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一首很著名的詩叫《龜雖壽》,這首詩中感慨了生命的無常。曹操自己活到了65歲,在三國那個戰亂的年代算是一位長壽的人了,但他的兒孫們幾乎享年不永。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可做皇帝只六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他的兒子曹叡是在公元226年登基的,而去世的時候才36歲,比他的爸爸還要短命。換句話來說從220年到229年,曹魏就已經換了四位皇帝,這種頻繁的換位給魏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
司馬懿當時在曹操的麾下,而已經被曹操警覺了,他認為司馬懿非常陰險,也曾提醒曹丕注意點司馬懿。曹丕在稱帝的時候本身就才幹過人,而且加上登基的時候也很順利,這與司馬懿的輔佐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司馬懿這樣的能臣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曹叡在位的時候,司馬懿始終表現得很老實,根本不像之前很想篡位的狀態。直到曹叡逝世的時候,司馬懿也並沒有做出僭越的事情。 那麼為何司馬懿變得這麼老實呢?
其實這跟曹本身能力就很強,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根本沒有給司馬懿留下任何篡位的機會。事實上三國時代的皇帝中,曹叡雖然是很年輕的皇帝,但要說用人之道和處事方法,曹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他的父親曹丕在臨終前,還擔心曹叡做事不靠譜,撐不起魏國這麼大的重擔,還定了曹真、曹林、陳群和司馬懿四個人為輔佐大臣。沒想到曹叡另有主意:將這些渴望大權獨攬的人壟斷,這些人雖然輔佐在他身邊但卻很礙手礙腳,於是就將這些大臣們調任到邊疆。
這個方法看上去簡單實則非常高明。曹叡雖然是年輕的皇帝,但他在皇帝的位置上表現出了成熟和睿智,同時還是非常深得民心的英明之君,也讓吳蜀兩國感受到了威脅,不得不說曹叡真的是一位很厲害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