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儀表

2021-02-07 中華書局1912




一般人看《三國演義》,往往匆匆而過,思考者少。鄭逸梅先生的《三國閒話》於細微處見真章,如小橋流水,細細品讀,或可從對三國歷史的一知半解到興味盎然,登堂入室。



人物儀表之見於《三國演義》者,如劉備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見首回。又龍鳳之姿,天日之表,見五十四回喬國老語。張飛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身長八尺,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見首回。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見首回。又聲若巨鍾,見五回。曹操身長七尺,細眼長鬚,見首回。南華老仙,碧眼童顏,見首回。孫堅廣額闊面,虎體熊腰,見二回。


內文彩插之一:馬超,鄭有慧繪


呂布氣宇軒昂,威風凜凜,見三回。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見五回。趙雲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① ,威風凜凜,見七回。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見十回。又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見五十八回。典韋容貌魁梧,見十回曹操稱讚之語。許褚身長八尺,腰大十圍,見十二回。又目射神光,威風抖擻,見五十九回。董昭眉清目秀,精神充足,見十四回。徐晃威風凜凜,見十四回。周瑜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見十五回。陳武身長七尺,面黃睛赤,形容古怪,見十五回。華佗童顏鶴髮,飄飄然有出世之姿,見十五回。張遼儀表非俗,見十八回關羽之言。文丑身長八尺,面如獬豸,見二十六回。周倉板肋虯髯,形容甚偉,見二十八回。又黑面長身,見二十八回。


內文彩插之一:典韋,鄭有慧繪


孫權方頤大口,碧眼紫髯,見二十九回。又形貌奇偉,骨格非常,見二十九回。袁尚形貌俊偉,見三十一回。司馬徽松形鶴骨,氣宇不凡,見三十五回。崔州平容貌軒昂,丰姿俊爽,見三十七回。石廣元白面長鬚,見三十七回。孟公威清奇古怪,見三十七回。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見三十八回。又丰神飄灑,氣宇軒昂,見四十三回。又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見一百十六回。


內文彩插之一:許褚,鄭有慧繪


王粲容貌瘦弱,身材短小,見四十回。魏延身長八尺,面如重棗,見四十一回。龐統濃眉軒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見五十七回。馬騰身長八尺,體貌雄異,見五十七回。婁子伯鶴骨松姿,形貌蒼古,見五十九回。張松額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見六十回。楊修單眉細眼,貌白神清,見六十回。彭羕身長八尺,形貌甚偉,頭髮截短,披於頸上,見六十二回。左慈眇一目,跛一足,見六十八回。崔琰虎目虯髯,見六十八回。管輅容貌麄② 醜,見六十九回。又額無主骨,眼無守睛,鼻無梁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腹無三壬,見六十九回。李意鶴髮童顏,碧眼方瞳,灼灼有光,身如古柏之狀,見八十一回。


沙摩柯面如噀血③ ,碧眼突出,見八十三回。陸遜身長八尺,面如美玉,見八十三回。孟節碧眼黃髮,見八十九回。兀突骨身長二丈,身有鱗甲,見九十回。郝昭身長九尺,猿臂善射,見九十六回。王雙身長九尺,面黑睛黃,熊腰虎背,見九十七回。諸葛恪身長七尺,見九十八回。何晏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見一百零六回。鄧颺行步,筋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欹,若無手足,見一百零六回。司馬師圓面大耳,方口厚唇,左目下生一黑瘤,瘤下生數十根黑毛,見一百零七回。文鴦身長八尺,見一百十回。鄧忠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見一百十二回。許儀虎體猿臂,見一百十六回鍾會語。司馬炎人物魁偉,立發垂地,兩手過膝,見一百十九回。


【注釋】

① 重頤(yí):雙下巴。頤,面頰,腮。

② 麄(cū):同「粗」。

③ 噀(xùn)血:臉漲成紫紅色。噀,噴。


(本文選自中華書局出版《三國閒話》,文章原標題為《人物儀表之見於〈演義〉者》)


 

《三國閒話》

作者:鄭逸梅

中華書局 2018年1月出版

書號:978-7-101-12976-2

定價:28.00元


-內容簡介-


繼《花果小品》之後,中華書局再次推出現當代著名掌故家鄭逸梅先生的《三國閒話》。該書為鄭逸梅先生在所輯《三國演義資料大全》的基礎上選編而成,以筆記體考《三國演義》之故實,計193則,兼具知識讀物與資料脈絡之功能,可以說不僅僅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閒話,也是一份閱讀《三國》的書單。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特邀鄭逸梅先生的孫女鄭有慧女士據1888年上海鴻文書局《增像全圖三國演義》重新繪製了插圖。


-作者簡介-



鄭逸梅(1895—1992),現當代著名掌故家,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被譽為「補白大王」。著有《人物品藻錄》《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叢談》《南社叢談》《花果小品》等。


-目錄-


出版說明


一 關張及諸葛亮之藝術

二 滿文之《三國演義》

三 年齡之比較

四 諸葛亮發明之藥劑

五 周倉之考證

六 貂蟬與刁蟬

七 《演義》作者之失檢處

八 張飛亦能用計

九 關公中箭之次數

一〇 諸葛亮乘馬火攻各四次

一一 兵刃之斤數

一二 有名無姓與有姓無名者

一三 張任當有須髯

一四 《〈三國疆域志〉補註》

一五 《演義》人名之可以為對及文虎者

一六 桃園結義非事實

一七 諸葛亮出祁山非太和元年

一八 張飛亦用刀

一九 孫夫人不名尚香

二〇 有其人而無姓氏者

二一 姓之最多者

二二 五虎將所殺之人

二三 龐統死於落鳳坡無確據

二四 蒙人信仰關公

二五 關公斬貂蟬之謎

二六 孫夫人與八字娘娘

二七 五月十三日非關帝聖誕

二八 十常侍自相屠戮

二九 袁小修日記所述之三國遺蹟

三十 鳳雛亭與石鑿馬槽

三一 木牛流馬之先聲

三二 關公殺勢豪載於《關西故事》

三三 贈袍贈馬之所本

三四 宴長江曹操賦詩根據《赤壁賦》

三五 誅文丑史不明書

三六 三國名人之身長核計

三七 袁紹子患疥痁

三八 雙喬傳

三九 三國古物出土

四〇 黃鶴樓事跡

四一 麥城乃墨城之訛

四二 後主為司馬徽之徒孫

四三 關索善槍

四四 《出師表》人物之不載《演義》者

四五 曹操所歷之危險

四六 劉備三顧時諸葛亮之年歲

四七 周瑜故宅

四八 有名號之馬

四九 早慧之人

五十 趙侯廟

五一 四川之三國古蹟

五二 張飛怒鞭之督郵為崔廉

五三 先主無須

五四 葫蘆谷有兩處

五五 孫權之武藝

五六 叟兵即蜀兵

五七 諸葛亮攜杖

五八 劉表好鷹

五九 長坂坡時之趙雲年近五旬

六〇 關公埋首級處

六一 《三國演義》非第一才子書

六二 有關三國題材書之種類

六三 李漁不愜於毛宗崗

六四 英雄譜

六五 吳人稱梅子為曹公

六六 毛宗崗易稱關某為關公

六七 關壯繆諡法之歧說

六八 關公初名長生

六九 《三國演義》迷

七〇 《演義》故事入詩

七一 三國人士之僻姓

七二 怪異之別號

七三 周瑜忌孔明不見《志傳》

七四 《志傳》諱言操敗

七五 墓地之可考者

七六 關雲長銅像

七七 喬姓之喬本為橋

七八 曹娥碑之附會

七九 芸香草

八〇 《武侯集》為文集之起始

八一 檀溪躍馬根據《世語》

八二 關公不死於十月

八三 瀘水兩岸多葭

八四 用計之可考者

八五 詠大小喬

八六 《演義》穿插之妙

八七 割發代首載於《典略》

八八 徐花農稱曹操有晉人風

八九 馬超傳正談

九〇 饅頭之肇始

九一 赤腳周倉

九二 諸葛菜

九三 赤壁詩

九四 八陣圖考證

九五 三國古蹟照片

九六 孟德送關公處

九七 木牛流馬之測度

九八 關鎖與關索

九九 張角弟子唐周非唐州

一〇〇 左慈事見於《方術傳》

一〇一 蔣幹偷書之子虛

一〇二 《演義》事跡之有數目可紀者

一〇三 趙雲用青虹劍之次數

一〇四 劉備用箭

一〇五 關公赴江東先後三次

一〇六 南蠻之酋長將帥

一〇七 三國之戰,兵數可紀者

一〇八 呂蒙讀書臺

一〇九 關廟之聯

一一〇 三傑

一一一 人物之以子字為字者

一一二 八伯三阿

一一三 捉曹操酒令

一一四 關壯繆後裔爭訟

一一五 三國時兵器分量之折合

一一六 《演義》之訛謬

一一七 關壯繆印

一一八 須龍祠

一一九 戰荊襄

一二〇 關公蟹

一二一 人物儀表之見於《演義》者

一二二 黃蓋詐降書

一二三 黃蓋中流矢

一二四 蔡琰之夫

一二五 武侯本姓葛

一二六 人物家世之見於《演義》者

一二七 巾幗辱司馬懿載於《魏氏春秋》

一二八 武侯臨終遺表之略有出入

一二九 人物之同姓名者

一三〇 先主取漢中與諸葛亮無關

一三一 孫權死於太元二年四月

一三二 陳壽諱言司馬氏之罪惡

一三三 託孤之臣

一三四 夢兆之奇驗

一三五 《演義》人物所用之兵器

一三六 梁父吟

一三七 北寺塔為孫權建造

一三八 曹操擅藝事

一三九 定軍山之役尚有趙顒其人

一四〇 《演義》附會之崔毅莊

一四一 求關公女孫權所遣之使

一四二 龐德輿櫬事不確

一四三 一圍並非一抱

一四四 荀攸荀彧非同時歸附曹操

一四五 太史慈射中敵將時地之異

一四六 羅貫中產地傳說之不同

一四七 先主伐吳之論斷

一四八 論打鼓罵曹

一四九 《演義》之移花接木

一五〇 災祥之紀述

一五一 昭烈帝之債券

一五二 孔融殺黃祖

一五三 五丈原之所在

一五四 關公走麥城之實錄

一五五 裸遊館

一五六 曹操之妻

一五七 王平乃李平之誤

一五八 劉禪為劉括之養子

一五九 如火如荼之文武人才

一六〇 《演義》中地名之可考者

一六一 空城計

一六二 武侯不諫先主之故

一六三 銅雀臺賦之蛇足

一六四 諸葛亮舌戰群士諸傳均不載

一六五 三國立國之年數

一六六 周瑜無偽死掛孝舉哀事

一六七 王朗非罵死

一六八 封侯之人

一六九 三國人物稱王者

一七〇 校尉之冠以名目者

一七一 都尉之冠以名目者

一七二 中郎將之冠以名目者

一七三 將軍之冠號者

一七四 關公磨刀雨

一七五 關帝廟較古者

一七六 關昭石塔

一七七 鳳雛庵

一七八 武侯祠

一七九 赤壁之戰遺址

一八〇 銅雀臺

一八一 逍遙津與教弩臺

一八二 水鏡莊

一八三 定軍山

一八四 灞陵橋與春秋樓

一八五 曹魏故城

一八六 白帝城

一八七 張桓侯廟

一八八 長坂坡

一八九 玉泉山寺

一九〇 虎牢關

一九一 關羽多封號

一九二 北固山之遺蹟

一九三 逍遙津


附錄


《三國閒話》序

鄭逸梅自述(節選)



(統籌:陸藜;編輯:麵包)


相關焦點

  • 在《三國演義》中,被貶低的三個人物,而在正史裡卻是很厲害的人
    由於《三國演義》尊劉曹的正統觀念非常明顯,羅貫中老先生在把劉備、諸葛亮、關張趙馬黃等五虎將抬得高高的同時,對曹魏、孫吳陣營的許多人物都進行了貶低,這兩個陣營許多人物一出場就成了配角。今天要說說這三個人物,在演義中表現不怎麼樣,但在正史中是完全是很厲害的人。
  • 《三國演義》人物數據分析
    1.找出《三國演義2.分析主要幾個人物,爬取《三國演義》120回,每回放在一個段落裡;len(f.readlines()) = 120.諸葛亮在35-40, 80-100回出現了較多次數,自然是 「三顧茅廬」、「火燒七百裡聯營」、「巧布八陣圖」、「七擒孟獲」 等較為熟知的歷史故事; 同時,80回後諸葛亮出現次數佔據了全書中較大範圍,也是 「先帝託孤」後「鞠躬盡瘁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三國演義》裡虛構的六位虎將
    明代小說家羅貫中依據歷史再加以藝術修改創作了《三國演義》長篇小說,在小說裡描寫了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將有1千多人,其中幾乎是歷史有載。但我們說小說嘛,屬文學作品,書中有虛構情節和人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三國演義》虛構的一潘二方三安國,四周五韓六道榮,這六位名聲不輸史實人物的大將。我們說《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虛構的情節如: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借東風等。
  • 三國演義中過於神話的人物
    其中便屬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為著名了。作為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從小就看,《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是作品歸作品,它與正史還有不少偏差的地方。那今天咱就聊聊,《三國演義》中被神話的人物。可能是羅貫中尊劉貶曹的思想吧,蜀國這邊被神話的估計比較多(誰讓皇叔大漢後裔呢),第一個,徐庶,字元直。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人物解析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上)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而94版《三國演義》將這些情節搬上了螢屏,也是繼《西遊記》、《紅樓夢》之後的又一古典名著。這期開始便和大家一起談談與三國有關的人物及如今發展狀況。
  •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思維導圖版
    一、《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曹操——自幼放蕩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智慧的象徵,精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鞠躬盡瘁;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47周瑜在《三國演義》裡也不是小心眼
    蘇東坡的時代還沒有《三國演義》,他很欣賞周瑜,才有這這闋詞。不過這裡牽扯一個版權的問題,因為自從《三國演義》誕生以後,這個就是諸葛亮的標配。但明顯蘇東坡的詞更早,因此可以說是羅貫中盜的蘇東坡的版。但是,現在深入人心的是諸葛亮的綸巾羽扇,弄得好像蘇東坡有點盜版了,這筆糊塗帳真有點兒說不清楚了。《三國志》裡的周瑜那真是雅量高致,很完美的一個人。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中)
    第一期說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事跡,這期開始介紹其他在三國中相當重要的人物。所謂時勢造英雄,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也給了他們登場的機會。與同時期的其他人物相比,曹操可謂教子有方,在後世正史中也有較高的評價當然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由於篇幅有限,鮑國安飾演的曹操主要是展現其軍事才能。說起與三國結緣,鮑國安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其實在他進組之前,曹操已經有了一個人選,但王扶林導演覺得他太傲慢,一怒之下堅決不用他,而此時王導也經人推薦親自去拜訪鮑國安,一席話談完後再心中也默認了這個演員。
  • 魯迅點評《三國演義》:諸葛亮雖足智多謀,身上卻有妖氣
    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裡曾經分析過《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塑造,關於劉備和諸葛亮點評了這樣兩句話: 「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 用一句話概括《三國演義》,都喜歡裡面的哪些人物
    》,在我10幾歲的時候,四大名著看得最多的是《西遊記》爸爸看的就是《三國演義》。周瑜也是三國德才兼備的人物,「既生瑜何生亮」道出了他的心聲,在三國裡 周瑜是相對比較有才華的,次次都能看透諸葛亮的心思。第一次見得諸葛亮就知道不一般,如果不能為己所用,日後必是強勁的對手。屢次獻計殺害諸葛亮,次次失敗而歸,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貂蟬也是一大亮點,一個小妾出身,竟然搬倒了董卓,真是一奇女子。
  • 名著導讀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人物解析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分析,解讀不一樣的三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太多人的熱愛,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主要人物。劉備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蜀國開國皇帝,皇叔劉備。為人重情重義,自東漢末期討伐黃巾黨,到建立蜀漢政權,演義裡無不體現其重情重義,禮賢下士。演義中,劉備親自率軍打仗的次數屈指可數,唯一出名的「夷陵之戰」,還是以慘敗收場。但是,劉備繼承了漢高祖劉邦,也是劉氏的最大特點,也是領導人最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善於用人。唯一與高祖不同是是,劉備謙厚,高祖好罵人。夷陵之戰戰敗後,劉備病退白帝城,無顏回蜀面對家鄉父老,遂在永安宮病逝,臨終託孤諸葛亮。
  • 《三國演義》,在鎮江人王扶林的鏡頭下,在柏文的歌聲裡……
    塑造歷史人物形象,不能用百分之百的真實去要求藝術,但藝術所反映的歷史基本事實總要和客觀存在的「史實」(《三國演義》)大致不差。羅貫中吸取了民間傳說,對史書一些內容也是進行了藝術誇張的。如「空城計」這一充分反映了孔明智慧的情節,在《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均無記載。這種將人物典型化的精彩描寫,在歷史書裡是不存在的。
  • 《三國演義》中,「最愚蠢的人物」排行榜
    要說到三國的英雄人物,哪怕是七、八歲的孩童,隨隨便便也能數出十個手指頭。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人物;也有郭嘉、諸葛亮、周瑜這般神機妙算的軍師智囊;當然,亂世爭雄的戰場上中自然也少不了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這樣勇冠三軍的將帥之才。
  • 《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在《三國演義》裡屬於什麼水平?
    《三國演義》的武將層級現在來看看《三國演義》中的武將水平。小說中武力值的巔峰人物,就是呂布。虎牢關單挑八路諸侯名將,力敵劉關張三英;多次衝陣,無人可擋;轅門射戟,天下無雙;輕鬆擊敗夏侯惇,諸多表現,呂布天下第一當之無愧。
  • 《三國演義》裡最有實力的十大醬油人物!
    這個不用我說了,看過三國的人應該都知道,此人可為三國演義中的第一猛醬。4、宋憲而顏良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數一數二的猛將,甚至要高於常態呂布。因此被顏良三合砍死的人一定不爛。宋憲能在顏良刀下走三個回合,也可以看出他還是有些實力的。因此我給宋憲中二流的水平(比車胄稍弱一些)。5、麴義
  • 盤點那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著名人物,你都知道哪幾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狀況和時代縮影。其中展現很多英雄人物,讓我們交口稱讚,也有的為我們所不齒。但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虛構的,據統計被虛構的人物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被虛構的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46他在歷史上叱吒風雲,但在《三國演義》裡只是個龍套
    請按住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各位的支持和厚愛如果沒仔細看過《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