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承認自己的脆弱,這並不妨礙你依然是一個勇敢的人。
華人導演趙婷的新作《無依之地》不僅斬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還成功拿下了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最高獎項「觀眾票選獎」。
短短的時間內,《無依之地》成為了奧斯卡頒獎季的熱門之一,趙婷也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獲得威尼斯與多倫多兩個電影節最高獎的導演。
圖 | Vogue雜誌拍攝的趙婷
早在2017年,趙婷就憑藉電影《騎士》入圍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並提名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
與《無依之地》一樣,《騎士》的故事也發生在人煙荒蕪的美國西部,講述了一個無法再繼續馴馬競技的牛仔,在迷茫困頓中尋找人生意義和身份認同的故事。
在以下的採訪中,趙婷談論了自己拍攝《騎士》的靈感來源,並講述了自己是如何運用男性角色的故事線去傳達她的女性主義思想。當時的趙婷正在籌備《無依之地》的拍攝。
作者 | 艾琳娜·拉茲克
譯者 | closer、皮卡皮卡
原載於Seventh Row,本文有編輯刪減。
圖 | 《騎士》(2017)
Q:你之前的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的主角也是一位男性,影片整體來說也講述了一個比較陽剛的故事。你為什麼會對這種男性視角的故事感興趣?
趙婷:我曾經在美國馬塞諸塞州的女子學院就讀,所以女性主義是刻在我骨子裡的。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我也發現我更喜歡講關於男性的故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的。
當然,我認為創作出更加細膩真實的女性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的兒女就可以在電影電視中看到更加真實貼切的女性形象,而不是那些女性刻板印象。現在大家都正在往那個方向努力,而我在做的有一點不一樣,我想從我女性的視角去講述男人的故事。
圖 |《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
我想告訴男孩子們,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脆弱,他們沒有必要總是逼迫自己默默承擔下一切痛苦。
我想告訴他們,夢想失敗沒有關係,真正的英雄是無論如何都堅持自己夢想的人。英雄就算會脆弱,就算會流淚,他們仍然值得被愛。這對於女權主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因為男性和女性應該站在一起,而不是成為對立面。
圖 | 《騎士》(2017)
Q:你是怎麼想到把《騎士》放在牛仔和馬術競技的設定下的?
趙婷:我的第一部電影是在美國達科他州的松嶺印第安人保護區拍攝的。拍攝的時候我看到了很多印第安牛仔,也就是美洲原住民,但他們管自己叫印第安人。
我當時不知道原來印第安人也可以當牛仔,這刷新了我對牛仔和美國文化的認知。我一直都覺得只有美國文化裡才有牛仔這個概念。
圖 | 《騎士》(2017)
所以當時我就覺得我想要拍一部關於他們的電影,我還要加入馬術競技的元素。這種生活在美國西部電影和音樂中總是會被美化,但當你真的生活在那裡的時候你才會發現那種浪漫是非常短暫的,那種生活其實非常脆弱。
之後我遇到了布雷迪,看到他牽著馬走過來。我就發現是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產生的天然聯繫塑造了他們的內心與人格。這是他們一生都丟不掉,也不想丟掉的痕跡。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布雷迪在經歷過重傷之後要怎麼保持他內心這種丟棄不掉身份認同。這是很多人都在經歷的挑戰,面對逼迫我們改變的現代化發展,我們要怎麼遵從我們的內心。
圖 | 趙婷與印第安牛仔布雷迪
Q:你的女性主義視角非常注重情緒表達,你在和非專業演員合作的時候是如何引導他們表達情緒的?
趙婷:首先你得找到和角色最貼合的非專業演員,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寫他們的角色故事。要確保讓他們做能力範圍以內的事情。
你肯定不能按照導丹尼爾·戴-劉易斯(英國著名演員)的方法去導他們的戲,因為世界上只有大概5個人能演成他那樣。
圖 | 《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
你需要知道你那些演員的長處和缺點,不要太過於把你的視角強加他們身上。如果我發現一場戲他們怎麼拍都拍不好,我一般就重寫。
我不會讓我的演員不停重拍,這樣的重複太無趣了,而且只適用於專業演員。我覺得有一些人天生就是為鏡頭而生的。布雷迪的眼神裡寫滿了故事,這在生活裡很難得,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我就發現了。
圖 | 布雷迪在《騎士》中飾演一個因意外受重傷的牛仔
而且我也不是很喜歡排練,我喜歡看演員們在特定環境下自然表演的樣子。
我會調整我的布景和場地,讓他們可以自由舒服的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人類之間的交流,是劇本裡無法寫出來的。
圖 |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無依之地》中飾演一個因為經濟大蕭條而不得不居住在貨車裡的流浪女子
Q:我覺得拍攝期間演員的表現對於電影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為當你可以自由移動攝影機去捕捉演員隨機表演的時候,對於空間與沉浸效果來說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趙婷:我從來不站在監視器後面,我和攝影機一起跟著演員走。達科他州的光線實在是太好了,你直接根據太陽的位置去安排你的拍攝計劃就好,這也是將自己和故事置身於自然的一個辦法。
以及作為一個亞裔女性導演,並沒有很多人願意為我的電影投資,但這反而成為了我的優勢!我由於限制,不得不去和融入自然,與自然合作。結果效果居然非常好,因為真實樸素更能讓人信服。
圖 | 《騎士》中的自然風景與光線創造出具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Q:你說你有時候會重寫你的劇本。演員們會給你提建議嗎?
趙婷:當然!尤其是語言上。他們由於在那個環境裡成長,會使用很多我想不到的語言用法。很多是現場即興發揮。我覺得這非常好,也非常有趣。
圖 | 《騎士》幕後照
Q:《騎士》是關於一個想要追尋夢想,但又十分在意自己家庭的人。他想過自殺,卻又放不下家人。你為什麼會對那種在孤獨與責任之間掙扎的內心掙扎感興趣?
趙婷:我是獨生子女,我也很喜歡一個人呆著。我非常享受獨立的感覺。但我的父母在慢慢變老,我還養了兩隻狗,我突然一下子就覺得我的生活裡不能沒有他們。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常經歷的就是一邊想融入這個社會,一邊又想自己呆著。這個本身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圖 | 趙婷導演在《無依之地》拍攝現場
在南達科他州,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布雷迪一天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騎馬,或者找一隻走丟的牛,他的身邊什麼都沒有,甚至連飛機都不經過那裡。
而在預告裡,大家看見他的臉,意識到他身上還肩負著家庭的責任。這種孤獨與責任的對比在那個地方實在是太強烈了,和我們這完全不一樣。
圖 | 《騎士》中孤獨的布雷迪在月下與他的馬
Q:你說你經常有同樣的感覺。你有想過拍一些經歷同樣問題的女性故事嗎?這在電影裡很少見。
趙婷:我的第一部短片就是一位女性主角。目前我手中有三個項目,一個還是男性主角的西部片,一部是女性主演的科幻片,她在裡面是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她就是那種與孤獨作鬥爭,無法與別人建立情感聯繫的人,但生活又在逼迫她融入這個社會。
第三個項目是發生在美國西南部的劇情片,女性主演。我現在也在嘗試拍女性主演。雖然對我來說會比較難。因為比如說我要拍一部關於中國女性的電影,你就真的得逼自己好好想想,因為你拍的可就是你自己啊!
圖 | 趙婷與預計2021年上映的漫威電影《永恆族》卡司
*本文由cinewoo獨家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direct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