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宣布投入10億元發掘優秀電影人, 四個關鍵詞:價值觀,國際化,高科技,喜劇.

2021-02-08 一起拍電影

一起拍電影:有人說現在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有人說是最壞的時代。張強認為,不管是好是壞,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電影被少數大師壟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新一代人才和新一代電影井噴式湧現,電影市場空前繁榮,這肯定是時代的進步。」在中國電影產業的票房成績大爆發的背後,我們更加期待的是看見電影工業體系和電影人才觀念的進步。市場需要新的血液新的想法,電影新人需要發出聲音的舞臺,A計劃的出現,是為人才與市場築建起了橋梁,是中國電影工業完善的重要一步!


10月28日,阿里影業聯合優酷土豆、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巨人網絡、新片場等多家合作夥伴在北京正式啟動全球青年電影人發掘行動。該項行動以聚合產業資源、扶持年輕力量,打造電影產業新業態為目標,通過一線電影人委培生、8090喜劇工場、全業態孵化聯合體等形式在全球範圍內發掘並扶持青年電影人,阿里影業作為發起方,未來三年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保障全球青年電影人發掘行動順利實施。

A計劃發掘青年電影人

中國電影行業今年以來呈現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全國電影票房收入330.09億元,同比增長50.39%。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入197.55億元,佔總票房近六成。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國產電影的票房成績令人欣喜,但從整體質量來看,中國電影界並沒有明顯進步,電影人才更是顯露出青黃不接的現象。

中國不乏有才華的青年人,今年票房大賣的《夏洛特煩惱》、《煎餅俠》兩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均以80後為主。要讓更多有才華的青年電影人有機會嶄露頭角,必須要有好的機制和平臺,同時還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的支持。

阿里影業此次發起的全球青年電影人發掘行動,面向全球範圍年齡45歲以下的電影從業者(包括不限於導演、編劇、製片、演員等),項目統稱為「A計劃」,其含義是為全行業發掘、培養最頂尖的A級人才。

A計劃由一線電影人委培生、8090喜劇工場、全業態孵化聯合體以及10億元專項基金等四個部分構成。

通過合拍片培養青年電影人


首先是一線電影人委培生計劃。阿里影業與合作夥伴將陸續開放旗下的影視項目,青年電影人經報名選拔後可進入項目組,作為重量級導師的特別助理工作。

委培生計劃首期亮相的三位導師分別是,第77屆奧斯卡最佳特效導演獎得主安東尼·拉莫裡納拉文、好萊塢知名導演蘭尼·哈林和中國知名導演張一白。

安東尼·拉莫裡納拉文代表作有《蜘蛛俠》、《精靈鼠小弟》等,蘭尼·哈林代表作有《虎膽龍威續集》、《生死極速》等,張一白的代表作有《開往春天的地鐵》、《匆匆那年》、《好奇害死貓》等。

阿里影業CEO張強透露,委培生計劃並不限於導演崗位,通過合拍片來培養青年電影人將是阿里影業重點方向之一。

阿里影業將聘請國際優秀導演及特效團隊到中國合拍系列電影,同時招募青年電影人到合拍電影的關鍵崗位當助理,學習大片製作流程,在系列電影的後幾部啟用中國團隊擔綱製作。

打造喜劇、動漫人才孵化機制



張強指出,美國漫威電影的成功表明,動漫是電影工業體系的核心支柱之一,可以不斷孵化IP「阿里影業要打造這個IP孵化體系,核心其實是孵化新一代電影動漫人才。

通過這個動漫IP孵化體系,阿里影業會給漫畫,動畫,設計,特效等各類人才大量機會,通過市場的競爭選擇,讓優秀的青年人脫穎而出。

除了動漫人才,喜劇電影人才也是阿里影業重點選拔和培養的對象,為此阿里影業與優酷土豆聯合發起8090喜劇工場,發掘並培養導演、編劇、製片、演員等多方位的優秀青年人才。

阿里影業首期將開放《北大差生》、《一日夫妻》兩個IP製作網絡劇和院線電影,製作團隊將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阿里影業和優酷土豆聯合成立的綠燈委員會將負責團隊和作品的評審,最終選拔出的團隊有機會製作投資上限5000萬元的院線電影。

合作夥伴、專項基金保障A計劃實施


為保障A計劃能順利實施,阿里影業還發起成立了全業態孵化聯合體,由覆蓋影視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夥伴組成,包括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片場、巨人網絡、虎嗅等。

阿里影業表示,全業態孵化聯合體是一個開放的機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參與進來,共同發掘、孵化優秀的青年電影人和影視項目。

此外,阿里影業還宣布投入10億元專項基金,在未來三年內用以A計劃的IP孵化,影片製作、宣傳發行、人才培養、成立工作室等。

張強說,阿里影業的理念是「創造快樂,實現夢想」,阿里影業不僅重視培育新人,更是把培養新一代電影人才提升到公司戰略高度,將其作為一項長期事業持續投入。

「電影市場空前繁榮,這肯定是時代的進步。我們相信經過市場選擇的優勝劣汰,一定會出現經典的作品和大師級人才。」

培養新人四個關鍵詞:價值觀,國際化,高科技,喜劇


近年來,中國電影隨著市場的爆發湧現出了大量新面孔,徐崢、趙薇等明星,韓寒、郭敬明等作家跨界擔任導演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以網劇為班底的《煎餅俠》、由話劇改編的《夏洛特煩惱》票房大賣,一股中國電影新力量正在逐漸萌芽。

業界對此評論不一,有人說現在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有人說是最壞的時代。張強認為,不管是好是壞,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電影被少數大師壟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新一代人才和新一代電影井噴式湧現,電影市場空前繁榮,這肯定是時代的進步。」

張強說,阿里影業對於中國電影新一代人才的培養有幾個關鍵詞。

首先是價值觀,正能量主流價值觀一定是代表市場選擇,表現主流價值觀、主題單純快樂的「合家歡」電影往往會更受觀眾普遍歡迎。

其次是國際化。張強說,中國電影市場超越北美已經是行業趨勢,這樣的市場規模將會吸引大量國際一流人才到中國合拍電影,他們會帶來電影界的新技術、新模式,通過互相交流能迅速提升中國電影的水準,因此阿里影業更希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第三是高科技。張強表示,世界電影的歷次大變革都是科技創新推動,尤其是電腦特效技術的創新,顛覆了傳統電影商業模式,開創了大片時代,「要使中國大片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就必須學習國外同行的電影技術,重視特效人才、特效導演,培養出中國的詹姆斯·卡梅隆和麥可·貝。」

最後一個關鍵詞是喜劇,「阿里影業的LOGO是一張笑臉,我們的理念是『創造快樂,實現夢想』,給觀眾帶來快樂,幫助年輕人實現夢想,是阿里影業的價值觀和使命,」張強說,富有幽默感的喜劇風格將是阿里影業電影的重要特點,喜劇電影人才將是阿里影業重點選拔和培養的對象。

張強介紹,對於培養中國新一代電影人才,阿里影業已經開始推進相關計劃,「我們計劃聘請國際優秀導演及特效團隊到中國合拍系列大片,給中國的青年電影人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隨著這些人的成長,系列片的後幾部會啟用中國團隊擔綱製作。」

張強透露,阿里影業會打造中國的漫威模式「動漫是電影工業體系的核心支柱之一,阿里影業要打造這樣的IP孵化體系,給漫畫、動畫、設計、特效等相關從業人員大量機會,培養新一代電影動漫人才。」

對於喜劇人才的培養,張強表示阿里影業已經與優酷土豆達成戰略合作,發起成立「8090喜劇工場」,「重點培養85後、90後的新一代喜劇人才,請他們拍網劇,通過邊拍邊播的模式得到觀眾反饋並不斷修正,再拍攝院線電影。」

相關焦點

  • 對話張蔚:《綠皮書》的奧斯卡加冕與阿里影業國際化的「加法」
    而這兩項,也正是阿里影業近年國際化布局中給好萊塢最為直觀的標籤。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影視公司,阿里影業自成立之初即確立了國際化發展戰略,專門在美國成立海外分部。可以看到,近年來,阿里影業在國際化布局中選片範圍更加多樣化,不僅參與到諸如《碟中諜》系列這樣的好萊塢大片,對於在藝術和技術上大膽創新的口碑佳作也加大了關注,其立足中國市場和網際網路影視的優勢也成為了其重要的籌碼。
  • 《流浪地球》背後的資本遊戲:阿里影業緣何能分一杯羹?
    根據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中顯示,年終票房大盤定格為609.8億元。這一數據相較於2017年的559.1億元上漲近50億元,但其票房增速卻是近三年來首次低於10%。這讓更多院線經理們開始對新一年的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和年末賀歲檔四個檔期蓄勢預期,目標樂觀中透著謹慎。
  • 看阿里布局「電影全產業鏈」的左手右手慢動作:投資和和影業 阿里影業董事長換帥
    成立於2013年的和和影業,自2016年起在電影的投資、發行、管理等領域全力發展。事實上,2016年5月,阿里影業旗下淘票票成功完成A輪融資17億元,和和影業就與鼎暉投資、螞蟻金服、博納影業、華策影視、南派泛娛、聯瑞影業等位列於投資方之中。作為電影界新秀,截止2016年10月,和和影業參與投資管理的電影專案總票房已近48億元。
  • 阿里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阿里影業大漲近50%.
    頭頂「資產注入」及「馬雲概念股」雙重光環的阿里影業更是賺足風頭。  4月8日,阿里影業復盤並發布公告稱:「已接獲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一項資產注入建議,雙方正在就一項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團注入若干特定的媒體和娛樂資產予阿里影業的交易進行初步探討。」  公司公告顯示,阿里巴巴集團可能將線上電影售票業務及一個為製作電影和其他媒體內容投資融資的平臺注入阿里影業。
  • 阿里影業搶佔新人資源 一大波"素人導演"正在靠近
    原標題:一大波「素人導演」正在靠近   目前華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的創造者《捉妖記》,它的導演許誠毅此前未曾執導任何作品,《捉妖記》是其處女作;同樣由素人電影導演執導、一位大明星也沒有的《夏洛特煩惱》猶如絕塵黑馬,一舉拿下13億票房;徐崢、趙薇、鄧超等演員跨界導演,其作品也收穫了豐厚的市場回報。
  • 阿里影業宣布重回內容原創,專家稱先在影視紮根是摸索跨界的基礎
    「2020年迪士尼投入了10億美金做原創,數據可能不說明什麼,但內容原創是一家內容公司立命之本。」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表示,他長期看好迪士尼,內容比渠道重要。11月26日晚8點,阿里影業在廈門舉辦了戰略發布會,以迪士尼為例,李捷表示,阿里影業將回歸內容,「內容為王」。
  • 最前線|時隔四年再發布新片單,阿里影業宣布要回歸內容
    阿里影業於11月26日在廈門舉辦了一場戰略發布會,宣布其將重回內容為王的發展路徑,發布新片單,並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動作。 距離上一次阿里影業發布片單已經過去了4年。在這期間,阿里影業沒有開過任何的片單發布會。對此,阿里影業總裁李捷表示,「因為做的不夠好。五年前發的片單,19部電影,只拍了4部出來。」
  • 阿里影業為了實現馬雲的願景,未來三年可能都會虧損
    阿里影業CEO 張強 「馬總(馬雲)對阿里影業的設想非常明確,要辦一個跟別的電影公司不一樣的公司,如果一樣的話,就沒有必要。」在阿里影業喬遷後的首個媒體開放日,CEO張強對前來參訪的媒體這樣說。自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62.44億港元投資文化中國,並隨即將其改名「阿里影業」後。成立僅1年多的他們用錢「砸」出了一些不一樣。
  • 楊巍「奔私」和和影業一年:阿里入股位列第二大股東
    籌謀數月的阿里影業戰略入股落地,投資完成後阿里影業將持有和和影業3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信託出身,轉戰影視行業的楊巍,在中國電影的「牛市「,以影視金融模式創新聲名崛起。然而面對突然減速的電影市場,奔私以後能再續戰績嗎? 如果從五礦信託2015年年報中所言「2015年9月辭去副總經理一職「,這是楊巍奔私和和影業第14個月。
  • 從阿里影業折桂奧斯卡,看阿里大文娛的春祈
    「我們充分尊重行業優秀的影視公司,在借鑑其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哪怕路途艱難,也要探索出一條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樊路遠表示,他給阿里影業的定位是中國影視行業的「打工者」。4個月前,優酷宣布內部整頓,此後也爆出過「查考勤」、「組織優化」等傳聞,對此,樊路遠回應稱,內部整頓的目的是要樹立「新文娛、新氣象」,讓阿里大文娛團隊以「店小二」的新姿態展現在合作夥伴面前。
  • 早報|《閨蜜2:無二不作》改檔至10.1;《歡迎來到熊仁鎮》殺青;阿里影業13.33億元增持淘票票股權至96.71%
    《閨蜜2:無二不作》宣布正式改檔至10月1日全國公映,影片由陳意涵、薛凱琪、張鈞甯領銜主演,並由王水林、陳寶山、阮金紅、範湉湉等主演。 近日,由查慕春執導,朱亞文、張榕容主演的爆笑喜劇電影《歡迎來到熊仁鎮》完成了全部的拍攝工作,正式宣告殺青。電影《歡迎來到熊仁鎮》講述了由朱亞文張榕容飾演的一對同在銀行工作的地下情侶,因為銀行系統錯誤而來到熊仁鎮所引發的一系列爆笑故事。
  • 阿里影業值300億港元?憑什麼?
    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百度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影口碑崩了?出品方阿里影業換帥了!
    這是阿里影業繼2016年12月以來的再次換帥動作,當時阿里影業宣布俞永福兼任CEO,原CEO張強和原總裁張蔚轉任聯席總裁,向俞永福直接匯報。當時,阿里影業推出的首部主控主投的電影《擺渡人》票房和口碑雙雙失利。
  • 阿里影業董事長任光線董事,阿里、光線進入「蜜月期」?
    我們先來看一下阿里與光線的7項合作,雖然這號稱是「框架性合作」,但已經刀刀見肉,可執行性很強1、投資:未來光線傳媒每年將投資阿里5部電影,阿里每年投資光線5部作品;2、製作:未來3年內,光線與阿里影業共同製作或投資、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3、IP:雙方劇本、音樂、改編等方面優先合作;4、OTT渠道:光線電影在OTT渠道上,優
  • 《傲嬌與偏見》票房破億 阿里影業首部自主開發喜劇
    原標題:《傲嬌與偏見》票房破億 阿里影業全產業鏈優勢漸顯   4月27日,阿里影業新片《傲嬌與偏見》上映第8天,票房成績突破億元,同時在觀眾中收穫了良好口碑。《傲嬌與偏見》是阿里影業首部自主開發、製作並發行的青春浪漫喜劇,可以看作一部檢驗阿里影業全產業鏈能力的作品。
  • 一周資訊:《哪吒》被選送奧斯卡,阿里影業預計半年虧損近4億元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候選名單公布,《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32部動畫電影入圍;阿里影業預計上半財年虧損3.7-4億元;中手遊將於十月底上市,有B站等7家基石投資者。三文娛周刊第95期:10月14日-10月15日作者:王小碎呀10月17日,北京市「掃黃打非」部門宣布,查處一批「淨網」案件。
  • 阿里影業1億買壯杭州星際影城,離自建院線還有多遠?|大公司說明書
     8月22日晚間,阿里影業公告稱,通過子公司天津阿里影業出資3900萬元獲得杭州星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60.84%股權,同時向杭州星際注資6100萬,最終獲得該公司80%的股權。 與去年萬達10億買下14座世茂影城相比,阿里影業此番一個億買下並「擴充」一家影城耗資不菲——這一個億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 阿里影業錦橙合制影片《拆彈專家2》上映
    「核彈沒有炸,但電影真是太炸了!」12月24日,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並領銜主演、劉青雲和倪妮領銜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在全國公映,為2020年末中國電影賀歲檔帶來一波最強熱潮。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該影片預售票房達3000萬,淘票票評分高達9.3,有望創造又一個年度票房+口碑高峰。
  • 工業化已成中國電影關鍵詞,阿里影業、開心麻花、華誼兄弟等這樣看
    葉寧認為偉大的電影導演一定會創造電影世界觀,電影是生動的光和影的故事,在這方面必須要工業化,這樣觀眾才能記憶電影的故事,感受電影人物的真實。開心麻花劉洪濤拋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論調。他指出,工業化不是萬能的,沒有工業化是萬萬不能的。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在現場闡述了網際網路公司在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進程中需要具備的三個能力。他指出第一個能力為消除電影行業的不確定性。
  • 阿里影業單幹還是靠爸爸
    阿里影業最近新消息不斷,先是上半年投入資金提升「淘票票」市場份額導致業績出現虧損,近期又傳出阿里影業緊鑼密鼓地籌備開展實體院線業務。作為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旗下大文娛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運營的阿里影業仍處於投入階段,何時盈利尚未可知。被阿里寄予厚望的阿里影業究竟能不能依靠網際網路模式在影視娛樂行業打開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