我們擔心的是小事,而曹操擔心的是國家政權這樣的大事。

曹操作為亂世奸雄,統一北方,識人能力自然不一般,他對司馬懿是了解的,此人有雄心、有能力,且心狠手辣,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而曹丕等人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所以曹操已有此擔憂。恰好又做了個夢,加劇了他的擔憂,這才聯繫到一塊。

至於後來事實「驗證」了這個夢,既說明了曹操看得準,也與好多條件分不開的。比如:司馬懿在曹丕時並沒有明顯的動作,甚至在魏明帝曹叡時,也沒能做出太大的動作,直到曹叡的兒子(養子)繼位,因為年齡太小,而輔政大臣曹爽等人無能,這才給了他機會,就這,他也等了十年,找到機會,才篡到權力。假如,魏明帝曹叡多活幾年,或者他兒子繼位時不是那麼小,或者曹爽不是那麼大意,不那麼無能,還有,假如司馬懿活不過七十歲(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已七十一歲),等等,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這個夢也就無法驗證了。

我們了解一下司馬懿,也許能體會到曹操的擔憂: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家,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魏國三代的託孤重臣,後發動高平陵之變,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並與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篡奪曹魏政權,孫子司馬炎滅魏建立晉朝。

1、少有雄心

史書記載司馬懿少時有奇節,聰明而又謀略,博學多聞,漢末天下大亂,司馬懿「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說他:「做事果斷,英姿不凡。」

2、處變不驚

曹操還在任司空時,聽到司馬懿的名聲,就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東漢已經被曹操控制,不想屈節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痺一般。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

3、善於偽裝

曹操聽說有司馬懿有狼顧相(就是狼回頭看的樣子,狼在行走時,總是左右看,回頭觀望,形容人的謹慎多疑,心懷不軌),就想驗一下,於是召來讓他前行,令他往後看,結果司馬懿臉朝後而身不動。曹操心裡很忌諱,就對曹丕說了「司馬懿非人臣也,必幹預你的家事」這樣的話,司馬懿聽到後就勤於職守,廢寢忘食,表現出只會做小事的樣子,遂使曹操安心。

4、能力出眾

公孫淵反叛,魏明帝問司馬懿公孫淵會怎麼辦?司馬懿回答說:「事先棄城逃走,這是上計;憑藉遼水抗拒我大軍,這是中計;坐守襄平,那他就要當俘虜了。」魏明帝又問公孫淵將採用哪一種辦法?司馬懿回答說:「明智的人能準確判斷自己和對方的力量,預先放棄城池,這個他做不到。現在我們孤軍遠徵,他會認為我們不能持久,必然先在遼水抗拒,再後退守城,會採用中計和下計。」 魏明帝又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回答:「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後來果然如此。

5、心狠手辣

司馬懿將公孫淵擊敗,把他殺了。入城以後把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七千餘人全部殺死,集中屍首修成一個高大的墳墓。公卿以下的偽官吏都殺掉,軍人被殺的包括將軍有二千餘人。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曹爽支黨皆夷滅三族,不論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經嫁人的都殺掉。

而且,司馬懿這個人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猜忌心重且多權變。結合以上五點,面對這樣一個人,曹操能不擔憂嗎?曹操雖然提醒過曹丕,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而每遇到難題,司馬懿總是能很好地解決,所以曹丕總是維護他,從而得以無事,後來事態發展終於「驗證」了曹操的夢。

相關焦點

  • 曹操給曹丕留下兩員猛將:他倆沒死,司馬懿父子不敢篡位!
    司馬懿條件反射地不轉身而回頭看,暴露了自己的狼顧之相。 後來曹操又夢到三馬同食於一槽,對於司馬懿是越發厭惡。不過曹操是愛材之人,擁有士族背景的司馬懿跟曹丕還是好基友,曹操只是告誡了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 司馬懿這一手勝過曹操百倍,做了一夢,竟痛殺愛將
    今天給大家說說司馬懿也曾「因夢殺人」。今天給大家說的這位主人公,名叫牛金。牛金本為曹仁部曲將,周瑜軍數萬人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曹仁登城望,乃募得三百人,遣牛金迎戰。但對方兵力較多,牛金遂被圍困。曹仁親自殺入陣中救出牛金。司馬懿使牛金輕騎餌誘蜀軍,剛交戰諸葛亮就退兵,追至祁山。蜀將馬岱入寇,司馬懿遣將軍牛金擊退,斬千餘級。公孫淵反,司馬懿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自洛陽,後平定遼東。牛金官至後將軍。
  • 「司馬篡魏」還會出現嗎
    在三國時代,原本實力最強,最有可能統一的曹魏,結果卻在249年的高平陵政變中,大權被司馬懿篡奪,從而成為三國中實際滅亡最早的一國。又掙扎了10多年,終於是司馬炎篡魏,正式結束三國。而魏國被司馬氏所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諸多原因中,皇帝曹丕和曹叡連續兩代短命,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兩代皇帝都短命,那麼即使其他的弊端都存在,至少司馬懿是不會有篡權機會的。歷史上,司馬懿生於179年,曹丕生於187年,曹叡生於204年,司馬懿比曹丕大8歲,比曹叡大20多歲。
  • 三國的這一對父子:父親力壓司馬懿,兒子卻被司馬懿誅殺!
    俗語有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是我們大家常聽說的一句話。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湧現出諸多傑出的父子,例如出將入相的陸遜父子,令人惋惜的關羽父子,割據江東的孫氏父子,開創晉朝的司馬氏父子,流芳後世的諸葛父子。
  • 三國時的司馬懿為什麼是最後的贏家
    司馬懿,三國時期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為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託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重演了曹家篡漢的一幕。  司馬懿的忠奸評價  一般人錯認的印象是司馬懿篡奪曹魏,若不就演義而就正史,忠奸相當可議。  首先是從現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證據。
  • 曹魏的十一位「太尉」:除了司馬懿,你還知道哪一個?
    所以,實際上秦朝時期並沒有人擔任太尉一職。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將大司馬改為太尉。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太尉雖然不掌握實際的兵權,但是,能夠擔任太尉一職的,往往都是資歷深厚的大臣。相對於蜀漢和東吳,曹魏的太尉是一個常設的官職,也即曹魏歷史上,共有十一位太尉。那麼,問題來了,曹魏的十一位「太尉」:除了司馬懿,你還知道哪一個?
  • 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晉泰始二年(266),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 韜晦顧問第22篇:司馬懿篡魏與西晉統一
    而司馬作為姓氏,起源於西周時代,就是擔任過司馬一職的後代。 三國鼎立後期,尤其是北方「曹氏魏國」的綜合實力最為強盛。可誰能料到曾一心助魏並抗擊蜀漢的大將軍司馬懿會在魏帝曹叡病逝後不久,就起兵謀反曹魏,而成為繼曹操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第二人,直至推翻「曹家王朝」。
  • 司馬懿為什麼風評差?
    如果讓我遇到高祖皇帝,那我自當以其為尊,跟韓信、彭越爭一爭先後就差不多了;如果遇見光武帝(劉秀),我倒是可以跟他掰一掰手腕,鹿死誰手倒未可知;不過麼,大丈夫行事,自當磊磊落落,如日月般皎然,可不能跟曹孟德(曹操)、司馬仲達(司馬懿)父子似的,只知道欺負孤兒寡婦,狐媚取天下。」
  • 論堅忍和公關,三國我只服司馬懿
    所謂「狼顧」相,即是「非人臣」之相,李邈直指諸葛亮同司馬懿一樣亦具「狼顧」相,意謂其久後必篡奪劉氏天下,自己當人主。傳說曹操還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中的情節是三匹馬在一個槽子裡吃草料。所謂的「三馬」,實際上就是司馬懿和司馬師、司馬昭,這個放草料的「槽」和曹操的「曹」同音,三馬同食一槽,就是指曹家的天下以後就要落到司馬氏父子手中。
  • 同樣是改朝換代,為何後世認可曹丕代漢自立,鄙視司馬炎篡魏立晉
    三國兩晉南北朝最開始的兩次改朝換代,第一次是曹丕代漢自立,第二次是司馬炎篡魏立晉。然而,後世認可曹丕代漢自立,卻鄙視司馬炎篡魏立晉,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曹丕和司馬炎只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他們都不是王朝的開創者,而都是繼承先輩的政治遺產。他們名義上都是開國皇帝,但實際上都是守成之君。曹丕繼承的是曹操的天下,司馬炎繼承的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的天下。
  • 實錘解疑高平陵之變,大軍師司馬懿篡魏之路再議
    應該說司馬光的反駁理由比較薄弱,只說司馬懿「未有不臣之跡」,就否定了他有「不臣之心」,邏輯上過於跳躍了,司馬家老狐狸的心思又豈是從皮相上能夠看透的?其實公元234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司馬懿的宿命對手,也是魏國的心腹大敵,蜀漢丞相諸葛亮「星落五丈原」,這也意味著司馬懿對於曹魏皇室來說最大的利用價值沒了。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都城洛陽。作為執掌曹魏大權多年的重臣,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完成了對曹爽的致命一擊。在曹爽放棄抵抗之後,司馬懿違背諾言,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通過對曹爽勢力的清除,司馬懿及其後人,得以不斷把持曹魏的朝政,從而完成了西晉取代曹魏的目標。
  • 歷史上謀朝篡位那麼多 世人為什麼對司馬氏篡魏耿耿於懷
    中國歷史上,權臣「謀朝篡位」的事兒並不罕見,如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炎篡曹魏、楊堅篡北周、朱溫篡唐、趙匡胤篡後周等。
  • 三馬食「槽」?且看司馬門是如何助司馬家代曹建晉
    東漢末年,十常侍的亂政,引發了黃巾起義、董卓入京等一系列事件,自此,天下紛擾,群雄逐鹿,漢朝名存實亡。其後,戰亂積年,最終由曹操、劉備、孫權三人挫敗各路強敵,三分天下,是為魏、蜀、吳三國。▲三國時期,在廣義上是自黃巾之亂始,司馬炎以晉代魏,一統三國終。
  • 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北伐會成功嗎?
    234年,諸葛亮舉行第六次北伐,屯兵於祁山,司馬懿率軍在長安以西渭水一帶擺開陣勢,雙方展開殊死決戰。諸葛亮前去勘察地形期間,發現了上方谷這個絕好的伏擊地點,地勢低洼,入口下狹窄,只能讓一人一騎通過。司馬懿父子進入上方谷以後,孔明縱火燃燒,火光沖天。正在司馬懿父子萬念俱灰之際,卻天降大雨,將大火澆滅,魏軍得以逃脫。諸葛亮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然而有人便心生疑問,如果諸葛亮在上方谷燒死司馬懿,北伐能否成功?個人認為,即使燒死司馬懿,北伐也基本不會成功,以下依據演義相關內容,做簡要分析。
  • 曹操做了個夢失了天下,司馬懿佔了一卦結果怎麼樣?
    曹操做了個三馬共槽夢失了天下,司馬懿佔了一卦牛繼馬後結果怎麼樣?   東漢未年,曹操用三十年一統北方,稱雄一時,晚年受頭疾所困,曾夢到三馬一個槽內吃草,驚出一身涼汗。多疑的他又找不到身邊的司馬懿的毛病,開始有意涼落當時的司馬懿,令後人提防,好在司馬懿隱藏鋒芒逃避此劫!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誰?真實答案你想不到!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是英明之主,對臣子有極強的威懾力,不過要問他們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實際上很難回答,因為司馬懿根本不怕他們中地任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