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2021-03-03 成長樹

這幾天降溫厲害,兒子的喉嚨又有點發炎,咳嗽得厲害。

我發現每次生病的時候,他的脾氣就有點大,做事也會磨蹭很多。

比如一件很小的事,就會引起很大的情緒反應。

你輕微地指責,也會讓他紅著眼眶看著你。

 

每次看到他在面前哼唧哼唧地生氣,或者故意磨蹭時,我心裡也會有火氣。

但是我還是會提醒自己,別急,別衝動,好好說話。

圖片來源:電影《拜見嶽父大人》

分享一篇最近的隨筆給大家。

 

孩子有好情緒也有壞情緒

 

很多時候,父母跟孩子發脾氣,是覺得孩子不聽話,跟自己對著幹。

比如孩子生氣、哭泣、丟東西這些行為,都會惹怒父母。

 

但能不能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的這些行為,也許並不是針對你,而只是他們情緒的一種表達。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不高興。

比如有一天中午,兒子推門進來就板著臉,不高興。

我就納悶,這是怎麼了?

吃飯的時候我問他怎麼回事,就是不說。

圖片來源:電影《凱文怎麼了》

飯後他在看書,這時的心情看上去好了很多。

我拍拍他肩膀說:是不是沒有原因,就是覺得不開心?

他點點頭。

 

也許這就是答案。

我們關注著孩子的表情,期待他們開開心心的。

一看到孩子不高興,就想去弄明白為什麼。

孩子不說,就著急上火,以為孩子故意不理自己,瞞著什麼。

圖片來源:電影《第六感》

而事實呢?

說不定他只是在路上看到了什麼事讓自己不開心。

或者想起了一件並不開心的事,可轉眼又給忘了。

 

所以,當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時,也不要著急,平靜地詢問,耐心地等待就好了。


因為大部分情況是他們正常的情緒表達,而不是故意跟父母作對。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忍住,等等看

 

你有沒有這樣時刻,比如苦口婆心地要孩子把衣服拉鏈拉好,天氣太冷,可他們就像沒長耳朵一樣。

 

特別是輔導作業,你指出三個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他改好一個地方就說改好了。

然後一檢查,耐著性子要他們再改一次,最後還是會落一個空著。

%^*&^&*是不是氣得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我也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前幾天檢查兒子的語文測試卷,發現有一個字的讀音拿不準。

我說要他自己查字典,可他在那站著看著我,就是不想去。

圖片來源:電影《德九》

「還是查字典確認下吧。」

還是沒動。

 

我真的想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一下,可還是按捺住性子。

「你去拿字典過來,查一下,確認一下。」這時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語氣堅定而嚴肅。

這已經是第三遍說了。

最後他還是去查了字典,結果他的注音是對的,是我記錯了。

 

幸好沒有發脾氣啊!我心裡想。

圖片來源:電影《奇蹟男孩》

忍住了那一下,多溝通一次,少發一次脾氣,就少一次後悔。

 

有時,你耐心跟孩子說話,有人甚至會說:

「再不行打幾下就聽話了。」

 

這個方法肯定見效。

可如果用多了,也會沒用,而對孩子的傷害卻更大。

而且,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你的樣子,成為你的模樣。

圖片來源:電影《西小河的夏天》

清理自己的情緒瓶子

 

跟孩子發脾氣,說到底,還是耐心不夠,包容度不夠。

 

有朋友曾留言說:

總是勸媽媽忍忍忍,難道要忍出毛病才行?為什麼情緒不能發洩出來?

 

對!我從來不覺得要父母默默犧牲,忍受孩子的一切。

但是也不是說可以朝著孩子傾瀉情緒。

 

而是可以好好說,說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告知孩子:

「我今天感覺很累,你先不要打攪我。」

 

這樣的溝通,往往比大罵一通管用。

圖片來源:電視劇《母親》

我們可以試著把每個人的內心容納空間想像成一個瓶子。

這裡面裝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有我們自己的,也有其他人倒進來的。

就好像水一樣,會從一個瓶子倒進另一個瓶子。

好情緒往往輕盈歡快,而壞情緒卻沉重晦暗。

 

如果父母的這個瓶子越大,那就能更多地容納孩子的情緒。

特別是孩子發脾氣時,很多媽媽說看到他的眼淚、哭聲,還有各種發脾氣的動作,就覺得自己受不了,感覺要炸了,這意味著容量還不夠。

 

如果媽媽本身心情不好,本來自己的負面情緒已經佔滿了,這時孩子再來鬧騰一下,那就一點就炸。

所以爸爸媽媽要常常記得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清理好這個瓶子。

這樣遇到孩子讓你操心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著急地發脾氣了。

給大家清理的辦法:

 

試著寫寫日記吧,記錄一下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寫著寫著,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情會好很多,就好像把紛亂的思緒理一下。

 

或者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對自己好一點。

比如聽聽音樂,找朋友聊聊天,或者去外邊散散步。

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小小的心願,試著定期滿足一些,心情也會好很多的。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這些年陪兒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好好說話,遠比發脾氣好。

我們不僅僅養育著自己的孩子,也在照顧著內心的那個小孩。

這樣做,不僅僅能減少對孩子的傷害,也能讓自己內心更平靜,更幸福。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一段話: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真的,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會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樹媽說:

文章之後,還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說一下,咱們開通視頻號啦。

好多媽媽提過沒時間看文章,後續我會在這裡,用短視頻的形式,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經驗……

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就能關注,歡迎來坐坐!

掃碼關注「成長樹」

[ 親愛的,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作者簡介: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已出版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 最溫暖的育兒公眾號 -

200萬父母已關注


大家好,我是小樹媽媽,愛閱讀、愛分享、更愛家裡的兩個娃。創辦成長樹這個平臺6年了,收穫了200多萬媽媽的關注,現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寶爸寶媽,每天為大家提供原創育兒好文、精選好物、有聲繪本,累計發布了300多篇原創文章。如果你家也有3-12歲的娃,那咱們就算相見恨晚,現在關注,小樹媽媽還有見面禮送給你。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在她的講座中也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孩子膽子很小,害怕黑夜,不敢一個人睡覺,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孩子遇到一點不如意就會大發脾氣,摔東西,該怎麼安撫? 娃兒總是很自卑,沒有自信心,情緒不穩定,比較敏感,不知道怎麼引導?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 孩子幾點出生,決定了他一生的性格!
    想了解孩子的個性,快速查查你家寶寶的出生時辰,看看有什麼與眾不同喔!子時(23:00 ~ 00:59)這個時辰出生的人都帶有桃花的潛在特質,天生有迷人的魅力。他的警覺性、判斷力都很敏銳,很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事業或感情上都很有衝勁,可惜感情方面很難自我控制,表面上看起來機智樂觀,私底下卻沒什麼安全感,甚至有點悲觀。
  • 孩子的出生時間,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他的警覺性、判斷力都很敏銳,很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事業或感情上都很有衝勁,可惜感情方面很難自我控制,表面上看起來機智樂觀,私底下卻沒什麼安全感,甚至有點悲觀。  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此外,他們都喜歡囤積物品,有未雨綢繆的習慣,因此通常都有儲蓄的美德,也喜歡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 孩子的出生時間,決定他一生的性格,太準了!
    他的警覺性、判斷力都很敏銳,很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事業或感情上都很有衝勁,可惜感情方面很難自我控制,表面上看起來機智樂觀,私底下卻沒什麼安全感,甚至有點悲觀。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
  • 你的一蹙眉決定孩子的一生
    趁著兩個孩子不在旁邊,我問朋友:「兩個小傢伙的性格好像有些不一樣。」「是啊,小朵乖巧、靈活一些;大朵反應慢,不愛說話。」「你對她們的態度好像也不一樣。」朋友笑了:「怎麼會?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的喜歡。」她告訴我,小朵從小跟他們夫妻倆睡,她經常教小朵一些兒歌;大朵一直跟爺爺奶奶睡,老人沉悶一些。言外之意是:不同的養育方法導致兩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
  • 孩子幾點出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快速查查你家寶寶是什麼性格~
    他的警覺性、判斷力都很敏銳,很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事業或感情上都很有衝勁,可惜感情方面很難自我控制,表面上看起來機智樂觀,私底下卻沒什麼安全感,甚至有點悲觀。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此外,他們都喜歡囤積物品,有未雨綢繆的習慣,因此通常都有儲蓄的美德,也喜歡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 太神奇了,孩子幾點出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的,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此外,他們都喜歡囤積物品,有未雨綢繆的習慣,因此通常都有儲蓄的美德,也喜歡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 家長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排名以及老師的教學水平,但很少有父母重視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特點。家是孩子成長的環境,父母的性格、情感決定著家庭幸福與否,家庭中的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是孩子。先天性因素主要是父母和祖輩自身基因的作用。其中,主要的是氣質類型。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丈夫的愛決定妻子的性格!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母親咄咄逼人的態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為和自以為是的判斷,對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傷害遠大於應試教育。  而對於孩子來說,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永恆不變的。
  • 孩子幾點出生,決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快來查查你家孩子幾點出生的?
    想了解孩子的個性,快速查查你家寶寶的出生時辰,看看有什麼與眾不同喔!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此外,他們都喜歡囤積物品,有未雨綢繆的習慣,因此通常都有儲蓄的美德,也喜歡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長大後的性格!
    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指出,2~6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的每個故事,都有明確的主題意義,它包含了孩 子真實生活場景中常常會產生的情緒,這些情景你家孩子或許正在經歷。  書中涵蓋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性格問題 ,包括膽小害怕、內向害羞、愛發脾氣、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等等。
  • 面對孩子發脾氣時,試試樊登的情感引導教育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莫過於孩子發脾氣這件事。買不到想要的東西要發脾氣;穿不好衣服要發脾氣;餓了、渴了等不及了也要發脾氣。很多父母要麼向孩子妥協,要麼大發雷霆,甚至乾脆把孩子揍一頓。
  • 孩子幾點出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未時(13:00~14:59)孩子氣又容易被神秘所吸引!可是平常一派隨性自由的他其實很主觀,對現實充滿了幻想,有時還會沉溺在神秘色彩中,受到稀奇古怪的事物吸引,因而迷信鬼神之說。在感情方面,他們有點孩子氣,不但脆弱又自尊心強,總是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愛意。
  • 【小智頭條】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丈夫的愛決定妻子的性格!
    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小時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賴,所以, 母親的性格、語言和行為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 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父母決定孩子性格(深度好文)
    「只要你的孩子性格自信樂觀,未來基本廢不了,畢竟心理學家傑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柴契爾夫人又驗證了『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成年後才意識到性格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而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又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力和特長上,越來越忽略掉孩子的性格特質。
  • 快來查查你的孩子幾點出生,可能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小編收羅生辰密告,快速查查你家寶寶的出生時辰,看看有什麼與眾不同喔!但是這些特質反應在負面上,就會呈現出保守不知變通的固執傾向,他們自尊心超強又不服輸,而且喜歡獨斷獨行。他們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抗壓力雖然不錯,一旦發起牛脾氣可就讓人吃不了兜著走。
  • 孩子幾點出生, 決定了他一生的性格! 快來查你家孩子幾點出生的?
    他的警覺性、判斷力都很敏銳,很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事業或感情上都很有衝勁,可惜感情方面很難自我控制,表面上看起來機智樂觀,私底下卻沒什麼安全感,甚至有點悲觀。他們善於交際,對朋友十分慷慨熱心,只是他不喜歡承認增加的錯誤,你一旦背叛了他們,就會吃不完兜著走,乖乖等著接受他的碎碎念攻擊吧!
  • 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性格?
    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個體隨著性格的不同,人生軌道也有所不同。 我們廣泛的將性格分為外向型與內向型、理智型與衝動型。 當他們因此而失去時,並不太會吸取教訓而是將責任推給別人,認為是他人過錯。當然衝動型性格是可以通過後天慢慢改變,只是比較困難。
  • 孩子被大人吼後的反應,關係著他未來的人生高度,你家是哪種呢?
    由於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父母們常常因為生活瑣事對著孩子發脾氣。吃飯時常常被吼的孩子,患上了厭食症9歲的俊俊是個調皮的小男生,吃飯時常常喜歡邊吃邊玩,一會逗逗自己的妹妹,一會聊下學習上的事情或者自己感興趣的電影。常常一餐飯吃下來得個把小時,為此總是把飯吃得冰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