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隱居,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2020-12-23 大漢藝雕

現代人的隱居,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近年來,深居簡出隱居於山林,一琴一花一茶的歸隱生活受到不少文藝青年的喜愛和追捧。年輕人身穿漢服,賞花品茶不問世事過起隱居生活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的甚至一家三口歸隱,在它們看來隱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生活方式的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

既不身處大爭之世,又不處封建社會,現代人怎麼會有歸隱之心?

在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裡,常有世外高人隱居於世之說;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描述,千百年來也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嚮往。也許嚮往歸隱的種子已經悄悄的埋進土裡,就等對的時間、對的機會讓其生根發芽了。

【山裡人家 太行崖柏,天然大抱石。長56寬39高64重】

「或偷合而苟進兮,或隱居而深藏。」快節奏的生活,周而復始的工作,引起了現代人的反感和抗拒。在一次調查中,1700人的樣本,20至40歲的年輕人佔大部分,他們大多居住在城市中。結果顯示,竟有83%的人有隱居念頭。社會浮躁、工作壓力大以及人際關係複雜都或多或少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態度。於是,他們希望尋一方淨土,洗去濃妝豔抹,忘卻塵世事,撫琴品茶賞花,只言歸臥青山好。

【精品●世外桃源 太行雙色崖柏

俗話說的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身處鬧市的我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歸隱山林。古人云:「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於是,有的人選擇身心放鬆,寄託於閒逸瀟灑的林泉野徑;有的則選擇更高層次的隱逸。

【山裡人家 倒流香,虎皮紋清晰流暢。長60寬23高37重23斤】

「你若花開,蝴蝶自來」,用心創造舒適與優雅,寄夢蝴蝶,放空所有,尋一處詩意棲居之地,過一段短暫的歸隱生活。在庭院裡抬頭坐觀雲起雲落,沉醉於寂靜的萬裡晴空。想於夏天的夜晚搖扇乘涼,冬日賞梅看雪景,秋夜抬頭望月,春朝賞百花怒放。享受內心的輕鬆和愉悅,讓隱世的灑脫和幸福延續。

【高山流水 精品崖柏陳化紅油料,倒流香,天然抱石。長39寬23高45重17斤】

現代文旅行者崇尚山水意趣生活,有健康的人生態度和高雅情趣,善於在旅途中捕捉靈感,有自我啟迪的能力,追求平衡有志趣的生活。通過旅行創造一種尋找生活意趣的方式。

【世外桃源 精品崖柏陳化紅油料,倒流香。長53寬25高35重30斤】

如果因為時間、經濟限制,那就先在家中購置一些「山野園林」類擺件,先憧憬著歸隱生活,等到慢慢老去的時候,回歸鄉下茶香陪伴,清閒的日子,安逸而滿足。

不論哪種方式,追求與自然的平衡都是一致的。

【山中墅院 太行崖柏陳化料,工藝精湛,材質乾淨。長59寬29高84重52.4斤】

而面對當下的我們,我只想說:「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糾結於未來,因為當你經歷某些事情之後,你的看法已經不一樣了。」

不能真正歸隱於山野,不如在根雕木刻世界的桃花源中尋找一下精神寄託吧,更多根雕作品欣賞交流歡迎私信我。

相關焦點

  • 山中歲月容易過:古人與現代人的隱居
    因此,古時候隱居的人,很多都是不得志的文人墨客。至於隱居山野的良人美眷,更多的是人們筆下的故事和願望而已。李子柒的日常視頻,激起了很多人對于田園生活的嚮往。山間花開如霞,浮水繞堤,在桃花源般的世界裡做做美食,繡花裁衣,簡直滿足了現代人對於「隱居」的所有美好想像。但李子柒的視頻和真正意義上的隱居有很大差別。
  • 和女弟子隱居深山,過下棋撫琴舞劍的生活的他們,如今怎樣了
    ——慧能 《壇經》前言:縱使古時候人的思想較現代人來說是十分單純的,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情世故。而陶淵明居士的名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其優美的語句工整的對章也記錄了我國古人的隱居情結。
  • 一個文藝青年的嚮往之地,古風古韻,更是雲南理想的隱居地
    大理的美在於它的朦朧和若有似無的哀愁,在大理生活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不同。它的一切是那麼的慢,那麼恬靜,早起看日出,晚歸看日落,或者在城內隨處走走,選擇一個咖啡館靜靜的看窗外的遊人,一杯咖啡配一份甜點,心中唯有安寧。到達大理後,我喜歡看日出和日落。在這裡,很少有高層建築與天空中的高山陽光隔絕,可以看到廣闊的日出和日落。早上,我從旅館醒來,打開窗戶,來到朝陽。
  • 賀子珍在武康路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我們的拍攝除了巴金故居,重點則是賀子珍在武康路的隱居地——湖南別墅。  這幢經歷了100多年風風雨雨的老房子,怎麼會與賀子珍的命運、生活、情感糾纏到一起呢?  站在武康路的這一邊,只見一丈多高的磚牆再加一丈多高的竹籬笆圍牆把這幢別墅裡外給隔絕了。無論站在近處還是遠處,都無法看見裡面的世界。這裡真的就是叱吒風雲、被譽為「永新一枝花」的賀子珍隱居了20多年的地方嗎?
  • 他們退出娛樂圈,一個隱居深山過田園生活,一個鬧市隱居自在!
    趙亮的妻子名叫胡敬,是一名模特長是十分漂亮,個子1米78身材火辣,更是比趙亮還高出了10公分,比趙亮小了16歲,兩人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的,隨後一直沒斷聯繫,屬於日久生情那種,非常順利的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113歲老漢隱居深山60年,當真實身份曝光後,瞬間成為全國名人
    01導語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繁重的工作和壓力讓人們產生了歸隱的念頭。可是歸隱對於現代人來講是不大可能的。我們習慣了大城市的喧譁和熱鬧,在信息交通不發達的小山村,我們是無法忍受孤獨和寧靜的。再者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在隱蔽的小山村沒有網絡是難以堅持下去的。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沒有強大的經濟做後盾,我們不可能拋開眼前的一切過田園生活。所以現代人談隱居只是一種美好的奢望。真正能做到與世隔絕的人是不多的,除非遇到了特殊的情況或者是從內心中真正的喜歡這樣的生活。在抗戰時期,有一名老兵與世隔絕六十年,這位老人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感人故事呢?
  • 隱居蓬萊人文度假酒店璀璨啟幕,隱居仙境靜美時光
    隱居盛會上,迎來了隱居蓬萊首屆藝術·生活美學節的啟幕,書寫著「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的詩意恬淡,展現中國式風雅生活。在撫琴輕揚,潑茶品香的海濱悠然之中,上海隱居副總裁陳昱彤女士作為此次雅集的主持人拉開了隱居蓬萊的序幕。上海隱居總裁張斌先生,上海隱居北方公司總裁郝大鵬先生,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凌新建先生,分別為此次隱居雅集致辭。
  • 「隱居」山房,峰峰後浪用熱愛為生活上色
    「隱居」山房,峰峰後浪用熱愛為生活上色 2020-12-24 2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昔日「隱居聖地」,如今充滿商業化,實在令人惋惜!
    當今社會,許多人在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大的時候,都會選擇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和放鬆。但許多人並不能完全地回歸自然,畢竟現實社會的束縛太多,無法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不過,今天我們要談一談隱秘的聖地。這裡坐落於陝西省秦嶺的終南山上。由於是道教的發源地,常年雲霧繚繞,成了許多門派隱居的首選。隨後,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這裡,終南山也越來越出名了。還有,你知道嗎?
  • 在人間:隱居同志的生活
    肖渾今年31歲,來自湖北武漢,在北京從事媒體行業。肖渾一直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北京工作深感幸福指數太低。和日日在一起後,他內心深處的隱居夢再次萌芽。2016年初夏,兩人決定前往青城山,先靠積蓄過一年,然後再找工作。
  • 那個隱居終南山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有人問我:你吃肉嗎?你讀經嗎?很多人會對我有一種符號化的想像,以為我需要燒柴、穿布衣,我覺得這種符號化是非常糟糕的,我不是去出家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把隱居生活弄的很浮誇。」 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網絡的青年詩人、畫家張二冬,在終南山的小院兒裡詩意地棲居七年了。為什麼借山而居的七年裡,張二冬把隱居變成了長居?
  • 最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生活清朗且美好,最難得的就是與理想相伴,尤其是當你正擁有它的時候,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最理想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的定義,但都會有著共同的特點。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屬於你的圈子,從別人的圈子中逃離出來,只有清楚地認識到什麼適合自己,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那麼就能建立起一個屬於你自己的交往圈。其次是要有規律的生活,規律可以給你帶來健康的身體,讓日子過得有條不紊。
  • 富商破產後隱居深山,生活落魄令人唏噓
    只有這條大黃狗陪伴在七叔身邊如今七叔獨身一人在這裡生活,七嬸因為身體不好,暫時寄住在鎮上的妹妹家裡,深山當中的生活極其的單調和孤單,唯一陪七叔的只有一條大黃狗。家中擺設很簡陋我們正在尋求隱居社群管理人與論壇版主,喜愛隱居、旅居、野外探險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申請版主招募。歡迎關注壹世外微信公眾號:yshiwai關注後歡迎加入隱居社群壹世外:一家專門做隱逸隱居文化和旅居體驗的社區網站。
  • 六祖壇經講話 代序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六祖壇經講話  代序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一九八九年國際禪學會議主題演說講於佛光山
  • 綜藝《理想家》創新立意:在現實主義中追求理想生活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他天天清水白菜,隱居終南山30多年,初衷竟是外國人寫書「蠱惑」
    一間草屋和一畝田青,獨來獨往,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他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懷抱著詩和遠方。直到現在,也仍有那麼一群人,選擇隱居終南山,把燈紅酒綠化作松濤白雲。終南山的隱居傳統,從隋唐以來就從未斷絕。二十年前,這裡就住著幾百位隱士,據說現在已經增長到了五千多人,而侯大師便是其中的一員。
  • 隱居避世700年的古村,進入只能乘獨木舟,據說受了上帝庇護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世外桃源」吧,畢竟陶淵明先生的《桃花源記》那麼出名,在中學課本上還屬於重點背誦名篇。很多人認為世外桃源是陶淵明虛構出來的理想之地,但至今也沒有科學依據能夠證明這個地方不存在。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個位於雲南境內的古村莊,它與「桃花源」非常接近。
  • 15萬住進理想生活,你還等啥?
    早些年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完全脫開房地產的邏輯,社區、公園、物業、教育,還是就這房子說房子的賣點;現如今,這些要素都在,甚至全新升級了,但你看的卻是所謂的生活方式,理想,還有愛與美好。所以說,理想國是更好的普羅旺世,既是一脈相承,更是全方位的升級:更大的公園,更好的學校,更便利的商業,以及更多生活的美好。肯定有人會說:呵呵,你又玩虛的。賣房子不賣這些價值點,說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幹什麼?
  • 網傳黃家駒在日本隱居起來了,而並非死亡,你覺得可能嗎?
    有很多駒迷說過黃家駒其實沒有死,隱居在了日本,還拿出各種推理和證據,都上升到了陰謀論,說黃家駒因為得罪了香港娛樂圈,黑社會頭目等。甚至還有人說自己看到過。我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或許是因為太愛家駒了,寧願去相信一個自己願意接受的說法,聊以安慰吧。黃家駒不可能隱居在日本。雖然網上流傳黃家駒一直隱居在日本,但這都是粉絲們一廂情願,不願意接受黃家駒逝世這樣一個事實。
  • 又一個辭職去深山「隱居」的姑娘,回來了!
    朋友圈曬著如畫的風景照片,和閒適的田園生活,再搭配詩一樣的文字,總能惹來一大堆點讚和豔羨的目光:大冰說得沒錯,這世界上真的有人過著我想要的生活。必須承認,不管是隱居還是回歸田園,都不是一件壞事,追求歲月靜好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只是大多數人的離開,卻是建立在「隱居可解百憂」的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