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2020-12-20 天順祥殯葬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運安排。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

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壽衣誰給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人的壽衣應該子女給穿。其實,子女給穿壽衣,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死者為男性,壽衣應由兒子、女兒來穿;如果死者為女性,壽衣應由女兒、兒媳給穿。這種穿壽衣的講究,限於兒女雙全的家庭。那麼,如果老人只有一個子女,又該如何穿呢?

如果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去世,給老人穿壽衣的任務,自然由子女來承擔。鑑於壽衣件數、配件、飾品比較多,年輕人第一次接觸,大多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因此,獨生子女家庭為老人穿壽衣時,通常由族人中的長輩在一旁協助,完成壽衣穿戴的任務。

那麼,沒有子女的家庭,如何給老人穿壽衣呢?如果老人沒有子女,可以請老人的侄子、侄女給穿壽衣。如果沒有侄子或侄女,親屬們還可以請時下流行的喪事公司,為老人穿戴壽衣。很多喪事公司,都提供殯葬一條龍服務,這樣老人既能體面地走,又不給親屬帶來太多麻煩。

【壽衣什麼時候穿】

上述說了誰給老人穿壽衣的問題,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什麼時候穿好?老人的壽衣究竟什麼時候穿好呢?去世前穿還是去世後穿,這也是很多家屬比較困惑的問題。

依照傳統喪葬習俗,老人的壽衣通常在去世前穿,也即在老人狀況不好的時候,給老人淨身穿衣。認為這個時段穿的衣服,老人能夠安心帶走。如果老人去世後給穿壽衣,則會被認為,老人沒穿衣服就離開了人世,做子女的也會心存愧疚之感。

但是,有些老人或者年輕人走的比較急,壓根不等給穿壽衣就走了。還有的是家人寄希望能熬過這個坎,一直沒準備壽衣、壽盒。偏偏人在很短的時間內離開了人世,以至於給家人留下太多的遺憾,這種情況下,只能去世後穿壽衣了。那麼,問題來了,老人去世後,多久穿壽衣比較好呢?

通常情況下,如果去世後為逝者穿壽衣,最好在咽氣後第一時間給穿上。如果人走了(在夜間),家屬還沒來得及買壽衣,應儘快為逝者選購壽衣,最遲在咽氣後5小時內為逝者穿好壽衣。之所以強調5小時內,是因為人去世以後,體內細菌開始大量繁殖,8小時前後達到最大值。因此,如果去世後才給穿壽衣,應儘量趕在5小時內為逝者穿好壽衣,以免體內細菌達到最大值時,感染給直接接觸的直系親屬。

【壽衣如何穿】

子女為老人穿壽衣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襯衣、外衣、棉袍一件一件地穿。也即按照從內到外、從下到上的順序給穿壽衣。另外一種穿壽衣的方式,是先把壽衣一件一件地套好,然後一起給老人穿上,這樣穿壽衣會更省事些。

值得注意的是,穿壽衣時有兩大要點需謹記。其一、為老人穿壽衣前,子女要先試穿一下壽衣,這種習俗稱「暖衣」,與安葬時的「暖穴」葬俗類似。其二、為老人穿壽衣時,鞋子要等老人咽氣後再給穿上,這樣好讓老人穿上鞋上路,寓意逝者黃泉路上走得更順利。

相關焦點

  •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什麼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哪些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關於給老人買壽衣的人選,筆者根據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簡要分析如下。什麼時候給老人買壽衣?在現代人眼裡,老人沒有去世就提前準備壽衣,是對老人的大不敬行為。
  • 去世後為什麼穿壽衣?年輕人不為所知,背後隱藏著秘密
    去世後為什麼穿壽衣?年輕人不為所知,背後隱藏著秘密文/號外歷史之小亮 圖/網絡古往今來,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我們華夏誕生了許多豐富的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讓世界為此感嘆,讓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
  • 去世的人穿壽衣有什麼注意的嗎?一步錯就犯大忌,看後漲知識了
    去世的人穿壽衣有什麼注意的嗎?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古時候,人們對於家鄉都有很強的的歸屬感,正所謂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嘛,所以在一個人即將去世之際都會提前做好打算,叮囑自己的子女把自己葬在老家的土地上,那人要去世了可不單單是葬了那麼簡單,也有許多的鄉俗,穿壽衣就是其中一件大事。大家經常看到人死後,親朋好友披麻戴孝,但是說起穿壽衣現在不太多見了,就是因為細節太過於繁瑣。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如果說平時對父母的贍養主要是在自己家中進行,還不是太為外人所了解的話;那麼,父母去世後的喪葬儀式因為要公開諸於外,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死、葬的環節。隨著喪葬儀式的傳承,也就形成了嚴格的喪葬文化,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喪葬儀式中的還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違反則視為對逝者不敬,並可能會觸怒神靈。
  • 很多農村老人會在快去世的時候,自己穿上孝衣,這有什麼說法嗎?
    很多農村老人在快去世的時候,會自己穿上壽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其實這種文化由來已久,不但會讓子孫們幫忙穿上壽衣,甚至還要提前幾年置辦自己的壽衣,棺木等。
  • 民間故事:朋友得怪病去世,參加葬禮時,他發現一個穿壽衣的老人
    他立刻聯想到那個老人,一個穿壽衣的老人……三天前,李波和阿海去後山打獵,在追逐一隻受傷的野兔時候,兩人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旮旯,阿海在前面追,跟在後面的李波突然喊住了他:「阿海,快停下!」阿海轉過身,發現李波正在一個小土堆前徘徊,他走過去一看,這裡竟然有一個墳墓,只不過墳的一邊被雨水衝出個小洞。
  • 厚厚的壽衣到底有什麼用?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很多人年輕人不懂
    那麼過世的人為什麼要穿壽衣?其中又有哪些忌諱呢?一、壽衣件數壽衣又叫「老衣裳」,和棺材一樣,都是子女在父母生前就會準備好的,在農村可以看到,有老人的家裡都會擺上棺材,有些不能接受,覺得人還在就準備這些東西不吉利,實際上這是兒女孝心的一種體現,連老人自己都沒有意見,甚至到了一定年齡後會督促兒子儘早為自己準備。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在農村進行的喪禮,有人說,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是不能滴落到老人身上的。這人已逝,這個說法有啥講究嗎?在農村有人說,不讓落淚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是因為那樣他會復活,然後殺死親人鄰裡。還有說,逝者沒有記憶,如果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他就會循著氣味找到親人,並且糾纏不走。
  • 風水先生提醒:老人去世,辦喪事的六大禁忌!
    死者臨咽氣時,兒女們七手八腳搬動著即將變硬的四肢,為其穿好裝老衣服(壽衣)。壽衣不分季節,都是棉衣、棉褲、布鞋、布襪。忌穿皮襖、皮褲等帶毛的衣服。兒子死於父母之前,妻子死於丈夫之前,忌入祖墳,先寄埋在外,等父母、丈夫亡後一同帶進墳裡。
  • 【周末大八卦】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不可不知!
    一 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闢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
  • 風水民俗|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
  • 95後「壽衣女模」給自己想好了壽衣:走紅後「懵圈」,已停止直播
    初入行也曾怕看到壽衣,如今為安撫顧客穿壽衣直播一個25歲的姑娘穿著壽衣做直播,介紹面料、款式、風格等落落大方,這個反差極大的畫面確實讓不少人驚嘆。事實上,任賽男開始做直播的契機很簡單,有些客戶在網店選了壽衣,直言感到害怕,或者不知道怎麼穿、質量怎麼樣,她索性跟客戶提出開個直播視頻,有時一對一介紹,有時淘寶直播間裡湧進來千把個網友,就這樣開始了穿壽衣直播。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8件事,每個人都應知道!
    ,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人死後為啥非得穿壽衣?別聽別人瞎說,其實很有科學道理
    有人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人死了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穿著壽衣才能下葬呢?有趣的是,還有人將這件事科普為古人防屍變,完全是無稽之談。實際上亡人穿的衣服都叫壽衣,人們習慣美稱為壽衣,寓意為健康長壽,只不過壽衣是需要專門準備的。
  • 親人去世的禁忌,這8點千萬不要做!
    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呢?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我們在自己的親人去世後,需要忌諱的幾點,每個人都需要知道!
    一、忌諱去世時身邊沒有親人舊時代的來人們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這一舊俗,而且還認為在老師去世的時候,身邊必須要有自己家的後輩兒孫在場為其送終,為的就是讓老人走的時候能不覺得孤單,而且這樣一來當老人在陰間的時候不要對陽間有太多的牽掛,靈魂也得以安放。
  • 人死之後,穿壽衣下葬是有科學依據的,可不是為了防止「屍變」
    人去世以後,在世的親人會為其舉辦一場隆重的下葬儀式,他們相信這會讓死去的親人靈魂得到安息,這也慢慢形成了喪葬文化。在舉辦喪葬的時候禮節有很多種,但是經過時間的洗禮,古代的繁瑣的下葬儀式也慢慢變得簡潔,但是穿壽衣下葬,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著,有人說穿壽衣下葬是為了防止屍變?這種說法完全就是無稽之談,畢竟穿壽衣就能防屍變,那就不會有那麼多道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