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用中國文化講中國故事

2021-02-06 文成公子
去年年底,一個叫「李子柒」的姑娘爆紅海內外,還被央視點名表揚!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她所有的視頻都是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展開。「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打開她的視頻,不難發現,其實李子柒看上去只是個溫柔、瘦弱的女子,總是穿著樸素的布衣,盤著優雅的髮髻。但這個看似孱弱的女子卻會養蠶、砍柴、釀醋、造土窯,精通各種傳統美食製作和手工技藝.在剛開始拍視頻時,李子柒只會用手機拍攝、手機剪輯,連個特寫都拍不清楚,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後來,為了拍攝得更清晰,她買了人生中第一臺單反,對著說明書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習。單單拍攝一個製作蘭州牛肉麵的視頻,李子柒就經歷過好幾個月的失敗。她並不會拉麵,經朋友介紹找到了一位來自甘肅的拉麵師傅,軟磨硬泡地求人家教她。好容易師傅答應了,苦難還在更後面:每天有空就要揉面練習,拉麵拉到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來。等到終於學會了,發現拍攝更難:因為手裡全是麵粉,每拍一個鏡頭,都需要擦乾淨一根手指去碰相機,以免進灰。她一共拍了200多個鏡頭,整整拍了3天,每天只吃一頓飯,拍廢的麵粉有20多斤,做成大饢吃了半個多月。能擁有這樣的堅韌,走在任何艱難的道路上,都不會輕易認輸。從2016年開始拍短視頻到現在,在最好的年華,李子柒一直專注做好一件事。她拍攝視頻的時間跨度往往拉得非常大,這樣會接近事物的本質。為了給年邁的奶奶做一床蠶絲被過冬,她從養蠶開始,展現了手工蠶絲被製作全過程:有一次冬天拍雪景的時候,李子柒一個人背著相機、三腳架、鬥篷去爬海拔2000多米的雪山頂。那幾十秒的雪景,是她在雪山上凍了7、8個小時換來的。回到家後,她在高燒兩天未退的情況下把視頻發了出去。一年時間裡,光是來回按相機拍攝鍵所走的路,就差不多有260公裡。看李子柒的視頻,覺得她什麼都會,從吃的到用的,甚至還會造紙、蜀繡、制墨這種幾乎快要失傳的技術。但這背後,是她精益求精的專注和從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大量「網紅」層出不窮,卻往往只能曇花一現。

她的視頻散發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力量,她自身的堅韌與專注也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圍觀群眾,甚至被許多同學寫進作文裡,成就出一篇篇好文章。

在成為網紅前,李子柒是一條飽嘗人間辛酸的「毛毛蟲」。李子柒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便離婚了,父親早逝,繼母待她很不好。爺爺奶奶看她過得太苦,實在不忍心,便把她從繼母手中接過來撫養。所以李子柒從小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由於奶奶年事已高,難以供養她繼續上學,14歲的她便輟學出去打工。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也許就是千千萬萬普通打工妹的其中之一。但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選擇立刻回家,並在弟弟的幫助下,開始拍攝視頻。就這樣,一個農村女孩在沒有背景、沒有團隊的情況下,自己身兼編導、攝像、出演、剪輯多職,開始做起了自媒體的工作。她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卻也在生活的泥濘中養出了堅韌、要強的性格。李子柒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難免經歷磨難、挫折,但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沒面對就已經選擇了放棄。放棄太容易,可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現在貪玩落下的功課,未來要花百倍的力氣去彌補;現在荒廢的時間,將來很可能再也無法追回。也許有人會問,李子柒在農村生活,為什麼卻成了火遍全球的「寶藏女孩」?答案是,她從未停止學習。八年的時間裡,她學習了很多技能,包括視頻拍攝、剪輯、後期等。她說,每一個鏡頭、每一場拍攝,自己都要一一調整,鏡頭只要稍微有一點瑕疵,她都要重拍好多遍甚至好幾天;為了剪好一個視頻,她常常一整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視頻中,她看起來無所不能: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牽著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間播種。她4月會釀枇杷酒,5月又能釀出櫻桃酒,7月能做出七巧餅,8月能做出蘇式鮮肉月餅。為了拍「活字印刷」,她專門花了小半年時間去學;為了拍好視頻《蘭州牛肉麵》,她先在麵館裡學了好幾天牛肉麵的各種製作工藝,然後帶著這些方法回家苦練了一個多月,沒事就揉一團面練習,每天練習到胳膊酸痛,直到能完整地拉出均勻的麵條時,她才開始拍攝這期視頻。她一直在學習,而且是毫不含糊地學,學不會寧可不拍。沒有人能憑天賦活一輩子,只有不斷地學習,方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學習是每時每刻都要做的事,無關年齡,無論你現在是否需要它。如果貪戀安逸,過於放縱自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那麼毀掉的只能是自己。李子柒的作品不僅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田園風光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向外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因為親力親為的勞動,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雙手粗糙不已。她一年大約要拍兩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按動攝像機開關4萬次,為了取材,她會坐上高鐵,從祖國的西南一直穿梭到東北。出現在李子柒視頻裡的每一道美食、每一個場景,仿佛都在講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經意間,讓觀眾體會到勤勞、勇敢、友愛、自強、愛護自然等理念,靜水深流、沁人心脾。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即使生活再坎坷、再黑暗,李子柒也沒有頹廢,她知曉生活的真相,在苦難的生活裡拼出了積極和樂觀。李子柒用她的視頻,讓很多隻存留在中國人記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呈現在人們面前。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繼承,李子柒做的正是這樣的事。李子柒的視頻,沒有過多高深講解,只是通過中國式衣食住行,體現生活之美好和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緻。正因如此,她的作品能跨越地域、超越語言,引發外國觀眾廣泛共鳴。外國網友評論說:「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她正在教我們認識我們所不了解的中國。」有外國網友看了她的視頻後表示,很想去中國看看。

隨著中國經濟愈加發展,世界各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愈加高漲。以生動的形式呈現優秀的文化,以真實的情感打通各國民眾共通的心靈,是最好的對外傳播文化的方式。向世界有效地呈現中國文化之美,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子柒的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離開了她,一直由養母撫養,但命運多舛的她並未受到養母的善待,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心疼孫女,最終決定將李子柒接回家中生活,但是沒過多久,自己最愛的爺爺也去世了,這對子柒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4歲時李子柒只身前往城市打拼,開始了長達8年的漂泊生活,最初的生活並不寬裕,睡過公園椅子,連續啃過兩個月饅頭,但是這些子柒全部都扛過來了,因為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 終於在城市中學會了一技之長,終於開始在城市中慢慢站住腳跟,終於一切都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一場變故讓子柒的心開始動搖。 那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場重病,她擔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樣長期不在老人身邊,或許自己將來會背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念活一輩子。 所以在2012年,她回到了長大的地方,陪在奶奶身邊,直到現在,而這個選擇也是子柒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為什麼很多人都羨慕子柒?不是因為她成功了,而是因為她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試想一下,要是你在外打拼得有聲有色的時候回歸田園,你願意麼?很多人會說:「我願意啊。」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思想上的願意,行動上的依依不捨。子柒不過是把很多人夢想的生活活出來罷了。進入她的院子,四季分明:春天吹風,夏季賞花,秋天看楓,冬天聽雪落下的聲音。 有人說:深處避世,時間短還行,時間一長肯定會無聊的。怎麼會無聊呢?對於子柒來說,時間是不夠用的。 春天她要忙著做青團,還要當「桃花仙子」釀桃花蜜。夏天她要忙著去釣蝦,還要在荷花叢中釀荷花酒。秋天她要忙著做各種各樣的月餅,還要去摘滿樹的柿子。冬天她要忙著備年貨,還要做一壇佛跳牆。 她的衣服都很素,就像是隱居的仙子。在自家的院子裡每天來來回回地走無數趟,院子裡除了瓜果蔬菜,還有小狗和羔羊,院子裡掛滿了臘肉和香腸,還有晾曬的玉米,有一瞬間真的恍惚自己來到了有神仙居住的農家樂。 想喝酒時,柜子上都是她自己釀的各式各樣的酒;想吃肉時院子裡也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肉;想發呆時就躺在鞦韆上發一下午的呆;你還說這樣的生活不讓人羨慕麼? 但是這些美好的背後付出的也很多,比如《鞦韆沙發床》成片近5分鐘,前後累計拍攝素材2000餘條;劈木材、釘樁等粗重勞動內容屢次造成傷口,甚至左手無名指曾被幾十斤重的木樁砸傷;但由於兼顧攝像職責,為了減少相機損耗,不顧傷口忍痛操作。我們經常能看見她用瘦小的身板搬運貨物,劈柴挑水那更是家常便飯。 我們看著豐富的後花園,但其實雞、鴨、牛、羊每天都要餵的,一頓都少不了;瓜果蔬菜要時常澆水,施肥,除蟲;這些都不是一次能解決,必須每天都要辛勤維護;還有種的玉米、吃的大米也都是她日夜照料的結果,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是無數個夜以繼日。 有人說這些都是她的擺拍,但是細節不會騙人:看看視頻中她粗糙的雙手,切菜時的乾淨利落,還有做農活時的嫻熟,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學會的。就像子柒說的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許只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為什麼喜歡她啊?因為她把生活活得通透,她跟其他網紅博主不同,在她的視頻中她很少說話,最多的也就是喊奶奶吃飯,菜會先給奶奶夾,摘了鮮花也會先給奶奶的鬢角上簪一朵,可愛又真實。而且子柒的視頻風格很中國風,這也是她一直在堅持的事情,她把很多中國元素帶入進來,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整理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李子柒,她用生活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是中國頂級網絡紅人,也是第一位引起國外關注的山村姑娘,因為她做了一件大事:用純樸生活的特寫鏡頭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每一道工序的關鍵部分都會有特寫鏡頭(特寫鏡頭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用近距離拍攝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突出、強調的電影藝術手法),讓人看了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讓人深刻體會到中國飲食文化的純樸和藝術魅力。
  • 李子柒全球爆紅,這樣的中國文化輸出可以有!
    可以說,作為一位中國傳統美食博主,在評論中,大家毫不吝嗇對李子柒的喜愛和對她展現的中國生活嚮往。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語言,誇讚著她,誇讚中國生活和文化,大家看到了她對生活的愛,這種愛是沒有國界的。李子柒究竟有多受歡迎呢?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是735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
  • 讓780萬外國人痴迷的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講好了中華文化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國外文化對我國的影響較大,但在近幾年,中國元素也漸漸影響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大家都很熟悉的古風視頻博主李子柒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前段時間,因為這個問題,網友吵翻了:有人說,她呈現了中國式田園生活之美,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也有人說,她抹黑了中國農村,讓外國人誤以為我國依舊處於農耕文明時代,貧窮落後。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陝西省56個貧困縣(區)的中小學共獲贈了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捐贈的價值2000萬元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視頻課程。
  • 李子柒:全球點讚的中國姑娘
    12月10日,央視新聞發表評論文章《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稱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同樣,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如果說她的作品我們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會感到熟悉,那外國人呢?完全都是帶著好奇就成就了李子柒的海外傳播奇蹟嗎?
  •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揭秘她背後的故事...
    12月10日,央視新聞發表評論文章《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稱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李子柒的名字隨即登上了新浪熱搜,成為全網關注的對象。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中國風」作品能否代表傳統文化?
    4月30日,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身為視頻創作作者,她以優秀的視頻風格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外吸引了大批關注,視頻裡的她與世無爭,仿佛居住在一個世外桃源,但農活粗活一樣不少幹,很多粉絲認為視頻內容兼具美感和真實感。
  • 從李子柒到阿木爺爺,從杜甫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最近,不用一根釘子、不用一滴膠水的中國木匠「阿木爺爺」在油管上火了。這位63歲的爺爺,用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被稱之為「當代魯班」,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 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
  • 那群偷中國文化的韓國人,卻在圍攻李子柒?
    無數中國文化已經被韓國不遺餘力地用偷梁換柱的方式變成自己的。電影改編自90年代真實故事,當時10名中國人受韓國人指使,盜走了中國高句麗古墓壁畫。害怕李子柒讓世界知道,他們這些年偷走的韓國文化,其實都是中國的文化?
  • 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這個女孩叫李子柒,是個視頻博主,她所有的視頻都是這樣,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展開,但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樣的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接近本質。比如一般人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我們已經有醬油了」拍起,而李子柒拍做醬油的菜,會從「我們如何種出黃豆拍起」。
  • 李子柒視頻裡的中國農村讓外國人驚嘆 農村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重塑新農村故事李子柒的視頻,讓一些從未去過農村的年輕人開始關注起中國的農村生活。他們對食物的由來感到好奇,也為農作物自然生長的力量而驚嘆。在海外視頻平臺上,也有不少外國觀眾表示在李子柒的視頻裡重新認識了中國農村。
  • 不講英文的李子柒火爆西方 美食白雪公主的文化輸出到底有多強?
    最近李子柒太火了被央視點讚稱: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只是照著說明書拼個宜家的家具就到處炫耀的我,不禁默默低下了頭……作為一個內容的傳播者,擁有超高人氣的她,不僅是做飯、DIY那麼「單純」,李子柒有她的「野心」,用自己的視頻向世界宣傳了中國文化,傳遞滿滿的溫馨和正能量。
  • 油管「中國公主」李子柒:文化輸出的急先鋒,卻差點毀於鍵盤俠
    李子柒賺錢了麼?賺了。她賺錢是真,是否賣情懷收割韭菜,這個更多的是她背後的公司的操作;可她這個IP,現在在海外是實打實的文化輸出,是不可小覷的軟實力。文化輸出有時候不能「硬碰硬」:咱們燒錢砸出來的《紅海行動》《戰狼》,在國外的影響力,可遠不及《舌尖上的中國》
  • 在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
    大熊貓,是中國重要的文化名片。而「金熊貓」,旨在打造成中國影視的一張文化名片。論壇上,嘉賓們面對新的國際傳播格局,以更高遠的視野、更開放的心態、更堅定的自信,探討在國際舞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因為李子柒,數百萬外國人愛上中國
    這本來就是一個能引起全世界共鳴的話題,而這種展示,恰恰可以幫助西方普通人,從他們媒體對中國的抹黑中清醒過來,認識到中國不是洪水猛獸,中國人有著高潔的文化和淵源流長的歷史,甚至可以吸引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學習中國文化。
  • 李子柒,那個站在世界舞臺為中國增光添彩的姑娘
    近日,一位名叫李子柒的姑娘被央視點名推薦上了熱搜。這位姑娘是B站的一個美食視頻up主,她的視頻內容是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展開。和其他「美食up」的區別是,她拍攝的時間跨度會拉得非常大,更接近本質。從播種,到一顆黃豆破土發芽、結出豆莢開始。
  • 因為李子柒,數百萬外國人愛上中國!
    一個中國女生,在西方視頻平臺被700多萬人關注,數千萬人喜歡,美國人、俄羅斯人、澳洲人、越南人、義大利人、伊拉克人……因此愛上中國。想想都覺得自豪和開心,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李子柒。小編看過她的視頻,自從看了第一條就覺得很厲害!太厲害了!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某境外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是735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飛速增長中。735萬是什麼概念呢?
  • 李子柒爆紅海內外,外國人驚呼「這才是我們不了解的中國!」
    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色列、俄羅斯等幾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在她視頻下面一起誇她好,一起誇中國文化好。視頻底下的老外,就是一邊看不懂一邊看,一邊求翻譯一邊看。「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
  • 李子柒若真被外國博主抄襲不失為好事:強大的中國要文化輸出更要...
    今天要聊這個話題,在近半個多月來熱門的話題之一:「越南美食博主涉嫌抄襲李子柒」。大家看到我的用詞沒有「涉嫌」。為何是涉嫌呢?因為我們國內上到專業律師,下到普通百姓都沒有確鑿證據能證明人家越南美食博主抄襲。不信,看看新京報一篇報導的標題《李子柒疑遭越南美食博主抄襲,律師:維權難度較大》,做媒體都是很謹慎的,更何況是新京報這樣的大報。
  • 用英語講中國傳統文化
    原標題:用英語講中國傳統文化   近日,百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和中國學生歡聚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通過微視頻大賽的方式,用英語講述一個個家喻戶曉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