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司馬懿一直想篡位,但在20多歲的皇帝手中他卻不敢了

2020-12-20 爆品的歷史

曹操有一首很著名的詩叫《龜雖壽》,這首詩中感慨了生命的無常。曹操自己活到了65歲,在三國那個戰亂的年代算是一位長壽的人了,但他的兒孫們幾乎享年不永。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可做皇帝只六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他的兒子曹叡是在公元226年登基的,而去世的時候才36歲,比他的爸爸還要短命。換句話來說從220年到229年,曹魏就已經換了四位皇帝,這種頻繁的換位給魏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

司馬懿當時在曹操的麾下,而已經被曹操警覺了,他認為司馬懿非常陰險,也曾提醒曹丕注意點司馬懿。曹丕在稱帝的時候本身就才幹過人,而且加上登基的時候也很順利,這與司馬懿的輔佐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司馬懿這樣的能臣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曹叡在位的時候,司馬懿始終表現得很老實,根本不像之前很想篡位的狀態。直到曹叡逝世的時候,司馬懿也並沒有做出僭越的事情。 那麼為何司馬懿變得這麼老實呢?

其實這跟曹本身能力就很強,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根本沒有給司馬懿留下任何篡位的機會。事實上三國時代的皇帝中,曹叡雖然是很年輕的皇帝,但要說用人之道和處事方法,曹叡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他的父親曹丕在臨終前,還擔心曹叡做事不靠譜,撐不起魏國這麼大的重擔,還定了曹真、曹林、陳群和司馬懿四個人為輔佐大臣。沒想到曹叡另有主意:將這些渴望大權獨攬的人壟斷,這些人雖然輔佐在他身邊但卻很礙手礙腳,於是就將這些大臣們調任到邊疆。

這個方法看上去簡單實則非常高明。曹叡雖然是年輕的皇帝,但他在皇帝的位置上表現出了成熟和睿智,同時還是非常深得民心的英明之君,也讓吳蜀兩國感受到了威脅,不得不說曹叡真的是一位很厲害的皇帝。

相關焦點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結果他沒料到,自己一語成讖。曹操自己活了65歲,在三國時代勉強算是長壽。但他的兒孫輩卻幾乎個個享年不永。曹丕公元220年登基,六年之後就撒手人寰,時年才39歲,只比曹操晚死了6年。他兒子曹叡226年登基,13年後去世,死時才36歲,比他爸爸還要短命,皇帝又換成了兒子曹芳。
  • 假如魏明帝曹叡多活30年,能否統一天下?「司馬篡魏」還會出現嗎
    而魏國被司馬氏所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諸多原因中,皇帝曹丕和曹叡連續兩代短命,則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兩代皇帝都短命,那麼即使其他的弊端都存在,至少司馬懿是不會有篡權機會的。歷史上,司馬懿生於179年,曹丕生於187年,曹叡生於204年,司馬懿比曹丕大8歲,比曹叡大20多歲。
  • 司馬懿絕頂聰明,為什麼曹叡死後才謀權篡位?難不成他害怕曹叡?
    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結果,那麼作為晉朝奠基者司馬懿聰明絕頂,為什麼要在曹叡死後才有小動作?開始謀權篡位的大計呢?難道司馬懿害怕曹叡嗎? 郭嘉死後,司馬懿出山。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個愛才的人,同時也是疑心很重的人。他多次有想殺司馬懿的心,但都因各種事情而沒有完成。
  • 如果曹叡不早死,司馬懿根本沒有機會,曹叡一個被人們低估的皇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父親是曹丕,母親是文昭甄皇后,也就是甄姬,三國少有的美女。
  • 司馬懿73歲,曹丕、曹叡父子加起來才活了76歲,只因奢侈荒淫!
    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自身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家都熟知,是他的壽命——73歲。人活七十古來稀,何況在三國這種亂世,曹操就不說了,和司馬懿不是一輩人。但其實曹丕比司馬懿還小8歲,他和兒子曹叡兩人加起來才活了76歲,也無怪乎江山都成了司馬家的。
  • 在魏國德高望重的司馬懿,為何要等到曹叡死後,才發動政變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司馬懿發動政變時,已經70多歲了,而且已經輔佐曹氏家族的三代皇帝了,可以說他在魏國可以說是德高望重。但他為什麼不在曹叡當皇帝的時候發動政變了,為何一定要等到曹芳當皇帝而且年齡這麼大的時候才發動呢?
  • 司馬懿為何能篡奪曹魏大權?因為曹丕、曹叡都犯了一個錯誤!
    而這,自然讓司馬懿這位老臣越來越受到曹魏的倚重。一方面,就曹丕來說,他在成為太子前後,身邊就有司馬懿、陳群等人組建的豪華陣容。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篡漢自立後,曾經輔佐曹丕的司馬懿、陳群等人受到了重用。當然,司馬懿、陳群對於曹丕,無疑也是忠心耿耿,畢竟早在曹丕還是世子的時候,他們就跟隨在曹丕左右了。
  • 曹操死後有幾人鎮得住司馬懿?除了曹丕和曹叡,至少還有五個人
    其實並非如此,除了曹丕和曹叡之外,至少還有五個人能鎮得住司馬懿,可惜卻無一人比他活得久,這才使得司馬懿最終一擊得手。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很顯然,曹魏第一和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曹丕和曹叡父子無疑是可以鎮得住司馬懿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曹丕和曹叡在位時司馬懿不敢有二心,那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魏的重臣,同時也是曹魏的忠臣。
  • 三國歷史:魏明帝曹叡為什麼如此痛恨自己的養母郭照
    在三國的歷史上我們知道曹操的兒子曹丕在公元220年建立了曹魏政權,結束了四百年大漢王朝的歷史使命,可是好景不長,曹丕在自己四十歲的時候就駕崩了,由兒子曹叡繼位,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也有黑點,曹叡曾經逼死過自己的養母郭照!
  • 歷史上魏明帝曹叡真實的男寵,不是大內官闢邪,此人是誰?
    闢邪是內官的另稱,不是人名,也非男寵清代學者方以智在《通雅·稱謂》中指明:「魏明帝使給使闢邪,召司馬懿。闢邪,給使之號,猶漢之丞相蒼頭呼為宜祿也。」可見,「闢邪」是負責傳達詔旨的宮廷使者,不是人名,而按照現有史料來分析,更不是魏明帝曹叡身邊的男寵。不過明帝確實有過男寵,而且兩人之間非常「恩愛」,而明帝的這位「龍陽君」,便是大將軍曹休的長子曹肇。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男風不僅在民間泛濫,而且在經過兩百餘年的「低潮」後,再度流行於宮廷生活之中,載於煌煌正史的事件俯仰皆是。
  • 魏明帝曹叡,曹家最後一個掌權的皇帝
    當時曹丕獵殺了一隻母鹿,命令曹叡將母鹿身邊的小鹿射死,而曹叡卻沒有照做。他的理由是:「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曹丕感覺這個兒子有仁愛之心,於是轉變了看法,決定為了魏國的江山,讓曹叡來接班。曹叡繼承了曹家的江山,也繼承了曹家人矛盾的性格。他在位時能力很強,軍事才華尤其出眾;但又大興土木,追求享樂;他性格深沉,能納諫言但做事往往隨心所欲,甚至有些敏感多疑。
  • 魏明帝死前為曹爽留下一位人才,本可對抗司馬懿,可惜曹爽不用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臨終前,以曹爽和司馬懿為託孤大臣,從而共同輔佐太子,也即之後的皇帝曹芳。
  • 歷史上謀朝篡位那麼多 世人為什麼對司馬氏篡魏耿耿於懷
    權臣強,皇帝自然弱,強大到了一定地步,權臣們自然會生出「更進一步」的想法。三國時期,先是曹丕篡漢,諷刺的是,曹魏沒多久又被司馬氏篡位。從本質上來說,二者都是謀反篡位,但是不得不說,司馬家的名聲要比曹家臭太多!為什麼人們默許曹丕篡漢,卻對司馬家篡魏耿耿於懷?不妨先簡單回顧一下二者篡權的過程。
  • 司馬懿與曹叡的對話已經奠定了他徵討公孫淵的基本作戰方針
    青龍三年(即公元235年),司馬懿被遷為太尉,漢明帝曹叡又數次給他增加封邑。蜀漢的將領馬岱入寇魏國,司馬懿派遣將軍牛金攻打馬岱,將他們趕走,斬獲了一千多人的首級。武都氐人的王(首領),苻雙和強端率領其部屬六千多人向司馬懿投降。
  • 曹叡去世之前,司馬懿一直都是忠臣,為什麼最後會造反
    曹叡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也沒有造反的勇氣。曹叡的帝王之術不亞於曹操和曹丕,雖然司馬懿的性格老奸巨猾,但是面對著殺伐果斷的曹叡,司馬懿根本不敢流露出任何造反的企圖。假如司馬懿在曹叡時期起兵造反,司馬懿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寧將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不管怎麼樣,也總是佩服他的。曹操是魏國的創業者,他給後來的魏國打下了基礎,不過卻因為一些原因生前並未稱帝。他的兒子曹丕於延康元年12月11日稱帝,是為魏文帝。然而曹操辛苦打下來的曹魏政權並不長久,不長久的原因是跟著他打天下的一個人,司馬懿,他是曹魏的權臣,可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 三國人物之死(君主篇)——曹叡之死
    當初,曹叡一直沒有兒子,這對於一個家天下的帝國來說無疑是嚴重的。曹叡為了解決繼承人的問題,就秘密地從宗室中收養了兩個孩子,一個叫曹芳,封為齊王一個叫曹詢,封為秦王。但由於是十分秘密的宮闈秘事,沒有知道這個兩個孩子準確的信息了。 當時,曹叡正直壯年,也就是35歲,兩個小皇子也不過8、9歲。
  • 「高平陵之變」曹爽手裡有皇帝為何向司馬懿投降?並不是因為愚蠢
    在「高平陵之變」中,最令網友們不解的是大將軍曹爽明明掌握著小皇帝曹芳,卻不接受司農桓範勸他帶著小皇帝去洛陽,號召天下勤王的計策,最後居然束手就擒,白白浪費了手中的「王炸」——小皇帝。高平陵之變中,曹爽的表現表面上看起來確實太蠢太笨,可是歷史學家多次告誡我們,今人讀史,不是要臧否古人,而是要理解古人不得不如此做的理由,那麼曹爽為什麼束手就擒呢?
  • 魏明帝曹叡究竟是誰之子?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黃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為皇太子,文帝死後曹叡在洛陽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魏明帝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誰?真實答案你想不到!
    很多人認為司馬懿怕曹操,或者司馬懿怕曹叡,實際上這是一開始就把司馬懿想成了篡位者。在很多人的想法中,仿佛司馬懿從一出生開始,就打算篡奪曹魏大權,這是一種很荒謬的想法。在曹操、曹丕、曹睿時代,司馬懿一直是以一個忠臣的形象存在,綜合司馬懿的行為來看,在當時他也確實是曹魏的肱股之臣,對曹魏忠心耿耿,根本就沒有篡魏的野心,司馬懿真正野心凸顯,是在魏明帝曹叡去世之後。我們先來看看司馬懿在曹操、曹丕、曹睿三個時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