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為何不聽曹操的警告,執意重用司馬懿?

2021-02-13 通史全球

晉泰始二年(266),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曹魏失國,根源就在曹操對司馬懿的徵辟和曹丕對司馬懿的重用,為什麼明知司馬懿不願屈就於自己,曹操還是執意要招攬司馬懿?曹丕又為什麼沒能延續曹操的態度冷藏司馬懿呢?

曹操徵用司馬懿的原因很簡單,司馬懿的才能在當時屬實出眾,為司馬家族的"八達"之首。曹操此時急需人才,通過徵辟的手段,可以將天下的人才都招攬到自己手中,再加上通過"挾天子"吸引的擁漢的士人,為建立曹氏王朝儲備人才。再有就是曹操也不希望司馬懿這樣的人才為他人所用,最後成為自己平定天下的絆腳石,所以曹操才在猜忌的同時"強徵"了司馬懿。

我們先來談一談曹操和司馬懿之間的矛盾,曹操和司馬懿私下沒什麼仇怨,但兩人的出身就註定了他們之間的關係。曹操的祖父是東漢的宦官,我們也都清楚在東漢末年由於宦官幹政,導致曹操這個宦官之後深受世人的鄙視和痛恨。而大家族出身的司馬懿恰恰是其中的佼佼者,司馬懿出身河內郡大族,家族傳承崇尚儒家,對宦官發家的曹家打心眼裡瞧不起,對曹操早年間的一些政治行為也並不看好。如果司馬懿屈就於曹操,勢必會引起世人的輕視,為了不使司馬家族與曹操家族這個宦官家族合流,司馬懿毫無意外的拒絕了曹操的徵辟。

對於世人的這種非議,曹操自己也深有感觸,曹操也十分擔心這些大族會反對自己掌權。事實證明這些世家大族雖然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頗為不滿,但也沒有公開對抗曹操的資本,所以曹操當上丞相後,司馬懿就沒法裝傻了,只能被迫出仕。

關於此時曹操對司馬懿的猜忌,《晉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也就是說曹操曾明確警告曹丕,不得重用司馬懿,雖然其中"三馬食一曹"的典故現在看來有杜撰的痕跡,但曹操對司馬家族的提防確是實實在在的。在曹操的眾多聯姻對象中,曹操與表面十分看好的司馬家族卻沒有任何親族關係,這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關於司馬懿和曹丕的關係,史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只是司馬懿從曹丕篡漢開始,在曹丕在位的七年間,一路被提拔重用,最後在曹丕去世時同曹真、陳群一同受詔輔政。曹丕對曹叡的叮囑變成了"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可見曹操與曹丕對司馬懿的態度截然不同。

由於《三國志》成書於西晉,在撰寫時必然會顧忌司馬家族的臉面,所以在《三國志》中很難找到司馬懿對曹丕繼位有所幫助的例子。但前面提到的《晉書》,由於成書於唐代,對司馬懿與曹丕的關係有這樣的記載:"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如果司馬懿在曹丕打敗曹植成為繼承人這件事上立過大功,那麼之後的受重用也就順理成章了。

最後我們大致梳理一下司馬懿在曹丕手下受重用的原因,其一就是司馬懿在曹丕被立為魏王世子的過程中出謀劃策,曹丕稱帝後出於報恩的心理,重用司馬懿;其二曹丕確實沒有曹操的政治才能,沒能理解曹操的擔心,錯誤的判斷了司馬懿的位置。雖然自己家是權臣篡權,但對登基後對手下的權臣卻沒有防範意識。其三,面對孫權和劉備兩個強敵,想要完成統一大業的曹丕也確實需要司馬懿這樣的人才;其四,司馬懿善於偽裝,曹操通過大族的態度,對司馬懿的心理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曹丕由於沒有這些經歷,很容易被司馬懿蒙蔽。

綜上所訴,曹操為了控制司馬懿,將其招攬,一面冷藏,一面提醒曹丕。而司馬懿卻果斷投入曹丕的陣營,為曹丕鞏固地位貢獻力量,既獲得了曹丕的信任,又免於遭到曹操的毒手。隨著曹丕、曹叡接連重用司馬懿,使得司馬家族的地位不斷鞏固,最終奠定了代魏的基礎。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曹操留給曹丕的這些大將,為何司馬懿笑到最後,曹丕對他們怎樣?
    可為何最終只有司馬懿脫穎而出,成為曹魏最大的權臣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曹丕及曹叡對這支優秀人才隊伍的使用了。曹丕上位後的形勢:再加上曹丕的心胸遠不如曹操寬廣,所以他對當初支持曹植的人都不會重用。除了爭奪儲位使曹魏內部人才分化,還有一些因為其他原因,所以,到曹丕繼位時,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力量已大不如曹操時期。曹操給曹丕留下的能獨當一面的武將:
  • 曹操、曹丕、曹叡都很聰明,為何不除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經過幾十年的戰鬥,以曹操建立的曹氏政權和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還有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三分天下,最終卻讓司馬懿一家人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司馬家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很多朋友不理解,司馬懿很早就在曹營裡面做事,為何曹家三代人都不殺他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
  • 司馬懿為何斷了介入曹丕和曹植奪嫡之爭的念頭,原來是曹操洩了密
    從此之後,曹操選擇接班人的天平開始慢慢向曹植傾斜,而曹丕雖然有作為長子的優勢,但是被曹植以驚世的才華超越在前,瞬間落了下風,造成了極大的挫敗感。曹丕的失勢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在他旁邊的司馬懿還是敏銳地察覺到曹丕歡笑背後的落寞,這對於司馬懿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誰?真實答案你想不到!
    曹操打天下最艱難的時候,司馬懿都還沒有加入曹操陣營,他真正加入曹營都是在曹操做了丞相之後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聽說了司馬懿的名聲,於是徵召司馬懿到府中任職。不過司馬懿似乎並不是很看好曹操,並不願意接受曹操的徵召。為此兩人還鬧得不愉快,最終在曹操的威脅之下,司馬懿才不情願的來到曹營。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這答案一定是曹丕。好多人覺得司馬懿和曹丕關係好,亦師亦友。這才可怕。伴君如伴虎。 曹操時代身邊文臣武將眾多,曹老闆也壓根不信任這些世族。曹操萬年連荀彧都不信任。司馬懿壓根就沒放眼裡。這就好比上班,董事會開會,你都沒資格參加。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五位名將,只一人在,司馬懿都不敢篡權
    曹操最大的優點是才能出眾和愛惜人才,他為了招攬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唯才是用,注重人才的能力,但不注重人才的品德,即使一個人品行不佳,只要才能好,在曹操看來就是可用之才,正因為如此,曹操帳下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曹操也為曹丕留下了很多人才,但曹丕卻沒有利用好他們,尤其是曹操留下的5員猛將,都被曹丕害死了,否則司馬懿不敢篡魏。
  • 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
    ID:shuosanguo曹操為曹丕留下了哪些人才遺產?他們又為何沒能阻止司馬懿的一家獨大?曹操是留下了一筆優秀人才遺產來輔助曹丕的,這些人才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用以對付司馬懿。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協助曹丕治國,因為這些人才中就包含著司馬懿。至於在三十年之後,年近70歲的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只是曹魏政局變化所導致而已。那讓我們看看,曹操在死後給曹丕留下了哪些優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為何又無法在30年後阻止司馬懿的政變行動呢?
  •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多疑猜忌的曹操為何沒對司馬懿下手
    我給他的評價就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偽裝者,由於他精於潛伏才使得他成功的躲過了曹操、曹丕兩大BOSS的全方位掃描而厚積薄發,在三國演義中對司馬懿的描述基本屬於老謀深算、精於權謀、立志奪位的大司馬。我個人認為司馬懿作為一位軍事謀略家來說,他的雄才偉略在那個時期無人與之爭鋒,就從他和諸葛亮之間的較量足以證明了他那不可一世的軍事奇才的能力。
  • 三國時期,司馬懿蟄伏曹操身邊多年,為何很久都不敢謀反?
    魏國、蜀國、吳國打打殺殺,最後被魏國的司馬懿統一。司馬懿是一個有才華、有智慧、有謀略的狠人,但在曹操在世時卻非常憋屈,甚至在曹操面前裝病裝傻。曹操在世時,他為什麼不敢顯示自己的威風?因為司馬懿沒有機會造反。第一,曹操在世時,司馬懿從未進入政治中心。
  • 司馬懿為什麼不反曹丕?
    司馬懿為何會害怕曹睿?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司馬懿深諳韜晦,精於謀略,極善權謀,三國曹魏著名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
  • 鷹顧狼視的狠角色司馬懿,為何如此懼怕毛頭小子曹叡?
    《晉書》記載,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這傢伙面相不善,以後一定會幹預你的家事,所以你得提防這點兒。但曹丕與司馬懿關係非常鐵,並沒有聽曹操的話,司馬懿在曹丕當政時期受到重用,這也是司馬懿崛起的第一步,曹丕去世時,司馬懿被定為輔政大臣之一。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司馬懿怕曹操嗎?應不怕!因他那時地位太低,根本不入曹操法眼。論謀略,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中任何一位,都碾壓司馬懿。論武略,直到曹操去世,司馬懿都沒統過一兵一卒。司馬懿只在曹操晚年時,才以後輩人才佼佼者的身份,被曹操發掘並錘鍊,如跟著曹操去漢中揍劉備等。顯然曹操當時的意圖,是要把司馬懿和劉曄這兩位留給曹丕。這種情況,就註定了司馬懿不怕曹操。相反曹操卻忌憚司馬懿。比如曹操說:司馬懿非人臣的模樣,恐怕早亡圖謀不軌等。但曹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方式,並不是針對司馬懿的,而是針對門閥士族!
  • 託孤司馬懿 曹丕和曹睿做錯了嗎?
    在三國的歷史上,司馬懿算是曹魏的四朝老臣了,這傢伙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曹操生前,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並且根本沒有機會染指曹魏的兵權。不過,在曹操之後,曹丕、曹叡這兩位皇帝連續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導致司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為曹操武將之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
  •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不怕曹丕,為何單單懼怕曹睿?原因再明了不過
    在曹丕做帝王的時期,司馬懿只想要在所有的大臣中嶄露頭角,他那時候無心也無力去反曹丕。
  • 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死之前為什麼不把司馬懿殺了?
    曹操生前有沒有發現司馬懿以後會圖謀不軌呢?曹操生前看出了,據記載,司馬懿被曹操徵召做官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 曹丕去世前說出一秘密, 連曹操都能騙過, 司馬懿聽後直冒冷汗.
    曹操一方則是慢慢的崛起,之後曹操逝世曹丕成為了丞相,然而在同年曹丕登記成為了魏國的皇帝,在曹丕在位期間還成功的完成了北方的統一,然而讓人奇怪的是曹丕的壽命極其的短。曹丕年僅40歲就因為病重去世,而在他去世之前叫來了司馬懿,曹丕告訴司馬懿一個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的秘密,當時司馬懿聽完就背後直冒冷汗。
  • 司馬炎是接兄長的班,為何他當了皇帝,死前執意將皇位傳給傻兒子
    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想當三國霸主,爭鬥了一輩子,最後卻是司馬家一統天下,成為了中原的主人。不過司馬炎在建立西晉卻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活了五十年。很多人說,如果他當初沒有將皇位傳給傻兒子司馬衷,恐怕也不會這麼快就亡國了吧!西晉能夠建立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司馬懿,從年輕時候就在曹操麾下效命,但是沒有得到重用。
  • 曹操,曹丕和曹睿,司馬懿最怕哪個人呢?
    三國人物中,司馬懿在曹魏隱忍一生,最後取代了曹魏,並將天下收入司馬家囊中。司馬懿侍奉過曹操,曹丕和曹睿,但是都沒有過非分之想,沒有造反過。對於曹氏三代人,曹操,曹丕和曹睿,司馬懿到底最怕哪個呢?在公元208年到220年這段時間,曹操給司馬懿的表現機會並不多,除了出使東吳、對曹操遷都投反對票以外,沒有其它拿的出手,更沒有機會掌握軍權,按實力可算幼兒階段。
  • 曹丕臨終前,留了幾個人防備司馬懿,他們為何沒有阻止司馬奪權?
    黃初七年,僅在位七年的魏文帝曹丕逝世於洛陽,年僅四十歲。在臨死之際,曹丕緊急召曹真、陳群,以及司馬懿等三人前來受領遺詔。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時候,曹丕是打算讓這三人作為輔政大臣來輔佐曹叡的。而就在這時,徵東大將軍曹休來到曹丕的寢宮前問安。而曹丕得知是曹休後,才臨時把三人變為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