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視頻散發出一種從容不迫的力量,她自身的堅韌與專注也激勵著越來越多的圍觀群眾,甚至被許多同學寫進作文裡,成就出一篇篇好文章。
在成為網紅前,李子柒是一條飽嘗人間辛酸的「毛毛蟲」。李子柒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便離婚了,父親早逝,繼母待她很不好。爺爺奶奶看她過得太苦,實在不忍心,便把她從繼母手中接過來撫養。所以李子柒從小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由於奶奶年事已高,難以供養她繼續上學,14歲的她便輟學出去打工。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也許就是千千萬萬普通打工妹的其中之一。但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選擇立刻回家,並在弟弟的幫助下,開始拍攝視頻。就這樣,一個農村女孩在沒有背景、沒有團隊的情況下,自己身兼編導、攝像、出演、剪輯多職,開始做起了自媒體的工作。她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卻也在生活的泥濘中養出了堅韌、要強的性格。李子柒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難免經歷磨難、挫折,但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沒面對就已經選擇了放棄。放棄太容易,可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現在貪玩落下的功課,未來要花百倍的力氣去彌補;現在荒廢的時間,將來很可能再也無法追回。也許有人會問,李子柒在農村生活,為什麼卻成了火遍全球的「寶藏女孩」?答案是,她從未停止學習。八年的時間裡,她學習了很多技能,包括視頻拍攝、剪輯、後期等。她說,每一個鏡頭、每一場拍攝,自己都要一一調整,鏡頭只要稍微有一點瑕疵,她都要重拍好多遍甚至好幾天;為了剪好一個視頻,她常常一整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視頻中,她看起來無所不能: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牽著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間播種。她4月會釀枇杷酒,5月又能釀出櫻桃酒,7月能做出七巧餅,8月能做出蘇式鮮肉月餅。為了拍「活字印刷」,她專門花了小半年時間去學;為了拍好視頻《蘭州牛肉麵》,她先在麵館裡學了好幾天牛肉麵的各種製作工藝,然後帶著這些方法回家苦練了一個多月,沒事就揉一團面練習,每天練習到胳膊酸痛,直到能完整地拉出均勻的麵條時,她才開始拍攝這期視頻。她一直在學習,而且是毫不含糊地學,學不會寧可不拍。沒有人能憑天賦活一輩子,只有不斷地學習,方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學習是每時每刻都要做的事,無關年齡,無論你現在是否需要它。如果貪戀安逸,過於放縱自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那麼毀掉的只能是自己。李子柒的作品不僅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田園風光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更向外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因為親力親為的勞動,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雙手粗糙不已。她一年大約要拍兩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按動攝像機開關4萬次,為了取材,她會坐上高鐵,從祖國的西南一直穿梭到東北。出現在李子柒視頻裡的每一道美食、每一個場景,仿佛都在講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經意間,讓觀眾體會到勤勞、勇敢、友愛、自強、愛護自然等理念,靜水深流、沁人心脾。羅曼·羅蘭曾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即使生活再坎坷、再黑暗,李子柒也沒有頹廢,她知曉生活的真相,在苦難的生活裡拼出了積極和樂觀。李子柒用她的視頻,讓很多隻存留在中國人記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呈現在人們面前。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繼承,李子柒做的正是這樣的事。李子柒的視頻,沒有過多高深講解,只是通過中國式衣食住行,體現生活之美好和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緻。正因如此,她的作品能跨越地域、超越語言,引發外國觀眾廣泛共鳴。外國網友評論說:「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她正在教我們認識我們所不了解的中國。」有外國網友看了她的視頻後表示,很想去中國看看。隨著中國經濟愈加發展,世界各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愈加高漲。以生動的形式呈現優秀的文化,以真實的情感打通各國民眾共通的心靈,是最好的對外傳播文化的方式。向世界有效地呈現中國文化之美,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子柒的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離開了她,一直由養母撫養,但命運多舛的她並未受到養母的善待,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心疼孫女,最終決定將李子柒接回家中生活,但是沒過多久,自己最愛的爺爺也去世了,這對子柒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4歲時李子柒只身前往城市打拼,開始了長達8年的漂泊生活,最初的生活並不寬裕,睡過公園椅子,連續啃過兩個月饅頭,但是這些子柒全部都扛過來了,因為她想改變自己的生活。 終於在城市中學會了一技之長,終於開始在城市中慢慢站住腳跟,終於一切都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一場變故讓子柒的心開始動搖。 那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場重病,她擔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樣長期不在老人身邊,或許自己將來會背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念活一輩子。 所以在2012年,她回到了長大的地方,陪在奶奶身邊,直到現在,而這個選擇也是子柒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為什麼很多人都羨慕子柒?不是因為她成功了,而是因為她做了很多人都不敢做的事情。 試想一下,要是你在外打拼得有聲有色的時候回歸田園,你願意麼?很多人會說:「我願意啊。」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思想上的願意,行動上的依依不捨。子柒不過是把很多人夢想的生活活出來罷了。進入她的院子,四季分明:春天吹風,夏季賞花,秋天看楓,冬天聽雪落下的聲音。 有人說:深處避世,時間短還行,時間一長肯定會無聊的。怎麼會無聊呢?對於子柒來說,時間是不夠用的。 春天她要忙著做青團,還要當「桃花仙子」釀桃花蜜。夏天她要忙著去釣蝦,還要在荷花叢中釀荷花酒。秋天她要忙著做各種各樣的月餅,還要去摘滿樹的柿子。冬天她要忙著備年貨,還要做一壇佛跳牆。 她的衣服都很素,就像是隱居的仙子。在自家的院子裡每天來來回回地走無數趟,院子裡除了瓜果蔬菜,還有小狗和羔羊,院子裡掛滿了臘肉和香腸,還有晾曬的玉米,有一瞬間真的恍惚自己來到了有神仙居住的農家樂。 想喝酒時,柜子上都是她自己釀的各式各樣的酒;想吃肉時院子裡也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肉;想發呆時就躺在鞦韆上發一下午的呆;你還說這樣的生活不讓人羨慕麼? 但是這些美好的背後付出的也很多,比如《鞦韆沙發床》成片近5分鐘,前後累計拍攝素材2000餘條;劈木材、釘樁等粗重勞動內容屢次造成傷口,甚至左手無名指曾被幾十斤重的木樁砸傷;但由於兼顧攝像職責,為了減少相機損耗,不顧傷口忍痛操作。我們經常能看見她用瘦小的身板搬運貨物,劈柴挑水那更是家常便飯。 我們看著豐富的後花園,但其實雞、鴨、牛、羊每天都要餵的,一頓都少不了;瓜果蔬菜要時常澆水,施肥,除蟲;這些都不是一次能解決,必須每天都要辛勤維護;還有種的玉米、吃的大米也都是她日夜照料的結果,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是無數個夜以繼日。 有人說這些都是她的擺拍,但是細節不會騙人:看看視頻中她粗糙的雙手,切菜時的乾淨利落,還有做農活時的嫻熟,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學會的。就像子柒說的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許只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為什麼喜歡她啊?因為她把生活活得通透,她跟其他網紅博主不同,在她的視頻中她很少說話,最多的也就是喊奶奶吃飯,菜會先給奶奶夾,摘了鮮花也會先給奶奶的鬢角上簪一朵,可愛又真實。而且子柒的視頻風格很中國風,這也是她一直在堅持的事情,她把很多中國元素帶入進來,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