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語:宅居在家的同學們,這段時間的網絡課程的學習,你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嗎?今天語文老師和你一起探討一下「你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怎麼寫,好不好?希望老師的指導對你有所幫助喲。
試一試
記一件你親身經歷過或看到、聽到的事。寫清楚事情的經過,並注意把自己當時的感情、心裡的想法寫出來。
寫法指導
寫清事情經過,說出自己觀感
這次習作對我們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
01要求記一件事。這件事必須是自己親身經歷過或看到、聽到的。學會記事是中小學生作文訓練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訓練。怎樣才能寫好記事的文章呢?
首先,要選擇自己既親身經歷(或聽到、見到),又最有感受的事。這樣你的頭腦中才能有活生生的情景和細節,才能產生真情實感,寫出的作文才會感染人。
其次,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就是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特別是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最後結果不僅寫清楚還要寫具體。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都要細緻地描述。
02要把自己當時的感情和心裡的想法寫出來,就是我們說的表達真情實感。葉聖陶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後有所撰作。」做到這一條,文章才能感動人,教育人,使人百看不厭。描寫景物的文章是這樣,記敘事件的文章也是這樣。
這裡,我們以課文《我的戰友邱少雲》為例,看看如何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在記敘邱少雲被烈火包圍時,作者寫了自己的內心活動,表達了對戰友擔心而焦急的心情。在記敘邱少雲烈火燒身時一動不動的情景後,作者又表達了對戰友邱少雲的讚佩的感情。這些感情真摯動人,很有感染力。
我們在寫作文時,對於所寫的事的態度是讚揚歌頌還是批判反對,都要明確地表達出來。
記事一類的文章,表達感情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寫出自己的感情,二是寫出事情發展過程中人物的內心活動。
怎樣來寫出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活動呢?
簡單地說,就是要「緣事而發」。意思是要順著事情自然地寫出自己的感受或內心活動,切忌脫離事件本身去空發感想,否則就寫不出真情實感。比如,有個同學寫了這樣一段話:
下雨了,我去給老師送傘,推開辦公室的門,就看見李老師正在批改作文本。啊,老師多麼辛苦,我見她的頭上又增添了幾根白髮,臉上又多一條皺紋。我心裡一陣激動,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這段話一看就知道是胡編出來的,因為每天看到的老師,不可能一下子發現「增添了幾根白髮」,「又多了一條皺紋」,只能給人以虛假的感覺。
03要注意記事一類的文章,記事是主體.文章中表達感情和心理活動的部分,不能佔比重過大,以「少而精」為宜。否則,文章就會出現喧賓奪主,主次不分,詳略失當了。
同學們,記住了嗎?寫自己親身經歷過或看到、聽到的事,要寫清楚事情的經過,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當時的感情、心裡的想法寫出來喲。學會了,就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