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朋友得怪病去世,參加葬禮時,他發現一個穿壽衣的老人

2020-12-23 故事雙子座

李波死了,沒病沒災,走得很突然,據說他死的時候臉上有驚恐之色,像是被嚇破了膽子。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阿海打了個冷顫,一股莫名的恐懼感湧上心頭。他立刻聯想到那個老人,一個穿壽衣的老人……

三天前,李波和阿海去後山打獵,在追逐一隻受傷的野兔時候,兩人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旮旯,阿海在前面追,跟在後面的李波突然喊住了他:「阿海,快停下!」

阿海轉過身,發現李波正在一個小土堆前徘徊,他走過去一看,這裡竟然有一個墳墓,只不過墳的一邊被雨水衝出個小洞。

「快走吧,一個墳有什麼好看的!」阿海說道。

李波神秘地說道:「這可不是一般的墳,一般的墳佔地沒有這麼大,我懷疑裡面有好東西,我們要發財了!」

「你不會是想盜墓吧?」阿海說道。

李波從背包裡拿出一條繩子,眨了眨眼睛說道:「你把我系下去,我看看裡面有什麼寶貝,找到寶貝後分你一份!」

阿海覺得這樣不好,幾番推辭之後,李波看起來有些生氣了,他只好不情願地拉住了繩子。

李波從小膽子就大,他也看過一些盜墓的書籍,總盼望著自己也靠這個發一筆財,今天終於遇到了,他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李波拿著手電筒慢慢下到了墓室,不過這裡卻令他大失所望,裡面除了有一副沒有棺材蓋的棺材,其它的什麼也沒有,棺材裡躺著個老人,身上穿著壽衣,看來下葬的時間還不長,屍身並沒有腐爛。

他從上面下來的時候,腳底的泥土掉到了老人的臉上,幾乎把他整個臉都埋住了。李波又找尋了一番後,還是什麼都沒有,於是便沮喪的回到了上面。

「真他媽晦氣,是個新墳,什麼也沒有!」李波恨恨地說道。

「你就是看小說看多了,古墓哪裡有那麼好找?」阿海調侃道。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兩人剛走沒多遠,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們加緊了腳步往山下走,前面不遠處,有座廢棄的小木屋,早年間是護林員住的,如今荒廢了有十幾年了。

兩人跑進小木屋的時候,雨下得更大了,李波說道:「看來今晚得在這裡過夜了。」

阿海在小木屋裡面生了堆火禦寒,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李波從背包中拿出一瓶白酒,兩人小酌起來。

阿海不經意間一抬頭,突然看到有個人影在向小木屋慢慢靠近,儘管外面狂風暴雨,但是那個人卻在慢慢悠悠地往這走,一點兒也不著急。

不一會兒,木門「吱呀」一聲開了,阿海看到有個老人走了進來,只是屋裡太過昏暗,阿海看不清楚他的臉。

「老人家,你也來避雨啊?」阿海問道。

那個老人沒有理他,徑直走到小木屋的角落躺了下來,然後便一動也不動了。

李波此刻已經有些醉意了,他對阿海說道:「別理他,太沒禮貌了,我們繼續喝酒!」

阿海轉過頭看了一眼那位老人,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屋子裡布滿了塵土,但是他發現老人走過的地方有些異樣,他指了指地上的腳印,小聲對李波說道:「我覺得不對勁,你看這腳印怎麼只有腳尖的痕跡?」

李波笑著說:「你是不是看錯了?難道他是踮著腳尖走路的?」

正在此時,一道閃電划過,接著閃電光李波看清了那個老人的模樣,他失聲喊了出來,拉起阿海便向外邊跑去。

阿海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邊跑邊問:「到底怎麼了?這雨下這麼大,我們要到哪裡去?」

李波驚恐地說道:「那個老人穿的衣服是壽衣!好像是我在墓裡見到的那個。」

聽了這個,阿海也不覺打了個冷戰,這也太嚇人了吧?

又是一道閃電划過,兩人情不自禁地向那小木屋看去,這一看兩人膽子都要嚇破了:原來,那個穿壽衣的老人此刻已經站在了窗邊,只見他手中拿著一支破舊的化妝筆,正往自己臉上化妝,整張臉已經塗得慘白慘白的了!

兩人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恐懼,連滾帶爬地跑下了山……

分別後,阿海一直在家躺了兩天,直到第三天聽到了李波的死訊。

畢竟去世的是自己的好朋友,阿海強撐著去參加他的葬禮。那天來了很多人,阿強強忍著悲傷來送朋友最後一程,在李波的棺材下葬之時,阿海不經意間向人群看了一眼,在眾人當中,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他的身上穿著一件壽衣,正衝著阿海露出詭異的笑容。阿海癱軟在地,當時就崩潰了……

相關焦點

  •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什麼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哪些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關於給老人買壽衣的人選,筆者根據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簡要分析如下。什麼時候給老人買壽衣?在現代人眼裡,老人沒有去世就提前準備壽衣,是對老人的大不敬行為。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風水先生提醒:老人去世,辦喪事的六大禁忌!
    人們把這兩件事看得都很重,而迷信的人認為除了人間以外,還有一個死人去的地方,即陰間。活人看不見陰間,但陰間的鬼魂對活人的世界卻看得一 清二楚。因此,活著的人不管願意不  願意,對死去的人決不能造次越禮。循規蹈矩的喪禮成了對死者的無尚尊敬。因而喪事中的禁忌,就成為很重要的事情。死者臨咽氣時,兒女們七手八腳搬動著即將變硬的四肢,為其穿好裝老衣服(壽衣)。
  • 去世的人穿壽衣有什麼注意的嗎?一步錯就犯大忌,看後漲知識了
    去世的人穿壽衣有什麼注意的嗎?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古時候,人們對於家鄉都有很強的的歸屬感,正所謂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嘛,所以在一個人即將去世之際都會提前做好打算,叮囑自己的子女把自己葬在老家的土地上,那人要去世了可不單單是葬了那麼簡單,也有許多的鄉俗,穿壽衣就是其中一件大事。大家經常看到人死後,親朋好友披麻戴孝,但是說起穿壽衣現在不太多見了,就是因為細節太過於繁瑣。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在農村進行的喪禮,有人說,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是不能滴落到老人身上的。這人已逝,這個說法有啥講究嗎?在農村有人說,不讓落淚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是因為那樣他會復活,然後殺死親人鄰裡。還有說,逝者沒有記憶,如果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他就會循著氣味找到親人,並且糾纏不走。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民間喪葬習俗》葬禮的含義並不是goodbye,而是see you later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是從來沒見過葬禮的。不知道是因為地廣人稀不好籌辦,還是我所在的那個小鎮子的習俗中不講究大辦喪事,家鄉的老人去世,都是悄無聲息的,有時發現有位老爺爺或者老奶奶好久沒見到了,略一打聽,才知道已經走了。所以我12歲之前,從來沒見過葬禮。對「死人」這件事的印象,都是從書裡來的。
  • 去世後為什麼穿壽衣?年輕人不為所知,背後隱藏著秘密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文化亢奮的時代,許多西方國家湧入中國,多元的文化讓中國走向國際化,這使中國的傳統文化遺落在背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在這五千年的文化中,不僅是物質上;精神上;還有在道德上;生活中都涉及著咱傳統的中華文化。小編今天來談談文化吧!我們今天涉及的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有點特殊,因為與人們去世有關。大家都知道古代對家鄉土地很重視的,所謂入土為安,到最後落葉歸根。
  • 民間故事:路過亂墳崗,他看到兔子拜月,老人說:它要成精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34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前幾天,村裡的槐漢老爺爺去世了,享年98歲,他這年紀算是我們村最長壽的老人了。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小夥伴都喜歡纏著槐漢老爺爺講故事,因為他走南闖北,見到的稀奇事兒多,大家都喜歡聽。
  • 風水民俗|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件數一般是五、七、九等單數,而不會是雙數;材質上則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諧音,寓意後世兒孫多子,而忌諱用緞子,因為「緞子」與「斷子」諧音。
  • 親人去世的禁忌,這8點千萬不要做!
    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呢?親人去世後的風水禁忌有哪些?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8件事,每個人都應知道!
    ,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準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壽衣的件數、質地是很有講究的:件數要單數,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雙數,怕兇禍再次降臨;材質上則忌用緞子,因「緞子」和「斷子」諧音,而多用綢子,因為「綢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後代多子多孫;壽衣還不能用皮毛製作,怕來世轉為獸類。
  • 厚厚的壽衣到底有什麼用?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很多人年輕人不懂
    他說的倒也是事實,本意是勸人們看淡世事無常,把這輩子過得瀟瀟灑灑,只是這樣直白的說出來反倒沒幾個人能接受了,畢竟每個人經歷的事情和性格都不一樣,何況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婚喪嫁娶看成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尤其是葬禮,因為人們追求來生,為此制定了許多喪葬禮儀,其中有一項就是壽衣。那麼過世的人為什麼要穿壽衣?其中又有哪些忌諱呢?
  • 【周末大八卦】直系親屬去世後的六大禁忌,不可不知!
    一 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裝忌諱用緞子面料 老人們習慣把去世後穿的衣服稱為「壽衣」,過了六十歲後就有老人開始準備壽衣了。壽衣的件數、質地都是很有講究的。
  • ​95後女孩做壽衣模特上熱搜:那些與「死亡」打交道的人.
    點擊上方「入江之鯨」- 關注並星標我哦~
  • 人死後為何要穿壽衣,殯儀館工作人員說出真相,原來沒那麼簡單
    再比如人去世後,無論是歷代的君王,還是平民百姓,都很重視人去世後的一些事宜,這也是一直延傳至今。這些事宜,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人去世後,為什麼必須穿壽衣?來看看殯儀館工作人員怎麼說。
  • 人死後為啥非得穿壽衣?別聽別人瞎說,其實很有科學道理
    中國有著豐富的喪葬文化,看似是簡單的葬禮,其實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有很多的規矩都逐漸的消失,而且現在都是火葬,大多數規矩都只適用於土葬,消失也很正常。有人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人死了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穿著壽衣才能下葬呢?有趣的是,還有人將這件事科普為古人防屍變,完全是無稽之談。
  • 生死心切——皖北農村葬禮的流程
    然後擦拭身體,斷氣或身體未涼之時穿上壽衣全套。有至親未歸的情況下,不會移入棺木中,需要等待親人回來見最後一面再進棺。在火葬之前移入棺木,近年來多為火葬,則火葬後移入棺木。 關於火葬,火葬規定之後習俗有些許變化。在沒有火葬的情況下,只備一套壽衣,穿著壽衣下葬。在火葬的情況下,要備兩套壽衣,火葬時一套、棺木內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