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到底有多厲害?狠狠的壓制住司馬懿,半點不敢妄動

2021-03-03 三千年讀史

司馬懿作為司馬家族的靈魂人物,他一直被世人冠以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之稱,在三國的歷史長河之中,司馬懿算是四朝元老了,歷經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位帝王。曹操在世之時,司馬懿就開始輔佐曹丕了,但是相對於曹叡來說,他的父親曹丕對司馬懿那是非常的敬重,然而這種敬重其實是不被曹操所希望的,曹操非常的能人,他在世的時候就曾提醒曹丕要處處提防司馬懿。

帝王之位

可是由於曹丕的帝王之位有司馬懿司馬家族的很大功勞,所以曹丕和司馬懿的關係甚好,而且司馬懿對曹丕也是夾著尾巴做臣子,這就讓處在帝王之位的曹丕感到很安全。魏國上下以曹家為大,軍權政權全掌握在曹家手裡,雖然司馬家族在魏庭上有話語權,但畢竟只是臣子。所以曹丕就自認為他可以完全控制的了司馬懿。

防備之心

而曹丕之子曹叡卻和父不同,他對司馬懿的防備之心明顯要比父親高出許多,而司馬懿也不傻,他很清楚現在輔佐的帝王和之前的那位不同。那麼,曹叡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之輩是怎麼狠狠的壓制住了野心勃勃的司馬懿的呢?第一就是曹叡緊緊掌握著兵權,每次司馬懿抵禦住諸葛亮北伐大軍之後,他都會回收兵權,不讓司馬懿在軍權上有任何的可乘之機。而且他不同於其父的軍政方針,他會讓曹氏其他門戶掌握軍政大權。

帝王之氣

第二就是曹叡頗有曹操的將帥帝王之氣,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面對東吳孫權的討伐,年僅二十有餘的他便有勇氣要御駕親徵,以壯各軍將士的勇氣。然而事實是還沒到戰場,孫權就敗兵返吳。面對著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曹叡下令司馬懿以守代攻,和蜀軍進行長時間的持久戰,果然諸葛亮在這次北伐中病逝。

壯大勢力

第三是司馬懿自己本身的問題,從他輔佐曹丕之後,並沒有發展自己在朝中其他勢力,一直都在不斷壯大自己的家族勢力,這讓他很難對曹叡形成特別巨大的威脅。曹家三代,均文武雙全,曹叡的帝王之相甚至超越了他的父親,也因此,司馬懿在曹叡在位之時,不敢有半點逆反之心。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曹爽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夠壓制司馬懿10年之久?
    然而在魏明帝去世後,其實有一人壓制了司馬懿長達10年,使得司馬懿最終都是稱病不敢相見。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有多厲害?曹爽壓制司馬懿10年之久的人其實就是曹爽了,很多人都知道在高平陵之變中曹爽被司馬懿擊敗了,認為曹爽是一個草包。然而實際上曹爽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差勁,要不然也不可能壓制司馬懿這麼久!
  • 司馬懿絕頂聰明,為什麼曹叡死後才謀權篡位?難不成他害怕曹叡?
    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結果,那麼作為晉朝奠基者司馬懿聰明絕頂,為什麼要在曹叡死後才有小動作?開始謀權篡位的大計呢?難道司馬懿害怕曹叡嗎? 郭嘉也被人稱為是三國最厲害的謀士,可惜的是郭嘉英年早逝,不然天下早歸曹魏所有。郭嘉死後,司馬懿出山。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個愛才的人,同時也是疑心很重的人。他多次有想殺司馬懿的心,但都因各種事情而沒有完成。
  • 魏明帝曹叡:司馬懿一直想篡位,但在20多歲的皇帝手中他卻不敢了
    曹操有一首很著名的詩叫《龜雖壽》,這首詩中感慨了生命的無常。曹操自己活到了65歲,在三國那個戰亂的年代算是一位長壽的人了,但他的兒孫們幾乎享年不永。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可做皇帝只六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
  • 曹操死後有幾人鎮得住司馬懿?除了曹丕和曹叡,至少還有五個人
    其實並非如此,除了曹丕和曹叡之外,至少還有五個人能鎮得住司馬懿,可惜卻無一人比他活得久,這才使得司馬懿最終一擊得手。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很顯然,曹魏第一和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曹丕和曹叡父子無疑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丕和曹叡在位時司馬懿不敢有二心,那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魏的重臣,同時也是曹魏的忠臣。
  • 鷹顧狼視的狠角色司馬懿,為何如此懼怕毛頭小子曹叡?
    既然《晉書》藉此說明司馬懿早有帝王之志,他為何不趁著曹丕新喪,曹叡年幼之時獨攬朝政,而非要等到曹叡去世十年之後才動手?《晉書.宣帝紀》中對司馬懿的塑造非常之正面,用現代話說,司馬懿如同「能力超強的白蓮花」,他年少之時才名遠播,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犯錯,他能戰勝任何對手。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曹丕一來才幹過人,對駕馭司馬懿這樣的老奸巨猾之輩得心應手,二來他能順利登基,司馬懿也出力不少,三來魏國之國事方殷,司馬懿這樣的能臣也確實有用武之地,因此對曹操的話置若罔聞。曹丕臨死之時,把帝位傳給兒子曹叡,還把司馬懿確定為四個輔政大臣之一。
  • 在魏國德高望重的司馬懿,為何要等到曹叡死後,才發動政變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司馬懿發動政變時,已經70多歲了,而且已經輔佐曹氏家族的三代皇帝了,可以說他在魏國可以說是德高望重。但他為什麼不在曹叡當皇帝的時候發動政變了,為何一定要等到曹芳當皇帝而且年齡這麼大的時候才發動呢?
  • 為何有人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曹真到底有多厲害?
    因此,在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不僅除掉了曹真之子曹爽,更篡奪了曹魏大權,這成為司馬氏取代曹氏的重要一步。對此,在高平陵之變後,有人曾表示「曹真不死,便無司馬」。那麼,問題來了,曹真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有人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一首先,之所以會有人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曹真生前執掌曹魏大權,實現了對司馬懿的壓制。曹真(?
  • 三國殺:曹叡和神司馬懿的技能竟有如此關聯?揭秘那段前塵往事
    要在後人看來,曹睿和司馬懿這對CP的關係:微妙,明朗。總體來講,在曹真死後,曹叡不得不重用司馬懿的軍事政治才能,又不得不提防,壓制他。而在遊戲中曹叡【明鑑】與神司馬懿的【忍戒】又存在微妙的聯繫明鑑: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將所有手牌交給一名其他角色,然後該角色下回合的手牌上限+1,且出牌階段內可以多使用一張【殺】。
  • 三國時期,有幾人能鎮住司馬懿?僅有這六位
    司馬懿是曹操手底下重要謀士之一,為曹操貢獻了很多計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曹操也是非常信任他。但在曹操死後,司馬懿獨攬大權,再到後面更是讓司馬家族直接奪權,建立了西晉王朝。由此可見,在曹操死後,司馬懿是有多麼放飛自我。作為一個手擁大權的謀臣,司馬懿在曹魏的地位無可撼動。
  • 曹叡去世之前,司馬懿一直都是忠臣,為什麼最後會造反
    曹叡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也沒有造反的勇氣。曹叡的帝王之術不亞於曹操和曹丕,雖然司馬懿的性格老奸巨猾,但是面對著殺伐果斷的曹叡,司馬懿根本不敢流露出任何造反的企圖。假如司馬懿在曹叡時期起兵造反,司馬懿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對於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篡奪曹魏的大權,顯然和曹操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在曹操生前,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並且根本沒有機會染指曹魏的兵權。不過,在曹操之後,曹丕、曹叡這兩位皇帝連續犯了同一個錯誤,這導致司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為曹操武將之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
  • 如果曹叡不早死,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曹叡一個被人們低估的皇帝
    曹叡是曹丕的長子,繼承甄姬的美貌,是個帥哥也是個才子,性格剛毅,判斷力強,能包容忠臣諫言。後世多認為他平庸無奇。就文治或武功而言,他雖較祖父曹操、父親曹丕、叔叔曹植遜色,卻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他攬大權於己手,尊儒重教,優禮大臣,徵聘賢士,虛心納諫,抵禦蜀、吳,平定公孫氏,將遼東納入曹魏版圖,堪稱有為之君。
  • 多角度還原曹叡生命的最後時光:為何司馬懿最早不在託孤名單中?
    魏景初二年正月,曹叡下詔派遣司馬懿遠徵遼東,約定一年之內返回。這一年,魏國雖然其他地區有一些叛亂,但也都不是什麼大事兒。八月,司馬懿斬殺公孫淵平定遼東。十一月,曹叡根據司馬懿的功勞進行封賞。十二月,曹叡突然身體患病,一下就垮掉了。天子病重,立了郭皇后來「衝喜兒」。曹叡自知命不久矣,便開始決定託孤人選,考慮繼承人問題。
  • 司馬懿到底有多厲害?看完這些牛人的評價,你就明白了
    據《三國志》記載:「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未滿20歲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小有名氣,當時的南陽太守楊俊,只見了司馬懿一面,就贊他為人傑,並預言他前途不可限量。公元201年,此時司馬懿才22歲,卻已經名滿天下,求賢若渴的曹操,就派人請司馬懿到府中任職。司馬懿看不慣曹操的所作所為,就裝病不願前往。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徵戰一生,立功無數的張郃,卻成了一直擔任文官的司馬懿的副手,最終還被司馬懿逼著追擊諸葛亮時被射死,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若非司馬懿出身門閥士族,他豈能這麼輕鬆壓過張郃?其三就是對手太強悍。跟曹操、曹丕、曹叡、劉備、諸葛亮、陸遜等多位三國時期的頂級大牛都鬥過法。尤其是跟諸葛亮的鬥法,堪稱九死一生。
  • 曹丕壓制住了司馬懿,也知道他的野心,但是為什麼一開始不殺了他呢?
    曹丕兒子曹叡即位後繼續大大提拔司馬懿,完全把他當成心腹來對待,完全沒有察覺司馬懿的暗藏野心。「恩將仇報」是司馬懿回報曹操父子孫子的知遇之恩的「回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永遠要記住!曹操一定看出了司馬懿和自己是一路人,這個和司馬懿掩飾不掩飾關係不大。請問,在您現在所從事的崗位,您是不是也能比較容易看出能勝任您這個崗位的人呢?
  • 司馬懿73歲,曹丕、曹叡父子加起來才活了76歲,只因奢侈荒淫!
    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51年,享年73歲。曹丕生於187年,卒於226年,年僅40歲。魏明帝曹叡更誇張,他生於204年,卒於239年,年僅36歲。父子兩人加起來才活了76歲,而且都死在司馬懿前面,也怨不得曹魏三少帝被司馬家玩弄於股掌之上。那麼曹丕、曹叡為何如此短命呢,答案恐怕離不開奢侈荒淫!
  • 國學人物|曹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其實,歷史上曹叡是個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司馬懿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喘,就連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都特地引用了魏國重臣劉曄的一句話來介紹曹叡,就是「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但曹叡的登基之路卻艱難險阻。曹叡是文昭皇后甄姬的孩子,小時候就相貌俊美、聰慧異常、博學多才、過目不忘,深得曹操喜愛。曹操經常帶他到宴會上,讓他與家臣坐在一起。
  • 曹操、曹丕、曹叡都很聰明,為何不除掉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經過幾十年的戰鬥,以曹操建立的曹氏政權和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還有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三分天下,最終卻讓司馬懿一家人竊取了勝利的果實,司馬家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很多朋友不理解,司馬懿很早就在曹營裡面做事,為何曹家三代人都不殺他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