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2020-12-22 法制現場

新聞來源:正義網

2020年9月15日,萬峰湖專案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作機制建設推進會在貴州舉行。

自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實施以來,隨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深入開展,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數量大幅度提升,對辦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辦案人員數量、水平等不能適應辦案需要的困難與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現有辦案制度框架不變的前提下,如何創新辦案模式,整合辦案資源,提高案件質效,是當前亟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認為,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模式不失為一種選擇。

一體化辦案的「四個有利於」

(一)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

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餘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7萬餘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29萬餘件,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5萬餘件。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在保證當前辦案規模的前提下,提高辦理一批有震動有影響公益訴訟案件的可能。

(二)有利於凝聚辦案力量

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完成內設機構改革,但大多基層檢察院機構設置仍然實行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三檢合一」,「1+1」辦案組合在基層檢察院普遍存在,辦案人員嚴重不足一直是影響公益訴訟檢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廣西為例,全區檢察機關在職在編總人數為7607人,其中公益訴訟業務條線有426人,佔比約5.6%。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凝聚各級檢察機關辦案力量,提升辦案能力和水平。

(三)有利於破解辦案阻力

當前,仍有部分地方黨政領導對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存有誤解和顧慮,擔心對經濟稅收、績效考評、換屆選舉等產生影響,導致對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工作隱瞞、敷衍,甚至阻撓調查取證的情況時有發生,給辦案工作帶來諸多不必要的困難。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可以有效打破地方保護,破解辦案阻力。

(四)有利於提升辦案能力

基層檢察機關因層級較低,受政治站位、辦案能力、技術手段、統籌協調、專業壁壘、績效評估等因素限制,辦案人員對重大複雜疑難案件辦理的主動性、把控力往往不足。實施一體化辦案制度,上級檢察機關通過統一指揮、調配辦案力量、提供技術支持等方式,以案代訓,可以快速提升辦案團隊辦案能力,保障辦案工作高效順利推進。

一體化辦案可行性的四點論證

(一)符合我國憲法法律關於檢察機關體制規定的要求

憲法第137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10條作了同樣的規定,同時第24條還明確規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可以對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指定管轄、可以辦理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可以統一調用轄區的檢察人員辦理案件。這表明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是領導關係,意味著上級檢察院有權指揮下級檢察院的調查工作,有權調動使用下級檢察院的人員和裝備。因此,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二)有較充分的實踐基礎

2019年12月11日,最高檢對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直接立案辦理,抽調廣西、貴州、雲南三省(區)相關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成立專案組。專案組採用以最高檢為「龍頭」、省級院與市州院為「樞紐」、基層院為「支點」的一體化辦案模式,最高檢統一負責案件線索管理、關鍵環節把關、辦案人員調度、對外協調宣傳以及技術後勤保障,破解了萬峰湖「上下遊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治理難困局,不到一年就推動解決了多少年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辦案效果顯著。萬峰湖專案的辦理,凸現了一體化辦案模式在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中的價值,為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的構建提供了範本。

(三)契合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的需要

檢察機關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收集摸排案件線索,調查核實相關證據,啟動立案、磋商、制發檢察建議或公告、提起訴訟、跟進監督乃至出庭起訴等辦案程序,這就要求辦案團隊要具備多方面的辦案能力。一體化辦案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強化團隊在案件辦理各個節點的優勢,高度契合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的需要。

(四)與檢察官獨立辦案並行不悖

司法體制改革後,明確了檢察官獨立辦案的地位。司法責任制要求權責統一、權責明晰。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一體化要求各級檢察機關不同分工,辦案檢察官和檢察官助理各負職責,共同組建高效運轉的辦案體系。可以說,辦案一體化、檢察官獨立辦案、司法責任制三者相輔相成,辦案一體化模式與司法責任制並不衝突。

構建一體化辦案模式的設想

(一)建立三級辦案指揮中心

建立最高檢、省級院、市級院三級辦案指揮中心,加強對轄區內公益訴訟大要案工作的統一領導。一是直接辦理轄區內的公益訴訟大要案,通過成立專案組對辦案工作進行組織、指揮、協調。二是交辦、督辦下級檢察機關辦理的重大疑難案件線索,一方面,統一管理轄區內公益訴訟大要案線索,將重點案件交下級辦理;另一方面,對下級檢察機關的辦案工作進行督導,增強辦案力度。三是形成高效的辦案指揮系統,強化轄區內大要案辦理綜合協調能力,實現上下一體、區域聯動、指揮有力、協作密切、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三級人才庫

建立最高檢、省級院、市級院三級人才庫,解決辦理大要案人員所遇到的辦案力量不足、專業能力不足、理論研究不足等問題。一是建立辦案人才庫,解決某一個檢察院辦案力量、辦案水平不足問題,通過深挖內潛推動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工作的發展。二是建立辦案專家庫,注重與行政機關、專家學者、鑑定評估機構的協作,爭取對公益損害鑑定、生態修複方式及賠償數額評估等專業問題給予支持,助力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工作順利推進。三是建立師資庫。以辦案骨幹、專家學者為主體,組建培訓團隊,針對不同層級的辦案人員,進行不同的課程設置和師資配備,切實提升培訓效果。

(三)建立辦案培訓研究實踐基地

以「辦案+培訓+研究」新型培訓方式為依託,每個省建立2至3個辦案實踐基地,定期、分片區以輪訓的方式組織實施,達到以案代訓、以訓促案、以實踐引領理論研究的目的,從而推動公益訴訟檢察辦案工作全面發展。

構建一體化辦案模式的路徑

(一)試點探路,穩妥推進

在現行檢察體制下以及法律規定框架內,以最高檢名義選擇基礎較好的省份為試點,開展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一體化試點,通過試點探索,總結積累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逐漸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試點探索不僅是一項重要任務,更是一種重要方法,試點能否邁開步子、蹚出路子,直接關係一體化辦案模式能否順利推行。為此,建議試點省級院、市級院既要以最高檢的頂層設計為綱,還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構建符合地區特點的一體化辦案模式。以地方試點為基礎,經充分論證,最高檢才可正式形成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一體化制度,在全國檢察機關推行。

(二)分頭開展,最終整合

最高檢、省級院、市級院要根據各地實際,有什麼條件探索什麼機制,引導、支持相關檢察機關單獨建立指揮中心、人才庫或辦案實踐基地。試點檢察院要領會辦案一體化頂層設計與分層實施的對接關係,分層次落實指揮中心、人才庫和辦案基地建設。在把握一體化辦案模式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靈活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最終將指揮中心、人才庫和辦案實踐基地整合在一起,實現公益訴訟檢察辦案一體化制度的構建。

(作者單位分別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縣人民檢察院、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來源:煙臺市人民檢察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實務|檢察公益訴訟理論和實踐的熱點難點
    地方立法需要對檢察公益訴訟的案件範圍、辦案職責、調查核實、訴前檢察建議、跨區域公益訴訟、隊伍建設等作出規定,並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積極拓展檢察公益訴訟範圍。檢察機關在依法辦理軍地互涉公益訴訟案件中,也需要加強與軍事檢察機關的協作配合。
  • 江蘇鹽城亭湖區:推行訴訟監督一體化辦案機制 提升刑事案件審查質效
    為適應新時代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要求,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檢察院整合辦案資源,積極推進訴訟監督一體化,著力提高刑事案件審查效率,提升法律監督質效。突出「體系化」推進,凝聚監督合力。制定實施《關於推行訴訟監督一體化辦案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各業務部之間監督線索通報、信息共享、線索移送、信息反饋制度,形成以專門監督為主、各業務部聯動監督為輔的訴訟監督一體化辦案新機制,構建全院「一盤棋」訴訟監督工作格局。建立「標準化」流程,提高辦案質量。
  • 「千裡眼+順風耳+過濾器+指揮棒」 瀋陽公益訴訟有四大法寶
    為更好地服務瀋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運用科技力量助推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質的飛躍,遼寧省瀋陽市人民檢察院經論證、研發、推出「公益訴訟大數據平臺」,為智慧與檢務深度融合,做好、做優、做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瀋陽公益訴訟大數據平臺為檢察公益訴訟提供四件法寶。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本報記者 周斌盜掘行為對墓葬本體造成嚴重破壞,檢察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因拆遷八路軍兵工廠舊址面臨滅失危險,檢察介入推動有效保護;古建築群被破壞,公益訴訟保護傳統村落……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
  • 石家莊鹿泉區檢察院:檢察官、法警、技術三位一體辦案 探索公益...
    (試行)》(下稱《辦法》),探索建立「檢察官+司法警察+技術人員」三位一體的「1+1+1」公益訴訟協作辦案機制。礦山修復現場勘查該《辦法》總共二十一條,結合近年來公益訴訟、司法警察、檢察技術等檢察工作實際,總結辦案經驗,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司法警察、技術人員參與公益訴訟辦案的具體流程、工作職責、規範要求、責任追究等內容,充分發揮司法警察、檢察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強化協作配合。
  • 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在辦理刑事案件的同時,上海鐵檢院公益訴訟部門同步介入調查。 鑑於本案的公益損害後果在上海,行政監管問題發生在海門,屬於跨省案件。上海鐵檢院及時將案件情況向海門區檢察院進行了通報。
  • 西藏舉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布會
    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關注與支持。為有效解決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的制度缺失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這是公益訴訟制度建設的一個突破,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2020年黑龍江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722件 龍江公益...
    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度聚焦「公益」這個核心和人民群眾關心關切關注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省檢察院牽頭抓總,成立工作專班,實施掛圖作戰,壓實壓細責任,一體化強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不斷駛入新時代發展「快車道」,辦案數量、質量雙提升。1至12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4722件。其中,民事公益案件線索314件,佔6.6%;行政公益案件線索4408件,佔93.4%。
  • 尋求公益保護「最大公約數」
    ,充分體現了公益訴訟的力度和溫度,推動了檢察監督質效提升。    創新辦案模式,建立「三化一體」辦案體系    類案辦理一體化。在案件線索管理上,依託案件管理部門建立公益訴訟檢察與刑事檢察案件線索共享平臺,確保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實時掌握刑事檢察部門移送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及時同步開展審查工作,有效解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過濾不恰當、移送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
  • 公益訴訟「調查難」有了破解樣本
    亮點1擴寬受案範圍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省檢察機關共提起行政公益訴訟84件、民事公益訴訟753件。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數,佔該省法院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數的98%以上。「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的規定過於原則,檢察機關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存在調查難、取證難的現實困境。《決定》在現行法律框架內強化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調查措施,是本次立法的最大亮點,也是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調查權方面的一個突破。」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錦道說。
  • 全省檢察機關批捕涉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168人 探索民事公益訴訟...
    記者從省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立足經濟犯罪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堅守食品藥品安全底線,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檢察機關堅持「嚴」字當頭,始終保持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捕訴一體化辦案優勢,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依法快捕、快訴。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以來,一審宣判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550人,63人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共判處罰金1.32億餘元,103人被宣告禁止令或者職業禁止。
  • 檢察公益訴訟可持續發展之匙:制度、實踐與理論三向互動良性循環
    通過對訴前程序、提起訴訟及判決執行全流程的「回頭看」,全面梳理掌握各辦案環節突出問題,直面問題、精準施策、邊查邊改。深化一體化辦案機制建設,繼續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縱向聯動、橫向配合,推動形成上下一體、指揮有力、協作密切、運轉高效的辦案機制。貫徹落實好最高檢和生態環境部等九部委協作意見,推進解決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管轄、調查取證、司法鑑定、提起訴訟等各個環節的突出問題,指導各地與相關行政機關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務實具體、可操作性強的協作配合機制。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秉持標本兼治的理念,依法開展類案監督,以專項監督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專項治理,治汙和截汙同步推進,並以聘請「公益訴訟義務監督員」等方式,探索「檢察監督+社會監督」模式,形成公益保護合力,提升了辦案實效。2017年8月至11月,青島市人民檢察院針對該區域市政排汙主管網建成前該區域已經有多個小區建成使用的情況,啟動兩級院一體化辦案機制,抽調專門人員組建了3個調查小組開展類案排查。調查小組對近3公里海岸線所有小區進行了徒步走訪,調閱了2008年之前建成小區的城建檔案,向職能部門了解排水設施建設情況,最終查明共有7個老舊居民小區存在生活汙水直排入海情形。
  • 津北檢察丨公益訴訟公開聽證 維護校園食品安全
    Food Food Safety我院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並以公開聽證的方式提升司法辦案透明度和公信力會上,第五檢察部副主任、本案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件的具體情況,以ppt展示與講解相結合的方式講述辦案經過及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程序。
  • 神秘小黑箱解鎖公益訴訟取證勘查新模式!
    為進一步加強公益訴訟調查核實工作,增強案件線索排查和證據收集能力,3月18日下午,一場關於公益訴訟如何快速取證的培訓在湖州市檢察院開始了。
  • 梁建勇來泉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跟蹤監督專題調研
    用「檢察藍」 守護「海洋藍」  為推動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近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梁建勇帶隊來泉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跟蹤監督專題調研。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工委、省檢察院、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同志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參加。
  • 公益訴訟「調查難」到底怎麼破?來看看江蘇樣本
    亮點1擴寬受案範圍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省檢察機關共提起行政公益訴訟84件、民事公益訴訟753件。由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數,佔該省法院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數的98%以上。針對實踐需求,《決定》對江蘇省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作了擴大探索,一方面規定,檢察機關依法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雄烈士保護、未成年人保護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另一方面,《決定》立足實際,積極穩妥拓展了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要求探索辦理安全生產、公共安全、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
  • 延安市富縣人大常委會視察調查檢察公益訴訟和檢察建議工作
    連日來,陝西省延安市富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視察調查組對富縣人民檢察院落實《富縣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和《富縣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縣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兩個《決定》」)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調查
  • ...鐵集團企法部負責人就鐵路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檢察公益訴訟緣何將辦案重點聚焦在鐵路安全生產領域?該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又具有怎樣的辦案特點?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企業管理和法律事務部主任魏南珍就相關問題回應了記者關切。記者:請問,以鐵路安全生產為主題發布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 行政公益訴訟與行政訴訟管轄之銜接
    自此,行政訴訟法既調整以保護私益為目的的行政私益訴訟,也同時規範以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公益為目的的行政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作為行政訴訟的一種新類型,其制度特殊性更多地體現在訴訟目的、當事人身份、舉證責任等方面。作為劃分法院對第一審行政案件分工權限的管轄制度的特殊性並不顯著。便利訴訟、節約成本和不同級別法院職能定位等行政訴訟管轄制度的一般價值考量依然適用於行政公益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