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擇校和定專業
(1)為什麼要選擇英美文學,這個首先是要根據愛好,研究生生活和本科生不一樣,學的更精細了,本科則是泛泛地上課,淺嘗輒止,如果不喜歡期末考試突擊一下也不會太差,但是研究生就不一樣了,所以選這個專業首先要自己喜歡,才能支持你走過學碩三年,不然就算考上了,也是在學校當墊底鹹魚,和別人不在一個狀態上,很痛苦的。
(2)其次為什麼選擇人大。人大每年官網只會給出整個學院的報錄比信息,參考價值不大,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英語類肯定招收人數是最多的,特別是英美文學。我當時選擇學校糾結了很久,首先把地區鎖定在了北京,有北師大,首師大,人大,中央民族大學,北師大招的人太少,首師大雙非,人大學校又好招收人數又多,是性價比最高的。中央民族大學感覺太小了,調劑可以去。人大最近十年各個方向分開考試,但是20年又改成大綜合了,這其實是難以避免的趨勢,大家好好學習注重基礎,不要偏科了,其實語言學也很有意思的。文學本來就是個交叉學科,要和哲學,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等等掛鈎。
(3)再說下報錄情況。英美文學每年都會招收16-18個人,這是統考進來的,還不算上保研的,加上保研的得有20幾個吧,人數非常可觀,文化方向每年頂多三四個,語言學和翻理人數也不是很多。因為文學方向老師多,招收人數自然也就多了,但是大家要明白一點就是:招收人數越多競爭也就越激烈,像19年的時候初試大家都刷到400多分了,這種現象改成大綜合之後估計就不會出現了,總之要慎重啊。19年報考數據如下:19年英美文學進入複試34人最高分426分,最低分385分。錄取了18人。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學進入複試6人最高分403分、最低分387分,錄取4人。翻譯理論與實踐進入複試9人最高分412分,最低分386分,錄取5人。英語國家文學進入複試3人最高分414分,最低分399分,錄取2人。
2、各科具體經驗方法
二外法語
法語人大19年初試不簡單,有選擇翻譯作文閱讀。選擇題每個語法點都涉及到了,題型有:選擇題30道都是語法題知識點、閱讀三篇、法譯漢一段話、漢譯法五句話10分、法語作文20分。
所以不要再問什麼複習範圍了,《新簡明》建議看完,再加上橙色的《二外法語考研必備》,馬小紅老師的《法語》可以用來查一查語法點,總結的比較詳細,二外建議暑假就開始,不要等到開學後,法語的建議就是多積累詞彙,多讀課文熟練到可以自己看到中文可以想出個大概,學好語法。
參考用書:
大學法語考研必備
法語選擇800題
北外教材馬曉宏法語
簡明法語教程
新編法語語法
基礎法語語法速成
新祥旭二外法語應試寶典
政治如果開始的早建議多做選擇,初期分配時間不要太多,多留給自己的專業科目。跟著《肖四、肖八》,再加上後期的《蔣、米、任》多做幾套題,紅寶書我買了,沒用,最後考完仍然是全新。
基礎英語
題型:
1.單選20個20分
2.完形填空20個20分(19年是完型講的是通過狗的嗅覺來推測診斷提前預測疾病癌症)
3.閱讀兩篇(10個選擇題30分)
4.漢譯英30分漢譯英有點社科那種,有些專有名詞。
5.英譯漢20分有關介紹霍金的,難度適中
6.作文30分(改革開放40周年,你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給你帶來了什麼影響。)
基礎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門可以拉開10分的距離,建議一開始就給自己限定時間,比如閱讀40分鐘做完,完型13分鐘,選擇20分鐘,作文40等等,僅僅舉例子哈,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要有時間觀念,我在複習過程中新祥旭輔導老師是按照以上的時間限定來訓練,效果比較好。翻譯所佔篇幅不小,要重視。可以跟著《張培基散文精選》練習。。基礎英語用的書有:《星火基礎英語大書》(那本黑色的)),一本綠色的《二筆綜合》專門用來刷完型,最後完型也比較簡單,《華研社專八》黃色的一整套書,背單詞作文都用的專八的,最後考下來特別簡單,但是感覺很奇怪,總之不太容易拿高分,選擇題都是很小的詞,at,is,that這種,說簡單簡單,說難也難,總之大家要明白,考研不同於高考,不在於題目難度,而在於你的對手比你強多少。準備基礎英語貫穿了整個考研過程,特別是翻譯,也給自己嚴格的限定了時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每個版塊的優劣合理分配時間。
英美文學推薦書目: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刁克利《英國文學史和選讀四本》陳世丹《美國文學史和選讀》用來補充後現代知識,吳偉仁的文學史寫的很好,選讀裡面的注釋也很重要,參考書有《英美文學精要問答》,不過我感覺太零散,回答也不系統,沒用上,也就翻一翻,《環球、星火》可以都買來看看,看人家是怎麼回答的,再自己匯總。近十年的題型是:名詞解釋每個5分、填空每個1分、簡答每個10分、論述每個20、選段辨析。填空題很多來自吳偉仁的史,還有《李正栓英美文學填空》清華出版社,好像是叫這個名字,大家搜一下就能找到,太混亂了,不容易死記硬背,多看幾遍書吧,填空出錯率挺高的。名詞解釋分點作答,每一個三到五點,給分很清晰,但是不要花太多篇幅在上面。19年沒有簡答,但是近十年的簡答還是要準備,因為18年是有的。論述題每個20分,一共兩道,考了很多次龐德,大家自己琢磨一下龐德重要性,當然莎士比亞、whitman也很重要,英國和美國的問題分散的比較平均,沒有偏重。簡答題考過shelly/eliot/Tess/Daisy/Henry james等等建議參考多方資料,自己悶著頭準備根本不知道做到那種地步才可以,參考各種資料的目的在於,知道準備什麼程度就能考上,你只能做的比這個好,不能比它差。
20年開始考大綜合建議:首先,把各個方向經驗貼翻出來總結參考書目+人大官方指定參考書目,第二,找出來以前年份大綜合真題(沒錯10年前就是綜合),這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文學題型和我說過的近十年的史一樣的,都有名詞解釋、填空等等,也出過原題,但是篇幅和分值縮小了。第三:繼續研究真題,四個方向分配好自己的精力,這個時候20年的同學要注意了,不要再自己扣來扣去了,其他三個方向直接去找現成的資料吧,12月就要來了,21年和以後的可以多參考其他院校的出題,摸清楚水平在哪裡,總之真題真題真題特別重要,多看各個學學校的真題,特別是人大真題,多找前輩問問經驗,事半功倍。
3、複試經驗。
複試有1、1.5、2的比例說法,但是如果只說文學方向的話,個人感覺比例達到了2,可能要刷一半的人,比如19年可能進文學方向複試的30幾個,最後錄取十幾個。建議分數一出來就開始準備。準備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文學至少要準備十幾個問題的答案吧,查論文總結答案,這十幾個問題要涵蓋整個文學史的精華,相當於複習一遍初試的東西,但是用嘴把初試寫的東西精煉又深入的表達出來,如果覺得自己思想不夠深刻,見解不行,就多練練口語,至少要做到流暢。法語也要準備一系列問答,最好自己弄個小冊子,比如你來自哪裡,天氣咋樣,自我介紹,平時喜歡啥,最喜歡的書或者電影,旅遊經歷等等,背一背,形成口語條件反射。
最後想說的就是不要不懂裝懂,基本上自己一張口專業老師就知道你的水平在哪裡,所以最後暴露了很危險,如果實在不知道,就把自己能說的回答完誠實的說沒辦法深入下去了,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老師會換個話題給你找臺階的。面試專業課會有六位老師,都很和善,如沐春風,所以不要太緊張,內容會涉及念材料,總結材料,回答有關材料的問題,其次是專業課問題等等,大概15-20分鐘吧。二外面試有兩位老師,時間比較短,5分鐘可能就出來了。
最後的鼓勵:定了學校不要隨意更改,輕言放棄,有的學校可能沒有人大好,考試還比人大難,所以足夠喜歡就堅持下去吧,加油!最後推薦新祥旭的專業課,一對一對我幫助很大。