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驕陽炙烤大地,我市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在這樣的高溫天,出門走一趟,都會大汗淋漓,更不用說穿戴著密不透風的頭盔和防塵服,在狹小的空間內作業了!
當天上午,在寧波市軌道交通運營分公司天童莊車輛段,記者目睹了4名軌道交通電客車維修員「全副武裝」,在長約120米、寬約1米的列車底進行吹掃作業的場景。
90分鐘的作業後,維修員們脫下防塵服,汗水早已浸透了全身。「95後」葛曉威微笑著說:「說不辛苦那是騙人的,不過一想到乘客們能坐上安全的列車,就什麼都值了,也不覺得累了!」
吹掃作業中
吹掃作業中
吹掃作業中
「全副武裝」,120米長地溝裡來回走了90分鐘
頭戴防塵面罩,身著防塵服,腳穿絕緣護趾鞋,手裹塑膠手套,置身於「桑拿房」似的地溝,伴隨著的還有「呼著熱氣」的設備、漫天飛舞的灰塵……上午11時,葛曉威和同事們正「全副武裝」,賣力地為地鐵列車進行定期吹掃「服務」。
軌道交通電客車車底,這條長約120米、寬1約米長的地溝,是4名維修人員的作業空間,他們在這裡將來回進行90分鐘的吹掃作業。
葛曉威是運營分公司的一名電客車維修員,1997年出生,2018年進入軌道交通,負責寧波地鐵1號線的日常檢修工作。
「地鐵列車長時間運營後,車身底部電氣箱等重要部件會積塵,情況嚴重時會因無法散熱而出現列車故障。」 葛曉威介紹說,「為了保證列車狀態良好,運營時平穩安全,定期為地鐵列車進行吹掃作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正式吹掃之前,維修員們需要先把車底所有要吹掃箱體的螺栓、電氣箱蓋板統統卸掉。
上午10時許,列車「卸裝」完畢,空壓機和氣槍裝置進場。在灌了大半瓶水後,葛曉威身著防塵服、手持吹塵槍鑽入車底,開始吹掃作業。哪裡有灰塵 ,氣槍就對準哪裡。一「槍」下去,瞬時灰塵瀰漫。
「每一個部件、細小的縫隙,都需要仔細清理。一輛列車吹塵作業一般要近2個小時,加上拆裝時間,差不多要花四五個小時。」 葛曉威說,「其間,其他同事會加緊清理之前拆卸下的26塊蓋板和250多顆螺栓,爭取吹掃完之後立即安裝上之前的底板,保證作業效率。」
作業空間內塵土飛揚
完成吹掃作業,走出地溝
完成作業,頭盔上布滿灰塵
脫下頭盔,頭髮已被汗水浸透
作業完畢,渾身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記者看到,雖然作業的地點在室內,但環境並不友好。維護員們除了要面對揚塵的環境和密封的作業服,還需隨身攜帶長達30米長的氣槍管路,操作難度相當大。
為了保障作業時的人身安全,他們必須穿上防塵服,戴上防塵口罩和密不透風的頭盔,頭盔連接著帶有過濾裝置的「呼吸機」,確保呼吸到的空氣不被汙染。
隨著他們作業的開始,狹長空間內變得塵土飛揚,空氣逐漸渾濁,瀰漫著一陣陣鐵鏽的味道。記者戴著防塵口罩跟隨採訪,只待了10幾分鐘,口罩表面已變成灰黑色。
由於作業空間狹長,不能一次容納太多人作業。為防止長時間在封閉環境中造成中暑,維護員們兩人一組,兩組對向作業,各負責三個車廂。
90分鐘後,車底吹掃結束。葛曉威和同事們從作業通道裡走了出來,防塵面罩裡的汗珠早已打溼臉龐。脫下防塵服,溼透的工裝就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據了解,為確保電客車在高溫情況下安全運營不「中暑」,寧波地鐵幾千名不同專業的地鐵維護員不畏高溫,定期作業,努力當好寧波地鐵「運營安全、安全運營」的守護人。
記者 周科娜 攝影 劉波 通訊員 水微娜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