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家庭「蟲生」——小說《變形記》與電影《寄生蟲》比較分析

2020-10-12 慕星遠大航程

小說《變形記》是猶太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而電影《寄生蟲》是韓國奉俊昊導演留名影史的作品,在2020年年初捧回了四座奧斯卡獎盃,一瞬間,舉國歡慶,鄰國豔羨,奉俊昊的藝術地位也再升一個臺階,名利雙收。相比奉俊昊導演,卡夫卡出身於有一個無比權威專斷甚至蠻橫的爸爸的商人家庭,父親從來都不對自己的寫作表達肯定,自己直到四十多歲肺結核死亡後作品才公開於世,遲遲地獲得了與他才華相匹配的盛名。人生經歷天差地別的兩人,卻在作品中流露出相似的感情思想。

《變形記》和《寄生蟲》的設定都是圍繞著一家四口展開的,父母和兄妹。《變形記》的開頭是男主人公格裡高爾在一夜之間變為了一隻巨大的甲蟲,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堅硬的軀體和細軟的觸角使他難以翻身,喉嚨裡發出的聲音根本分辨不出是否是人的聲音。而《寄生蟲》的發展是以哥哥基宇隱瞞真實學歷進入到一戶富有人家當家教開始的,然後是全家人集團詐騙,實現在大戶人家裡的全就業,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寄生蟲。一個家庭因為頂梁柱的變異而走向破敗,全家被迫就業。另一個家庭是因為全家就業,生活改善。

在《變形記》和《寄生蟲》中,都可以直觀的感受到物質生活貧乏的衝擊。《變形記》裡,當全家人開始重新工作時,作者用文字表現了全家人的窘迫,「父親在銀行裡給小職員買早點,母親把自己的精力耗費在替陌生人縫內衣上,妹妹聽顧客的命令在櫃檯後面急急地跑來跑去,超過這個界限就是他們力所不及的了。」而在《寄生蟲》中,導演的鏡頭演繹反而生出了一絲悲憫,倉皇逃出豪宅的爸爸、哥哥和妹妹,在暴雨中走回家去,路邊全是用盆子潑灑漏進屋子裡的水的鄰居,等到回到家中時,沒有關窗的半地下室已經被淹了一半,廁所裡的馬桶在往外噴出烏黑的髒水,房間裡的燈閃著詭異的光,自作聰明的家庭走向了災難的深淵。

《變形記》和《寄生蟲》中都可以讓人感受到隔離和疏遠。《變形記》裡的冷漠與疏離是在男主人公變成了一隻甲蟲後全家人對其的極度恐懼,父親狠毒到根本不再見他。這裡的設計和卡夫卡本人的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卡夫卡的父親對卡夫卡所熱愛的寫作懷有極度的鄙視和嘲諷,卡夫卡曾經寫過長信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可是卻不了了之,而奉俊昊創作的《寄生蟲》離不開他的社會學背景以及前幾部作品的積澱,所以他可以很直白地通過極度戲劇的表現方式給觀眾呈現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形象和內心想法。對司機爸爸的身上的味道反感的有錢人夫婦,覺得司機爸爸越界而表現出防衛的距離感,無不流露出一種蔑視低於自己社會階層的人的驕傲姿態。

《變形記》和《寄生蟲》的敘事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是沉浸在柔軟的棉被裡緩緩浮現的一把把匕首。格裡高爾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他幫助父親還債而去保險公司當銷售員,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一直支持妹妹的音樂學習,準備在聖誕夜那天宣布送她去音樂學院。卡夫卡用心理描寫構造一個只屬於男主人公的溫馨家庭,格裡高爾對自己的妹妹懷有信任,妹妹剛開始也是極度保護哥哥,隨著時間過去,她厭煩恐懼噁心,以至於她成為了第一個爆發的人,崩潰地喊出「把他送走」。《寄生蟲》則是夾雜著喜劇色彩,一些精心設計的橋段既增添了幽默感也調動了觀眾的情緒。

最令人詫異的是結尾,《變形記》裡一家人離開了原本的房子,女兒青春活力的身體代表了一個「溫馨美滿」的結局,《寄生蟲》中爸爸躲進了豪宅的地下室開始成為了「寄生蟲」,兒子寫信說會計劃新的生活,把那座豪宅買下來,讓他爸爸正大光明地走出來。電影畫面裡溫暖的光線照射進客廳的落地窗,仿佛飄著一層細細的絨毛,讓人聯想到《變形記》裡女兒在公車上迎著陽光臉上一層細軟的茸毛和明亮的眼的情景,極度美好。可是,拋棄了家人的人變形為醜陋可怕的甲蟲,一個破碎的寄生蟲家庭的計劃實現永遠也會是個迷。

這「蟲生」,事實上是走到末路的「重生」。

相關焦點

  • 蟲子一樣的生活:《變形記》與《寄生蟲》的內涵異同
    前不久,韓國製作的電影《寄生蟲》算是一個特例,雖說這是一部現代電影,卻和100年前卡夫卡的名作《變形記》達成了一種跨域時空的呼應,雖然兩部作品的故事不盡相同,但都描繪了一種人類「蟲化」的生活。《變形記》內容在小說《變形記》中,「甲蟲」是對人的隱喻,隨著世事變遷,這種隱喻已慢慢走出文學的範疇,成了對人的生存狀態的一種預言,《寄生蟲》影片裡的主角們,雖然不是甲蟲,但卻是像「寄生蟲」一樣苟活的小人物,兩部作品都敏銳地察覺到
  • 《寄生蟲》電影金基澤心理分析
    《寄生蟲》這部電影是由奉俊昊執導, 2019年該片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
  • 2001:太空漫遊與變形記
    這時,一個彈幕說:小說原著與電影是同時寫的。又有一個彈幕說:推薦去看原著再看電影。於是,我便在那兩天讀完了這本書。讀書的時候聽的歌是《bolero》,這首歌從頭到尾只有一段旋律,但聲音逐步增強。之所以選這首歌是因為電影裡的配樂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那個曲子我準備留在後面看另外一本書的時候聽。
  • 電影《寄生蟲》全新精彩解讀,深入了解真正的「寄生蟲」
    《寄生蟲》這部影片在去年上映,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這部影片,在我看來它是看似平凡卻含深意的一部巨作,當然它獲得了8.7的豆瓣高分,更是在去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中摘金奪銀拿到了金棕櫚獎,可謂是當之無愧。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部影片,對這部片子也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我個人理解就為大家解析一下這部影片。
  • 韓國電影《寄生蟲》簡評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本人近半年以來看的電影中評價最高的,因此有必要寫點東西給此部電影。首先,韓國電影《寄生蟲》是一部內涵寬廣的優質電影。再者,《寄生蟲》是自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又一座高峰。其三,該片電影導演奉俊昊是人類電影史上具有深刻人性洞察力的傑出導演。
  •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意思? 韓國電影寄生蟲30個彩蛋分析(2)
    Sir說的是《寄生蟲》。二刷,三刷,四刷,震撼程度,不減反增。四刷就真的看懂了嗎?Sir不敢說。但Sir敢說——奉俊昊埋下的暗語,細節之豐富,信息量之龐大,絕對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為此,Sir反覆拉片、分析,並搜集了所有目前可見的訪問和資料,總結出以下這30個重點彩蛋。當然不止。
  • 奉俊昊的《寄生蟲》,給我們的導演好好上了一課
    人生如寄,蟲生也如寄,人的自由與完形並不是靠跨越階級完成的。有錢人就是寄生的另一個階級嗎?奉俊昊的《寄生蟲》給我們展示了殘忍的階級屬性。那年」小印度「鬧事,新加坡不允許建築公司在周末用大巴士把印度裔工人運到小印度聚會。
  • 批評《寄生蟲》最多是所謂文化精英,但它恰恰是屬於大眾的
    深焦評分80/100圓首的秘書,首屆深焦影評大賽冠軍,小津電影愛好者96/100幾乎很難接受有人會對《寄生蟲》表示無感,因為拋開一切不談,這部電影完全從生理上就把我擊潰了。很多人把《寄生蟲》跟《下女》、《天國與地獄》相比較——當然!
  • 韓國高分電影《寄生蟲》影評 | 每個人都是「寄生蟲」,矛盾自始至終都存在.
    《寄生蟲》,又或者叫《寄生上流》,作為韓國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獎的電影,兩個名字我更喜歡前者。寄生蟲的本義是指寄生在另一種生物體內且會危害被寄居生物生理機能的生物。沒有人生來習慣貧窮,自然地與他們寄生的家庭融合,就是「寄生蟲」的勝利。
  • 2020年最詩意、最治癒的電影就是它:鳥類變形記
    導演卡塔裡娜在這部姑且可稱其為「家族傳記電影」的作品中利用舊物件、書信、照片、錄音重建了其祖輩的過去,16mm膠片拍攝的精心建構的影像有如靜物油畫,旁白中疏離的男女聲囈語般講著從祖父母到孫輩的家庭瑣事
  • 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憑什麼?
    我以自己並不高明的藝術判斷力確認:《寄生蟲》一定是我們在未來時時仰望的那顆星。而上一顆令我迷醉的「星」還是小說《三體》。這真是一個寥寥數人便橫掃千軍的電影國度啊!》是可以做博士論文的電影,它一定會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拉片篇目。
  • 韓國電影《寄生蟲》憑什麼豆瓣評分9.1
    大家好我是圖圖,今天給大家,聊一聊豆瓣評分9.1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眾所周知韓國電影雖然沒有好萊塢大片那種炫目的特效,但是憑藉選題大,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直擊靈魂的諷刺一些社會現象等特點。韓國電影在全球電影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今天圖圖講的就是韓國諷刺電影中的佼佼者《寄生蟲》。
  • 遊戲《變形記》公布影像預告 靈感取自卡夫卡同名小說
    遊戲《變形記》公布影像預告 靈感取自卡夫卡同名小說loading 遊戲《變形記
  • 又一部電影改變韓國!因《寄生蟲》,韓國政府撥款改善這些家庭住房...
    《寄生蟲》獲獎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文祝賀,在賀詞中他表示《寄生蟲》相繼在坎城電影節和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大獎,是過去百年裡韓國電影人努力奮鬥的成果。去年12月起,首爾市政府還推出了《寄生蟲》旅遊路線。據悉,電影《寄生蟲》展現了韓國巨大的貧富差距,主人公一家住在首爾的半地下室,片中有一情節,下大雨,水倒灌進半地下室,屋裡家具漂浮在水中,兒子和女兒蹲在馬桶邊上尋找手機信號的一幕,成為該片經典畫面。《寄生蟲》劇照隨著《寄生蟲》大熱,也引發了韓國政府對城市貧民居住狀況的關注。
  • 電影《寄生蟲》效應,韓政府撥款改善1500戶半地下室家庭住房條件
    2月18日,據韓媒報導,韓政府撥款為住在半地下室的1500戶家庭改善住房條件,包括改善供暖系統,更換地板、安裝空調等基礎設施,每戶家庭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此前,由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獲得多項國際大獎,更是在奧斯卡斬獲包括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實現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上零的突破,韓國窮人居住的半地下室獲得廣泛關注。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2018年統計,韓國目前有38萬戶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閣樓內,在韓國最繁華的城市首爾,半地下室的住戶比例佔到全國近60%,貧富差距巨大。
  • 《寄生蟲》,亮燈後逃竄的蟑螂.
    靠著朋友的關係,基宇踏入上流豪宅區,在一家IT新貴的家中,擔任家庭教師。而基宇與家人想到了一種方法,這次讓全家都能一起「雞犬升天」。奉俊昊掌控劇情和節奏極為流暢,劇情在層層轉換之間不顯突兀。電影前半的基調是節奏輕快的荒謬喜劇,在基宇一家人用計擠入豪宅,想辦法在豪宅工作的過程中,以底層草根性徹底利用身邊一草一木的免費,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令觀者感到哭笑不得。
  • 莫問邏輯,但問人性——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2019年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了坎城電影節大獎,久聞這部電影的大名,直到2020年的春節才有時間來觀看;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沒有辜負我花的這兩個多小時,於是就有了這篇觀後感。切勿根究邏輯,根究有失邏輯《寄生蟲》這部電影確實在故事邏輯上是經不起究根問底的,現實中發生的概率也確實不高。
  • 春節適合大人孩子看的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這部電影溫暖人心
    ,出現誤會重重又迎刃而解,第五部大電影《熊出沒·變形記》童趣之外,家庭之上我們在觀影中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成長,構築銀幕內外合家歡《熊出沒》系列至今已經有五部大電影上映過了,口碑也很不錯,而這部《熊出沒·變形記》在春節檔上映的時候,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個小男孩,大概也就五六歲,他說考試考好了,媽媽就給我買光頭強用的電鋸,聽到孩子這樣說話感覺他很可愛所以這個動畫片的設置很有意思
  • 讓人心口鈍痛的《寄生蟲》,成韓國電影之光,看西方影人如何評價
    今年的主題詞,屬於韓國電影。《寄生蟲》不僅歷史性地拿下了首個獲得外國非英語影片拿下最佳影片的獎項,更連帶拿下導演、劇本和國際電影4項大獎,個個都分量十足。韓國電影的這個嶄露頭角,確實紮實而穩健。奉俊昊更成為國際優秀導演陣營。
  • 上海統考重點電影——《寄生蟲》
    《寄生蟲》這個名字已經如雷貫耳,說真的,我不允許藝考生到現在還沒看過《寄生蟲》,再次敲黑板,可能是本年度最大的考點。《寄生蟲》是一部創造奇蹟的電影,先是在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被授予金棕櫚的韓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