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太多玩具會毀了孩子專注力,宅在家也別買買買,試試這樣做

2020-12-22 JOJO育兒說

因為疫情,我們宅在家已經快1個月了,小孩子們沒地方釋放能量,家長們只能不斷網購各種玩具,我最近每天去小區門口取快遞,都能看到爸爸媽媽們扛著各種印有樂高、機器人、遙控車、芭比娃娃等玩具商標的紙箱子回家。

玩具常變常新 ,自然是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也能讓爸爸媽媽喘口氣安心玩一會兒手機,可是,還是要提醒一下,過多地購買玩具,對寶寶的專注力是非常大的傷害!

育兒專家Poppy(她在咱們頭條也開了科普號)曾跟我聊過,要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和想像力,一定要在低幼時期做到兩點:

少買玩具學會玩玩具過多的玩具,是寶寶專注力的殺手

與咱們小時候不同,現在的孩子想要獲得玩具實在是太容易了,一方面大家的生活條件普遍好起來,日常購買一些小玩具並不是多大的負擔,另一方面現在玩具各式各樣、不斷推陳出新,哪怕進個小超市都能有幾十種玩具可以選擇,很容易讓孩子們滿足和開心。

於是,當玩具買回家以後,我們會怎麼做呢?這樣:

圖據網絡

這樣:

圖據網絡

或這樣:

圖據網絡

對不對?即便我們用了收納架,依然是這樣:

圖據網絡

或這樣:

圖據網絡

誠然,擁有一個堆滿玩具的房間或者角落,是我們從小到大的夢想,但太多的玩具堆在一起、觸手可及,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到:這樣做會損害寶寶的專注力。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讓寶寶一起收納玩具的時候,我們覺得只是把玩具撿起來放進盒子裡,這個簡單的動作,寶寶卻可能拖延很久都難以完成。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他們在收拾的過程中一直在玩耍:

咦,這有個鈴鐺真好玩,搖一搖,聽一聽……歐歐,媽媽催我了,我得收玩具……等等,這個槍我好幾天沒玩了……還有這個小鴨子,原來它的腳丫是黃色的!……媽媽又催我了,我抓緊收……嘿,這不是小汽車嘛!我找了它好久了……嗨呀,原來這個布娃娃還能唱歌,太棒了……

你看,孩子之所以收得慢,是因為他的注意力在不斷被新的東西所吸引,他對「收納」這個事情的專注度一直在不斷被打岔,所以收收玩玩,進度緩慢。

對於小朋友來說,受到生長發育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和專注度本來就是短暫的,容易受到幹擾的,這是正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注度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但倘若我們不幫助他成長,總是打斷他,總是給他過多的刺激,就會讓他逐漸養成分散注意力的習慣,造成專注度的下降。

應該怎麼做?

首先,家長沒必要主動地、不斷地給孩子買新玩具,而是可以尊重孩子的意願,帶他去超市自己選擇,每次一件最喜歡的玩具就好其次,玩具收納要放在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比如用箱子收起來放在儲藏間,只在孩子的房間或客廳保留1、2件這兩天孩子最喜歡玩的玩具即可當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不要一會兒「來喝口水」、一會兒「吃個蘋果」,這些都是對他專注力的破壞同理,當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也不要去幹擾他說,「你看,還可以這樣變形」,或者「你看,我手裡這個更好玩,玩這個」,這些都是打擾孩子自主探索的行為再次,當我們有新的玩具時,可以引導孩子們把舊玩具收起來,或者分享、送給其他的小朋友最後,切記不要把玩具放得到處都是,要減少誘惑,減少對孩子專注力的主動幹擾我們不建議給孩子過多的玩具,現在市面上的玩具太多了,跟風是跟不過來的,而且很多東西大人覺得有趣,小朋友未必認可。而所謂早教、智力開發,更是廣告商的噱頭罷了。著名早教專家伯頓 懷特在他的《從出生到3歲》一書中也提到過:

不管你收到什麼宣傳材料,在報紙上看到了什麼廣告,你都要記住,沒有一種玩具被證明對於該階段(2-3歲)的孩子具有教育價值。不要因為鄰居的孩子擁有市面上所有的教育玩具而感到不安,與你的孩子相比,他沒有任何優越的地方。

曾經豆豆的玩具堆滿屋,很快我就開始為他的專注力短和不愛惜玩具發愁,玩具隨手就扔,摔壞了也不心疼,轉身就開始玩另一個……

聽了Poppy的建議以後,有一天我和他商量,咱們來理一理,這裡面哪些玩具你現在不想玩,我們就收起來好嗎?第一次自然是遭了強烈的反對。接下來幾天,我有意無意就會跟他溝通:玩具堆在一起,太髒太亂了……那個小汽車你很久都沒玩了可以收起來……

有一天豆豆提出想要一個汪汪隊的玩具車,我趁機跟他說:可以,然後我們把其他你最近不喜歡玩的玩具全部收起來好嗎?豆豆欣然同意,於是我拿出一個大箱子,把堆在客廳的玩具一件件拿來問他,這個喜歡玩嗎?可以收嗎?

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滿滿一爬爬墊的玩具,他竟然只保留了2個小汽車,其他的全部同意收起來!

原來孩子對玩具的需求真的沒有那麼多,是我們自己腦補了他們的意願!

再後來我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首先我們減少買新玩具的頻率,其次,豆豆如果想玩「庫存」的玩具,我們就用現在玩的玩具去換,一個收回去,一個拿出來,保證留在客廳隨時可以玩的玩具總量不超過3個。

我不敢妄談他從此就專注力提高,但我相信對於他的成長,一定是有益處的。

學會玩玩具,比玩很多高科技玩具,更能鍛鍊大腦

現在有很多高科技的玩具,都號稱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各類早教機構也不斷宣傳「0-3歲最關鍵」、「錯過大腦啟蒙落後一生」。但是呢,我接觸了很多育兒專家,他們反而不建議各種高科技的玩具,轉而更偏向於傳統的積木、布娃娃等等。著名早教專家伯頓 懷特在他的《從出生到3歲》一書中也提到過:

我可以信心十足地告訴你,要在頭3年中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你並不是必須為他買任何「教育」玩具。任何只要能夠引起孩子興趣的東西,哪怕是一個空冰淇淋盒子,都是有教育意義的。

何嘗不是呢?我們一定都有這樣的體會:比起玩具,寶寶更喜歡的是裝玩具的紙箱子。

育兒專家Poppy曾經在電視節目中分享過一個案例:有個小朋友是玩具播主,靠分享玩玩具來吸引粉絲,也因此他每天都能收穫各式各樣的新奇玩具,3歲的時候,這個小朋友就可以熟練地摸索各種新奇玩具的遙控、變形功能了,玩得比成年人還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智力發育卻開始變緩。

究其原因,各類高科技的玩具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動手的能力、失去了想像力,而過多的玩具也讓他的專注力受損、不珍惜任何東西……最後心智受到損傷。

讓我們回歸最傳統的玩具:

三角形、方形的積木,搭在一起可以變成房子、城堡、小橋……一個麵團,可以揉出螃蟹、小花、飛機……一塊毛巾和一個娃娃,圍在身上就是下廚的媽媽,圍在頭上就變成了狼外婆……你看,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就這樣一點一點建立起來了。

再比如一輛小汽車,我們可以讓它「執行任務」、可以和它「比賽速度」、地上畫一條線,看誰跑得更遠、搭一摞紙杯,就可以玩「保齡球」……把一個玩具玩出花兒來,比不斷用新玩具展示新功能,更能鍛鍊寶寶的想像力。

曾經也有人跟我說,家裡條件不好,不能給孩子買太多玩具,感覺對孩子有虧欠,但其實孩子並不是按價格來挑選玩具,關鍵在於父母有沒有用心,比如這些動手就能做的紙箱玩具,一定比遙控汽車更讓孩子激動:

圖據網絡

我看到有個詞叫「童年報復性補償」,意思是童年沒有的玩具,等到長大成人、財務自主以後,就大量購買,這一現象,在80、90後的身上非常明顯,有數據顯示,每年有7千萬成年人給自己買玩具,其中,某寶上樂高的年消費超1200萬!

當80、90後做了父母,這種消費能力就更被釋放出來,因為更加名正言順了:我是給寶寶買的!我是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於是乎,小寶寶還不會爬,遙控車就備上了,小嬰兒還沒學會說話,智慧機器人已經屯上了……往往是寶寶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爸爸媽媽在一旁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真心建議:玩具別買多,玩具要精玩,對於寶寶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媽媽陪寶寶時別這樣做,會破壞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不當回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未來變成社會精英,因此,家長總喜歡將注意力集中在智商、文化知識、個人技能等方面。人們普遍認為,只要在這些方面做好,孩子以後肯定會有大出息。道理是這樣沒錯,然而,有一項東西雖然不起眼,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可它的重要性卻毋庸置疑,那就是「專注力」。
  • 家裡的玩具堆滿了兩個房間!重新搬家時我丟掉了孩子所有的玩具
    但六六以前的玩具,我卻一樣都沒拿,六爸搬家時還問我,說一樣都不拿嗎?我說對,都不拿。這選擇是我這幾年買買買,堆滿家裡整整兩個房間的玩具之後的真實體會,其實我們的孩子並不需要太多的玩具。但其實我們想過沒有,孩子剛出生,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過多的玩具,或者說是過快的更新頻率,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就比如成年人,一個月你買一件新衣服,怎麼都覺得挺好,但是一天給你買一件,甚至一天買好幾件,這衣服你還會在意嗎?同樣的,每一個更新鮮的玩具買回來,孩子肯定會被這個更新的誘惑吸引。
  • 美國心理學家:「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差距很大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無暇陪伴孩子,就會買很多玩具來彌補他,小樂就是這樣。小樂今年年初生下了自己第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負擔重,孩子父親一個人很難承受一家的支出,所以夫妻二人都需要有工作。疫情的原因小樂還在家陪伴孩子一段時間,等疫情過後就需要需要出去工作了,孩子也就只能交給奶奶照顧。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美國心理學家:區別很大!
    玩具的多寡確實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美國有心理學家就為了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而特意做過一個長期的追蹤研究。從研究結果當中他們發現玩具多和玩具的少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區別很大。
  • 玩具多的孩子和玩具少的孩子,將來有何區別?專家:後者更聰明
    因此,孩子玩具太多並不是好事,相較於這些玩具成堆的孩子來說,玩具少的孩子則有如下優勢: 1.玩具少的孩子幸福感更強 雖然現如今生活水平在漸漸提高,給孩子買玩具已經算不上什麼大的開銷了,但也正因為如此,孩子對一些父母製造的「驚喜」
  • 【教育】​這樣的媽媽 是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專注力的?
    寶寶正在專注地做著自己的事,你的這些愛,其實是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與腦科學教授 Chen Yu 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發現:嬰兒的專注時長與陪伴嬰兒的大人專注表現有很大關係。實驗運用眼動追蹤技術,就是給嬰兒和父母戴上穿戴式的眼球追蹤器。研究人員通過寶寶和父母眼球運動的數據來分析專注力。
  • 蒙氏教養.恰好的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可以這樣做
    ,6歲以下的孩子可根據這樣的比例相對減少一些)我明白父母們那種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好的東西捧到孩子眼前的心情,但也請理解孩子的感受,試想一下如果你走進一家餐廳,點菜的時候發現菜譜竟然是厚得如同百科全書,相信你也會迷茫而無從下手,甚至失去了食慾。孩子也一樣,周圍多而亂的玩具,容易導致孩子無法專心工作,像個「流浪漢」一般,遊走於各項玩具,失去了目的性。家長們可以每隔一個月更換其中一小部分玩具,也可以根據季節替換為孩子提供相應的玩具。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不同?專家:十年後差距很...
    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十年後這些差距很明顯。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何不同: 1、幸福感不同 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經逐漸提升,給孩子買上一些玩具,也並不算什麼開銷,因此有很多的孩子早就已經見怪不怪。
  • 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區別嗎?差距會逐漸拉開
    作為家長要善於挖掘孩子的不同之處,懂得改變常規思維,因為很多時候在孩子身上,我們認為「對的」不一定對,我們認為「好的」也不一定好……喜歡「出去浪」和喜歡「宅在家」的孩子有區別嗎?差距會逐漸拉開說起孩子的性格,從小時候的表現就能看出一二,一般情況下,家長會覺得聽話乖乖宅家的孩子更懂事,而那種時不時就往外竄,成天在外面瘋玩不著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不聽話。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何不同?專家:十年後差距很明顯
    一般有孩子的家庭可能都會特意地購買許多玩具讓寶寶玩耍,有些小孩的玩具可以堆滿一個房間,甚至不少父母都覺得,寶寶的玩具越多越好,那麼「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有何不同?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十年後這些差距很明顯。
  • 玩具多的孩子比玩具少的孩子更幸福?心理學研究:前者有弊無利
    如今,那些曾經渴望玩具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開始為人父母,一來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二來是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玩具需求是有求必應,但是卻有專家指出,玩具多對孩子來說,並非一件好事。 玩具太多對娃不好?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愛玩這三種玩具的孩子,長大會比同齡人更聰明
    相信大家都會被網絡上的種草博主安利大家購買一些玩具,或者團購一些兒童益智玩具,這些玩具不僅在家裡佔地方,擺滿一大桌子,扔得地上到處都是,有時還會讓寶寶誤食。有些玩具雖然打著益智的旗號,但其實本質上來說對寶寶用處並不大,真正對寶寶有用的玩具種類往往被你忽視。
  • 5技巧讓孩子自動自發收玩具
    孩子玩玩具老是不專心,是注意力不足嗎?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收玩具?孩子總喜歡搶別人的玩具,該怎麼辦?寶貝遊戲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壞習慣。想讓孩子改變行為、學會正確做法,專家教你這樣做。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區別?差距不是一點點
    執筆:暖陽給孩子買玩具已經成為了很多父母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有不少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都會買玩具補償給孩子。這樣一來確實是能讓父母心中好受一些,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卻是弊大於利。畢竟孩子天生就有喜新厭舊的心理,給孩子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無從下手,甚至是不懂得珍惜。
  • 總結10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簡單有效,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
    第4點:空間留白,允許孩子關門玩兒除了時間留白外,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空間也非常重要。兒童臥室、玩具房或者是一個獨立的小帳篷都可以。讓孩子可以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無論是做遊戲,讀書畫畫還是睡覺等等。當孩子在認真傾聽這段故事的時候,也是專注力高度集中的時候,所以爸爸媽媽在家裡也不妨試一試,利用聽覺刺激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薯條別總買著吃了!自己在家就能做,試試這方法,好吃還更健康
    薯條別總買著吃了!自己在家就能做,試試這方法,好吃還更健康文/湘湘的廚房昨天是假期的最後一天,帶著孩子出來放風,宅在家的這2個多月,感覺孩子好像都長大了。以前都是走一路就抱一路,把我和他爸累夠嗆。這次都是自己走的,覺得他也獨立多了。小區樓下就有一家麥當勞,孩子看見了,就說想吃薯條了。
  • 別再給孩子「買買買」了,美國心理學家: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經常會因為對一件玩具的喜愛,而跟父母撒嬌耍賴,最終纏著父母不得不買;但是玩具多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玩具的喜愛是很高的,為了給孩子更快樂的童年,只要在承受範圍之內的玩具,父母都會盡力滿足孩子;但是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而另一組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專注力越強的孩子,他們成年後越容易取得成功——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方面。專注力是許多關鍵能力的基礎,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也會影響我們的社交活動。
  • 黃聖依兒子玩具數量令人驚嘆:孩子玩具太多,反而阻礙他們的發展
    對於孩子的玩具問題,有家長就這樣吐槽道:買玩具其實就是一個大坑,家裡一大半的空間都被玩具堆滿了,根本沒有剩餘的空間去放其他東西還有網友們這樣說:孩子玩玩具其實也就是三分鐘熱度,過了那個熱度之後就不感興趣了,每次看到喜歡的玩具要哭喊著叫父母買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教你幾個方法,快速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只因專注力不足!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說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絕大部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因專注力不足!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培養孩子專注力那是第一步,父母應按照孩子的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