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過於神話的人物

2021-01-19 文化歷史愛好者

老話說:「不是英雄,不讀三國」,三國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作為東漢末到晉初的這一段時間內的三國時期,除了正史記載,無數文人墨客加以渲染。作為文學作品。其中便屬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為著名了。作為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從小就看,《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是作品歸作品,它與正史還有不少偏差的地方。那今天咱就聊聊,《三國演義》中被神話的人物。

可能是羅貫中尊劉貶曹的思想吧,蜀國這邊被神話的估計比較多(誰讓皇叔大漢後裔呢),第一個,徐庶,字元直。

徐庶本名徐福,為寒門子弟。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拜師求道。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獲,辭別劉備。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這是正史記載,演義中因為徐庶的母親被程煜所獲,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身旁來到曹營,後世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當年曹操得知劉備於新野駐軍,派遣曹仁率領大軍前來攻打,徐庶用計遣張飛、趙雲大破曹仁前鋒,並將呂曠、呂翔斬殺。後曹仁親自點兵前來,李典又被趙雲殺敗,曹仁於是擺八門金鎖陣,但是徐庶很快識破陣中破綻,派遣趙雲率領五百軍士將前往破陣,殺敗曹仁。曹仁不甘失敗,決定晚上前來劫寨,但又被徐庶算到,曹仁大敗而歸,徐庶又設計奪取了樊城;當年徐庶識破龐統的連環計但故意不說等,這是演義加工的藝術形象,為後面諸葛來做鋪墊的吧。雖然諸葛亮也曾誇過徐庶,但演義還是把他過於神話了。

說完徐庶,來說孔明,雖然孔明在內政,計謀,用兵方面的確非常厲害,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改革家,但演義中把他過於神話了,仿佛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能預知未來似的。正史縱觀孔明一生,的確讓人佩服不已,諸葛亮成為三國蜀國丞相後,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此外與東吳建立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因糧盡無功,終因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後世尊稱其為武侯。諸葛亮有《出師表》和《誡子書》等文學作品,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文學中為了更加刻畫諸葛亮智勇的形象,比如火燒博望坡,曹操大軍南下,諸葛設計水淹,火燒曹操軍隊。在孫劉聯合的時期,為了更加襯託諸葛亮,周瑜和魯肅被作者不少貶低,周瑜原本東吳大都督,有勇有謀,心胸豁達明淨,但為了文學刻畫,不得不把周瑜寫成了一個心胸狹隘,容易嫉妒的人。魯肅被刻畫成個「沒腦子的」孔明讓幹什麼,他就幹什麼。此外,借東風,三氣周瑜,關羽華容道都是文學為了加強色彩而杜撰的,諸葛也是人,並不像神一樣,每一步都能算對。此外,七擒孟獲把諸葛捧的太高了,魏延反骨也是為了刻畫諸葛亮而生成的。

說完諸葛亮,來說說劉備,劉備在羅貫中筆下更加突出,畢竟有「尊劉貶曹」的思想,皇叔又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在古人思想裡是大統,而曹操,孫權他們說不好聽點就是亂臣賊子。所以演義中更加刻畫皇叔的仁德寬厚等等,說皇叔真的仁德寬厚嗎?其實並不見得,仁德在亂世中可以說是招納民心的一種策略;早期劉備實力弱小,曾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後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在平時表現的確以仁德為主,對自己的部下寬厚仁愛,趙雲截江救阿鬥,七進七出,劉備把阿鬥摔在地上說「幾乎損我一員大將」。但在徵討劉璋,鳩佔鵲巢的時候,就沒顯得這麼大度了;為了兄弟關羽而不惜與東吳撕破臉皮,其實並不是明智之舉;知道關羽心高氣傲,為什麼不把他調離荊州?可見皇叔思考問題有時並不全面,而且整個蜀國就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一死大廈將傾。臨終託孤,很多人看出劉備是最大的「偽君子」。此外皇叔沒有曹操的謀略和心機也沒孫權的城府,但三國演義中為了文學形象,把劉備籠罩在光環之下,說其為被神話的人物也不為過。

以上就盤點到這了,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或意見,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被神話是因為《三國演義》?《神武3》手遊中成為一代宗師
    在中華五千年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過無數的將相王侯,這些人的故事至今為大眾所熟知。比如說助"武王伐紂"的姜尚,老夫聊發,擁有經天緯地之才。後來,唐太宗為了紀念這些先賢們的豐功偉績,為他們著書立傳,開設武廟。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中)
    第一期說了劉關張兄弟三人的事跡,這期開始介紹其他在三國中相當重要的人物。所謂時勢造英雄,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也給了他們登場的機會。與同時期的其他人物相比,曹操可謂教子有方,在後世正史中也有較高的評價當然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由於篇幅有限,鮑國安飾演的曹操主要是展現其軍事才能。說起與三國結緣,鮑國安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其實在他進組之前,曹操已經有了一個人選,但王扶林導演覺得他太傲慢,一怒之下堅決不用他,而此時王導也經人推薦親自去拜訪鮑國安,一席話談完後再心中也默認了這個演員。
  • 《三國演義》中,「最愚蠢的人物」排行榜
    要說到三國的英雄人物,哪怕是七、八歲的孩童,隨隨便便也能數出十個手指頭。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這樣的梟雄人物;也有郭嘉、諸葛亮、周瑜這般神機妙算的軍師智囊;當然,亂世爭雄的戰場上中自然也少不了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這樣勇冠三軍的將帥之才。
  • 三國演義中的108將,其他國人物
    僅奉先一人而已.奉先的勇猛又帶有悲情色彩.匹馬縱橫天下無敵,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我們經常在三國演義中看到這樣的場面,呂布總是被人夾擊.三英戰呂布,曹操手下典韋,夏侯兄弟等六員虎將圍攻呂布.下邳城外,呂布身負自己的女兒,和關張二將苦戰....然而,即使如此圍攻,奉先不損毫髮,全身而退.此等武藝,三國第一.
  • 《三國演義》中哪些是虛構出來的人物?此女本是虛構,卻至關重要
    《三國演義》是在正史的基礎上,由羅貫中添加了許多元素,如人物、精彩環節,才讓這部原本只是歷史中一段的曾經,變得格外生動形象,引人入勝,成為千百年來的經典名著之一。雖然我們知道羅貫中在這部名著中添加了許多「謊言」,但是謊話說久了,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都是真的,經過這麼多年,《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是羅貫中瞎編出來,而又讓人覺得特別生動鮮活呢?
  • 《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儀表
    人物儀表之見於《三國演義》者,如劉備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見首回。又龍鳳之姿,天日之表,見五十四回喬國老語。該書為鄭逸梅先生在所輯《三國演義資料大全》的基礎上選編而成,以筆記體考《三國演義》之故實,計193則,兼具知識讀物與資料脈絡之功能,可以說不僅僅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閒話,也是一份閱讀《三國》的書單。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特邀鄭逸梅先生的孫女鄭有慧女士據1888年上海鴻文書局《增像全圖三國演義》重新繪製了插圖。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性格你又了解哪些呢?
    94版三國演義劉備劉備仁厚、愛民、忠義的性格,在當時十分難能可貴,因此有很多英雄豪傑的追隨,打下了蜀漢江山。但劉備過於仁厚和忠義,導致錯失了一些機會,給蜀國擴張帶來了阻礙。94版三國演義張飛張飛生性粗魯、莽撞、愛憎分明,也十分忠義對劉備是忠心耿耿。張飛雖生性粗魯,卻粗中帶細,帶兵打仗多次使用計謀破敵軍,拿下戰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虎將。
  • 盤點那些三國演義中虛構的著名人物,你都知道哪幾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狀況和時代縮影。其中展現很多英雄人物,讓我們交口稱讚,也有的為我們所不齒。 據粗略的統計,毛宗崗整理過的《三國演義》中有姓氏的人物,共有980多人。
  • 在《三國演義》中,被貶低的三個人物,而在正史裡卻是很厲害的人
    由於《三國演義》尊劉曹的正統觀念非常明顯,羅貫中老先生在把劉備、諸葛亮、關張趙馬黃等五虎將抬得高高的同時,對曹魏、孫吳陣營的許多人物都進行了貶低,這兩個陣營許多人物一出場就成了配角。今天要說說這三個人物,在演義中表現不怎麼樣,但在正史中是完全是很厲害的人。
  • 三國演義竟迴避了這五大重要人物事跡
    三國故事公眾號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盤點下《三國演義》中略去的五大重要人事。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人物解析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 通過面相解讀《三國演義》人物,各人命數已有天定,是否可信?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也脫不了俗。從《演義》的宗旨是揚劉抑曹,所以在《三國演義》對劉備、曹操、司馬懿等人面相描述是不相同的。很容易引起讀者對小說人物的好惡。也因為這樣,小時候讀《三國演義》時不由自主的喜歡劉皇叔,討厭司馬懿,看到最後的勝者卻是司馬懿,心裡好失落。讀連環畫《三國演義》到《二士爭功》時就不再往來看,最後的《統歸司馬懿》到現在為此都沒有讀過。
  • 《三國演義》中的戰爭描寫
    《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莫過於其輝煌壯麗的戰爭描寫,作者描寫了大小百餘次戰爭,可謂是中外文學作品中的一部戰爭史詩。 《三國演義》中的代表性戰爭 《三國演義》所記錄主要是三國時期的戰爭,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場面之壯麗,種類之多樣,都可以說是中外戰爭作品的一部代表之作。
  • 94版三國演義人物淺析(上)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而94版《三國演義》將這些情節搬上了螢屏,也是繼《西遊記》、《紅樓夢》之後的又一古典名著。這期開始便和大家一起談談與三國有關的人物及如今發展狀況。
  • 《三國演義》中張冠李戴的幾個橋段,不禁為這些歷史人物叫冤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影響力非常深遠,也非常受歡迎。事實上很多關於三國時期的影視、遊戲、動漫,都受到《三國演義》的相當大的影響,而非真正的歷史。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作品,對歷史有很多改動。下面小編來聊一聊其中幾個張冠李戴的橋段。
  • 他是《三國演義》人物塑造中的敗筆,諸葛亮說他有反骨
    魏延,具有爭議的人物之一。霍雨佳先生認為,這是《三國演義》沒有塑造好的形象。關於他的爭議主要來自諸葛亮死後魏延是否叛變的問題。《三國演義》裡寫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反叛,但最終被諸葛亮臨終授予秘計的馬岱所殺。
  • 《三國演義》人物數據分析
    1.找出《三國演義2.分析主要幾個人物120回中,每回出現的次數準備工作1.由於要分析120回中主要人物的出場次數,爬取《三國演義》120回,每回放在一個段落裡;len(f.readlines()) = 120.
  •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分析+思維導圖版
    一、《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曹操——自幼放蕩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智慧的象徵,精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鞠躬盡瘁;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
  • 《三國演義》中被嚴重貶低的人物——曹真
    曹真在《三國演義》裡是個白痴。既不會打仗,屢敗於諸葛亮,受挫於司馬懿;為人又小氣,最後給司馬懿氣病,諸葛亮再寫封信給他,把他氣死了。而正史中的曹真:字子丹,漢末三國時代曹魏名將,曹操的族子,也是曹丕的託孤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