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祠】為什麼它被稱為「天下第一祠」

2021-03-01 李氏家風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歷代名人極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功夫巨星李小龍等,僅李氏稱帝稱王者就多達60餘人。


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

李姓不僅是中國第一大姓,也是客家第一大姓。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的「李氏大宗祠」,被譽為「客家第一祠」


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的「李氏大宗祠」,籌建於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功成於道光19年的「李氏大宗祠」歷時四年,耗資2萬銀元,至今已歷經170餘年的風雨。

全祠總佔地5600平米,有3個大廳和26間大小客廳,住房有104間。據說,要打開或關上整個宗祠的所有門窗,一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也得花上整整六個小時。是東南亞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客家祖祠,被譽為「客家第一祠」。

它是一座結構奇特、集宮殿建築和客家民居風格於一體的建築奇葩。


道光帝御賜金字「恩榮」

石板上刻著「恩榮」二字,是清道光皇帝念火德公為人敦厚善良,家族興旺,德善之行有口皆碑而特加恩賜的。


其下拱梁上刻有「李氏大宗祠」五個大字,兩旁石柱有「丞相將軍府、忠臣孝子門」的對聯,左右門空內書寫「登祠思祖德、入廟念宗功」的旁聯。


隴西堂

唐貞觀十二年,太宗詔令天下,隴西為李姓的郡望。自此,海內外李姓的郡望、堂號均以「隴西」命名。



步入總祠大門,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廳牆壁上「忠、孝、廉、節」四個大字,相傳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遺墨

「客家第一祠」是為追懷在宋朝就移居到福建的李姓祖先,被許多李姓人士尊為「入閩始祖」的李火德而建。

然而,李火德何許人也?


據載,李火德乃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子李元祥的後裔

據福建、廣東李氏族譜載:李氏後裔於宋代由贛南遷往汀州、寧化、永定、武平、始興、連平、平遠、大埔、興寧、蕉嶺、南雄等地。

上杭稔田是入閩六姓(李、遊、黃、劉、邱、陳)始祖的發祥地,每年海內外男女老少六姓宗親皆驅車前來聚集一堂,追思祖先,每年累計數10萬人觀光祭祀。

李姓既為客家第一大姓,也不負這個稱號。古往今來,文武政商,無論在那一領域都是人才輩出,如群星璀璨。

清代文華殿大學士李光地


李火德第十八代裔孫,被尊為「一代名相」。病逝時,康熙帝深為震悼,諭朝臣曰:「知之(李光地)最真,無有如朕者;知朕,變無過於光地者」。

「客家武狀元第一人」李威光

李威光(1735—1795年),字作楫,號韜序。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李威光束裝上京,參加壬辰科會試。殿試一舉成名,欽點狀元及第,為「客家武狀元第一人」

「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被球迷和香港媒體評為「亞洲球王」,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足球第一人。他在各項足球比賽中,共射進1860個球,與巴西的裡登雷克、德國球星蓋德穆勒、球王貝利以及獨狼羅馬裡奧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李光耀,曾任新加坡總理,現任新加坡內閣資政。祖籍中國廣東省大埔縣黨溪鄉。1959年任新加坡總理,1990年辭去總理職務,留任內閣資政至今。


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

他為李火德的第29代裔孫,廣東潮州潮安縣。14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業,世人稱之為商業「超人」。統領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李火德的後裔分布在我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及海外13個國家。有人形容李火德「裔孫繁衍,瓜瓞綿綿,詩禮簪纓,代有英才」,他在被其後裔尊稱為「李氏閩粵大始祖」的同時,知名度早已享譽全世界。

李氏祠堂除了上杭縣稔田鎮外的,還遍布所有客家人居住之地。

一、廣東梅州「李氏大宗祠」,嘉應州新建祠堂,位於嘉應州之城南內,乾隆二年丁巳(1737)秋興築,四年工成。


二、廣東紫金縣義容鎮「火德公松林分祠」,祠始建於道光18年戊戌歲(1838),佔地1萬6千平方尺,建築面積600平方米。

三、廣東豐順縣「李氏宗祠」,位於豐順縣湯坑內嶺村,是潮、梅八縣李氏宗祠,民國25年竣工。


四、廣東汕頭市「李氏宗祠」,是由惠、潮、梅各縣宗親,集資銀元14萬元,民國二十二年(1933)春月始建。

相關焦點

  • 最牛最霸氣最氣派的李氏宗祠,沒有之一!絕對!天下第一祠!為我李氏驕傲、稱頌!
    客家第一宗祠—李氏大宗祠李氏大宗祠」的小旗回到祖地上杭李氏大宗祠尋根謁祖,「木本水源,敦親睦族」。但他們卻始終保留著客家語言,一九九四年九月旅英烏蛟騰海外聯誼會,在會長李祥,副會長李冠平、李譚保等一行幾十人帶著濃鬱的客家鄉音回到李氏大宗祠尋根謁祖,並帶有中文手抄《李氏族譜》贈以李氏大宗祠,又如李火德錠公後裔旅美李玉芳、元磷,他們都始終都保持著客家語言。
  • 九和鎮李氏宗親火德公松林分祠拜祖視頻
    十點我們到了松林下,顯眼的大幅橫標「熱烈歡迎參加第十二屆世界李氏宗親會代表凱旋歸來」,鑼鼓喧天,響徹天空。雄獅飛躍,生龍活虎,滿地紅鞭炮,響聲不斷,真是一派熱烈歡快的景象,自豪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十點半,修祠籌委會成員二十多名宗親和我們進入了「修祠籌委會辦公室」。首先由籌委會會長李廣榮作歡迎詞,歡迎李氏大宗祠赴香港代表團凱旋歸來,歡迎代表團親臨指導。
  • 【航拍】上杭火德公李氏大祖宗祠,天下第一祠
    已經有30萬李氏宗親加入我們了,查家譜、逛論壇、看資訊一站式互動平臺。航拍上杭火德公祠   李氏大宗祠,即火德公祠(也稱惇敘堂),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上杭縣稔田鎮官田村。李氏大宗祠始建於清道光16年。
  • 官田李氏大宗祠——李氏文化
    李氏大宗祠坐落於福建上杭稔田鎮官田村。始建於1836年,由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譽為「客家第一祠」。「李氏大宗祠」結構嚴謹,完整無缺,立體感強,氣勢磅礴,其建築特色堪稱一絕。主要景點李氏大宗祠籌建於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由李火德後裔、福建省永定縣舉人李夢蘭倡議興建,清道光十九年建成。祠堂佔地面積5600多平方米,內設有大廳3間、客廳26間、住房104間。
  • 全國最美李氏宗祠大集合,盡顯李家氣派!李家人必看!
    中華李氏大宗祠是由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和中國鹿邑李氏文化研究總會發起修建的,位於老子故裡景區的太清宮東側,總體布局包括門前區、祖祠區、祖源區,供奉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始祖理利貞和李氏先祖老子(李耳),以及歷代李氏名君、名相、名將、名人。廣東省佛山市李氏宗祠位於廣東省順德區均安鎮鶴峰上村,是清鹹豐年間探花李文田家族的祠堂。
  • 廣東懷集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
    春訪廣東懷集 驚喜發現冷坑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李氏大宗祠風水考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曾到福建上杭稔田鎮官田村李氏大宗祠考察。該宗祠始建於1836年,由李氏後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譽為"客家第一祠"。2020年曾祥裕風水團隊早春二月踏青來到廣東肇慶懷集,在兩廣交界的地方冷坑又驚喜地發現竟聚集唐皇李世民四萬後裔。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隴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孫。 陪同我們考察的朋友說,冷坑鎮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氏 。
  • 薪火相傳 德澤千秋——記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稔田鎮官田村,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AAA級旅遊景區。大宗祠四面環山疊翠,黃潭河蜿蜒而過,風景十分秀麗。宗祠大門口地面的陰陽太極八卦圖,異常顯眼,房屋結構具有周易學的風水景觀建築特點;鳥瞰宗祠宛若一張巨型蜘蛛網中的」蜘蛛「,建築結構風水命其名為「蜘蛛結網形」;牌坊式的門樓頂端石刻「恩榮」兩字,是建祠時李姓子民奏章皇上,賜給恩準的李家榮耀。屬土樓與洋樓的混合體,是典型的「金包銀」建築,是客家建築藝術的精品,吸引不少外姓遊客前來參觀和拜謁。
  • 2017航拍祭祖李氏火德公墓,莊嚴隆重,不失李家作風!為李而來,為李自豪!
    數千、萬計的李氏同根們為了同一信仰和心願聚集在一起:祭祀祖宗、追念先人、弘揚宗族文化!位於福建省上杭縣稔田鎮的李氏大宗祠歷來被被譽為「天下第一宗祠」。春分祭祖竟然成了海內外萬千火德裔孫團聚一起的重要時刻,且看2017年上杭電視臺報導盛況。
  • 粵桂公館李氏宗祠重建升座典禮,李家人頂起!
    2016年12月24日粵桂公館李氏宗祠重建升座典禮,祖宗顯靈念,天降吉祥,辰時日月同輝,雙龍匯聚宗祠上空。來自粵桂各地嫡孫和各界人士約1600多人見證了宗祠的輝煌壯觀,領略李氏家族歷史悠遠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蘊。宗祠聖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吸天地精華,納八方祥瑞,設計雄偉壯觀,做工精雕細琢凝聚了尊祖敬宗的䖍誠情懷,反映了血脈相承的執著信念,體現了繁衍生息的跳動脈博,凝結著真摯深厚的鄉情親情,上承一德,展宗門之雄姿,展先祖歷史風釆,下傳詒谷,現李氏之雄厚,給後代啟迪智慧。
  • 中國人為什麼要建宗祠
    舉行家族內各種儀式 或處理家族事務的地方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民族,這就不難解釋「中國人為什麼要建宗祠」了。 把「宗廟」建造居於「居室」之前,宗廟「致敬」與「孝行」聯繫起來,足見古人對宗祠的重視。 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 所以,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名號,這個名號就叫「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堂號就知道本族的來源,紀念祖先功德。
  • 【人文賓川】 古院滄桑,古樹依然,這裡的「花海」盛開在六月 ——李氏宗祠火把花
    機緣巧合,今年端午節期間參加賓居鎮組織的詩會,在李家大院李氏宗祠古老的院落中,有幸看到了兩株古老的火把花樹。回想起來,我是第二次到李氏宗祠。第一次是十多年前的秋冬季節,幾個朋友漫無目的逛遊賓居古鎮,有人提議去看看「李師長」家的老房子,據說房子上的瓦都拼成「福」字,十分罕見。走進李師長家四合院,房屋顯得十分破敗,殘磚斷瓦,雜草叢生,宗祠和戲臺搖搖欲墜。
  • 博白東平火甲村李氏宗祠祖堂高升,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氣勢浩蕩!只因雙喜臨門……
    2019年11月14日(農曆十月十八),博白縣東平李氏科甲宗祠東平李氏科甲宗祠秘書長李甲安主持會議東平李氏科甲宗祠氣勢恢宏,美輪美奐。    科甲李氏宗祠,始建於明清之間,是家族慎終追遠、敬宗睦族,傳承祖訓、家風,教導子孫之場所。
  • 摸清宗祠家底助力鄉村振興——新會區宗祠調研情況報告
    新會歷史上有多位名人為地方做了很大的貢獻,深受政府認同和百姓愛戴,由官府牽頭興建紀念祠堂祭祀以示敬意,如紀念宋末君臣的大忠祠、慈元廟、忠義壇等崖山祠廟。歷史上的先賢祠基本為明、清兩朝所建,所祭的大多為受人愛戴的賢人、知縣等,如陳白沙祠。先賢祠堂不在自然村落普查統計之列,不作調研分析。  本文著眼於新會區轄區內的自然村落,統計調研的是祠堂中的宗族祠堂(宗祠),佔祠堂數量的絕大部分。
  • 武陵李氏|鄉愁地標—祖居地李家灣將添人文景觀...
    因為大家期待已久的樅陽武陵李氏李家灣建祠委員會暨武陵李氏歷史文化中心於今天正式揭牌,這標誌著武陵李氏將會結束無宗祠的日子,進入空前大團結時代。儀式慶典由常務副主任李志中宗親主持,樅陽武陵李氏李家灣建祠委員會主任李之明宗親在慶典上特别致辭,感謝武陵李氏宗親們的大力支持,相信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武陵李氏宗祠建成指日可待!
  • 隴西李氏必知的九大常識,請李收藏!
    經典山歌:《梁四珍與趙玉麟》,《歌王鬥歌仙》歡迎加入【李氏總會】,服務廣大李氏宗親,發布李氏文化、李氏歷史、李氏企業、李氏聯誼、李氏慈善、李氏尋根問祖等信息。,紫金李氏由來,火德公後裔紫金分布,龍窩黃洞宗祠重修,黃洞祭祀,黃洞村開基祖良儒公世系,官田敏公祠慶典,紫金大同外嫁女回娘家,紫金大田祖墳重光,九和宗親松林分祠拜祖,東源縣船塘鎮屋頭坑宗祠慶典,湛江市 - 粵西三柏祭祀大典,李日榮豪華四合院惠州市 - 大亞灣新裕堂,惠東白花鎮謨嶺祖祠汕尾市 - 甲西石獅村興登堂清遠市 - 青蓮鎮踏對洞祠堂
  • 東莞市資訊|去東莞塘尾古村落,被遊人忽略的一處重地,李氏宗祠
    去東莞塘尾古村落,被遊人忽略的一處重地,李氏宗祠東莞古村落中,位於石排鎮的塘尾古村落眼前所看到的這座古祠堂——李氏宗祠,卻容易被遊人所忽略。李氏宗祠,所處塘尾古村西北角,風水方位屬八卦的首卦幹位,代表著家族的興盛強健,該宗祠始建於明成化年間,距今500多年,清代、民國,均有重修,佔地760平方米,五開間,三進合院式布局。跨進大門,一抬頭,就被這祠堂內威嚴的氣勢所震住,一種由然的敬畏而生。宗祠內展示著大量塘尾古村前世今生的史跡、文物、文化陳列,儼然一座小型博物館。
  • 海南萬寧符氏宗祠進度
    水上沙湧 符氏宗祠廣東湛江雷州海康南興鎮西山村55世 符文效祖祠廣東湛江廉江山車村 符氏宗祠浙江寧波北侖小港鎮 符氏宗祠浙江寧波餘姚朗霞街道 符氏宗祠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內龍山瀘溪縣洞頭寨 符氏宗祠江西撫州廣昌縣 符氏宗祠河南周口太康縣老冢鄉 符氏先祠山東臨沂郭家莊符氏祖林 符雅碑亭
  • 常德李氏——李氏文化
    「李」,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李氏李姓宗親會」,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李氏大家庭。桃源關山灣李氏 始遷祖永倫公,明永樂2年(1404)自江西豐城徙居桃源縣東水田關山灣,族人分布於畲田、大田及常德等地。至1948年,已傳19代,族人約500人。宗祠在關山灣。
  • 【李氏天下】李氏始祖公祭氣派非凡,震驚全球華人!姓李的必轉!
    自此,李氏在這裡繁衍生息40代,歷經800春秋,至目前人口達80萬之眾,人們稱其後裔為三柏李氏。李穆則為之三柏李之開基祖。2016吳川三柏李千人神遊現場實拍李穆四世孫李慕廬,回遷南津一帶定居,並建南津三柏李氏宗祠。它座落在化州八景之一「千秋夜月」的千秋嶺上,始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至今已630多年,佔地3公頃,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
  • 歷史上的豪門望族—趙郡李氏家族
    紫金大田祖墳重光,九和宗親松林分祠拜祖,東源縣船塘鎮屋頭坑宗祠慶典湛江市 - 粵西三柏祭祀大典,李日榮豪華四合院惠州市 - 大亞灣新裕堂,惠東白花鎮謨嶺祖祠汕尾市 - 甲西石獅村興登堂,海豐樂山鄉善慶堂竣工慶典清遠市 - 青蓮鎮踏對洞祠堂茂名市 - 香山祖屋,李偉波老闆捐款7億元,肇慶市 - 懷集欖根永深公太祖陞座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