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區:碧水清波 繪就綠色河湖生態畫卷

2021-01-20 瀟湘晨報

近年來,東河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緊緊扭住河湖長制這個治水「牛鼻子」,持續完善河湖長制工作體制機制,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繪就了一幅「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綠色河湖生態畫卷。

織密「河長網」

河長制從「名」到「實」

東河區境內水資源充沛,水利工程點多、線面廣、管理難。按照責任在「長」、成效靠「制」的工作目標,東河區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建立健全三級河湖長組織體系,不斷完善考核督辦、信息報送、社會監督、立牌公示、日常保潔等制度,設置區域河湖長4名,區級河湖長7名,鎮(街道)級河湖長36名,村級河長47名,對全區所有河流實行 「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2020-2021年度「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工作方案,更新全區各級河湖長名錄。設置區級河長制公示牌7塊,鎮級河長制公示牌10塊。

在東河區的河邊湖畔,時常看到各級河長巡河、管河、治河、護河的身影,現場檢查調研、指導辦公更成了他們的工作常態。截至目前,下發各類涉河涉湖督查通報23份,整改率100%,使河流管理工作具體化、常態化、實效化,有力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

重拳「清四亂」

河湖長從「制」到「治」

「水質一天天好起來,水環境一點點美起來。」這是東河區群眾共同的感受。河湖「換臉」般的轉變,來自該區以「清四亂」為抓手,切實管護好流域盛水「盆」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東河區持續開展「保衛母親河 攜手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圍繞清理整治河(庫)管理範圍內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突出問題,大力整治生產生活垃圾、汙水直排入河等問題,做到發現一處、治理一處、銷號一處。截至目前,清理各類四亂問題20餘處,不斷提升河(庫)水質、改善水生態環境。

勇啃「硬骨頭」

劃界確權從「模糊」到「明晰」

水庫和水利工程劃界確權是河湖長制工作的難點。東河區水庫、堤防等水利工程繁多,情況複雜,全面推進水利工程劃界確權工作更為迫切。困局之下,東河區謀定而後動。

區河長辦牽頭,克服技術標準把握不夠、資金籌措困難等諸多難題,調整工作方案、強化組織領導、壓實部門責任、細化工作流程,緊緊將水利工程劃界確權工作抓在手上。組織相關部門按時完成全區河湖劃界工作,推進重要河道岸線利用規劃編制工作。2019年底完成市、區兩級直管河湖的劃界工作,2020年10月22日完成東河水庫及13條鎮級河道的劃界工作,並通過東河區政府網站進行公告公示,河湖劃界確權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據統計,全區有河道27條,湖泊2個,水庫1座,河流全長132.4公裡。

面對新一年的河湖長制工作,東河區河長辦負責人說:「我區將抓住河長制『有名』、『有實』一條主線,突出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河道採砂綜合整治、清潔行動三個重點,著力打好『生態牌』,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以釘釘子精神持續發力,讓每條河流都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河。」(東河區融媒體中心 楊恩傑)

【來源:包頭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平繪就南北河兩岸「十百千萬」綠色生態畫卷
    近年來,四平市相繼實施了中心城區三年造林綠化、黑臭水體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城區開放空間布局仍不均衡、生態綠地規模總量也不夠、綠地系統構建還不完善等問題依舊突出。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遼河流域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四平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國家發展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決定用三年時間對遼河流域汙染重點支流條子河城區段——南北河進行系統治理,通過多規合一、一體設計,打造十大綠地空間、百裡生態林廊、千畝果林花海、萬頃碧水清流,繪就南北河及兩岸綠色生態畫卷,徹底改善南北河生態環境
  • 繪出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
    長江經濟帶不僅是一條有巨大潛力的經濟發展帶,更是關係子孫福祉的生態屏障帶。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皖江各市治汙染、建新綠,努力推動天藍、地綠、水淨,繪就水清岸綠的「皖江畫卷」。源頭減排,保衛藍天——截至2020年11月,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空氣品質好壞,事關每個人的身心健康。
  • 綠色滿溢幸福路寬 繪就生態文明的福州新畫卷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黃戎傑  綠色,是福州發展的底色,孕育著勃勃生機和無盡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抓的建設。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是江西省水生態文明試點縣。近年來,會昌縣堅持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轄區內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此外,投入1590萬元建成的生態環境綜合執法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對全縣主要河流斷面、排汙口等24小時實時監控,快速發現並解決涉河涉水問題,助力河長制工作信息化管理。專項整治呵護源頭活水護水要治本,治本先清源。
  • 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2021-01-07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碧水保衛戰 | 好生態帶來龍江「河暢、水清、岸綠、鳥飛」~
    碧水保衛戰 | 好生態帶來龍江「河暢、水清、岸綠、鳥飛」~ 2020-12-1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護一江碧水,唱響生態綠色之歌
    5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責任,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書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保護關係到長江流域的社會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對這樣的國之大者,我們必須心中有數。
  • 杜小剛:用心用情用力繪就「美麗河湖」新畫卷
    9月5日上午,我市召開「美麗河湖」行動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市委關於推進美麗無錫建設的決策部署,在全市範圍內大力開展「美麗河湖」行動,全面提升河湖水域岸線生態環境、景觀綠化、形象秩序和人文底蘊水平
  • 西安高新區:繪「生態底色」激高質量發展
    核心提示:西安高新區在保持經濟形勢高增長態勢的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一個「綠色高新、花園高新、生態高新」的脈絡愈發清晰。
  • ​新會區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構築幸福美好的生活空間
    將「萬裡碧道」繪成生態畫卷新會區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構築幸福美好的生活空間新會區水利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打造「萬裡碧道」為切入點,在新會這片水網密布、人水和諧的土地上,繪製生態和美的美麗畫卷,推進治水、治城、治產相結合,全力打造宜人宜居宜業宜遊的高品質生活圈。
  • 四幅新畫卷繪就南京未來
    面對未來,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用科技產業高峰的創新畫卷、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活力畫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畫卷四幅畫卷勾勒了未來發展計劃。南京勇往直前、創新創造,地區生產總值逆勢增長4.5%,經濟規模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十強。
  • 長江上遊最大江心島舒展綠色生態畫卷
    羅永皓 攝島內擁有完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 羅永皓 攝微風拂過,蘆葦隨風搖曳。 羅永皓 攝遠山如黛,近水含煙,美如畫卷。 羅永皓 攝冬至時節,坐落於重慶明月山、銅鑼山之間的廣陽島水流潺潺,臘梅飄香,蘆竹溪草長隨風搖曳,舒展出一幅美麗的綠色生態畫卷。據介紹,該島是長江上遊第一大江心綠島。
  • 尋韻濱江生態公園
    ■賀小林一條綠帶,一灣碧水,一片花紅柳綠的春色;一行詩情,一路歌聲,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一條綠帶,一灣碧水,一片花紅柳綠的春色;一行詩情,一路歌聲,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位於青原區贛江東岸的濱江生態公園就是這片花紅綠柳的春色,這片春色渲染的濱江畫卷徐徐展開,已然美不勝收。
  • 北京城市副中心:增綠添景繪生態優美畫卷
    從城市雙修到美麗鄉村建設,從背街小巷治理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鐵腕治水到一微克行動,一個碧水繞城、綠意鋪底的副中心,一個起步聞香、人民安居樂業的副中心,正慢慢展現多彩容顏。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修」出靚麗顏值「在家門口散步,看著乾淨整潔的胡同,欣賞運河文化的浮雕牆,心裡特別舒暢!」
  • 長沙深入開展「洞庭清波」專項行動 以釘釘子精神守護好一江碧水
    以釘釘子精神守護好一江碧水 長沙深入開展「洞庭清波」專項行動,上一輪禁捕退捕工作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均已整改完成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 通訊員 劉佳 徐衛香
  • 南通:守護綠水青山 繪就生態畫卷
    亮麗成績單背後離不開市生態環境系統各支部「第一書記」率先垂範,在汙染防治攻堅的路上負重前行,專題調研、指導督查交辦和協調解決具體難題,取得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的一個個勝利,為「十三五」收官和決勝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交上滿意的「環保答卷」。
  • 美麗中國 • 河南篇丨青山碧水映藍天,美麗河南入畫來
    ■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生態環境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生態中國·白山松水育吉地
    吉林省作為生態資源大省,近年來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黑土地保護、天然林保護、河湖連通等措施,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吉林省吉林市地處長白山脈與松嫩平原交會腹地,是中國唯一一座省市同名的城市。境內有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三大水系的部分河流和支流,是松花江流域重要的源頭地和涵養地。
  • 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原標題:生態環境更美 綠色底蘊更厚 ——「十三五」我區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創造全國典型  廣西良好生態的金字招牌內涵豐富,既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天然之意,又有生態環境保護好的實踐之功。「十三五」期間,廣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改革創新,進一步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在「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保護和修復、環境監察執法、環評審批等方面,創造了一個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案例和數據。
  • 【地評線】大江時評:建設大美長江,繪就綠色發展的山水圖
    為長江未來發展擘畫出美好藍圖,繪就出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長江是中國的象徵之一,因為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一直哺育著勤勞善良的中華兒女,哺育著中華文明。近年來,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長江的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已經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大美長江,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