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珂中國神話故事集

2020-12-21 未來網

   

    內容簡介 

  
  故事從盤古開天闢地起,按照時間順序,獨立成篇,甄選百餘篇,包括「盤古開天闢地」「精衛填海」「蠶馬的故事」「羿射九日」「禹化熊開山」等著名篇目,將兩三千年間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選出來,熔鑄成一個龐大而系統的中國古神話體系。袁珂先生善用故事生動地呈現中國神話的精髓,在嚴謹的史料之外又為中國神話的講述披上了文學的瑰麗外衣。
  
  作者簡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繁人,國際知名學者、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中國神話學會主席。1946年,袁珂先生任臺灣編譯館編輯,開始研究中國神話。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地位。之後,袁珂先生撰寫了《中國神話傳說》《古神話選釋》《袁珂神話論集》《中國神話百題》《神話故事新編》《山海經校注》《中國民間傳說》《山海經譯註》《中國神話傳說》《山海經全譯》《中國文學史簡綱》《中國神話史》《袁珂文藝論集》等20多部著作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袁坷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在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均多次翻印出版。在國外,其著作被翻譯成俄、日、英、法、義大利、西班牙、捷克、波蘭、葡萄牙、丹麥、荷蘭、匈牙利、挪威、印度、韓、世界語等多種語言,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選入學校課本。
  
  免費在線讀
  
  很多很多年以前,當天和地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團,好像一個大雞蛋。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這個其大無比的巨人,就孕育在這黑暗混沌的大雞蛋裡。他在大雞蛋裡孕育著,成長著,呼呼地睡著覺,一直經過了一萬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過來。睜開眼睛一看,啊呀,什麼也看不見,看見的只是黑漆模糊的一片,悶得人怪心慌。
  
  他覺得這種狀況非常可惱。心裡一生氣,不知道從哪裡抓過來一把大板斧,朝著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揮,只聽得山崩地裂的一聲:——大雞蛋忽然破裂開來。其中有些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濁的東西,沉沉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當中還有些地方粘連不斷,盤古又去找了一把鑿子,左手執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鑿子鑿。盤古就這麼威風凜凜、氣勢磅礴地在那裡一斧一鑿辛勤地工作著,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劃分開來。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要合攏,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的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長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子也長得極長了。
  
  盤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長呢?有人推算,說是有九萬裡那麼長。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長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撐在天和地的當中,不讓它們有重歸於黑暗混沌的機會。
  
  他孤獨地站在那裡,天天做著這種辛苦的工作。不知道又經過了多少年代,天和地的構造似乎已經相當鞏固了,他不必再擔心它們會合在一起了,他實在也需要休息休息了,終於,他也和我們人類一樣,倒下來死去了。
  
  他臨死的時候,周身突然發生了大的變化:他口裡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他的聲音變成了轟隆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軀變成了大地的四級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他的筋脈變成了道路,他的肌肉變成了田土,他的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等,也都變成了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圓亮的珍珠和溫潤的玉石,就是那最沒用處的身上出的汗,也變成了雨露和甘霖。總之,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了他整個的身體來使這新誕生的世界豐富而美麗。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推薦小學閱讀的《中國神話故事集》,只需選擇袁珂
    今天介紹《書目》中文學類第15本——《中國神話故事集》,適合小學3—4年級閱讀。作品光環:2017年冰心兒童圖書獎;入選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2017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 《中國神話傳說》——袁珂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
  • 孩子愛看神話故事,卻不知怎麼選書?名作家袁珂的名作力推給您
    今天給大家重點推薦一本《中國古代神話》。(建議人手一本,因為它太優秀了!)在我們小時候,女媧造人、鍊石補天、后羿射日等神話故事,令大家痴迷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今為人父母了,仍然對神話故事念念不忘。於是,當孩子們不聽話,或者吵著聽故事的時候,古代神話故事必定是首選。可講來講去,卻發現自己講的內容要不不生動,要麼內容空洞。為了能夠讓孩子們能夠學到原汁原味的神話故事,我開始了了選書之路。選來選去,袁珂老師編著的《中國古代神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麼,袁珂是誰呢?
  • 童·話|走進中國神話故事,一起來探索遠古時期的奧秘吧
    中國神話故事集今天,我們帶來的是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許婧軒同學為大家推薦的《中國神話故事集》一起來聽聽吧↓↓↓《中國神話故事集》推薦:許婧軒07:58來自合肥交通廣播朗讀者朗讀者/許婧軒(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指導老師
  • 他憑一己之力重建了中國神話|單讀
    又有人總愛拿水仙是自戀的納喀索斯死後的化身,向日葵是迷戀太陽神阿波羅的水澤仙女克麗泰死後的化身等來表明自己純正的「文藝範兒」,面對蚩尤扔掉了他身上的枷鎖,枷栲變化做了殷紅的楓林,夸父追日臨死所棄的手杖變成了桃樹林卻無動於衷,花花草草雖好,可只見花草不見森林就有點兒過了。
  • 財俊人物:袁珂「集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從設計事務所走進家,設計師袁珂「家」實景照片首度曝光。  峰創國際、袁珂事務所:設計總監 袁珂 細節是一種精神,一種值得用專業態度來對待的敬畏精神。「袁珂設計事務所」的每個細節都像一種處世哲學,讓人不自覺的對袁珂的精緻與細膩產生欽佩。設計就是這樣,總是在不可能完美的世界裡追逐那「相對的完美」。
  • 【博看薦讀】丨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天馬行空的中國神話
    ☆ 上古至先秦,從《山海經》到諸子百家,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九十九篇論著,爬梳中國廣義神話的起源、流變、散亡與整理過程,探究神話與信仰、神話與仙話、神話與歷史、神話與文學的關係。☆ 袁珂先生提倡廣義神話,放開眼光探索在整個歷史行程中發展狀態的神話,扣緊神話的文學本質,上伸下延,從神話真正起源的時期,到其發展演變以至於今,既見其真,兼顧其全。
  • 以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駁抄襲《千與千尋》論——二評《大魚海棠》
    袁珂《中國神話大辭典》(華夏出版社)中「鯤鵬之變」條援引《莊子·逍遙遊》後加:「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者,去以六月息者也。」按,此為寓言化之神話,其中包含一段禺疆由海神變為風神之故事。
  • 希臘神話主神宙斯,北歐神話主神奧丁,那中國神話的主神是誰呢?
    所謂神話,是來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通過推理和想像對自然現象作出解釋。是古人對於世界中的自然認知不完全的解釋而成的唯心世界觀。很多朋友對於神話故事都非常的感興趣,不僅僅是對於中國的,還有對國外的神話故事也充滿了興趣。比如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十二神,挪威神話中的北歐諸神,埃及神話中的九柱天神,印度教三相神等等。
  • 老怪好書推薦《中國神話故事集》——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如果說中國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爺爺,神話就是他小時候做過的美麗的夢,他把這些夢交到我們手裡,就像託付一個承載著未來的希望。《中國神話故事》的作者朱大可這樣評價中國的神話,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把幫孩子重返中國傳統記憶世界,了解眾神家族,重溫美麗夢想的鑰匙。
  • 《希臘神話故事集》 寫給成人的童話
    《希臘神話故事集》作者:(美)納撒尼爾·霍桑 譯者:任小紅 版本:雲南美術出版社 2018年3月《紅字》作者:(美)納撒尼爾·霍桑 譯者:姚乃強 版本: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 2016年1月 講述了發生在北美殖民時期的一段愛情悲劇,被認為是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篇,曾深刻影響馬原、餘華等中國當代作家。
  • 神話小說《西遊記》
    作者簡介:袁珂(1916—2001),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1946年,任職臺灣省編譯館,開始系統化地研究中國神話。
  • 古今神話中蛇形象大盤點,帶你追尋《白蛇傳》故事的真正起源
    古代中國的蛇文化歷史悠久,從摶土造人、拯救蒼生的女媧,到千年等一回的痴情白素貞,這期間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且聽文史君細細道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尚未擺脫「自然生人」的圖騰觀念的影響下,產生了人獸婚神話(兩性一方為人一方為獸的結合),用以解釋人類的起源與氏族的繁衍。如白族的大母猴生人的神話,珞巴族的蛇妖殺兄娶妹的神話等等。這類人獸婚的神話是後世許多人獸、人妖戀的濫觴。
  • 《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教學目標1.通過熟悉《中國神話故事》封面、前言,了解創作背景、目錄、主要內容,知道本書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內涵豐富。2.通過簡單介紹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及《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本身的讀書價值,激發孩子們持續讀整本書的興趣和愛好。
  • 讀懂神話故事背後的古籍和歷史,語文教材推薦必讀書,替孩子收藏
    提起神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小聽到大的神話故事,誰都能張口講上一兩段。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不自量力的夸父追趕太陽......中國神話和全世界的神話一樣,充滿了詭異的內容和超凡的想像。(刑天)」大衛.查普曼用激情的語調表達了對中國神話的高度讚揚,「中國神話充滿了鬥爭精神,中國人的祖先用這樣的故事告訴後代:可以輸,但不能屈服。」「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每個國家的太陽神都無一例外地擁有絕對的權威。
  • 神也愛音樂,那些上古神話中的音樂大咖們
    音樂既然在上古神話中的地位如此之高,幾乎貫穿了神話發展的整個過程,她的魅力讓遠古先民如此執著的繼承和發展。音樂是與上古先民的勞動、宗教、舞蹈、詩歌緊密聯繫水乳交融的,這幾種藝術形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在這幾種藝術形式中處於領導地位的是原始宗教。神話是原始宗教密不可分的構成部件。神話是講述各種神靈故事的口頭敘事作品,這也就決定了神話的必然是宗教的。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什麼是神話?神話是遠古時代的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中國神話,是我國上古時期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
  • 中國神話題材故事的矛盾演變從《北歐神話》裡學到了什麼?
    近年來由於修仙題材電視劇搬上熒幕,一些與中國傳統神仙不同的神話角色被搬上熒幕·,再賦予神話愛情色彩,使得修仙題材一時風靡。近年流行的爛漫修仙題材電視劇有《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等,這些電視劇無一例外改編至時下同名熱門修仙神話小說。仔細看這些小說,看似取材於《山海經》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比如劇中角色名,東華,檮杌等,其實又多與中國神話有異。
  • 哪吒重生,中國神話宇宙奠基之作
    因為它嘗試解決了中國魔幻IP風靡世界的三個瓶頸問題——中國神話宇宙的構建、神話與現實的連接、中國神話與西方流行文化的連接。一、《哪吒重生》嘗試為中國神話宇宙奠基。中國魔幻文化要走向全世界,靠一部電影是不可能的,必須依賴源源不斷的作品產出。這些作品必須擁有共同的宇宙,才能形成合力,才不至於讓人越看越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