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之日常品鑑——易武薄荷塘

2020-12-26 楚湘靈

這次的主題是薄荷塘。

這是一款我非常喜歡的普洱,目前在我心裡排名第二,第一的當然還是曼松。曼松是我的摯愛之茶。

今年大概喝了5家薄荷塘,2個說是二類,2個說是一類,還有一個說是標號樹。不同的茶商有自己的品質劃分方式,一二類也好,高杆也罷,都只是表示等級。

今天對比的是標號樹的龍珠和一個一類,先來講下薄荷塘本身的特點。

在易武茶區,比較公認的是「七村八寨」茶產區,這裡面我也一些沒有嘗過,嘗過的比較有印象的是颳風寨和麻黑。這兩個以後有機會可以寫一下。

近幾年在這樣的劃分之下,又湧現了一些更為小眾的山頭,比如薄荷塘、天門山、銅箐河等等,其中薄荷塘的產量最小,價格最貴。

這是一款品質特徵極其鮮明的茶,明顯到幾乎不需要特別的講解即可感受到它獨有的味道。

溫杯後搖茶的幹香帶著絲絲縷縷的清涼,這種涼意融在茶湯裡,輕附於舌尖貫穿整個品飲的過程。

初泡的香氣是十分清雅的,水路細膩柔軟,微微的薄荷味道平添一抹神秘感。大約三泡之後,再飲會感受到這款茶的風韻,不迎也不拒,柔和中帶著高冷的氣息,淋漓盡致的展現著深林古樹數百年來歷經滄桑的遺世獨立。每每喝下一杯溫熱的茶湯,給身體帶來暖意的同時,給頭腦以清明和安寧。

在品飲的中後期,大概八泡之後,茶中的高冷感被熱水調和的圓潤了很多,卻依然有無法忽略的品質特徵,甘甜感加強,不知是水賦予茶活力,還是茶予水以生命,我想兩者以完美的融合度會俘獲每位茶人的心。

水感方面一直表現得十分優秀,細膩順滑,溫柔平和,每一口茶湯,就像一顆渾圓的水珠,一下子滑進喉嚨中,在口腔留下一片持久的芬芳。體感上茶氣十足,幾口茶湯即背心發熱,身體的舒適度和愉悅度非常明顯。

以上的特徵,兩款茶都具備,差別是龍珠由於本身形態在前三泡的香氣更為內斂和悠遠,氣質更為淡泊,整體表現非常穩定,後期的甜度高一些,散茶相對品質特徵更加明顯,滋味更加濃鬱,開始三泡微澀,但化開極快且徹底,整個過程表現的變化更多,層次感鮮明,迷人的蓋香每次都讓我心醉。

總體來說,這款茶是非常有辨識度的,而且極其耐泡,18-20泡是沒什麼問題的,也許只能喝不動,沒有泡不出。作為易武產區的高端茶,就該出名,也貴的值得。

如果說曼松是方外高人,難見真容,那麼薄荷塘就是隱居之士,清冷獨立,老班章是武林盟主,霸氣十足,冰島就是江湖第一美女,甜柔一遇難忘。

我把曼松和薄荷塘排在前兩位,說到底,我還是偏愛淡雅內斂、外表柔和內有風骨的茶。

茶茶不同,人人千面,在這洶湧的世間,不管是人與人,還是人與物的相吸,都是本質作為基礎,在這極具跨越的共鳴感裡,我放佛置身易武古茶園,於影影綽綽的山林間,看天上雲捲雲舒。

相關焦點

  • 筱億薄荷塘:薄荷塘才是老茶客最終的歸宿
    在品鑑筱億薄荷塘之前,何老師問小易,你喝過薄荷塘嗎?小易對薄荷塘了解有過一二,也品過幾款薄荷塘,嘗過薄荷塘的真味。但何老師面前,唯恐是小巫見大巫,見過的市面少之又少了,也不敢多言。我們都知道,何老師不僅僅是老茶客了,更是發燒友級別的易武老茶客。「普洱茶中的極品,易武在前;而易武茶中的極品,薄荷塘居首。」何老師在衝泡筱億薄荷塘時,一邊衝泡薄荷塘,一邊與小易嘮叨著。飲茶之間,何老師也說,今年的茶不好「守」。
  • 2017年薄荷塘普洱茶:淡雅中見不俗!這樣形容薄荷塘最為確切
    待到夏季來臨之時,易武茶才普遍性的開採,這是春茶還是夏茶?都說,易武茶是茶人最後的一站。按照今春的這種品質,卻難以同臨滄茶相媲美了。在春茶季期間,我同勐海的朋友聊了一下,請他幫忙做點易武茶。結果……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原料……在易武小眾茶中,這兩年來熱度比較高的是同慶河、薄荷塘兩個茶地。
  • 2020年深圳春季茶博會丨心心念的薄荷塘、老班章、曼松都能喝到!
    本次參展春季茶博會,我們帶來了多款易武原始森林古樹茶以及望天高幹,讓你全方位體驗「純粹易武味」的魅力。我們可以從薄荷塘、曼松一路喝到隔壁的老班章,再到革登。甚至從雲南喝到廣東清遠,感受清遠萌渚嶺60年老叢荒野紅茶、綠茶獨特品質。
  • 一盞真趣:易武茶臻品普洱,落水洞備受讚譽
    (原標題:一盞真趣:易武茶臻品普洱,落水洞備受讚譽) 易武古樹,茶中皇后
  • 《薄荷塘》,無法逾越的乾淨純粹!僅25餅,普洱茶發燒友必入!
    ——「我有100克南茗佳人之前春茶季,贈送的《薄荷塘1類》古樹春茶,還沒品,打算再存一下。」——「我今年打算試一下,還在觀察中。」——「和幾個朋友有幸品過一次19年的,太絕了,那種純淨度不是一般茶能夠比的。」
  • 小喜年臻藏系列:易武順時興的誕生
    小喜年經常從老一輩的茶人口中聽到易武普洱的故事,易武——每當我們提起普洱茶,一定避不開這個普洱重地。今天就帶大家重新回顧它的興衰歷史。  易武當地環境  當年不僅那麼多老字號在易武風雲際會,就連標誌性的"七子餅"也都發源於此。
  • 鄭少烘《易武》專欄——傳世經典,獨領風騷的風雲百年
    本篇為《易武》中「歲月史詩」章節之「傳世經典 獨領風騷的風雲百年」的精彩內容。
  • 易武持續乾旱引起火災,普洱茶減產、價格情況有待觀察
    3月31日晚上,在西雙版納易武曼撒也發生了火災,普洱茶圈又是一片唏噓,疫情加火災,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很多人便開始猜想紛紛。清朝嘉慶和道光年間,堪稱易武普洱茶最輝煌的時期,也就是這段時間,易武發展為重要的普洱茶交易集散地。 百年來普洱江湖風雲變幻,曾在歷史上興盛一時的老字號茶莊也幾乎都誕生在易武鎮上。
  • 獨家評測|目前存世較早的薄荷塘純料古樹茶之一
    上一篇推文,我們評測了2019年世界上最後一批薄荷塘,也詳細講述了薄荷塘的前世今生,今天我們來講講目前存世較早的薄荷塘純料古樹茶之一——黃聘號茶莊2010年出品的薄荷塘。薄荷塘古茶園內拍攝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到這片茶園,早在幾年前,他便發現了這裡,發現之初,他便堅信這是可以製成傳世珍品的茶品,但受翻山越嶺、交通不便所限,加上這片茶地產量也不大,所以一直沒有下手收茶
  • 筱億薄荷塘:獨家解碼薄荷塘普洱茶真相
    唯獨,易武帕扎河山區的薄荷塘產地較為偏僻,所謂是「御宇多年求不得……養在深閨人未識」。遙想「薄荷塘」古茶樹的真容,實在是不易。不易之一,若是首次探秘薄荷塘古茶區產地,沒有當地茶農或是認識「薄荷塘」茶路之人引進,或是找尋不到前往薄荷塘古茶林的茶路,即使到了薄荷塘茶地周圍,也難以進入到古茶林之中。
  • 普洱茶知名品牌——大麗茶,普洱標準,中國麗茶!
    普洱茶不但成了一種茶類,普洱也成為了中國的地標。因普洱茶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影響巨大,所以普洱茶也品牌林立,讓人目不暇接。如今普洱茶中的知名品牌——大麗茶,憑藉優質的原產地資源,古法新造工藝脫穎而出,重新定義了普洱標準,成為中國麗茶。  普洱茶之所以尊貴,價格之所以天壤之別,一方面是因為產地,另一方面是因為工藝,同時還因為茶樹的年齡。
  • 厚雅◎寬:桃子寨古樹春茶原料,藏於深山,稀世之品
    厚雅◎寬是鋒哥在今年4月份《茗途尋味》春節茶山行的收穫之一,甄選蠻磚桃子寨古樹春茶原料——蠻磚桃子寨,是普洱茶界近兩三年來才興起的一個微小產區,深藏於深山的國有林中,桃子寨之於蠻磚,可比翼薄荷塘之於易武。
  • 張靜紅:理解了江湖,你就能理解普洱茶魚龍混雜的現狀
    01 2000年之前,我幾乎從來沒有注意到普洱茶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大部分雲南人喝的茶是本地的散裝綠茶。 我當然知道普洱茶的存在,知道它會被壓成方形的磚,或者圓形的餅,或者是一個蘑菇的形狀。
  • 丨細說易武、冰島、老曼峨那些坑爹的內含成分
    即使我們撇開其它因素,只考慮原料產地,竟然還有臨滄、普洱、勐海、易武等不同茶區風格,以及冰島、昔歸、景邁、班章、南糯、曼撒、倚邦等千百個山頭風味,因而造就出不同茶區山頭豐富多彩的滋味風格,這就是讓千萬普洱茶粉著迷的「一山一味」。普洱茶這種滋味特點的多樣性,讓茶友們辨識起來較為困難,經常出現「同品一款茶,我說這個茶是xx香、xx味,你卻不一定認同」這樣尷尬的場景。
  • 尋訪茶馬古道,普洱石屏會館與普洱茶
    說到普洱石屏會館,要先提到一段石屏人與普洱茶之間的淵源。大約250年前,有一批石屏人趕著馬幫,跨越紅河哀牢、景東無量,與各地少數民族進行茶葉貿易。這是一筆利潤豐厚的生意,隨後,便有更多的馬幫從石屏出發,東走蒙自個舊,西走思普沿邊,最後抵達易武、倚邦地區。故有話說,凡有起火煙的地方,就有石屏人的流寓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